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1081

源页面
2020年11月8日
修订 7
评分
78
↑ 82
↓ 4
支持率
95%
总票数 86
Wilson 95% 下界
88.6%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177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3
SOURCE_CHANGED
4 年前
SOURCE_CHANGED
4 年前
修改标签
4 年前
已新增标签:site-cn-91。

最近投票

1 / 9
2025-06-22
2025-02-01
2024-08-05
2024-05-20
2024-04-04
2022-07-31
2022-05-17
2022-05-17
2022-05-17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SCP-CN-1081:冬来夏往**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8日 **作者:**[[*user Lyrics Linn]],进入[[[lyricslinn-s-personnel-file|人事档案]]]查看该名作者的更多作品 谨以此文纪念 前 SCP-CN-1081:秋华春实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项目编号:**SCP-CN-1081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当前已与全球主要鸟类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协议,获取相关记录,并要求其对此异常保持缄默。相关掩盖解释已发布于全球各大鸟类网络论坛,一旦发现异常样本有任何形式的记录流出,存档并联系发布者或管理员将其删除。 **描述:**SCP-CN-1081是一种鸟类形态学异常现象,表现于鸟翼的体表正羽部位,部分羽小钩[[footnote]]羽轴两侧斜生有并行羽支,其两侧羽小支尖端部位所呈的细钩形[[/footnote]]无法与邻近羽小支连接,继而因不规则反光,在鸟类体表产生明显的斑点或纹路。 被观测到SCP-CN-1081现象的鸟类个体将被记录为SCP-CN-1081-1。该异常不因鸟类自身的梳理行为或外力干预而消失,但会随自然代谢活动而逐渐衰退,通常持续时间为3-5年。已确认该异常具有微弱的传播性,可随生殖遗传至子代,也有极小概率(1.4%)因生活区重叠而传播至不同种群的个体。 在留存记录的17██个样本中,84%为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种属无明显规律,推测该异常对于鸟纲下全部种属均具有传播性。 该异常于2009年首次确认后,项目研究员L收集并检查了大量过往资料。当前发现的最早记录来自安徽省██市[已编辑]研究所,该所于1973年对该异常现象进行了短期专题观测,现已将全部研究原件及3具标本统一移交至Site-CN-91。同时,遗存资料中包括了一系列由该研究所的候鸟小组编撰,于60年代初期陆续发表、基于简易野外标记的信息编码系统,破译人员将SCP-CN-1081-1携带的斑纹与该系统进行对照,发现二者存在极高的相似性。由此,SCP-CN-1081得以部分解读。 可解明信息主要为精度不定的地磁场数据,92%的个体可据此获得某一具体地点(误差10km以内);另有11%的个体携带了少量水文数据。极少数个体以摩斯电码携带中文拼音,当前共发现5例。已将此信息与鸟类环志资料库交叉对比,推测该类地磁场及水文数据来自个体迁徙活动中的重要栖息地。 **附录一:部分SCP-CN-1081-1的记录** ||~ 鸟种||~ 观测年份 ||~ 观测地 ||~ 可解明信息(已转译) ||~ 备注 || || 白鹤 //(Grus leucogeranus)// || 1973 || 菜子湖,中国安庆  ||  一地点,位于中国岳阳 ||  无  || || 灰雁 //(Anser anser)// || 1977 ||  鄱阳湖,中国九江  ||  一地点,位于哈萨克斯坦  ||  无  || || 青脚鹬 //(Tringa nebularia)// || 1982 || 贝加尔湖,俄罗斯 || 一地点,位于爱沙尼亚;该地河流汛期长短 || 无 || || 黑嘴鸥 //(Larus saundersi)// || 1990 || 南麂列岛湿地,中国温州 || 一地点,位于中国盘锦 || 无 || || 白鹳 //(Ciconia ciconia)// || 1994 || 哈力根湿地,德国 || 一地点,位于马里 ||  未解明斑纹中疑似出现摩斯电码  || || 大天鹅 //(Cygnus cygnus)// || 1999 ||  格伦维伊国家公园,爱尔兰  ||  一地点,位于冰岛  ||  无  || || 斑头雁 //(Anser indicus)// || 2003 ||  青海湖,中国西宁  || 一地点,位于印度 ||  无  || || 苍鹭 //(Ardea cinerea)// || 2006 ||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坦桑尼亚  || 一地点,位于斯里兰卡 ||  无  || || 北极燕鸥 //(Sterna paradisaea)// || 2008 || 圣卢西亚湿地,南非 || 一地点,位于格陵兰岛 || 另有中文短句“忘记我。” || 对发现SCP-CN-1081-1的时间、地点的分析显示,SCP-CN-1081或存在两种主要传播路径: * 辐射扩散式,大致以安徽省██市为中心,慢速向外扩散,推测主要原因为生活区重叠,部分候鸟又将其延环中亚、环东亚-澳大利亚等迁徙路线传播至沿途族群。 * 单线传播式,以短期内SCP-CN-1081-1数量剧增为标志,将其编号为SCP-CN-1081-A现象。最早被记录的该现象发生于1976年,发生地自东亚起始,依次途径东北亚、北亚、北欧、东欧、中亚、西亚、北非、东非、南非的主要候鸟栖息地,历时二十余年。自2006年起,未再观测到SCP-CN-1081-A现象。 当前,观测到SCP-CN-1081-1个体的地点主要位于亚洲(42%)、欧洲(31%)、非洲(19%)和大洋洲(7%)。 2019年4月,首次发现位于南美洲的SCP-CN-1081-1个体。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二:研究员L的笔记" hide="- 附录二:研究员L的笔记"]] > 关于1081-A现象产生的缘由和条件,组内分歧颇大。我无法妄下定论,只将自己的猜测记录于此,权作参考。 > > SCP-CN-1081存在明显的人为痕迹:极为契合的编码系统,用拼音写就的词句,一系列相近的初始时间点。在那研究所的内部资料发表后不到十年内,亦即上世纪60年代末,曾有数位鸟类学家因未知原因失踪。 > > 综上推测,或许存在某一异常实体,可经由未知原理主动传播SCP-CN-1081。 > > 然而,关于它的一切都从未获得任何实质性证据。即便假定它确实存在、且即是那套解码资料的编撰人之一,对其身份的查证依然几无可能——那年头,悄无声息消失的人实在太多了。 > > 若以SCP-CN-1081-A现象为标志,该实体的活动范围大致呈一条曲线,遍及亚欧非三洲,但却从未离开过陆地。我不知道它为何不考虑水路交通,也许是不懂,也许是不能。 > > 幸好苏伊士运河上有桥。 > > 2006年后,SCP-CN-1081-1的增速变得平缓起来。每一年,基金会都能收到数十起甚至上百起目击报告,但也仅此而已。研究小组一度以为这个异常会随着-A现象的停止而逐渐消亡,直到去年的这时候,南美的合作机构发来了观测记录——那是来自美洲大陆的第一份。 > > 这个公费考察的差事幸运地落在了我头上。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艰难地深入亚马孙雨林,出乎意料地,我很轻松便找到了一只SCP-CN-1081-1,接着是又一只,再一只。 > > 在地球的另一端,人类难以久居的、热带雨林的青郁山谷间,漫天鸟群盘旋纷飞,长声鸣叫。 > > 它们高高翱翔在天上。 [[/collapsible]] ------ [[div class="footer-wikiwalk-nav"]] [[=]] << [[[SCP-CN-1080]]] | SCP-CN-1081 | [[[SCP-CN-1082]]]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