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1595
2022年6月26日
修订 15
评分
11
↑ 14
↓ 3
支持率
82%
总票数 17
Wilson 95% 下界
59.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581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6
修改标签
2 年前
已新增标签:现实扭曲。 移除标签:本质促动。
SOURCE_CHANGED
2 年前
SOURCE_CHANGED
3 年前
最近投票
1 / 2
2023-01-31
2022-07-11
2022-07-10
2022-07-08
2022-06-27
2022-06-26
2022-06-26
2022-06-26
2022-06-26
2022-06-26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theme:black-highlighter-theme]]
[[include :scp-wiki:component:bhl-dark-sidebar]]
[[include :scp-wiki:component:wide-image-sizer]]
[[>]]
[[module rate]]
[[/>]]
[[module CSS]]
.email-example .collapsible-block-folded a.collapsible-block-link {
animation: blink 0.8s ease-in-out infinite alternate;
}
@keyframes blink {
0% { color: transparent; }
50%, 100% { color: #b01; }
}
.email {border: solid 2px #000000; width: 88%; padding: 1px 15px; margin: 10px; box-shadow: 0 1px 3px rgba(0,0,0,.5)}
.email-example a.collapsible-block-link {font-weight: bold;}
.tofrom {margin-left: 10px; margin-top: 5px; padding: 1px 15px; border-left: solid 3px maroon}
[[/module]]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info-ayers
|lang=cn
|page=scp-cn-XXXX
|authorPage=http://scp-wiki-cn.wikidot.com/pasclomur
|comments=
本文由[[*user RalcomTheAbsurt]]所著
**鸣谢:**
[[*user Chris Evertworth]]:协助提供相关代码
[[*user Cool_Heart]]:进行文章排版优化
]]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object-warning-box-source
|bg-image=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c/SCP_Foundation_%28emblem%29.svg
|bg-opacity=0.15
|text-top=**注意**
|text-bottom=您即将调取的档案为4/1595,请确保您具备授权许可
**该档案由RAISA调取**
|object-number=1595©
]]
**项目编号:**SCP-CN-1595
**项目等级:**Quorum[[footnote]]Quorum对象为基于环境条件所产生,或与之有关的异常[[/footnote]]
**特殊遏制措施:**基于《帷幕协议》,任何可能导致SCP-CN-1595的环境现已纳入名单,负责监测的设施经过相关构建,确认为位于[数据删除]空间中一命名为THUNDER.db[[footnote]]THUNDER.db是由基金会在1985年为弥补因[数据删除]导致的架空事件所遭受的损失而设立的数据库单位[[/footnote]]的设施,该设施将会对基准现实范围中涉及基金会的环境条件进行探索,以预防SCP-CN-1595可能导致的后果。
当一例SCP-CN-1595出现时,基金会应立即根据THUNDER.db所提供的相关报告指定平台位置,派遣STG-CN-13(代号:“前夕号”)对发生SCP-CN-1595的平台区域进行相应地舆论活动,不论流程如何,最基本上应保证操纵舆论指向偏离基金会的相关讯息,从而完成帷幕稳定,并促使SCP-CN-1595自然失效。
如SCP-CN-1595因遏制行动失败,导致基金会有曝光风险,则“帷幕侦探”应立刻作为后备力量介入相关事宜。通过已知的渗透流程,结合常识部对内容的一系列制造,将能自主演化的虚假信息发布在SCP-CN-1595的平台范围内,误导个体对于涉及基金会的相关消息所产生的认知,并借此常态化。
**描述:**SCP-CN-1595为一种发生在任何符合群体定义的对象中,被Dr.Lolandarel定义为大众观(//Mostly Public Opinion//)的异常现象。该现象的触发条件被列定为以下:
* 当前环境中拥有大量的人类;
* 这些人类掌握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并因此形成群体;
* 该环境中存在一种能够塑造群体并演化群体的力量。
倘若上述条件成立,则在某种随机变量的引导下,SCP-CN-1595将具备在其中演化的可能性,并且,一旦完成演化,SCP-CN-1595将根据演化前以任何方式汇聚而成的相关个体转化为SCP-CN-1595-1。此时,所有的SCP-CN-1595-1皆会根据SCP-CN-1595的性质开始形成一种对其无条件的常态关联,并开始以信息交流手段为途径感知相关事物,这种行为一般被视作SCP-CN-1595对常态的干涉与延伸。
当一相关事物(即SCP-CN-1595-2)被SCP-CN-1595-1所接触时,不论其形式如何,SCP-CN-1595皆将开始对其进行任何意义上的解析活动,并产生一系列基于SCP-CN-1595所致使的意识活动,如这种活动因SCP-CN-1595-1的密度而进一步地演化,则将导致SCP-CN-1595-2被架空,并根据集体性的意识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套置在SCP-CN-1595-2于基准现实的事实结果。当SCP-CN-1595-2为任何具备高级智慧的个体时,这种事实结果将因其本身的性质而暂时受到抵御,然而,在未被有效的干涉为前提下,这种架空现象将导致除SCP-CN-1595-2的关联人外,一旦SCP-CN-1595-2以任何形式[[footnote]]包括终结SCP-CN-1595-2的活动形式、使SCP-CN-1595-2受到架空影响、SCP-CN-1595-2受到SCP-CN-1595的改造等[[/footnote]]放弃这种抵御,则结果亦将不变。
不论持续形式如何,SCP-CN-1595-1在进行架空期间可因其它因素[[footnote]]包括信息媒介诱因、相关变量导致SCP-CN-1595-1“悉知真相”、SCP-CN-1595-2的事实原理得到小范围的解明[[/footnote]]导致演化过程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一部分SCP-CN-1595-1开始趋近基准现实中存在的原理而致使架空现象受到自主抵御。如SCP-CN-1595-1因为多重原因导致SCP-CN-1595无法维持其中的稳定性,则将致使SCP-CN-1595在经受一段时间的内部演化后解体,详细的解体形式可在附录查阅。
**附录1#CN-1595的解体形式:**
||~ 演化结果||~ 情景描述||~ 解体后||
||泛众化(//Spreadlic//)||SCP-CN-1595-1开始被常态转化并逐步接受常态认知||SCP-CN-1595因此效应而失活,同时相关的个体将融入至常态当中||
||团体化(//Grouplic//)||SCP-CN-1595-1倾向于SCP-CN-1595并形成符合常态环境的实际团体||尽管其异常性质被削弱,SCP-CN-1595依旧具备不可控性并将持续地存在,直至做出干涉||
||秩序化(//Orderlic//)||SCP-CN-1595-1在SCP-CN-1595内形成了一种秩序化的接触模式||在SCP-CN-1595失活后,SCP-CN-1595-1将接受这种接触模式对自身的影响,并在常态表现中继续保持此类模式||
||破坏化(//Breaclic//)||因相关原因引发SCP-CN-1595内分裂的缘故,SCP-CN-1595-1将因此离开,进而导致SCP-CN-1595失活||尽管这种失活过程最直接,但容易干涉并波及常态,且在此后易致使常态形成对SCP-CN-1595的相关记忆||
||终结化(//Overlic//)||因常态方面的缘故,SCP-CN-1595因被直接控制信息渠道而导致慢性失活,其中的SCP-CN-1595-1亦会因此流失||流失于常态的SCP-CN-1595-1在达到条件时亦可能自主演化,从而致使SCP-CN-1595复生||
**附录2#CN-1595的接触报告**
[[div class="blockquote"]]
**事件编号:**1595A-CN-TP1
**事件等级:**罕见
**事件发生背景:**在一据点所在的城镇地区中,基金会特工人员正联合由████主导并指挥的,对一Keter级SCP异常的镇压行动。期间,为确保维持整体工作的保密程序,基金会对当地采取疏散流程并将所有的无关人员聚集在一处场地内。然而,由于维稳工作中当事人在进行疏散理由时未能及时解答疑惑,从而导致SCP-CN-1595在几日后复现,因此,下列文件将重点记录SCP-CN-1595在此期间的表现方式。
------
**事件线记录:**
__日期:20██. ██. ██__
**15:00** – Keter级实体逃出收容本身的据点;
**15:05** – 据点向当局反馈实体逃逸报告,并立即组建MTF,等候派遣;
**15:05** – 同一时间,该Keter级实体在经过评估后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引起当地指挥部及████的高度重视;
**15:10** – MTF已进行派遣,并根据据点卫星对实体的定位,逐渐接近实体所在地;
**15:25** – MTF到达地点,根据指示架设休谟指数检测仪器框架,确认实体的隐匿处;
**15:25** – 完成对项目的定位后,MTF对当地进行疏散,并由少部分人员进入其中顺利疏散无关人员;
**15:30** – MTF正式进入大楼,并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对存在Keter级实体的大楼进行镇压;
**18:30** – 镇压宣告完成,执行善后工作后对Keter级实体重新收容。
__日期:20██. ██. ██__
**07:01** – 常态维护部门在对社会区域的日常管理时发现一针对帷幕内镇压行动的相关探讨;
**07:30** – 通过STG-CN-15(代号:“沉默之章”)对消息来源的追溯与整理,确认对于现有的社会网络平台中,已出现由SCP-CN-1595的显现,导致大众群体对于此次行动流程的帷幕内细节产生探讨;
**10:00** – STG-CN-15对消息进行干预,并以相关流程手段对产生SCP-CN-1595的平台进行公共控评;
**10:00** – 反馈结果表明,该行动导致SCP-CN-1595的效应被激活至C阶段,其中衍生出许多思维诱导而产生的推理活动,这些推理活动无一不导致SCP-CN-1595-1均认定“一事实存在的机密组织正掩护镇压行动的实际情况”,并存在SCP基金会信息泄露的风险;
**14:00** – STG-CN-13在接收到SCP-CN-1595的产生报告后随即介入相关平台,以软渗透的形式了解SCP-CN-1595的内部结构;
**14:50** – 经过流程确认,此次产生的SCP-CN-1595的核心形式为公众对于之前镇压活动进行相关记录,并上传信息媒介,引起公众范围内的疑点导致;
**15:00** – 经由媒体的持续发酵,SCP-CN-1595的显现强度越来越高,确认其异常性质之一;
**15:10** – “帷幕侦探”着手介入此事;
**15:30** – “帷幕侦探”对于STG-CN-13提供的相关报告,开始根据相关情景制定与之相关的假情报,之后制定内容成为能弥补核心形式的条件;
**16:10** – 经由流程,将虚构而成的“解谜结果”上传至社会常态舆论管理中心,并交由其执行传播流程;
**17:00** – 随着流程的进行,初步完成对SCP-CN-1595的阶段控制。
__日期:20██. ██. ██__
**08:00** – 自完成对虚构结果的上传后,所有范围内的舆论中心开始转向帷幕范围;
**12:00** – 随着影响深度加强,SCP-CN-1595被确认发生形式转变,其结果为SCP-CN-1595-C-β,并试图进一步地解构虚构结果中拥有逻辑漏洞的部分;
**13:50** – SCP-CN-1595发现虚构结果中存在至少三处漏洞,它们开始藉此发布信息确认,并试图冲破帷幕,令基金会重新曝光;
**14:05** – “帷幕侦探”开始对平台进行暗箱操纵,通过以指定的媒介向大众传播“阴谋论”这一概念,促使余下试图反制活动的SCP-CN-1595快速衰落并成为SCP-CN-1595-D;
**19:00** – 对SCP-CN-1595的遏制基本完成。
__日期:20██. █. ██__
**12:00** – SCP-CN-1595已确认进入惰性状态。
------
**总结:**根据相关报告,这种对常态干涉的手段一般被视作为反制SCP-CN-1595所创造的“覆盖现象”,该现象会在对象事物触发项目的C阶段时以某种形式分散其中的-1,大幅度削弱异常影响的能力。因此,对SCP-CN-1595的相关阶段进行现实性诱导干预,使得SCP-CN-1595的异常效应被大幅度削弱并最终失效的措施被证实是可行的。
[[>]]
//——Dr.Lolandarel//
[[/>]]
[[/div]]
**附录3#CN-1595的相关遭遇记录**
下列文件记录自一研究人员的记录片段,片段系列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基金会内部人员遭遇或接触SCP-CN-1595的记录。现在经过授权后,将摘录部分片段中最具明显的案例:
[[note]]
[[<]]
当我出自找到神父的想法来到教堂时,我看见本应平静的地方被围堵了个水泄不通,而这些我从未见过的人一直在面前批判这所教堂。他们身着不一的标志服装,就像前几年我在美国参观游行活动时,(他们)为了展示自己的立场,便将浅显易懂地标记赋予在自己的衣服上。那时,我仿佛遇见了清教和新教在为那本已拥有答案的问题不断内斗的场面。
事后,我冲进了教堂,看见神父正在安乐椅上缓缓地摇曳,眼中只是凝视着墙壁上的耶稣十字架。我很害怕那些人对神父造成了莫大的挫败,于是想上前安慰一下,可是神父只是缓缓地闭上了双眼,随后让我不必惊讶,我无法理解他此时的想法,所以只能先行告退。
然而我不曾想到的是……在看到他们继续那永无休止的骂战,且从来没有想过要终结这一切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神父要说的意思。
[[/<]]
[[>]]
//——修女Marthsa//
[[/>]]
[[/note]]
[[note]]
[[<]]
我以为在那场极其鬼扯的事件后,他们可以稍作歇息,但我错了。
当我们的站点像往常一样在同人展览经营自己的商铺时,我们注意到有一些遮住自己身份的可疑人物在展览周边游荡,并且他们会开始对一些扮演者、爱好者进行“示好”行为。起初我们仅仅只是保留有提防心理,但当我们注意到其中一个人持有SCP-CN-████的时候,我们决定当场制服这个家伙并进行质询。
可是在流程进行至一半的时候,这些“友好”的家伙却突然一转态度,开始对所有在场的扮演者进行无差别的暴力袭击,出自预防,我们不得不当场投放麻醉手雷,并将所有参与到袭击的人员逮捕在内。尽管出自自我防卫,我们不小心瘫痪了几名“友好人士”,但在接下来的质询中,我们发现他们和最近在网络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反对Cosplay”的主题团队有关,本应在线上进行自我发泄的他们却开始在线下进行如此有组织的袭击目的,当我们询问他们为何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收获到的,只是一句“我们不会就此停止,因为我们随时分布在世界各地”这种威胁。
现在回想起来,那可能就是这个异常在和我们进行接触的表现吧。
[[/<]]
[[>]]
//——研究员Tim'Ethly//
[[/>]]
[[/note]]
[[note]]
[[<]]
很遗憾的是,就因为那张照片的泄露,所有的人开始注意到他的存在,并对当事人进行口诛笔伐。
事先声明,作为Hannah · Mei的助理,我们的地点单位在Site-CN-34,因为最接近城市的缘故,所以吧,有时候和无关人员打交道也是我们最频繁也是最次要做的事。
而事情就在于那一直跟随着我们的小孩,我们都知道它的罪魁祸首是那帮逍遥法外的组织,而眼下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像育儿保姆一样收容好它。一切本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当我们在网络上看到那张被偷拍的合照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站点可能存在着内鬼,然而,之后的舆论便开始如潮水般袭击过来,出自保密原则我们没有处理它们,结果之后不知怎么地,Hannah开始变得极其反常,并且其身上遭受的异常效应和早已死去的彗星鱼无异,这甚至影响到了那个孩子的异常性质……于是,我们只能最终向其它站点上报这个问题。
然后,“帷幕侦探”的Monika便开始带领团队介入此事,最终事情在某些方向上得以平息,但遗憾的是,因为那个孩子现已经是不可逆的新型异常,现在,我们只能重新制定收容措施,将它暂时与站点内的任何人员隔离开来。
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找到修复这一切的方案。
[[/<]]
[[>]]
//——心理学助理 Trilifa//
[[/>]]
[[/note]]
[[note]]
[[<]]
数个月以来,我们接到了许多和SCP-CN-1595有关的显现事例报告,它们对个体对象进行的一套自我认知评估然后根据主观臆断肆意扭曲现实的特性已经足以值得我们注意了。
根据调取,在我们一直以来无关痛痒的忽略中,它们对个体方面的常态干涉已经到达了Keter级别,这也就意味着,在SCP-CN-1595的干涉下,个体最低限度能够维持自身稳定且不被架空的唯一条件便是必须保证自己“活着”。不论它们在这其中所代表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主流,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SCP-CN-1595依旧能在处于“常态”的情况下对任何已知的客观现象实施这种依靠“人言可畏”而形成的架空事态,但主体上他们遵循“常态”被确认是自主现象的一种表现。
目前我们尚不知道当这种关系被打破,SCP-CN-1595是否会出现理论上的不可控,遗憾的是,根据对常态方面的追溯,距离产生这类现象的痕迹已越来越频繁,当他们因此成立的时候,人类史上发生过数次类似的惨剧又是否会再度重演?
[[/<]]
[[>]]
//——探员Monika//
[[/>]]
[[/note]]
[[note]]
[[<]]
不幸的是,我们本以为被称作新时代交流之光的第九艺术论坛,近日因为这种现象而[数据删除]。
事先说明,第九艺术论坛在游戏产业开始发达时便已然成立,数十多年来它们主打的交流风格便是客观、理智且均基于玩家群体而服务的群体。而一切的起因在一些根本不符合玩家群体诉求的游戏产品出没后,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群自称为“玩家发声人”的团队,它们不仅统一口径地进行内洗脑,甚至还滥用举报制度来削除它们认为“反对”它们诉求的评论(哪怕那实际上是客观的),这不仅加重了网站审核的运营负担,甚至致使这个论坛开始被光速演化,并在最终演变成与三流交流平台无异的论坛。
可以肯定的是,相关负责人曾经采取过最初的方法去阻止这类现象的发生,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SCP-CN-1595的异常性质,并仍旧对被影响的人产生一种类似的同理心态。结果,我们发现网站审核在某一天被换成另一批人的时候,便为时已晚,只是那另一批人,居然是……
我们最终能够得到的结论,便是SCP-CN-1595虽然在常规上不具备主观自由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一旦有外来人士通过某种手段对SCP-CN-1595形成诱导倾向,那么它们也将会毫不犹豫地履行身为工具的职责。
[[/<]]
[[>]]
//——Dr.Varitas//
[[/>]]
[[/note]]
[[note]]
[[<]]
我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在对常态的检测中,我们发现一新时代作家论坛出现集体自杀的事件,对其的调查表明,这些集体自杀的源头被证实由作家与读者方面出现的一些矛盾,在未经有效化解的情况下被直接演化,从而间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尽管荒诞的是,它们采取的手段有点反常识,但是侧面表明这些人在部分情景下不具备任何“成形的常识系统”与“自我疏导的心理方案”,这真的只是他们反智这么简单?
最好,我的意思是,下次出现类似的事件时我们得做好准备。
[[/<]]
[[>]]
//——探员December//
[[/>]]
[[/note]]
**附录4#来自7号的邮件记录**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TheirNo.7@scip.net
**至:**中国分部分驻站点Mobile-Site-CN
**标题:**新的发现
[[/div]]
------
我曾参与过由STG-CN-15正在考据的一项秘密调查。
调查的地点被定位在一处废弃地址内,和STG-CN-15的各位成员们在里面搜索资料。根据详情,以前这里似乎是某种面向公众的图书馆,但因为某些原因而早已废弃了二十多年,现如今,除了能搜到一些诸如《乌合之众》之类的著作外,它们唯一的共通点在于这些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疑似指向SCP-CN-1595的类似特征。
在这项调查里,我们知晓在曾经,SCP-CN-1595就已经存在已久,且诸多与之有关的历史中,决定它们性质的客观条件往往与个体当前的认知度、常识水平及在SCP-CN-1595内所属部分有关。
以前,它们作为能造成一些历史事件的推手,一直都是作为大部分已知常态中一些势力的“喉舌与手”进行操弄的“棋盘”。当然,真正能够达到演化常态的反而是属于SCP-CN-1595作为自主性的本身,也因此,“棋手”们常常都不会料到它们在节外生枝这方面是很轻易的事。
如果我们没有猜错的话,可能从最开始“社会”这一概念形成起,它便早已存在,只是有人“发现”了它们的一角或者其它什么的用途,所以它们才开始逐渐成为“喉舌”们试图表达的,“手”试图做的媒介。而我刚刚看到了一些有关这座图书馆的资料,如果这些资料属实,那么我猜,这是曾经由常态方面的社会当中,一类组织在发现SCP-CN-1595的存在后试图进行遏制的一类失败尝试。
接下来,不论是否出自必要,我将在下面帖出有关这座图书馆的附件。
[[/div]]
------
[[div class="email-example"]]
[[=]]
[[collapsible show="点击此处浏览(1)项附件。" hide="点击此处关闭浏览。"]]
[[<]]
[[div class="blockquote"]]
[[=]]
++ 庭安图书馆简史(截止自1989年其正式废弃)
++++ 本条简史由“知辉报社”进行撰写
[[/=]]
------
庭安图书馆是一座成立于1978年,位于██市雁门区的一座图书馆,由于自█████时期之后,尽管因相关因素导致的破坏事件,致使该地区一时间需要拥有恢复期以暂时无暇顾及重建工程,该图书馆在由当地政府中一特殊行政部门的推举下依旧进行了建立。
自开放图书馆以来,庭安图书馆便收录了至少11580个书籍,从而成立了43个书目库并以相应地形式保管书籍。其中,这些书籍大部分均涉及到常识方面当中的一些现实原理与基础的对自然知识的科普,它们吸引着开放前来的未成年人,并由此间接吸引了一帮带孩子们的家长常驻其中,意在通过这种方式恢复常态下社会人类的常识观。而少部分书籍则被设立在图书馆中一些被设立门槛的房间内,仅只有内部工作人员和馆长能够访问此处,因为图书馆方尚未对此做出任何解释,坊间传闻这座房间存放的书籍,大部分皆为“禁书”,不过,正因为这座图书馆向未成年人无偿开放的缘故,因此这种传闻也仅限于“都市传说”的范畴内。
1985年的夜晚,有数名身着红色衣服的人员曾出现在其中,据目击人员透露,当这些人进入至图书馆内部后,曾听到有细微的争吵声与冲撞声发生在馆内后台的员工区,持续约莫有半小时左右。之后,图书馆无缘无故地关闭了几日,这导致“都市传说”的发展以一种近乎邪门的趋势直指此次闯入事件。后续追溯确认,馆长李晓明在闭馆期间曾在洪鑫市第一人民医院出没,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外貌出现一种被暴力执行的痕迹,当被询问时,其闭口缄言并向报社记者们说了一串意味不明的话语:“这座图书馆将会退出自己的舞台,但发生过的也会上传至旁观这一切的目光当中。”
此后,在李晓明馆长出院后,正式宣布在1986年将这座图书馆的经营权转让至工作人员王户兴,并于转交后的7月9日离开了洪鑫市。而随着李馆长的离去,这座图书馆便切换经营制度,转而设立了一定程度的门槛,致使来往人员大幅骤减,尽管在此期间曾有工作人员向王馆长进行过劝说,但皆以失败而告终。
在1988年,曾有数名外籍人员进入至图书馆内部,向当前的经营人王馆长进行协商,自那之后,图书馆陷入至长期闭馆的未解明状态内,并于1989年正式宣布解散。据悉,在一次对当地考察的过程中,曾目睹王户兴在废弃前夕与外籍人员进行多次协商交流,其氛围恰到好处,自此,所有的工作人员皆陆续离开被废弃的图书馆,并且拒绝向大众们透露图书馆内发生的事件。
尽管如此,图书馆的旧址仍旧以某种形式矗立在当地,并且政府部门似乎从未有尝试迁移或拆迁旧址的打算,这种蕴含在其中的隐情究竟是什么,也还需要进一步地追溯。
[[>]]
//日期为一九九三年三月二○日。//
[[/>]]
[[/div]]
[[/<]]
[[/collapsible]]
[[/=]]
[[/div]]
------
**附录5#中国分部会议相关**
[[div class="blockquote"]]
**记录日期:**20██/█/██
**记录地点:**Mobile-Site-CN会议室内
**前言:**连日以来,SCP基金会曾在与常态接触方面遭遇过数次和SCP-CN-1595的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皆发生在基金会进行收容工作与帷幕流程当中。由于其异常性质,致使SCP基金会的保密流程与《帷幕协议》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并提高了基金会工作中易导致的扰动等级上升和机密泄露危机,因此,在特别注意到此次情况后,基金会决定在Mobile-Site-CN内展开一场可能因SCP-CN-1595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会议。
此次会议将探讨对SCP-CN-1595制定行之有效的收容措施与帷幕维护的解决方案。
------
**<记录开始>**
//通过监控摄像头,会议室在准点时间内开展,相关人员已按时到达现场并等候主要发起人的到来,当到达指定时间后,会议室前座出现了一人形投影,经鉴定,外貌特征及影像来源被确认为Maria Jones。当前状态下,Maria Jones正手持一枚相关报告,报告内容似乎与SCP-CN-1595有关//
**Jones:**人都到齐了吗?
**全体成员:**(不约而同地)嗯。
**Jones:**很好,现在我们开始步入正题。
//会议大厅内出现一项屏幕投影,投影内容为监督者指挥部对中国分部近年来进行常态兼帷幕进行维护的相关报告,其中,内容显示了在几个月期间,基金会中国分部的系列站点在接近常态社会区域时所展示的帷幕维持情况//
**Jones:**正如你们所见,如今在中国,诸如此类维护帷幕为前提进行的系列动作越来越频繁,我们都知道这种现象的起因为何故——如果在此之前我在访问法国分部时了解到的一些情报有关联的话。而我一直对此拥有一种特别的疑惑,作为Quorum类的对象,很显然做好环境条件的措施对收容它并不是一件难事,那么,为什么在明确SCP-CN-1595异常性质的情况下,中国分部仍未采取有效的,彻底针对项目的收容措施?
**Boom:**报告Jones女士,根据迄今为止的整理,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地区皆因环境特殊的缘故,导致SCP-CN-1595的演化模式与自那之后的分支种类皆产生了特别的变异,最初我们本来就想特别干脆地采取组织的收容对策,可是在经过特别的环境接触后,我们发现了比较特殊的一点。
//面对所有人目光的集中,Boom清了清嗓子,随即开口//
**Boom:**事实而言,SCP-CN-1595本质上是一种藉由常态之中,名为“群体”的概念所衍生而成的异常,最初我们成立STG小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根据它的特性,有朝一日能够在它与常态彻底分离的时候把握住它的形态特征,进行概念收容。但我们错了。
**Jones:**稍等,它是从常态当中演化而成的异常,还是与常态相连的异常?
**Boom:**两者皆有可能,倒不如说……它即是常态演化至一定程度后所表现的“异常”。也正因如此,在我们第一时间得到这份结论后,原本为其制定的收容措施也就作废了。
**Jones:**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它的收容恰巧需要侧重于“常态管理”,而这本身也与《帷幕协议》息息相关?
**Boom:**实不相瞒,大部分的猜想皆符合我接下来要交流的情报,但少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帷幕协议》也并非天然对项目的收容室。
**Dolomenufl:**事实上根据我们对常态社会的长期观测而言,SCP-CN-1595本身就是“群体”概念在常态中的某些体现,不论何种形式,只要符合了第一诞生条件,那么它作为异常也就很容易开始其苏醒的第一步。
**Jones:**我想,如果真的要按照你的思路话——那么这个现象也不仅仅会发生在亚洲境内,在其它诸如欧洲、北美洲之类的地方也有发生的可能,是吗?
**Dolomenufl:**是,它本身便是取决于当前环境中个体在汇聚之后呈现的表象以决定其异常性质的特征。这个异常在久远以来便伴生着“社会”这一概念而存在,并且它们在受“社会”所影响时,所有的表现形式都会因此产生方方面面的差异。
**Jones:**那为什么描述中没有特别阐明这一点?
**Lolandarel:**因为……Jones女士,恕我直言的是,我们针对项目的档案是基于它在某种出现特别的“异化”特征后所产生的现象,换而言之,它们与常态的“群体”中最具共同的特征便是“一致性”,加上环境方面它的表现形式就像夹杂在DNA当中最具特殊的那链最明显却不具显现片段,使得提前预防它们的演化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记住它的大致特征便是目前能够观察到这类异常的最高预防方式。
**Jones:**既然如此,《帷幕协议》在某种角度下正是遵循“异常”与“常态”方面中对“群体”进行约束与管理的一致性,那么为什么,你们刚刚又说《帷幕协议》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遏制?
**Boom:**异常与常态的区别中最具明显的便是它们具备一种能否合理“更改”常态中某类原理的特征,同理,尽管《帷幕协议》已经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常态”的方方面面,但SCP-CN-1595,也就是“群体”中某类被特化的异常,它包含了由“群体”所汇聚的一致智能,却又在保留水平的同时维持了“不稳定性”这一明显差异,因此《帷幕协议》在细化针对不同类别的CN-1595,也就无法展示其“一致性对策”的优势。
**Jones:**这么说来,任何地方都有触发SCP-CN-1595的可能?
**Boom:**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但因为CN-1595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基于中国分部周边的环境产生的一类特殊,稳定但多变的演化,因此其它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对策去处理它们,以及预防扰动相关的事件。
**Jones:**我想,的确法国分部那边虽说是最早接触类似现象的部门,但因为那里的人文环境比较特殊,所以它那边的现象与CN-1595终归是有区别的,也许你们这边的复杂性要比其它地区超出想象,于是你们就打算借此摸石头过河去解决这个?
**Lolandarel:**是,但最好在《帷幕协议》作废之前,因为……
//Lolandarel正想继续说的时候,会议室里Hannah突然大声宣布她明白了一件事,此举形成了对会议氛围的扰动//
**Lolandarel:**……Hannah?
**Hannah:**我现在终于明白那次我遇到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了,也许正是因为那个异常,基金会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彻底改写,就像那[http://scp-wiki-cn.wikidot.com/scp-cn-647 恶俗的公寓]一样。
**Boom:**冷静点,Hannah,这件事毕竟都过去了,何况就算它们再怎么相似,其异常形式终归还是有区别的。
**Jones:**……打扰一下,“公寓”到底是怎么回事?
**Lolandarel:**……呃。
//会议此时进入至焦灼状态,不乏有窃窃私语的身影//
**Dolomenufl:**由我们的分部收容在上海的一处公寓里的异常,虽说它会导致“狂欢洪流”的现实扭曲特质形成对常态的侵害,但本质上,它迄今为止至少还收容在那里。
**Jones:**……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商讨一种能有效遏制SCP-CN-1595在其它方面对中国分部的影响,此外,我还希望能够通过你们的讨论来参照你们的方案制定类似政策,以防那类“被异化的显著片段”在其它分部出现并让我们措手不及。
**Ralcom:**但你不得不承认,比起那类欺软怕硬的废物和一系列单纯只顾发泄情绪的白痴,它在某些方面也过于“客观”了。
**Jones:**……您在说什么?
**Ralcom:**虽然它们总是一味地拘泥于在狂欢之中绽放自己,然而自那来自常态的异常卷入这件事之后,自诩为“不会被牵着鼻子走”的他们不是短视得要命,就是胆小得可以出卖自己拥有的一切,哪怕那是对它们而言特别重要的立足点。
**Boom:**Ralcom,这里是会议……
//Ralcom向在场人士递交了一份文件袋,在由旁置人员进行拆封后,确认内容除包含多个长期整理SCP-CN-1595现象后的部分记录外,额外有几份由不知名人员编撰的论文,与针对SCP-CN-1595的分析报告与解构性情报//
**Ralcom:**其实如果现在就要说的话,如今在会议室聚集的我们既有着相应地水平,也是适合SCP-CN-1595诞生的温床,这便是“群体”的奥秘。
**Jones:**(审查报告)请问,Ralcom博士,您在这些报告当中除了其中所提及到的一切,还有什么关于SCP-CN-1595的原理是我们不知道的?
**Ralcom:**嗯,我很想接任接下来的描述,遗憾的是目前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所以就让Dolomenufl来代劳吧。
**Dolomenufl:**……事实上,根据我们后来的解析,SCP-CN-159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类似于常态社会中具备生形活动特征的“基盘”,其意是,作为常态之中的异常,它本身就作为一种体现——常规方面的“表达”和“系统”无异,但也正因如此,当某些外在因素的诱导或内在因素的变异只要满足其中一项时,那么这其中也会促使它们被“异常化”,作为社会中最主要的基盘,也就形成了扰动。
**Jones:**我想,我已经明白《帷幕协议》为何无法直接遏制于该异常。
**Dolomenufl:**不过最关键的并非如此,作为“社会群系的基盘”,它本身不具也不应具备任何程度的影响,其事实上在未经任何人工干涉的情况下,在自然演化之中是符合常规意义上我们对一些“群体”的认识,只不过……
**Lolandarel:**正因为如今高速发达的信息导致它们被自然干涉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少,可是大部分人工干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且因为这其中的相关复杂性,使得它们很容易被演化成任意一类我们无法预知的异常。目前它的衍生版本,也就是Hannah提到的那座公寓,是我们基金会目前能够直接影响其本身的项目之一,因此我认为真正应当注意的,便是在“狂欢洪流”之前做好准备,直指“异常化”的根源。
**Hannah:**可是,你们貌似还没有说明如果基金会真的遇到“狂欢洪流”这种k级情景话,应当如何做好防范。更何况,如果类似的悲剧要是因此再度上演,我们是不是又将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Boom:**你言重了,Hannah,事实上那次造成收容措施被更改的结果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抵抗了,要知道在无数次我们与之相伴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个实际被其肆意扭曲,在这其中含枉负恨去世的又有哪些能够及时干预?所以……
**Hannah:**理想主义者的说辞,但现如今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能够有效地应对,而且最好不是在被动这方面有被其耍一通的造诣,不然我可以说,整个基金会都有被它当成玩笑捏成废纸的风险。
//会议氛围开始以整体方面失控的趋势发展,在这其中,会议的话题与相关人员被分为两种最具明显的立场。一立场表明,SCP-CN-1595其主体上是无需进行任何干涉的对象,真正应当注意的是干涉者通过此类原理造成无法干涉的破坏过程;另一立场表明,尽管无需过度干涉SCP-CN-1595,但某些情景中它们造成的破坏过程需要被及时遏制或止损,否则基金会将面临无法弥补的缺陷。持备两方观点,两股成员开始依此进行进一步地讨论//
**Hannah:**所以,我认为建立一套直接且完善的应对措施是有必要的,因为就像你们刚刚考虑过的,虽然它的分支与分布都显示其广阔,但基金会作为整体,能够干预到的事情终归还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记录它们却不加以防范,那么我可以说,当没轻没重的下一次降临在我们周遭的时候,真有人来得及为损失负责吗?
**Lolandarel:**我们皆是为完善整体而进行的服务,此时你也不必在众人的面前提出有道理但特别片面的观点,但是,SCP-CN-1595的异常形式是基于人类个体的智能以驱动其本身的表现,而且之前虽说它们的智能皆保持着一致化的特征,只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它们在智商方面就集体出现降低阈值的表现,我很担心在保留有基准感官的异常面前进行这种明目张胆地防御会造成一些极其特殊的反弹。
**Hannah:**是等到它们越来越没有底线还是下次直接给来了个大的情景?Lolandarel,我真的很好奇,既然SCP-CN-1595如你所说,而且那份总结报告都指出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演化表现与旁系支系,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在制定对策这方面,我们应当全部隐忍,任何一个都不能进行适当地反击为它们遗留它们应当拥有的反馈印象?
**Lolandarel:**事实上我正是考虑到这点才决定这种在绝对保密的情景并被其认作“软弱”的对象时立刻予其适当的对策,这份对策在取得头筹的前提下可以直击其核心并迅速终结这一显现现象,即便我们无法直接在概念上抹除SCP-CN-1595的本身,凭借它与“社会”的概念达成诡异地共生关系下,任何对于我们不利的支系,我们都可以选择对症下药,进行提前铲除,比起一味招惹潜在的威胁,这种果断是不是更应值得被采纳呢?
**Element:**Lo博士,你所表达的对策从理论上来说,的确是可以实现的,但遗憾的是,它也仅限于“理论”上可以实现。试问一下,在基于流动的环境当中,SCP-CN-1595本身就掩藏在惰性的基准环境上,而它多变的特征也使得它们就像你前面说的那样——想要试图遏制它根本就无法达成一瞬间。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你觉得基金会目前的遏制手段真的能保证在它们毫无察觉之前便立刻终结这一显化现象?
**Dolomenufl:**提前制定的话又怎么不可以?如果你是在质疑执行问题的话我可以向你保证,这种立即终结并非我们特别提及到的流程,也绝非流程中最主要的措施,我们真正的核心在于如何逐渐瘫痪化SCP-CN-1595,从而让它们彻底埋没。这种目的下,我认为切进“群体意识”这一方面是首要选项。
**Element:**问题是流程一般都比较死,可是项目是一个被明确记载了具有多个支系的异常主体,如果真要依照这种方式进行制定的话,别说训练效率,在基础方面能筛选出应对不同支系或者它们演化阶段的成员我们既不了解也无法以此作为赌注。应对项目的过程中只要一旦出错,那么我们又得拿什么兜底才能保证基金会整体上不受异常影响而被波及?
**Boom:**你们是在出谋划策还是……(被打断)
**Lolandarel:**如果你不支持的目的是真的为了保险,那么我们又为何不能教他们最基本的方式呢?比起“理性的评估”,我更认为“理性的行动”在应对异常这方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点。试问一下,假设我们真的要像你所认定的措施,一而再再而三地镇压此类异常的话,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作为常态之中的“群体智能”,它们会在越来越了解我们的时候以这种方式进行不断反制,直到我们再也无法够得着,这和慢性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Hannah:**问题是你们到底能不能拿出一份态度,如果真的要按照你们的方式执行后手的话,那么先手这方面我们不妨选择抛砖引玉,就不要用我极端化的方式——只是稍微看看它们的反应,起码避免基金会在应对异常的初期出现不必要的损耗,之后你们再用自己的方式叠加一下也不迟,好吗?
**Element:**对,比起让它将我们第一认知印象认作“死物”,还是让它们无法进一步地轻举妄动,然后正中下怀,是比较合适的事。
**Dolomenufl:**不,你们之前是完全将报告中有关异常的“随机性”与“无序性”的大致特征当成耳旁风吗?况且也不是所有的支系与旁系都吃准遏制行为的一致性而服软,如果,我是说,当恰巧有这么一类旁系吃准靠这种遏制进行激活的话,那么接下来谁又为此负责?
//会议中两方人已按照此种争论状态喋喋不休,持续15小时,期间未受影响的人员对此现象进行旁观,在由一人员秘密拿出RSF检测器进行现场检测时,意外确认其频率保持着一种相对普通但每隔数分钟出现一段波频增幅的表现,他将此结果反馈至其它人员后,皆心领神会并由Boom秘密通讯Jones女士后,经由秘密商议,由其进行调停//
**Jones:**都给我停下!
//在Jones女士喊出指令后,在场的人因此结束了争论,同时RSF检测器的频率也进一步地出现了增幅//
**Jones:**你们的报告在我看来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刚刚为此进行争吵的状态影响了各自建议中最合理的地方,我认为是时候该综合两者方案来出来这件事了。
//所有的两方人开始为此感到震惊,其中一人甚至开始进行反驳//
**Hannah:**不……Jones女士,这是紧要关头,这件事可是事关……
**Jones:**没必要为此进行担忧,因为就在刚刚,根据我对这场争论的观察与看法,我发现你们两方都犯了一种非常局限性的谬误——会议的性质本身就是为了提供相互差异但非绝对地方案,而场合方面它们都是立足于一种相对稳定且过度推崇假设的环境,所以,根据我的考虑,接下来我会将制定工作交给接下来的人员。
//在完成上述通告后,Jones女士关闭了远程投影,进而结束其在场会议的身份,当Hannah正想继续诉说时,被Element叫住了,此时Ralcom首先进行了发言//
**Ralcom:**诸位所有的言行都在基本上与世隔绝的室内环境当中进行着探讨,一来这也隔绝了在目前当中可能产生SCP-CN-1595的地方,二来又可以在不是那么严重的轻环境里探讨方案对策,避免SCP-CN-1595显现,只是,目前我可能需要向诸位报告一份坏消息。
//说完,Ralcom向诸位拿出了RSF检测器,并播放由刚刚检测到的频率幅度//
**Ralcom:**看,在我手上,是由以Willison异常科技研发团队所制造的检测器,它是基于Lechfonish理论,能检测RSF指数的仪器。而就在刚刚,我们看到了这份仪器向我们报告了一份极其微妙但特殊的频率,这意味着什么我想也不言而喻。
//在Ralcom讲述完成后,相关人员开始由此议论纷纷//
**Kirov:**我不是明白得很深,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方才的异常效应……?
**Ralcom:**是,不偏不倚地,而且如果SCP-CN-1595本身是一颇具异化表现的异常,那么根据文档的描述,这也就意味着在它被显现在此处后,它可能会像一些被我们赋予定义的“扰动异常”一样开始无意识地扰乱秩序并立刻造成一定程度地损失,但直至刚刚Jones女士进行出面制止后,幅度才恢复了正常,你们接下来可以按照这个方向进行探讨。
**Hannah:**如果我们刚刚争吵的过程是SCP-CN-1595的显现,那么这样一说……
**Dolomenufl:**可是它们本来可以将事态演化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却又戛然而止,这难道是因为它是某种原理的体现?
**Ralcom:**差不多,或者说,比起“主体”的结果,它更像是“客体”的一种表现,如果身作“群体智能”的异常具备自身的自主性与本源特征,那么在显现的时候,它极有可能会采取认知手段来了解我们的会议内容,然后再进行渗入性破坏,不论它的本源想法如何,然而正如你们所见,它并没有,相反……
**Boom:**从刚刚的显化中,我们能看到SCP-CN-1595并未对基金会拥有任何侵入性的表现,反而正因为显得特别了解基金会才出现了这种具备增益意义的纷争,因此,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本源特征”这一特点可以完全排除了。
**Ralcom:**而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SCP-CN-1595所显现的内容,恰巧与基金会存在的一系列已知的,对异常的知识手段一致,且它们基本上是只作用于基金会成员这一方面的“群体智能”。
**Boom:**因此,我们认为SCP-CN-1595实质上具备的是“通过环境源诱导群体演化,从而显现自己,其演化模式取决于环境源的人员水平”的一种客体异常,只是因为迄今为止,因为某些原因导致SCP-CN-1595的旁系与支系越来越极端,所以……作为客体的它们在被利用后,极有可能导致比较特殊的“架空现象”的发生。
**Lolandarel:**这太牵强了,先不说“架空现象”是怎么回事,如果单是客体异常的话,那么在某些方面我们岂不是白白地绕了这么多的弯路去……
**Ralcom:**你真的觉得你总结的系列异化样本真的是原地绕路?
**Boom:**相反,SCP-CN-1595作为客体类的异常,它可以在被掌握其基准性质的前提下由基金会方进行使用,使用时往往要遵循其基准性质,才能有效地达成其中的结果。这之前7号就已经和我们说过了,只是,你们记载的异化样本中那些“架空现象”是基于人群水平中某类极其特殊的性质导致的结果,至于为什么……
//Boom此时调取屏幕并打开一份电子书//
**Dolomenufl:**这是……《乌合之众》的内容。
**Boom:**没错,“架空现象”根据系列解析,其本质上皆基于“群体认知”的演化从而来固定认知,并进行以自身内部为主的自我认知纠正,从而达成群体方面对于某一认知现实的架空。事实上——在没有RSF指数之前,这项结论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平民们出自维序群体秩序所自发而成的自然现象。
**Dolomenufl:**难道你的意思是……
**Boom:**并非如此,与其说这本书描写了SCP-CN-1595的全部,不如说它只是描写了部分客观的特征,但后续这方面,事实上你们也知道,如果不是因为“环境源”的问题,那么这套理论实际上依旧适用于所有的客观现实。
**Lolandarel:**所以你的意思是,某些群体实质上是被赋予了某些条件变量才导致的异化,而这甚至不需要什么异常组织,只要有个随机的个体了解这项原理并有利用这份原理的能力,那么……
**Boom:**感谢你的结论,而现在,这也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难题了。
**Ralcom:**恰巧,我们所在的周遭正符合这一特征,尽管在所谓的宣传方面,这些城市们以自己的照片彰显着由某物所凝视且赋予定义的“先进”。但如今,表象下的内在正不断上演着类似的事件,我们又是否会因此纠结于常态的不洁呢?
//此时,会议在Boom的授意下结束,而相关人员也逐一离场//
**<记录结束>**
------
**后续报告:**目前已将Maria Jones离场后的后续会议记录上传至RAISA内,在其查看之后,Jones女士已确认会提取客观现象发布至其它分部,以做好预期的防范准备,避免类似现象的显现。同时,后续对SCP-CN-1595的应对措施建立工作已提上日程,基于此次会议中双方提取到的有效信息,将依此建立适当地对策,从而方便基金会更加安全地接触并接应SCP-CN-1595。
[[/div]]
**附录6#调查报告**
[[div style="background: url(http://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the-great-hippo/scp_trans.png) center no-repeat; float: center; border: solid 2px #000; padding: 1px 15px; box-shadow: 0 1px 3px rgba(0,0,0,.2);"]]
[[=]]
++ 对SCP-CN-1595相关支系的初步调查
[[>]]
++++ ——由Lolandarel博士协同研究员Dyania整理
[[/>]]
[[/=]]
根据7号的情报,我们来到了那座图书馆的旧址并对废弃部分进行了一番调查,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些笔记与手抄本,其人员未知,但内部所记载的内容经过确认,为记录SCP-CN-1595在接触常态中的部分表现,以记录者为视角的撰述。
后面,我们通过对后现代环境的考察,确认了SCP-CN-1595的支系形式与它们的特点,且总结了相应的时代资料中,与SCP-CN-1595相关联的现象。现在经由我们的总结,我们初步了解到SCP-CN-1595目前存在有如下支系:
------
**支系编号:**CN-1595-PEC
**扰动等级:**Vlam
**接触等级:**Caution
**支系特性:**由部分具备一套思维模式的1595-1个体介入群体演化,并依照其思维模式传播一具备影响能力的信息后所制造而成的异常对象。据悉,CN-1595-PEC大部分皆遵循藉由“始概念”[[footnote]]最初试图显现现象的SCP-CN-1595-1中,其思维模式里存在的一种通过信息等媒介传播的概念类对象[[/footnote]]为主导的影响能力,并遵循大部分组成体的“单核”结构模式维持内运行。
需特别注意的是,很多时候CN-1595-PEC传播的“始概念”仅对未经过特训或思维能力较低的人员对象易形成影响效果,且水平能力将影响1595-1个体在“始概念”与基准现实当中的接触水平。
**影响描述:**在接触常态对象时,CN-1595-PEC将形成一种传播“始概念”为主导核心的接触行为,不论如何,基于“始概念”形成的相关思维模式将影响1595-1个体对常态对象的认知逻辑与(取决于个体水平的)接触措施。
若对象为具备智能的个体,则1595-1将会由此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地确认个体是否应当被“归纳”。
**典例:**古希腊思想启蒙、百家争鸣、宗教起源成立、后现代媒介聚形效应[[footnote]]即后现代情景下,通过一类媒介起底并吸引无异常个体从而形成集体注意力汇聚,实质上为激活CN-1595的可能条件之一[[/footnote]]
------
**支系编号:**CN-1595-URS
**扰动等级:**Vlam
**接触等级:**Waring
**支系特性:**在相关条件的演变下,此类1595-1个体将以扩散性的方式在多个地区爆发,并因当前环境中足够的动荡因素与压迫因素导致其将依靠相关形式演变出基于某个特定时期中,长期稳定的组织团体CN-1595-URS。对1595-1个体的调查表明,大部分情景中,这些人持备的思维模式皆基于“追求”与“改变”这一较为明显的特征,根据此结果,CN-1595-URS将做出相关手段以干涉常态,并间接影响基准现实范围的历史运行。
少部分的调查表明,在部分情景下,如出现相关变故,将决定CN-1595-URS的显现形式与其被影响而异化的目的。
**影响描述:**对基准现实中存在的相关存续概念出现质疑并依此易往极端化、冲突化的方向演变,在成立后会迅速掌握已知的资源并供给自身,维持CN-1595-URS的存在形式,这种行为往往会形成对其周边范围中常态个体与常态团体的改变,使其因CN-1595-URS而衍生出对基准现实中相关存续概念的应激反应。
调查表明,当针对CN-1595-URS的解体形式条件成立时,CN-1595-URS将会自然发生解体并依据相关因素出现不同的结果。
**典例:**“Malkuth”[[footnote]]**译注:**此为概念意义上对于“王国”的称呼,取自卡巴拉生命之树的一号质点[[/footnote]]周期存续波动原理[[footnote]]由Dyania所总结,即当“Malkuth”存续周期达到一定阶段时,因自上而下的内在构筑出现矛盾因素,导致“Malkuth”范围境内出现逆向或反对概念的团体,此时符合该支系1595的形成条件[[/footnote]]
------
**支系编号:**CN-1595-SDC
**扰动等级:**Ekhi
**接触等级:**Notice
**支系特性:**当前环境下如遭遇诸如天灾等能大幅度改变生存环境的事件,或因环境变故而导致情景中无法适用于大部分个体的存在需求时,CN-1595-SDC将在此条件下自然形成。相较于其它支系,CN-1595-SDC具备的影响能力较为薄弱,但皆被证明其大部分的实际目的为维护包含在内的1595-1个体的稳定与存在形式,其导向目的皆以“求生”、“存续”或“生存”为主要,因此CN-1595-SDC会保持对所有被归纳在内的个体的最强联系。
**影响描述:**所有基于当前情景下的对象皆会被CN-1595-SDC进行预先评估,取决于其结构,它们的评估标准皆围绕在支系主体与是否拥有维持作用两判定条件。
由于它们成立期间的环境状态基本上在较为恶劣且至少拥有准末日级别的标准,因此尽管会对“归纳”在内的个体起到维序作用,但取决于个体水平,当环境状态稳定下来时,CN-1595-SDC将因个体水平而决定其存续形式与后续社会行为推演结果[[footnote]]由[数据删除]所展示的案例中,极少数条件下CN-1595-SDC将成立以自身存续作用为主的小型文明,并随着周期推进而形成演化环节的一部分[[/footnote]]。
**典例:**大洪水、“大流散”、瘟疫流行事件、[数据删除]
------
**支系编号:**CN-1595-IC
**扰动等级:**Keneq
**接触等级:**Waring
**支系特性:**已知环境中占比最大,且常规的显现形式,多种相关因素与途径皆可作为CN-1595-IC的显化条件。由此种形式所成立的CN-1595-IC,其大部分皆与“群体”这一概念靠拢并因相关个体的智慧水平、身份影响其成立时的样貌,通常在显现后,所有已知的CN-1595-IC皆保持着一种暂不稳定且与常态保持流通、流动的关系。
很多时候,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CN-1595-IC通常会采取违背通常思维逻辑的方式垄断大部分个体的智慧水平,以“一致化”、“常规化”等系列目标维持自身的内稳定。尽管后现代案例中这些表现大部分皆归为其中立所致,但在部分情景中,CN-1595-IC可以在经过相关渗透、架空等活动被了解其结构运行形式后,被相关异常个体或机密团队、群落等利用。
**影响描述:**当对象事物被CN-1595-IC内的个体所感知时,其内部将开始对对象事物进行基于CN-1595-IC内在演化所产生而成的“自逻辑”[[footnote]]即在进行认知前,以由基于自身和异常相关联的理解所掌握到的逻辑,大部分被影响的个体皆会按照该逻辑产生思考行为[[/footnote]]并评估对象事物是否符合“自逻辑”的评估标准。
目前已知的是,当因相关原因,对象事物未能通过“自逻辑”的评估标准时,所有基于CN-1595-IC的个体皆将开始对其产生不同程度地,因未促成“不一致”而造成的恐慌表现,且在之后会对未达标的对象事物进行排挤。自然状态下,基于个体水平,所采取的相关决策也会或多或少对对象事物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然而,在部分具备诱导性的条件下,CN-1595-IC往往会以某种形式放大以“摧毁对象事物”为目的的排斥行径,并会因水平缘故导致这种更改往往会造成对对象事物的打击与毁灭。
尽管此现象被证实为一种维护内部稳定的方式,但由于其本身持备的“群体观念”受控于多种复杂的因素,因此当被证实具备上述特征时,应将CN-1595-IC视作“极端化”处理。
**典例:**“猎巫行动”事件、黑死病事件、纳粹历史事件、殖民地域事件、[数据删除]、后现代明星团体、后现代个人圈团体
------
**支系编号:**CN-1595-EEC
**扰动等级:**Keneq
**接触等级:**Caution/Danger
**支系特性:**曾在一些已被记录的大体事件当中,被明确记载的支系,其特征为CN-1595-EEC一方具备许多基于当时拥有先进因素的条件,降临至较为中庸的文明体系所致。在接触当地后,CN-1595-EEC往往会以自己的某些方式介入当地所在中心并根据相关阶段采取维护存在的策略。
此时应注意,CN-1595-EEC所持备的“群体智慧”水平与先进因素条件往往会因为与当地结构上的差异而使得这种干涉往往会在通常方面具备较快的进程,但其结果会受于“结构是否嵌合于当地文明”这一决定性标准。
**影响描述:**对象事物在被CN-1595-EEC进行评估时往往会以基于“是否符合先进条件”、“是否为EEC内阵营内旁系”、“其本身是否有被接纳的必要”三项为标准。在复杂的评估条件中,最具决定性的标准为“接纳”,一旦对象事物未能被评估为“可接纳”对象,则CN-1595-EEC将产生“跨接触效应”[[footnote]]即一具备智慧的个体在接触与之具备基准相似但拥有根本差异的对象时,往往会因为差异导致无法完整评估个体的效应[[/footnote]]并因个体水平的相关差距而决定对对象事物的相关态度。
在部分极端的案例中,CN-1595-EEC对经由评估后未达成标准的对象事物进行改造,这种改造活动被确认具备不可逆的毁灭性,且因为CN-1595-EEC在改造、架空期间所采取的结构化思维模式,对象事物的再生与恢复将变得极其困难或根本上的不可能。
**典例:**乌塔图拉事件、药邦事件、北美洲原住民更替事件、后现代网络殖民效应[[footnote]]意指在基于网络这一交流中对平台进行过度扩充后,将平台具备特征的原先用户以任何形式驱逐或废除交流途径,之后再以自身进行填充的效应[[/footnote]]
------
**支系编号:**CN-1595-AM
**扰动等级:**Vlam/Ekhi
**接触等级:**Danger/Critical
**支系特性:**基于CN-1595-IC存在至一定阶段,或因某些原因触发相关条件后,当1595-1个体认知到部分客观事实或接触某类知识时,因在交互方面无法疏导或处理此类项目,导致CN-1595-IC演化出CN-1595-AM,不论以何种形式。
由于1595本身的性质,在发生演化后,CN-1595-AM在大部分情景下将作为对立于CN-1595-IC存在的部分,此种基理性质当中,CN-1595-AM将因为割裂而使得个体平均水平拉高,其智慧程度亦将高于原CN-1595-IC情景下的水平下限。
然而,CN-1595-AM在割裂自CN-1595-IC之后所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因无法持续维序本身而向解体结果自然演化的过程,其中,CN-1595-AM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与演化阶段将影响其达到过程的干涉规模与对内个体的影响。期间,不论其形式如何,对相关的干涉已成为CN-1595-AM的最大特征。
偶有部分典例中,CN-1595-AM会与原CN-1595-IC重合并进行相互演化后成立为新型的CN-1595-AM支系,然而,这种支系下的相关结果被证实会形成对对象事物的强干涉性与极大关联性,并会对内部构成造成极大的波动与改变。
不论如何,在发生相关情景后,CN-1595-AM支系往往会因此导致CN-1595-IC出现分散,并在最终经过缓冲期后逐渐因常态化而失去其本身的异常效应。
**影响描述:**由于CN-1595-AM的产生是作为CN-1595-IC背道而驰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在其演化过程期间,CN-1595-AM会因为其本身倾向常态化与建立CN-1595-IC镜像形式的目的广泛地借助常态。此时,对象事物会因为此种被强关联化的异常效应而导致多以被动或被诱导的主动纳入CN-1595-AM内,且在此借助其本身异化于IC的“自逻辑”,进行客体传播并令更多的对象事物融入至此。
然而,当达到一定的变量阶段时,CN-1595-AM将因相关要素产生内部扰动,在那之后,便会因内在情景的大改动而导致首先对被纳入的对象的波及,其次取决于大改动的严重程度,将会决定这种波动外泄后所造成的范围程度与事后修正程度。部分情景下,将干涉人类常态在接下来的阶段形式。
**典例:**[数据删除]、[数据删除]、后现代反对团体[[footnote]]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因一部分群体对客体出现的厌恶现象经过汇聚,从而形成反对对象事物的团体,如同上述可知,这些团体往往会在完全割裂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演化,最终达到通常情况下的解体结果[[/footnote]]
------
**支系编号:**CN-1595-NS
**扰动等级:**Keneq/Ekhi
**接触等级:**Caution/Waring
**支系特性:**在所有已知的CN-1595支系中,对CN-1595原理本身颇具了解且知晓如何接触CN-1595以达成相关目的的支系。需注意的是,在大部分情景下,CN-1595-NS普遍具有对CN-1595的了解度,但实际上因为其本身是由CN-1595-AM在部分情景下成功维持自身存在后的产物,加上其极度稳定的高水平,因此将易形成对其它CN-1595支系的自然对立,且需要通过常态才能达成对CN-1595的实质驱动。
与其它支系不同的是,CN-1595-NS在分布模式上皆较为分散,且大部分支系中皆拥有项目的存在,因其基础水平比其它个体相对较高的缘故,分散的CN-1595-NS-1将明显地无法形成与支系相关联的特征。而当CN-1595-NS汇聚而成时,将形成汇聚团体的表现,并在之后拥有吸引大部分CN-1595-NS的能力。
但此前,分散状态的CN-1595-NS-1将会经历CN-1595和常态的筛选与过渡,且在此期间极易被CN-1595针对并[数据删除],因此CN-1595-NS-1将会在此期间变得极易处于敏感状态,直至成为CN-1595-NS的个体部分。
**影响描述:**维持自身存在的特性往往决定了CN-1595-NS的结构模式,当CN-1595-AM在自然解体期间如通过相关传播令常态范围的个体知晓其存在,并制作相应地媒介,则所有常态范围内接受传播的个体将会知晓部分有关CN-1595的情报,当知晓情报的个体其数量与密度较为集中时,则有再度形成CN-1595-NS的可能。
部分情景下,这种过程初始条件亦可以是CN-1595-AM与CN-1595-IC在交互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对立,通过情景表现间接形成部分对常态个体的传播,当常态个体具备与CN-1595-NS相持平的水平时,则有成立CN-1595-NS可能。
偶有稀少的典例中,CN-1595-NS在基于CN-1595-AM成功改变CN-1595-IC后,出现三支系同在一环境下或支系同化的结果。这种状态下的CN-1595-NS往往具备一定程度的组织结构与驱动能力,且在其知晓CN-1595的前提下容易使自己成立为一颇具力度的支系,并因CN-1595-NS-1的相关水平决定对对象事物的干涉程度,其复杂程度往往会受此影响,且容易形成高水平对常态的扰动,直至间接或直接地达到架空、改变的过程。
**典例:**启蒙运动事件、人文复兴事件、[数据删除]、《乌合之众》著作、《黑羊》著作、后现代“理智派”[[footnote]]在相关交流场合中,因部分原因被提升了智能或产生“觉醒”现象后,所出现的一类特殊个体,这类个体往往拥有高度发达的智能水平,且与常态方面的人类在基础上有着较大的差距[[/footnote]]
------
**支系编号:**CN-1595-DE
**扰动等级:**Esoteric
**接触等级:**Pending
**支系特性:**基于当前现代化范围内,综合了上述特征但进行了相关改造,成立了适应于后现代社会的高频交流地带,环境本身亦将作为大型生态圈与人类社会相关联并共存。
**影响描述:**需进一步地考证。
**典例:**[等待解密]
------
此外,对于CN-1595-DE,目前已知的是它形成了对其它支系的改造,使得它们更容易适用于现代环境,同时,我们还知晓CN-1595-DE现已包含并容纳了较为庞大的常态对象,并建立了一份具备组织结构模式的法则,它将因此支配被包含在内的大型环境。
也许,它将会成立一种独属于这份概念的生态圈,而不曾察觉这一切的人,也将因为自己一时的囹圄而导致自身的自然缺陷被无限放大,最终沦为被异常“分食”的一部分。
希望我们到时候能够总结出一套有关的对策。
[[/d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v class="blockquote"]]
[[=]]
++ 《基金会自主曝光提案》
++++ 发起人:Maria Jones
[[/=]]
------
在经过慎重考虑后,我们决定适时向SCP基金会中国分部,也就是目前存在此类异常效应的地点公示基金会的存在。
项目提案由Maria Jones经过多重决策后所建立,其意在通过令基金会本身接触异常项目的支系,从而令SCP基金会在被异常效应影响前成为公众范围内“常态化”的概念,当然,此前提下《帷幕协议》依旧具备有效的职能,但也意味着将不再具备主要职能。同时,由于当前情景下,SCP-CN-1595的特殊性使得它们容易利用常态对内部进行架空,从而造成部分情景下可能的收容失效,因此,将采取特殊的缓冲曝光决策,令基金会的职能与包含在其中的所有异常被大众所慢性接受。
尽管此行为性质上类似于“赌博”,但在某一方面,因为那场特殊的会议中被证实SCP-CN-1595已入侵,但让我们了解到相关性质,也在暗地里令我们知晓了方案——在完成“曝光”后,通过制造部分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化传媒,来让基金会在相关SCP-CN-1595的团体中形成“始概念”与“自逻辑”这两者的共同特征。我们决定,利用这种原理形成对SCP-CN-1595的制衡,从而使得它们在显现并进行相应地交互后,基金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适当介入异常内并可根据相关策略,令STG与“帷幕侦探”操纵项目的导向,使其能够更容易到达解体形式。
此外,不仅仅是亚洲,在欧洲与北美范围的地区,已经被证实的是SCP-CN-1595正以类似现象的形式存在、显现,并时刻威胁着基金会在帷幕方面的运作。考虑到这种刻不容缓的情况,我们决定首先通过在亚洲的试验,随后根据对照,进一步地制定适用于欧洲、北美地区的相关对策,以此达到对SCP-CN-1595的完全遏制。
提案将在建立后交由监督者议会进行预审,稍后通过投票以决定它们是否通过。
**日期:**20██. █. ██
[[/div]]
------
[[div class="email-example"]]
[[=]]
[[collapsible show="已启动SCiP,您有一封未阅读的邮件记录。" hide="阁下正在浏览该邮件记录。"]]
[[<]]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事情的发展似乎有点出人意料
[[/div]]
------
他们终归还是通过了我认为最不保守的提案,而遗憾的是,放弃“局外人”的身份旁观这一切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抱歉,Boom,今天本来想客套一声,但不知为何,如今的现状已经使得我无法再与之感同身受,那究竟是麻木还是压抑,我只能回以缄默。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boommob@hmail.com
**至:**absurtclown@hmail.com
**标题:**回复: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人意料
[[/div]]
------
但至少,基金会在那之后并没有遭遇过什么,不是吗?
我的意思是……最起码,那些东西在基金会自曝后便都销声匿迹了,虽然我们从来不需要祈求别人的理解。好在,最终的结果是不错的。
所以你打算要继续你的多愁善感吗?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倒大可不必这样,Boom大郎
[[/div]]
------
事实便是,Lolandarel和Dyania的整理将这无法描述的扑朔提高至一份新的高度,为基金会明确了这个概念的大致框架。
我知道,至今为止,以SCP-CN-1595显现化的群体至今仍旧是那份特别的异常,而不论如何,基金会那详尽的判定标准也使得这类异常往往会被得以评估,并按照那种方式去执行相关事宜,借此予以遏制。
只是,他们依旧将它当成“异常”这件事,我其实……很难接受这种并不理智的方式。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boommob@hmail.com
**至:**absurtclown@hmail.com
**标题:**回复:倒大可不必这样,Boom大郎
[[/div]]
------
难道你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理论上的东西我确实有,可是,我这样和你说吧。
[[/div]]
------
事实上,人类史的整体便是与“群体”脱不开关系的记载,不论那份过往哪怕是虚构,这种基于人类方面的互相接纳本身便是“常态”。
只是,现如今的交流水平变得很先进却反而导致更多不可估测的东西悄然发生。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boommob@hmail.com
**至:**absurtclown@hmail.com
**标题:**回复:理论上的东西我确实有,可是,我这样和你说吧。
[[/div]]
------
有时候我不得不说你卖关子的造诣是真的特别牛逼,而且复读基金会内人尽皆知的结论,有必要吗?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你知道7号的调查信息吗?
[[/div]]
------
首先,感谢那两位人士整理出一套完善的片段,以此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思路,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作为群体的我们至少在未身临其中之前,皆拥有着自己的空间。
只是,现如今以压缩此等为代价拔高水平的不仅仅是我们,也造就了诸如DE的这类生态圈支系,同时,更多本应登上一步的人们此刻却步入了迷雾。
即便已知的知识赋予我们可以驱动任何一方的智慧,然而如何使用,却也成为了部分“知情人”借题发挥的方式,不论如何,我本以为能拥有如此水平的我们,会像曾经的那些人们能轻易地从误入的迷途之中及早走出来。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boommob@hmail.com
**至:**absurtclown@hmail.com
**标题:**回复:你知道7号的调查信息吗?
[[/div]]
------
如果你是指SCP-CN-1595是个“基盘”的信息话,这倒大可不必,更何况,基金会又不是没有手段去对付那些“棋手”,唯一需要注意的难题便是它们可能打算做的和怎样做的。
说真的,要是强化一下这方面的东西,说不定一切都会稳中向好,只要少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异常效应且远离的话,相信绝大部分人能自主遏制异常也是时间问题。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太天真了
[[/div]]
------
可惜,事实证明比起那少部分人,大部分都宁愿在此前提下继续耗尽在迷雾中的呼吸也不愿迈出那一步,哪怕这明明是平息这一切的抉择。
而且,“知情人”们多愁善感,却又百变的德性也导致所谓的灯光和引路人,不过是诱导更多人误入深渊的杂质,他们总是自认为支配着这股特别的力量,却活生生切断了离开这一切的途径。
你不觉得这种现象,正在悄然发生吗?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boommob@hmail.com
**至:**absurtclown@hmail.com
**标题:**回复:太天真了
[[/div]]
------
你的意思是……
额,采取下套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在意识到这一切后心怀不轨的人,而且多数情况下,对实例范围的科普活动表明这种东西也在卓见成效,也因此,乐意吃这一套的人想必也会在吃痛后越来越谨慎,以此能避免被异常影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当然,我们也管不着那些只能吃一次的人,毕竟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类是正常的,那么他最先应该采取的原则是本质化的“趋利避害”,仅此而已。
嗯,请不要对此过度悲观,Ralcom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你最终还是太把人类的本质想当然了
[[/div]]
------
乐意吃一套和易施这一套的人皆形成了某种生态关系,而乐于将谎言视作向导的我们却又在不断地忏悔后继续重蹈覆辙,于是,唯一能够在迷雾散去后,留下的东西便只有失去意义的虚无。
我认为,期待迷雾中还能拥有幸存者,不如坐望远方。毕竟,--这只是我们的与生俱来-- 被定义为“自私” --共情是一种疾病-- 的我们也许理应 --不-- 对他人的苦楚视若无睹,才是符合我们尽加虚伪的本质。
正因如此,我打算在现如今的站点当中做好属于自己的一切,顺带作为忠诚的观众,冷眼旁观这如同死循环的一切。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boommob@hmail.com
**至:**absurtclown@hmail.com
**标题:**回复:你最终还是太把人类的本质想当然了
[[/div]]
------
看样子我是劝不住你了。
所以,你接下来打算要怎么做?
[[/div]]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自:**absurtclown@hmail.com
**至:**boommob@hmail.com
**标题:**再见
[[/div]]
------
我将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视身在其中的演员们,接下来将要排练的剧本。
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吧,Boom
[[/div]]
[[/<]]
[[/collapsible]]
[[/=]]
[[/div]]
------
[[footnote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