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地点档案:卡苾
2020年12月23日
修订 14
评分
63
↑ 64
↓ 1
支持率
98%
总票数 65
Wilson 95% 下界
91.8%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61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5
最近投票
1 / 7
2025-04-17
2025-02-24
2024-05-17
2024-04-10
2023-12-21
2023-11-03
2023-10-27
2023-10-21
2023-10-21
2023-07-06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
[[module rate]]
[[/>]]
[[include :scp-wiki-cn:theme:horn]]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nmscxj5/carlogo.png |caption=复原的北方联邦标志]]
++ 概览
**卡苾(Caromati)**是一颗类地行星,位于某一已崩溃的平行现实残留的空间碎片中,该空间最大直径约400万公里,由一台位于中心的巨型稳定器维持存在。卡苾围绕稳定器公转形成一个新的小型星系,同时稳定器的反应堆为其提供了热量与光照。稳定器外观为球形,直径约1.5公里,能够利用重力自行调整与行星的位置。卡苾公转周期102天,直径约15300千米,地表92%被海洋覆盖,陆地由两块主大陆及若干岛屿组成。卡苾人生理特征与人类高度相似,目前人口约1700万,新陈代谢缓慢,平均寿命超过100年。使用语言类似古英语和葡萄牙语,以及一种只用于书面的图形符号。
目前该空间内填充着大量氢气、氦气与水蒸汽,在稳定器的重力影响下气体在外围形成一个宽400万公里的环形风暴区,使卡苾完全暴露在强气流中。
该空间正以每年1.1万公里的速度收缩,预计将在约300-400年后完全崩溃。
卡苾的发现来自一次与基金会的联合救援行动,一台基金会的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发生故障,与某位面交换了大量未知物质。对数据库的逆向还原中发现了卡苾所处空间的坐标。
@@@@
@@@@
----
@@@@
@@@@
[[div style="float:right; width: 20em; padding: 0 1em; margin: 1em 0 1em 1em; border-left: solid #888888 1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 卡苾基础数据
[[/=]]
[[table]]
[[row]]
[[cell style="border-bottom: 1px solid black" colspan="2"]]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直径**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15300千米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表面积**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2.5em"]]
6.8亿平方公里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质量**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7.15×10^24kg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
@@@@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2.5em"]]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自转周期**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29h55min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公转周期**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102天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年龄**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约23亿年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
@@@@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2.5em"]]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表面平均温度**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零下150摄氏度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海洋占比**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91.78%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人口**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1705万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
@@@@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2.5em"]]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地心吸力**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0.83G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卫星**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无
[[/cell]]
[[/row]]
[[row]]
[[hcell style="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top; padding-right: 1em"]]
@@@@
@@@@
[[/hcell]]
[[cell style="vertical-align:top"]]
@@@@
[[/cell]]
[[/row]]
[[/table]]
[[/div]]
++ 地质与气候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nmscxj5/D57XI2XT0%7B%24TNVSFE~~C%28VI.png |caption=风暴环区气象图与卡苾的运行轨道]]
风暴环区是以中央稳定器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气旋,在稳定器的重力效应下被分割为内环和外环,内环半径70万公里,气体密度较低,气流相对温和。剩下的部分统称为外环,旋转带来的强大离心力使空间内84%的气体集中在此区域,使平均风速达到最高每秒12马赫以上。
卡苾的公转轨道被风暴环区完全覆盖,其中89%以上处于外环,强烈的风暴对卡苾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使地表气温降至-150℃,并灭绝了99%的物种。
值得一提的是,对卡苾地质勘探发现了其内部存在异常,卡苾的地壳相较于普通行星更薄,平均厚度仅4千米,此外卡苾内部为空心结构,中心存在一个庞大且稳定的未知能量源,直径约35千米,被一层循环流动的薄膜包围,同时每60秒会发射一种脉冲波,传播速度为6000马赫,范围波及整个空间。目前未观测到该脉冲波造成过任何影响。
uiu工程队曾试图打穿地壳进行研究,在钻井深度超过100米时,该能量源发生涌动,并使所有设备受到不可逆的损毁,uiu最终放弃了该计划。
----
++ 生态与产业
卡苾目前约有1500个物种,以真菌、藻类和小型啮齿动物为主。从地质层中发现的化石推测卡苾绝大部分的物种都因严寒而灭绝。
卡苾平原广泛生长着一种被称为“号角木”的乔木植物,平均高度超过70米,直径约14米,通常数十或数百棵组成群落,由于土地贫瘠,其根须不得不穿透冻土层获取养分,一个大型号角木群落的根须能够延绵至少1平方公里,深度达到150米,是卡苾最大的生物群系。
号角木在“天启”以前只是一种少量分布在温带的植物,且最高不超过5米,在气温骤降后开始爆发式生长,一度作为卡苾人的主要燃料来源。
卡苾的城市通常会使用一种巨型穹顶来抵御风暴和寒流,穹顶会覆盖所有居住区及周边地区,大小以城市的规模决定。穹顶主要由一种被称为苋神纤维的白色织布构成,苋神纤维是号角木的副产物,纤维中有未知的热量流动,能够加热任何透过其中的气流与水分,使穹顶内的气温保持在0℃左右。
----
++ 历史
++++ **北方联邦**
卡苾文明最早发源于3000年前的北方大陆,由于气态行星“卡蕊”的影响,使卡苾一年中有40%的时间无法被阳光直射,年平均气温约-20℃,大量来自海上的寒流被山脉群阻挡,使卡苾人得以建立最初的城市“卡斯卡迪亚城”。在随后的2000年中,共建立了约200座规模不一的城市。
由于恶劣气候使地表的资源严重匮乏,卡苾人不得不以化石燃料作为能量来源,矿石的进出口成为了大部分城市的主要产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对资源的需求推动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nmscxj5/map.png |caption=卡苾地貌]]
1205年,新兴的工业城市“静谧城”与其他5座城市组成的联盟向卡斯卡迪亚城为首的联邦宣战,战争中双方首次使用了由蒸汽机驱动的步行机甲部队。次年,强大的寒流越过了中部山脉,席卷了整个北方大陆,使平均气温低至-50℃,约2500万军队和平民死于战争和低温。占卡苾总人口的19%,此次战争史称“蒸汽风暴战役”。双方于1209年签订停战条约,战争中有120座城市受到不可挽回的重创而被吞并或是解散。
1230年,卡斯卡迪亚城通过一项联合协定与10座大型城市整合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由“卡斯卡迪亚”城作为首府,这使联邦政府掌控了卡苾60%以上的人口。静谧城与剩下的6座城市未能与卡斯卡迪亚城达成协定,而是选择迁移至东部沿海地区,组成了以静谧城为首都的新兴国家。
随着人口增长,卡苾人开始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殖民地,大量的探险队开始尝试从海路和陆路两个不同方向向南方挺进,但收效甚微,大陆中部的山脉平均海拔约12000M,地势险峻,同时被阻挡的风暴开始向沿海扩散,形成了巨大的海洋风暴区,切断了海上探索航道。
1290年,一支400人组成的陆上联合探险队向东出发,尝试找出绕过山脉的方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探险队发现了一种新的乔木植物,产出的木材质量远高于卡苾现有的任何材料,这使海上探索再次成为可能。
1320年,以巨型帆船“风暴群鸟号”为首的探索舰队耗时9个月成功穿越海上风暴区,成为第一批登上南方大陆的探险者。随后,越来越多的舰队抵达南方,开启了向新世界开拓的热潮。
++++ **南方联邦**
南方大陆接近赤道,平均温度约0℃左右。早期的殖民者多来自静谧城,在大陆北部建立了新的殖民地“卡维尔城”。北方联邦出于传统理念,除了少数考察队外,并未向南方大陆进一步发展。1392年,静谧城搬迁至南方大陆,与卡维尔城合并,形成了新的南方联邦政府。
++++ **天启**
天启又称光子事件,是记载于1542年的一次异常天文现象,是卡苾历史上最严重、影响最深远的事件。
光子为一不明天体的代号,最早在1520年被南方联邦的天文台所观测到,在随后20年的持续研究中得出光子直径约1.5公里,速度超过70万马赫,并持续发出强光,并有15%的概率在20年后撞击卡蕊。尽管南方联邦多次公布观测数据并警告北方联邦,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1540年,迫于压力,北方联邦启动应急预案,在各城市建造地下庇护所。1542年光子以预定轨道撞击了卡蕊,南方联邦认为光子会烧毁在卡蕊的大气层中,但光子完全击穿了卡蕊的内核,导致气体扩散,并逐渐形成了风暴环区。
强烈的风暴使卡苾的气温在一年内降低至-150℃,由于缺乏足够庇护所,70%的人口死于严寒。1544年至1551年,由于不满联邦政府的不作为,卡斯卡迪亚城爆发了内战,尽管最后叛乱被镇压,但也迫使大量高层官员下台,由更精明强干的人代替。新的联邦政府将卡斯卡迪亚城分出6个独立区划,并重新改名为国王城。每个区划给予自治权和投票权,同时设立联合议会,任何决议必须经由议会讨论并全票通过。截至1564年,共有85座城市加入了联合议会。
----
++ 主要地区
[[tabview]]
[[tab 国王城]]
**城市名称:**国王城
**占地面积:**1700平方公里
**穹顶高度:**4000米
**人口:**约700万
**区划:**6
**简介:**国王城原名卡斯卡迪亚城,位于北大陆中部,北方联邦的政治中心。作为最初的城市,国王城在卡苾的历史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定程度左右了卡苾文明的发展。光子事件中暴露出高层政府在常年的和平中已失去决策能力,导致了最终的解体。
[[/tab]]
[[tab 卡维尔城]]
**城市名称:**卡维尔城
**占地面积:**1040平方公里
**穹顶高度:**1200米
**人口:**约500万
**区划:**3
**简介:**卡维尔城是南方联邦的首都,由静谧城合并而来。卡维尔城由核心区、主城区、外城区组成。核心区是占地450平方公里的单一巨型建筑,70%埋于地下,顶部安装有2300m高的信号塔,是卡苾最繁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主城区位于地表,分为6个以核心区为中心的扇形区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民房数量较少,大部分建筑为发电机、工厂和雷达矩阵,居民大多数为工人。外城区用于农业生产,建造有自动化温室大棚,只常驻有少量管理人员。
[[/tab]]
[[tab 银链城]]
**城市名称:**银链城
**占地面积:**660平方公里
**人口:**约100万
**区划:**4
目前对银链城的起源不明,根据遗留的档案推测其可能由蒸汽风暴战役中流亡的难民建立。银链城位于南部山脉附近,也是卡苾最大的铀矿所在地,银链城因此成为卡苾唯一掌握核能的城市。
银链城是一座独立城市,没有穹顶,建造有4座大型核能发电站,并根据供电范围划分出4个区划,市民大部分为学者,致力于研究更具效率的反应堆及消除核辐射。
光子事件中银链城的铀矿被掩埋,其核电站所剩燃料仅能在延续约20年。
[[/tab]]
[[tab 太平洋群落]]
**城市数量:**15
**人口:**120万
卡苾在鼎盛时期有3000万人生活在22座海洋城市中,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相对温和的气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海洋城市用巨大的浮板和帆船拼接而成,能够随意拆解拼装,使用风帆作为主要动力。开采海底矿物作为出口产业,同规模下的海洋城市产出一般比传统陆地城市高15%
光子事件后由于海水结冰,海洋城市很快就被废弃,但仍然有些幸存者在板块运动形成的裂谷中建立了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太平洋群落。
[[/tab]]
[[tab 小型殖民地群落]]
**城市数量:**74
**人口:**180万
除了4座主要城市外,一些矿场和港口也逐渐发展成居住地,大部分选择加入了两大联邦,也有少部分保持独立,数量在100座左右,居住约15%的人口。
在光子事件后,不少城市利用矿场作为临时庇护所,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小,根据统计,仅有21座城市被完全摧毁。幸存的城市在复兴远征中得到重建,并全部加入了联合议会。
[[/tab]]
[[/tabview]]
@@@@
@@@@
++ 复兴远征
风暴中断了小型城市与主要城市的所有通讯,为了应对此情况,南方联邦和北方联邦都迫切需要一种与其他城市重新建立联络的方式。
为了突破风暴,双方一致认为以蒸汽机和柴油机为动力的大型运载平台是唯一的选择,1556-1576年间,共有200艘来自各大城市的运载舰完成了对所有幸存城市的重建和援助。
----
++ “聆听神谕”工程
南方联邦在1687年启动了一项代号为“聆听神谕”的庞大工程,内容为沿着赤道建造60座80千米高的桅杆,桅杆之间连接一整块卡苋织布形成减速阵列,以此增加卡苾在风暴中的风阻,如果卡苾的公转速度降低,会因失去离心力而向中央稳定器靠近,从而将卡苾推至相对平和的风暴内环。
该计划从南方联邦“旧时光号”运载舰在一次探索航行中接收的神秘信号中破译而来,最初受到各界的强烈质疑,南方联邦花费数年证实其可行性,逐渐获得了大部分城市的支持。
> **“旧时光”号运载舰航行日志#42**
> **隶属:**南方联邦
>
> **时间:**1685年4月24日 AM 4:15
>
> **地点:**N/42374 S/98143
>
> **燃料:**263000加仑
>
> **备注:**我们于昨晚穿越了珊瑚冰原,目前一切正常。席维塔观测站发来电报指出我们前方120公里观测到气旋,等级为4.2级,直径440公里,向西南方向运动,并且是罕见的电磁风暴,我们必须提前关闭所有通讯和导航设备以免被电磁脉冲烧毁,旧时光号只能沿着预定航线行进,一旦有丝毫偏移,都很难再重新定位。愿卡苾保佑我们。
>
> ----
>
> **“旧时光”号运载舰航行日志#44**
> **隶属:**南方联邦
>
> **时间:**1685年4月31日 AM 6:21
>
> **地点:**N/42653 S/94124
>
> **燃料:**255000加仑
>
> **备注:**我们已进入风暴7天,但风速表显示当前风速超过6级,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如果风速超过7.5级,主桅杆可能被破坏,舰长决定向东航行,如果运气好,我们能够找到大冰谷,然后向北一直航行到科尔港口,然后在那里休整,等到风暴结束再继续出发。
>
> ----
> **“旧时光”号运载舰航行日志#49**
> **隶属:**南方联邦
>
> **时间:**1685年5月01日 AM 6:21
>
> **地点:**N/43245 S/91567
>
> **燃料:**23600加仑
>
> **备注:**风暴在20分钟以前达到了8.1级,即便是旧时光号这样的大型运载舰也从未遇见过如此猛烈的风暴,舰尾一块防护板被掀飞,击穿了主引擎的燃油管道,使我们一下失去了一半的动力,舰长不得不发送了求救信号,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风暴下获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 ----
> **“旧时光”号运载舰航行日志#51**
> **隶属:**南方联邦
>
> **时间:**1685年5月04日 PM 11:02
>
> **地点:**N/44312 S/89712
>
> **燃料:**17800加仑
>
> **备注:**约一个小时前,通讯部门报告说收到了CUR信号,这是北方联邦使用的紧急航线代码,这代表在100公里范围内有北方联邦的运载舰收到了我们的求救信号,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工程部门修复了部分燃油管道,将动力提升至70%,根据CUR信号的强度计算,我们仅需20小时便能找到他们。
>
> ----
> **“旧时光”号运载舰航行日志#55**
> **隶属:**南方联邦
>
> **时间:**1685年5月07日 AM 6:21
>
> **地点:**N/42653 S/94124
>
> **燃料:**255000加仑
>
> **备注:**在朝着CUR信号源航行了4天后,我们进入了一大片无风的区域,像是有人在风暴中间罩上了一个巨型玻璃罩,延绵上百,可能有上千公里,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我甚至能看见太阳和蓝色的天空,紧接着电台收到了一组信号强烈的电码,听上去只是无意义的数字组合,但舰长仍然命令通讯员完全记录下来。
>
> ----
> **“旧时光”号运载舰航行日志#56**
> **隶属:**南方联邦
>
> **时间:**1685年5月10日 AM 6:21
>
> **地点:**N/41564 S/97657
>
> **燃料:**13200加仑
>
> **备注:**电码信号持续了6个小时,尽管强烈地就像信号源离我们只有10米远,但平原上我们看不见除冻土以外的其他东西。当电码结束后,风暴再次淹没我们,似乎玻璃罩被人突然拿走。我们沿着最后一个CUR信号的方向航行,最终抵达了法拉维基地,舰长立即上报了所有的情况,上帝才知道我们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collapsible show="+ 附录UIU100543:联合议会1691/12/14记录日志节选:" hide="- 隐藏里面的东西"]]
> 我相信各位已经阅读了这份数学院和工程院联合提交的提案,南方联邦花了7年时间证明其完全可行,甚至可以说,它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
> 是的,建造60座80千米高的桅杆听上去确实不可思议,但这不是不可能,加上北方联邦的工业实力,完成这项工程最多需要50年,减速阵列在完全运作的情况下,将卡苾推出风暴环区也不会超过120年。新的轨道会将卡苾的地表温度控制在18℃以内,即使在天启以前,卡苾也从未有过如此宜居的环境。
>
> 必须承认,我们现在的处境非常糟糕,环形风暴变得越来越强烈,很快就会超过苋神帷幕的承受极限,近20年来,城市为维持温度所消耗的燃料正逐步增加,去年国王城甚至没有富余的矿物来出口。一旦资源产量不足,或是卡苋帷幕破损,对我们而言都是可怕的灾难。即使上述情况不会发生,风暴也会在200年后抹除卡苾上所有的生命。
>
> 这份信息毫无疑问为我们指明了生存之道,其中包含有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全部数据,物理公式,理论,坐标一应俱全,先不论信息的发送者是谁,出于善意还是怀有其他目的,这些不该是当下需要考虑的,我们的土地每分每秒都在冰封,如果再不有所作为的话,卡苾的毁灭将不可逆转。
>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UIU108664:“卡苾之息”项目报告#126" hide="- 隐藏"]]
> **发件人:**“卡苾之息”4号观测站
> **收件人:**卡维尔-卡斯卡迪亚联合科学院
> **时间:**1685年6月11日
>
> 卡苾之息项目已按照计划执行终止程序,所有人员和设备将在24小时内撤出,这将是最后一份项目报告书。
>
> 30年前南方联邦在勘探克拉蒂山脉的矿物储量时发现了其内部存在复杂的地下结构,在随后的大量研究和钻井工程中,我们一致得出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卡苾的地壳厚度仅4公里,地心有一颗直径35公里的未知天体。该天体与地壳之间相距约9000公里,被大量高浓度的惰性气体填满。
>
> 国王城和卡维尔城联合发起了一项研究卡苾地心神秘天体“Antr”的项目,代号“卡苾之息”。为了不引发民众恐慌,该项目一直是双方政府的最高机密。30年来投入的资源不计其数,但仅仅只了解了Antr的一点皮毛。
>
> 可以确定的是,Antr由高密度的未知能量组成,被一种透明薄膜包围,同时每60秒为一个周期持续发射脉冲波,但不会对任何东西造成影响,内部能量流动非常稳定,似乎处于休眠状态。目前仅发现一种能够影响Antr活动的因素,就是卡苾地表的温度变化。当气温上升时Antr会加剧活动,透明薄膜会因此受损,但会随着时间恢复。根据计算,如果卡苾地表温度上升至10-15℃,Antr极有可能会完全破坏薄膜。
>
> 1685年4月24日,我们突然接收到一组微弱的脉冲波信号(以下称为“β”),其信号特征与Antr所发射的脉冲波几乎一模一样。β扰乱了Antr的脉冲使其在波段上出现了不规律的缺口,我们尝试追踪β的信号源,但未能成功。
>
> β总共出现了16天,5月10日后完全消失,调查后认为β与南方联邦运载舰旧时光号之间存在联系。随后项目小组回收了旧时光号的舰载电脑,仔细地筛选了4月24日至5月10日所有的广播通讯频段,果然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旧时光号接收的电码在波段上存在与β一致的缺口,这说明电码和β是一起被发送的,β抵消了一部分Antr的脉冲,使电码能够完整地送到卡苾的地表,直到被我们接收。
>
> β的信号源应该也是与Antr类似的天体,出于某种理由,它与发送者达成了合作,如果没有β扰乱Antr的脉冲,我们不可能收到这份信息。可惜的是β和发送者都没有留下可供研究的痕迹。
>
> 基于已知的信息,我们能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发送者来自其他领域的世界,Antr的脉冲起到了隔绝的作用,使他们无法直接进入我们的世界,于是他们为我们制定了一个方案,既可以拯救我们,也能够使Antr彻底苏醒,也许后者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我们无法得知Antr苏醒意味着什么,但也别无选择。
>
> 天启的真相一定是复杂且黑暗的,宇宙之外正发生着剧变,甚至卡苾也有可能为我们降下毁灭,即便如此,我们仍祈求它的怜悯。
[[/collapsible]]
----
++ 华兹比纳特
**华兹比纳特(Wordsbinart)**为一颗未被证实存在的行星,仅在卡苾的天文观测记录中出现,根据还原出的轨道计算,华兹比纳特极有可能也围绕着中央稳定器公转。
卡苾目前已基本完成减速阵列的建造,正以每年2万公里的速度离开风暴外环,卡苾的平均气温因此上升了约2℃,Antr的活动开始加剧,但发射的脉冲波正持续减弱,卡苾之息项目仍然作为最高机密封存,大部分卡苾人都不了解聆听神谕工程背后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