SCP-CN-1153
2020年5月28日
修订 4
评分
18
↑ 26
↓ 8
支持率
76%
总票数 34
Wilson 95% 下界
60.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72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SOURCE_CHANGED
1 年前
修正了两个scp编号错误
SOURCE_CHANGED
5 年前
您已成功地回复本页至修订版本编号 1
SOURCE_CHANGED
5 年前
最近投票
1 / 4
2023-09-25
2023-09-15
2022-09-24
2022-08-29
2022-05-16
2022-05-16
2022-05-16
2022-05-16
2022-05-16
2022-05-16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
[[module Rate]]
[[/>]]
**项目编号:**SCP-CN-1153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
> **2014/12/20 已更新收容措施:**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343天未出现未知来源的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在监督者议会的命令下,除部分活跃掩埋地点处理人员外,现今解散若干被认为已无需存在的机动特遣队,包括机动特遣队甲寅-09 “救火队员”,甲寅-10 “火场警戒线”等,SCP-CN-1153事故处理专项指挥部进入惰性状态,大部分监测行为将通过监测站进行实施。
[[collapsible show="初版收容措施" hide="初版收容措施"]]
> 基金会目前正在搜集未被收容的SCP-CN-1153样品,同时在对SCP-CN-1153的来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所有在行动中发现的SCP-CN-1153样本都应被作为潜在的LK级末日情景[[footnote]]LK级末日情景的概念由Deswein博士提出,指由SCP-CN-1153或其它异常导致一切物质被引燃的末日情景。[[/footnote]]引发物而谨慎对待。禁止任何人员与SCP-CN-1153及其引燃物的直接接触,禁止对该项目的一切实验申请。
>
> 在运输SCP-CN-1153样本或其引燃物时,应将其保存在填充有大量阻燃物及除水剂的专用收容箱中。该收容箱应与外界保持完全隔离,并能独立控制内部环境湿度。
>
> 对于任何疑似SCP-CN-1153引燃物,都需在SCP-CN-1153专用收容箱中进行高压水雾检测程序以进行区分。其中直接可在正常条件下燃烧的疑似引燃物,可在经过过度焚烧并对其燃烧产物进行相同测定后解除警告;无法燃尽的部分将在SCP-CN-1153标准阻燃环境下迅速运送至永久填埋地点进行半永久封存处理。
>
> 在更好的销毁方法出现之前,所有已发现的SCP-CN-1153样品及其可燃尽物都应由飞机、火车等相对快速、安全且封闭的运输方式,运输至距离事故地点最近的大型水源处。通过计算标准燃烧模型[[footnote]]详见《SCP-CN-1153标准燃烧模型计算标准》第二版。1992年,SCP-CN-1153专项收容研究小组著,基金会科学出版社。[[/footnote]],在经过专项收容研究小组进行核对后,确认其燃尽所需的时间,并换算为销毁物下沉直至燃尽所需的最大深度。在水源深度达不到燃尽所需最大深度时,允许在空气湿度低于10%的环境下对引燃物进行分割,以确保更小的引燃物能够在触底前燃尽。
>
> 在进行销毁时,需疏散周围2km以内的所有平民,并驱散该水域一定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同时需要对该处水源进行水质检测及进行可能的杀菌、过滤操作,确保水体中各类漂浮物数量在标准线以下,且微型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处在较低水平。在所有操作及检查确认结束后,允许将SCP-CN-1153样本或其引燃物投入该处水体进行销毁。转移过程中涉及人员、器具,转移过程中途径地点需进行引燃测试,并待引燃物燃尽后对该处水源底部进行搜索,回收燃烧产物。在确认无引燃现象出现,且对当地地质数据进行持续一周的监测未发现异常时,认为此次销毁程序已完成。
>
> SCP-CN-1153事故处理专项指挥部已成立,由各地分部及站点高级管理人员、机动特遣队指挥官组成,用于管理世界各地的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的处理及掩盖活动。包括机动特遣队甲寅-08 “火场警戒线”在内的多个机动特遣队及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已建立,驻扎与世界各地大型水源周边、地下暗河网络密集处、各大洋海岸周边,与各分部站点、观测点、当地政府,及多个大型地质研究所合作,监测当地地质活动。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所有符合标准或变体Had-Ch异常地质模型[[footnote]]详见《SCP-CN-1153于地下暗河网络中的异常地质活动模型推测及实例》第四版,270页至344页。1993年,SCP-CN-1153专项收容研究小组,及Hissis Downs、李夏怡、陈述、Trak Fragment等合著,基金会科学出版社。[[/footnote]]的地质变动情况都应被视为一次严重的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该区域管理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待事故处理小组赶到,实施相应处理措施以防止其继续蔓延。具体措施请查看地下部分事故标准处理措施,允许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大型钻机操作,以小规模爆破的方式促使河道改流或堵塞,进行临时性或永久性断流,待地面事故处理小组打通通道进行收尾工作。在无法抵达的情况下,该地点将被永久填埋,事故处理小组及工程小组应清除其一定范围内的水源,对其周边进行加固及除水处理。同时,在该地点周边应至少有一个配备有常规地质活动监测设备的常驻观测点,若发现任何异常地质活动记录,观测点常驻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所有永久填埋地点都应被记录于基金会内部机密数据库,持有3/CN-1153级或以上权限的人员可访问附录以查看部分较活跃的永久填埋地点节选。
>
> 在地面发生的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处理时应遵循地表事故收容守则,事故处理小组应伪装为当地警察或消防队,并在处理之后对事件进行掩盖。于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中发生的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应遵守特殊处置措施,应以掩盖及疏散为主,在必要时允许制造大型火灾或大型地质灾害事故以控制SCP-CN-1153的蔓延。
[[/collapsible]]
[[collapsible show="2011/10/9 已更新收容措施" hide="2011/10/9 已更新收容措施"]]
//根据目前的情报,现在原收容措施的基础上加入以下更新内容,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 在行动中发现的SCP-CN-1153样本可以不立即进行销毁,而是在可行的情况下运输至Site-CN-51内部收容单元Unit-1153进行收容。关于Unit-1153内部详情请查看附录。
[[/collapsible]]
[[collapsible show="2012/3/17 已更新收容措施" hide="2012/3/17 已更新收容措施"]]
//根据目前的情报,现在原收容措施的基础上加入以下更新内容,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 目前根据Downs博士的新研究成果,由ACM49971153材料制成的多个SCP-CN-1153专用收容柜/收容箱已发放至部分站点,Unit-1153内部也在原基础上加入了此种材料。
[[/collapsible]]
**描述:**SCP-CN-1153是对93[[footnote]]在最初的行动中缴获时共有117根,其余均因储存时对其异常性质的误判以及用作实验用途而损失。[[/footnote]]根无明显标识的火柴的统称。项目的外观与普通火柴相同,对其构成材料进行的检测显示,SCP-CN-1153主体由普通木材构成,其火柴头部引燃物质化学成分无法使用目前的科技进行检测,其具体组成成分未知。
项目的异常性质在于,当其被置入空气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下、或接触到水体时[[footnote]]该水体环境指一定浓度以下的液态水溶液,根据溶质不同其触发燃烧的临界浓度略有不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水体内的小颗粒不溶物及浮游生物也有可能触发其异常引燃效应。[[/footnote]],项目上方大约1~3毫米处将表现出类似燃烧状态的异常物理现象,包括可被观测到的有色火焰,热量升高,以及对其加热物质的组成产生变化。这一变化在液体介质中也可正常地被观察到,并且会以正常的形态被固态物质阻挡、变形。
在引燃物未燃尽的情况下改变环境湿度,使其未达到适宜燃烧条件可使引燃物退出燃烧状态,致使异常性质引发的火焰暂时消失。此时SCP-CN-1153的异常燃烧效应并不会随着与其进行直接接触而蔓延,只有当将其再次置入燃烧适宜环境后,异常燃烧状态才会继续。目前并无完全安全且有效的SCP-CN-1153异常引燃物检测措施,因此为安全起见,所有疑似SCP-CN-1153引燃物均需作为高级别威胁对待。
这种异常物理现象能够在SCP-CN-1153燃烧适宜条件下向其他物质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引燃物材质有关,常见材料上的蔓延速度通常在0.1cm/s到30cm/s之间(若需查阅具体对照参考表格,请向你所在站点自动化人工智能管理系统或中国分部基金会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特派员提出书面申请)。同时,该燃烧现象会根据引燃物的不同而出现略微改变,但通常都符合其在正常外界空气环境下的燃烧表现,包括类似的火焰颜色、形态、温度,生成相同的燃烧产物等。该效应本质为异常熵增过程,其反应前后所缺少或增加的元素及物质均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或去向,但其所表现出的性质均与正常来源的同种物质完全相同。
根据引燃材料熔沸点的不同,可能出现无法在正常空气环境下燃烧的材料,或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无法在水中通过其异常效应加热至形态改变的材料。此时若其被SCP-CN-1153异常效应而进入引燃状态,将会出现浅色半透明火焰,同时以较慢的速度变化颜色,该变化似乎是完全随机的,目前未从中发现任何通用规律。其蔓延速度并不固定,也与材质本身有关,并且这种异常燃烧状态也能正常地传递至其它物质上。
自SCP-CN-1153首次出现在中国境内,全球各地现已发生至少20起重大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近百起在造成重大损失前完成收容的事故。某名为“火炬之子”的异常宗教组织被高度怀疑与这些事件有关。
根据Downs博士于2013年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成功制得了一种能够有效阻止SCP-CN-1153燃烧的复合材料,命名为ACM49971153。这种材料产量较低,仅建议小规模使用,目前仅用于Unit-1153内部装修,及SCP-CN-1153专项收容柜/收容箱制造。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999999; background:#f2f2c2; padding:5px; margin-bottom: 10px;"]]
[[=]]
[[size larger]] **来自基金会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的通知** [[/size]]
以下内容遵守440号特殊保密协议,部分条例并不包含在标准3级保密协议中。
阅读以下内容时请注意遵守440号特殊保密协议,感谢您的配合。
[[>]]
,,第一次查看该通知的人员请点击##red|此处##以下载协议全文。,,
[[/>]]
-- 周玘铭主管,RAISA中国分部
[[/=]]
[[/div]]
**附录1:场地及人员设置**
[[collapsible show="+ 展开场地与人员设置" hide="- 隐藏内容"]]
--根据监督者议会的命令,将以下附录置于SCP-CN-1153文件首页。--
> **场地与人员设置:**目前已发现的所有SCP-CN-1153样本目前都应收容于Site-CN-51内部独立收容区域Unit-1153。
>
> Unit-1153外部入口由多组在忠诚测试中取得75分以上的安保人员把守。Unit-1153仅限持有监督者议会命令的人员进入,所有未经授权的访问都会被视为一次严重的入侵事件,允许安保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致命性武器。
>
> Unit-1153内配备有多台空气加湿器及独立的通风系统,其内部空气湿度应一直保持在10%以下,同时确保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其内部空气湿度进行升高或降低的调节。
>
> Unit-1153墙壁应由多层高强度隔热防火材料覆盖,并可被独立拆卸装填以供封存。所有访问人员应穿戴标准密封防火服,禁止与SCP-CN-1153或其引燃物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进出Unit-1153需经过封闭且独立的隔离通道,进行完整的高压水雾测试,确保没有引燃物被带出Unit-1153。
>
> Unit-1153内有多个收容室及实验室,项目的所有相关实验都必须经过监督者议会批准,并在Unit-1153内部专用实验室进行。SCP-CN-1153的收容室禁止任何人员进入,实验中所需取用SCP-CN-1153及实验操作均由自动化设施代替完成。在一次直接接触的操作完成后,接触部分的零件均被视为已被引燃,需立即替换为新的部分,替换下的零件需投入蓄水池中进行销毁,无法燃尽的物质将密封处理并运出进行填埋。
>
> Unit-1153内部配置有一个面积为5m×5m、深度为10m蓄水池,所有实验中需销毁物品均在此处进行销毁。进行销毁的物品尺寸不应大于2m×2m×2m,质量不得大于1kg,燃尽所需深度不应超过8m。销毁程序应由自动化装置进行,将销毁物置于蓄水池正中间上方0.3m处缓慢放下,在接近水面时令其落下。蓄水池侧壁及底部均有喷水装置,可在下落过程中微调物体下落方向,防止销毁物在浸入过程中过于贴近侧壁或提前接触池底,回收装置将于蓄水池底部回收燃烧产物。
>
> 蓄水池内水体应时刻处于监测状态,水体内水质、微生物群体密度、溶质浓度都应根据标准得到控制[[footnote]]详见《SCP-CN-1153与封闭水体中的燃尽要求》57页至89页。2005年,SCP-CN-1153专项收容研究小组,及Sharon Parrica等合著,基金会科学出版社。[[/footnote]],每三天进行例行杀菌消毒操作。蓄水池内水体应至少每月更换一次,废水应在经过完整检测程序后排入当地污水处理厂。新水体应来自当地大型水源或净水厂,经过标准化处理,以达到燃烧SCP-CN-1153-1及引燃物的水体所需标准。该蓄水池出水管道及送水管道周边都应铺设有微型炸药、阻燃剂及高效吸水剂,以便在管道内水体导致引燃时及时截断其传播并迅速阻燃。无法在水中达到燃烧条件的引燃物将在进行切割、密封等处理后进行封存,具体要求与正常封存措施相同。
>
> 在检测到站点内任何收容失效警告或未经确认的敌对入侵行为时,Unit-1153的入口会立即锁定,同时隔离通道脱离两侧出口。此时Unit-1153的供电需求由内部独立供电机提供,系统自动进入间隔休眠状态。Unit-1153将在警报解除,且有监督者议会及Site-CN-51站点主管所发出的命令后解除锁定。
>
> 当Unit-1153内发生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时,所有通道都应被锁定,Unit-1153内空气湿度应迅速降至10%以下,并等候站点内机动特遣队甲寅-07 “救火队员”赶到处理。若内部蓄水池壁被引燃,蓄水池将被立即被密封并隔离,并可作为独立容器离开Unit-1153。蓄水池将通过特殊牵引通道被运输至地面,并由地面管控小组运输至周边大型水源,置于SCP-CN-1153专用收容箱中进行切割处理,将切割后的部分投入水体进行销毁,之后的观察与处理流程与正常事故处理流程相同。
>
> 当Unit-1153内部出现严重的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且无法派遣机动特遣队以重新收容时,允许在完全封闭Unit-1153的前提下,调高内部空气湿度以达到SCP-CN-1153的燃烧条件,待72小时后,可认定内部物品已全部燃尽。之后允许派遣人员进入Unit-1153进行洒水测试、清理燃烧产物并进行重新装修。
[[/collapsible]]
**附录2: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节选)**
[[collapsible show="+ 展开收容失效事故记录CN-1153-01" hide="- 隐藏内容"]]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order-radius: 10px; border:dashed 1px #444444; background:#F5F5F5; float:top; width:96.5%; padding:10px"]]
**收容失效事故记录副本:**
**事件识别码:**D1-A7749-σ043
**日期:**[权限不足,需要η-048号特殊授权]
**地点:**[权限不足,需要η-048号特殊授权]
-----
**事件背景:**经调查,该地点自三个月前就开始被作为某新兴的的未知小型宗教组织集会地,该组织成员均为本地人,疑似全部死于该事故(共14人)。在事故发生的一周前,前相关人士POI-7049(KIA)曾与该团体成员有过接触,因此该宗教团体被认为与“火炬之子”高度相关。
**事件经过与处理:**该市当时遭遇了记录于21年内降雨量最高的特大暴雨。在当天早9点14分,有人报警称市郊一栋废弃厂房在大雨中燃烧,此处实为SCP-CN-1153的一次严重的收容失效事故。因暴雨导致的交通阻塞使得消防车直到22分钟后才能赶到现场,此时火焰已蔓延至建筑周边地面,以不符合通常火焰处于雨天时的烈度进行燃烧。当地消防队认为这是一次严重的燃油泄露或化学药品泄露造成的火灾,采取了特殊灭火措施,但无任何成效。因为雨水的冲刷,此时火焰已开始蔓延至周边建筑。
消防管理人员联系疏散了周边居民,并决定拆毁燃烧厂棚以控制火焰的蔓延。进行牵拉作业的其中一名消防小组成员因火焰距离过近,不幸被引燃,前去救护的另外两名小组成员也被引燃。三人在失去行动能力前不断保持移动,导致周边大部分区域开始逐渐被引燃,在场部分工作人员目睹了这次事件。基金会因此察觉了这次事故,并将其作为一次异常事件介入调查。当地站点收容小组出动,伪装为上级警察局介入周边管控,站点内多个常驻收容小组出动,以控制该事件影响。
基金会启用应急预案,疏散了该区域周边1km范围内所有平民,并以安全疏散的名义对其进行临时管控。站点网络安全部门与处于基金会控制下的网络平台、当地电视台开始进行网络上该事件的掩盖及宣传引导工作。
此时已经是火焰被发现的57分钟后,雨势开始减弱,火焰仍在继续蔓延,大部分厂区都已经陷入了燃烧状态。此时起火点处的建筑已经接近完全消失,火焰开始往地下管道蔓延。
现场收容小组进行了多种尝试,包括高压水枪压制灭火、泡沫灭火,以及开挖防火渠、通过在密闭空间过度焚烧消耗空气等灭火方式均成效不明显。
现场应急小组提出了多个可能的异常性质及其处理预案,SCP-CN-1153初级异常性质被发现,应急小组对此启动了紧急收容预案。
大量吸水材料被运送至该地点,配合之前运送而来的简易阻燃材料,火焰蔓延被成功阻断。该事故发生约1小时20分钟后被基金会成功阻止,事故现场进行了一次简易清理后被暂时封存,所有材料均被转运封存至站点内部进行进一步研究。
**事件后期调查与处理:**该事故地点在经过临时成立的收容项目组成员持续两个多月的深度清理和多次检测后暂时排除了危险,项目组人员逐步撤离事故地点,并在周边建立了多个常态检测站以供对事后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监控与及时处理。该事故在之后的事件掩盖中被描述为一次化学品工厂爆炸事故。
之后对周边居民及其它建筑物进行的走访调查发现,该地点疑似为某小型宗教团体集会地点。此外,在事件发生前两个月内,该市发生过多起未查明原因的小型火灾,因其影响不大未受到关注,基金会对其展开的相关调查也没有找到任何有效情报。该异常已转交Site-CN-51进行处理,目前的收容措施已制定。
-----
**附件:**
[部分内容已折叠,若需要对额外信息进行查询,请向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提交申请]
//对实地材料进行的现场分析记录.pdf//
//涉事地点周边有关该事件情报的调查整理结果.doc//
//事故掩盖处理工作报表.xls//
//相关情报整理汇总报告.doc//
__- 已展开__@@ @@,,##red|正在浏览内置网页视图##,,
> [...]
>
> **材料2:录音记录节选**
>
> **说明:**该内容节选自事后走访记录的其中一段录音材料,并通过自动程序进行了文字化处理,用于辅助说明文中观点。
>
>> [前略]
>>
>> **说话者1**(外勤特工)您还记得,在上个周六[已编辑]当天见过赵伟(音)吗?
>>
>> **说话者2**(本地居民)哦哦,好的,嗯......应该没见过,那天我记得一直在家,没有出过门叻。他以前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见面都跟我问好,唉,警察同志,你说这么个大活人就——我就说他们那群人喔,不是什么好东西,天天跑去[已编辑],你说那里有什么东西,到头把命害在里面嘞......
>>
>> **说话者1** 你说“他们”,指的都是些什么人?
>>
>> **说话者2** 具体是干什么的,我也不大清楚......我也没见过噻,只是听他说嘚过,天天跟大师要去听经,但看着又不像吃得斋的......
>>
>> **说话者1** 您是说,有人频繁的带着赵伟去某个地方?这大概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
>> **说话者2** 好像也就是近几个月吧......应该是年后那会,有次我碰到他往楼下跑,慌里慌张的,我喊住他,却说是去跟人听、听讲座来着。我是后来才听他说,那是个什么讲经会,还要下次拉着我去——我向来对烧香拜佛没得什么好感,就没同意,后来他也就没再说过这事儿了。
>>
>> **说话者1** 那个讲座都说了些什么,他有跟你提过吗?
>>
>> **说话者2** 这个......我记得,他就跟我一直说什么有一场......大火来着,又说我们[已编辑]市怎么怎么了,我听着怪吓人的,他后面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应该就是这样了。
>>
>> [后略]
>
> [...]
[[/div]]
[[/collapsible]]
[[collapsible show="+ 展开收容失效事故记录CN-1153-14" hide="- 隐藏内容"]]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order-radius: 10px; border:dashed 1px #444444; background:#F5F5F5; float:top; width:96.5%; padding:10px"]]
**收容失效事故记录副本:**
**事件识别码:**C1-B7017-σ121
**日期:**[已编辑]
**地点:**█████沙漠周边地区
-----
**事件背景:**[已编辑]4月17日,█████沙漠外围某地区少见地出现了降雨,期间多名途径沙漠深处地段的当地居民和旅行队报告称看到沙漠深处███地区(后被基金会编为前异常区域Ex-AZ-CN-0754)疑似出现沙丘燃烧的景象,此处实为一次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下雨使地面迅速散热,导致沙漠上方出现大面积空气扭曲的景象。
在五天后的4月23日,一只横穿该区域的长途旅行车队在一处小型绿洲休整时,车队中一人突然发生自燃,并导致了绿洲周边其中一辆车辆与两名人员被引燃,剩余人员在回到周边城市后立即报警并报告了该情况。当地电视台报道了该事件,基金会注意到了这次事件,并将其作为疑似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介入处理。
**事件经过与处理:**Site-CN-51对此派出多个事故处理小组,对车队经过的路线进行洒水测试,发现了37处复燃地点。已经能够确认该事件为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所有在洒水测试中出现的复燃地点已被处理。
事故处理小组到达事故发生点的绿洲时,发现该区域水体底部仍在燃烧,但目前水体底部的具体形态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小组携带的小型抽水设备在此时并不适用,同时因当地地理条件限制,大型抽水设备运输较慢,而开挖引水渠也无法于沙地进行。指挥部决定让部分人员封锁该区域并等待增援设备,其他人员调查该地区的沙丘燃烧事件。
事故处理小组于该地区外围进行的洒水测试仍出现了复燃现象,推测被SCP-CN-1153引燃的沙粒此时已经因大风到达了该地区外围甚至更远处。收容事故小组向指挥部报告了该情况,指挥部临时决定提供更多增援,并将该事件处理优先级升至3级。
在所有人员穿戴好全套防护装置并对车辆进行了密封处理后,事故处理小组决定继续深入。在该区域内部,收容小组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坑洞,坑洞周边有大量露出沙面的不规则浑浊光滑物体,该物体之后被确认是由沙子在高温下形成的含有大量杂质的产物。此处被认为是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的最初爆发点。
指挥部指示事故处理小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尝试进一步靠近中心以探查情况。小组到达了坑洞外围,报告周边的部分沙子与玻璃颜色较深,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坑洞坡度由上至下坡度逐渐增加,目测深度至少为50m。
因未携带合适的攀爬装备,事故处理小组决定在收集部分样本并记录完周边状况后返回。此时一名事故处理小组成员在离开时不慎滑倒,突出物划破了其防护服,并导致该人员左手掌被划伤,粘在伤口上的沙粒与血液接触,立即导致了其手掌被点燃。该成员迅速反应,使用经过清洁的、用于收集燃烧样本的液压剪截断手掌,阻止了火焰的继续传播。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止血和密封措施,防止出现其他引燃现象。
事故处理小组决定立即返回至基金会临时前哨站。在经过全套净化处理程序后,受伤人员被送至被基金会进行临时接管的当地医院进行治疗,但因受伤时间较长,左手已有部分组织坏死。在接受左前臂截肢手术后已无大碍。
在指挥部的命令下,事故处理小组封锁了周边区域,等待增援到达。之后的第二天,Site-CN-51增援编制抵达,正式对该区域实行全面封锁,并开始处理燃烧物。鉴于其影响范围极广、后续清理工作极难进行、初次收容过程中未见成效,收容委员会评判小组决议将该收容进程转入长期收容工作线程,于周边建设封锁区和临时收容设设施,加入Site-CN-51长期管理事项并为其提供人员及物资支持。
基金会于该区域周边城市建立了多个临时前哨站,并以研究沙漠活动及私人慈善基金会改造沙漠推进绿化为名义于外围建立营地,方便基金会于该地的长期活动。
多个收容小组于该地区周边地区依次巡逻排查,通过洒水测试确定SCP-CN-1153所影响沙子的传播范围,最终确定,危险范围大致为面积约有3平方公里的近似椭圆形区域,在该区域内有重新出现小范围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的可能性,并会随着出现的大风与沙暴天气出现扩散与转移。在该区域以外被异常效应所影响的沙子经过多次测试与分析,被认为分布密度较小且难以聚集,即使遇水也能快速燃尽,不会出现引燃现象,因此在当地配有常备快速反应小组与监测站的情况下,无须对其它区域进行特别处理。
在确定影响区域后,成立临时事故处理委员会以分配人员组成多个事故处理小组,于该地区进行定时巡逻及分配清理区域任务,临时事故处理委员会将接受SCP-CN-1153事故处理专项指挥部的直接命令,所需物资由基金会中国分部外围公司提供与运输。
大型机械进场后,事故处理组成员首先对事故的两处重要中心点进行清理工作,通过破拆工具清理燃烧产物,兼有区域从内至外及从外至内的层层清理,将疑似被影响物运输至营地附近临时蓄水槽进行销毁与除杂处理,少部分燃烧产物被送至站点内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材料,其余部分均运至营地周边经过半永久加固的掩埋处进行封存处理。
在完成中心地点的清理工作后,从周边沙丘取沙尽量平整地面,一并清除工程痕迹。在连续一周内于该区域未检测到大规模的复燃情况,暂时认定为完成初步清理,将其归入较低优先度巡逻清理路线。
根据《CN-1153-14收容失效事故监察处理标准》,在距离最后一次于巡查中发现引燃状况的3周内未再发现引燃事项及相关事故,当地临时事故处理委员会认定此次事故的事后处理正式结束。事件起止于[已编辑],共计7个自然月,期间共发生了43起人体误燃事件,共造成51名基金会工作人员死亡,4名平民死亡,另有5名工作人员受伤。
**事件后期调查与处理:**临时站点被拆除,多个相关监测站被关闭,该地区永久掩埋地点将被标记并安排人员定期巡查。该地区配置了一支常驻小组隐藏于附近城镇,并根据剩余监测站以及情报收集系统确保该区域的彻底清理,并保持至少12个月的监控期。
其余基金会人员将暂时安置于附近城市,并在一周内逐批撤出该区域,回到原本工作站点。员工所在站点将根据《基金会员工特殊出勤补偿办法》为相关人员发放额外假期与奖金,在此次事件中不幸逝世的部分基金会员工将根据生前其个人意愿,以为国捐躯的名义通知其家属并发放抚恤金。
-----
**附件:**
[部分内容已折叠,若需要对额外信息进行查询,请向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提交申请]
//初次现场勘测记录报告.doc//
//地点周边临时收容设施概况及相关细则.pdf//
//临时站点运输进出记录.xls//
//[已编辑]期间临时站点开销报表.xls//
//伤亡人员名单.xls//
//临时站点事故报告.doc//
__- 已展开__@@ @@,,##red|正在浏览内置网页视图##,,
> [...]
>
> 对事故起因进行的调查发现,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因防护服破损,内层漏入少量受到异常效应影响的沙子。站点净化措施无法清洗防护服内部,而使其在衣物上携带沙子进入了临时站点休息室的淋浴间,过高的空气湿度引燃了其衣物并快速蔓延到了身上。
>
> 蔓延至地面上的火焰因其过高的温度触发了临时站点警报,于营地待命的收容小组快速做出反应,但因其被引燃的部位在肩膀处,无法使用快速切除手段阻止于人体上的燃烧。除水剂与阻燃剂被部署至起火点,火势很快被扑灭,但该人员已死亡,事后被发现死于呼吸系统被化学品腐蚀导致的内出血。
>
> [...]
>
> 5月27日晚17时许,巡逻人员于D42区发现火光,观察认为可能为SCP-CN-1153有关的复燃现象,驱车接近。抵达现场时发现临时营地,以及一位晕倒在地上,脸部右侧,及前胸、右大臂均被火焰覆盖的不明人员。通过改良型疏水剂简易灭火并处理伤口后,该巡逻小组成员其中一人携带该人员返回临时站点寻求医疗援助,另一人留在营地完成临时事故处理以及搜集线索等待增援。
>
> 该不明人员在送达临时站点后经抢救无效后宣告死亡,死因为大面积烧伤产生的严重休克导致的急性循环衰竭。事后调查未能辨认出死者身份,当地警察局也没有接到居民失踪的报案。根据其营地的调查,其身份可能是一名外地而来的探险者,目前还没有确定其身份。
>
> [...]
[[/div]]
[[/collapsible]]
**附录3:较活跃的永久填埋地点记录(节选)**
[[collapsible show="+ 展开较活跃的永久填埋地点记录(节选)" hide="- 隐藏内容"]]
> **地点编号:**CN-1153-f07
> **地点:**█████沙漠周边地区
> **废弃时间:**[已编辑]
>
> **措施:**详见收容失效事故记录CN-1153-14。
> **地点编号:**CN-1153-d50
> **地点:**印度洋,[已编辑]海域
> **废弃时间:**2009/07/21
>
> **措施:**通过在此海域使用运砂船大量倾倒沙土,以及在海床进行微型爆炸作业造成部分地区坍塌以阻止蔓延。目前已认为该收容事故已被解决,并将该地点分配为永久填埋地点。
> **地点编号:**CN-1153-k17
> **地点:**Pasadena市市郊
> **废弃时间:**2003/04/13
>
> **措施:**已对相关建筑进行进行了紧急爆破拆除,并通过大量沙土与简易吸水剂临时掩埋。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基金会对该地点进行了再次发掘,在确定未找到任何有关事件起因的信息后将其加固并永久填埋,该事件对外掩盖为垃圾场旧址不慎失火的事故。
> **地点编号:**CN-1153-c03
> **地点:**太平洋,[已编辑]群岛
> **废弃时间:**2011/02/11
>
> **措施:**清理废墟并就地建造加固掩埋设施,将所有燃烧产物切割后永久封存掩埋,所有于该事件中死亡的当地居民均被掩盖为因不明原因失踪。
> **地点编号:**CN-1153-000
> **地点:**Site-CN-51,[已隐藏]
> **废弃时间:**仍在使用当中
>
> **措施:**[权限不足,需要η-048号特殊授权]
[[/collapsible]]
@@@@
@@@@
[[=]]
[[div style="background: url(http://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the-great-hippo/scp_trans.png) center no-repeat ; float: center; border: solid 2px #000000; padding: 1px 15px; box-shadow: 0 1px 3px rgba(0,0,0,.2);"]]
##ff5c48|[[size 150%]] **警告:下列文件为η级机密** [[/size]]##
----
[[size larger]] **无η-048号特殊授权下访问将被记录并立即处以纪律处分。**[[/size]]
[[/div]]
[[/=]]
[[collapsible show="[该内容被锁定,仅限持有η-048号授权的人员查看]" hide="已验证权限,文件解封"]]
**附录4:文件CN-1153-a**
以下内容原档回收自SCP-CN-1153收容失效事故CN-1153-01现场,有多处模糊或破损。原文是一份由特制墨水影印于一张A4纸的短文,由楷书写就,句式结构类似古汉语变体,并且出现了部分意义不明的生造字词。大致译文如下:
> [无法辨识]
>
> 传承[无法理解]之人。
>
> 黑暗之中,火光在闪耀;
>
> 高举火炬,我们将照亮前路。
[[/collap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