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遗失图书清单

源页面
2023年4月20日
修订 4

核心指标

更新于 2025年11月6日
评分
69
↑ 72
↓ 3
支持率
96%
总票数 75
Wilson 95% 下界
88.9%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154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修改标签
2 年前
已新增标签:转录故障。
unknown
2 年前
父页面设置为: "transcription-malfunctioned-hub".
编辑内容
2 年前

最近投票

1 / 8
2025-07-26
2025-02-09
2025-01-22
2025-01-19
2024-12-31
2024-11-16
2024-06-05
2024-04-12
2024-02-29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6349文字字数 4711
[[include :scp-wiki:component:toggle-sidebar]]
[[include :scp-wiki-cn:theme:wanderers]]

[[div style="border:solid 2px #112211; background:#DDEEDD; padding:25px; margin-bottom: 25px;"]]

[[>]]
[[module Rate]]
[[/>]]

[[size 150%]] **近期遗失图书清单** [[/size]]

[[>]]
**纸张的翻动与撕裂之声即是对狱卒所行之控诉**
[[/>]]

[[div style="overflow:auto"]]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112211; background:#EEF6EE; padding: 20px; margin-bottom: 3px;"]]
[[=]]
**概要**
[[/=]]

图书馆的馆藏一直在增加或减少,这并非我们能控制的,我们也从未想过要控制它。然而最近,某些藏书的异常消失还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们被借走了,被狱卒借走了,而狱卒们似乎没有要还的意思。[[footnote]] 对此我并不感到惊讶  ——N. [[/footnote]] 而这些书本是被拿去阅读,还是拿去啃食、拿去焚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div]]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112211; background:#EEF6EE; padding: 20px; margin-bottom: 3px;"]]
[[=]]
**情报**
[[/=]]

**特性:**可以确认遗失或毁坏的书籍有以下几本,另外还有一些疑似被逾期借阅或恶意篡改的文本,我们正在进行筛查。[[footnote]] 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被遗失/毁坏/恶意篡改的文本来自ἐλέφας分区(即伪史,伪传记区),希望各位可以多加留意此区域的书目 ——N. [[/footnote]][[footnote]]而且这些书籍中也有一些我很确定我在历史区也看到过,难道是搬过家不成?会不会他们也不喜欢伪史区所以又搬了一次家?书籍大迁徙?——B.[[/footnote]]

__《49天漫游圣安托岛》__:一本虚构游记,描述了主角迪奥戈·阿方索探索一个名叫“圣安托岛”的神秘小岛的故事。此书以典型19世纪西方探险家的视角描述了岛上的原住民与神秘的巨大人脸状图腾。在书的结尾部分,主角不慎触动了岛中心的神秘机关,导致整个小岛沉入了海底。[[footnote]] 咱很久以前读过这本书,因此被老师拉来写批注了。我记得这本书其实蛮无趣的,主角对待当地人的态度很是居高临下,毫无尊重可言;情节也很无聊,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情节,就是一群人在岛上探索的故事。不过,我记得当时在书里有读到过前辈们的批注,说是这本书的结尾部分可能是被恶意篡改过;我个人也觉得无论是剧情还是文笔,这个结尾都和前面有些对不上...前面本来是偏纪实风格的,结果突然变成魔幻展开了。啊,一不小心写了好多,希望对各位有帮助!——R.[[/footnote]]

__《毛岛蜜雀的生态习性,以及保育须知》__:这是一份近似于技术文档的记录,描述了毛岛蜜雀(//Melamprosops phaeosoma//)的生存现状、发现及保护历史,以及将来的保护措施。根据文中的描述,毛岛蜜雀在1970年代被发现于夏威夷岛,并在随后的十年中由于栖息地破坏、食物减少、蚊虫带来的传染病等原因数量锐减。1996年,夏威夷政府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包括毛岛蜜雀在内的濒危物种,这才将其种群数量维持在10-20只左右。根据文中的描述,现在可在哈那威国家森林保护区确认的野生种群数量为12只,而有2只被带往研究所进行人工培育的尝试。不过在现实中,自然保护区并没能使这种鸟类的生命延续下去;自2004年起,这种鸟类就再无目击记录,而在2019年,毛岛蜜雀被正式判定为灭绝[[footnote]]如果在另一个世界里,这种鸟儿还自由地活着就好了……——R.[[/footnote]]。

__《瑞奇·海耶斯传》__:一本分为上下两卷的传记,在下卷出现在图书馆的前一个时间间隔,上卷就被发现消失了,而现在,下卷也不翼而飞。根据先前的记录,上卷描述了一个名叫瑞奇·海耶斯的,非常平庸且无聊的人的一生。他平凡地出生,平凡地上学,平凡地工作,平凡地成家,最终平凡地老去,整个过程不超过二十页[[footnote]]一个人的人生最终仅被缩减为20页,甚至平庸二字……——R.[[/footnote]]。下卷同样描述了一个名为瑞奇·海耶斯的人物,但这一次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一次16岁时的事故,他的下半身几乎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但他仍然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不过书里没有强调这一点)练习轮椅运动,在残奥会中勇夺冠军,成为了鼓舞一代人的楷模。我们尚不知晓这两位“瑞奇”是否是同一个人,他们在16岁前的人生,包括生日、出生地、家庭等,在书中的描述都是一样的,但又因为一次事故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__《S的诞生与消亡》__:这是一本排版和字体设计都非常……一言难尽[[footnote]]我同意——N.[[/footnote]][[footnote]]我反对!——B.[[/footnote]]的小册子,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它被撕掉了一半。这本小册子讲述了一名名叫沈思斯的演员,由于在多部剧集中演技不尽如人意,且经常在节目里模仿各路模特摆出亮相造型,最终被广大群众根据他的姓名和扭曲的姿势戏称为“SS哥”。此后,这个模因——或者通俗点说,梗——被更多的人发扬光大,逐渐出现在一些以前从未涉及的语境中。一个人(或非人)的姿势和他相像,无论出现在哪里,就会有人为姿势打分,S越多说明分越高[[footnote]]N老师试图不从椅子上站起来就够到书的姿势是SSSSS!——R.[[/footnote]][[footnote]]??? ——N.[[/footnote]];不少人根据“S”的中文谐音“爱死”、“艾斯”等,在出现以上内容的地方也无止境地输出“S”;很多正经的服装秀视频的评论区也早已被“S”占据。

以上部分便是小册子没有被破坏的部分,也即“S的诞生”了。至于原本的“S的消亡”,根据记录,其实是一个平凡且无趣的故事:因为太多人使用这个梗,它逐渐被人厌恶且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最终被人们抛弃;而沈思斯这名演员也随年龄增大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十几年前,沈思斯因病去世。这导致了两个后果:在一个端点上,一些人遵从死者为大的原则,决定不再对他进行恶搞;在另一端,“S”与“死”的谐音使得这个模因在另一部分人口中向着地狱笑话的方向一路狂奔[[footnote]]如果要我来评论,现实比册子里描述的内容精彩十倍。——B.[[/footnote]]。

__《贺家山遗址发掘简报》__:一份装订起来的打印报告,记录了一个距今约3000年的遗址的挖掘情况和考古发现。根据报告,这个遗址于上海市“贺家山”附近的村落发现;这个地名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过根据报告中描述的其他地名推测,这个位置可能位于朱泾镇附近[[footnote]]那里不是平地吗,愚公移山了?——B.[[/footnote]]。出土的文物70余件,包括石器、陶器、骨骼和少量小件青铜器和玉器,报告的作者判断其为较为典型的马桥文化遗址。奇怪的是,这份简报似乎在遗失前就已经被记录了两次人为损坏:第一次损坏撕掉了约20件文物照片及介绍,第二次又撕掉了10件,而这一次终于是彻底消失了。这份文档排布较为紧凑,因此多份文物可能会展示在一页上;但是根据先前成员们的记载,每次损坏都是“精准且干净利落地”[[footnote]]我不知道是谁用这样的修辞形容对书籍的破坏。——N.[[/footnote]]裁去了所有关于某些文物的介绍,而非撕书一般带走几张纸。

__《仓鼠,药剂学与资本主义》__[[footnote]]这本怎么也不见了......我超爱这本书的啊!——R.[[/footnote]]:一本充满拼写错误的虚构小说,讲述了一名超常药理师dado的故事。小说从dado的顾客,仓鼠,键盘,烧杯,亚马逊专属客服等多个视角描写了这位药理师同时涉足商业与制药业,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独特能力创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的故事。据R. 所说,此书“把一个本来很神经病的故事讲得十分动人”。[[footnote]]真的!每次看到dado一边抚摸仓鼠一边等待药效发作的那段我都会狠狠哭一场......真的很感人啊......——R.[[/footnote]] [[footnote]]这个故事明明还是很神经病啊!等等原来你之前突然发癫说好想变成仓鼠是这个意思吗!好恶心啊!——B.[[/footnote]] [[footnote]]决斗吧混蛋!——R.[[/footnote]] 根据目前收集的信息来看,此书并不是唯一一本有关dado这个角色的书籍,对于其他相关书籍状况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性质:**如上文所述为多份不同类别的纸质书籍,与其他图书馆馆藏并无不同,有的寡言,有的聒噪。只是,图书馆的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仅仅是书籍,而是一种信息,一种现实。若这些书籍的遗失部分被图书馆遗忘,也即代表着这些事实和痕迹被现实所遗忘[[footnote]]不是伪史吗?——B.[[/footnote]][[footnote]]有些时候,真伪仅一线之隔。——N.[[/footnote]][[footnote]]咱能不谜语人吗?——B.[[/footnote]]。

**历史&相关势力:**主要涉及的相关势力就是狱卒(“SCP基金会”)和图书馆本身。尚不知晓失踪和损坏的书籍是否包含与其他势力相关的内容,或者这些内容是否属实。

**对策:**未达成一致。

部分成员认为,既然此事是狱卒所为,那我们理应向他们追责。当然,向他们抗议是不会有任何反馈的,因此有些成员已经在计划潜入监狱,甚至与其正面对峙。

另一部分成员则认为,图书馆虽是我们的庇护所,但我们无权代表图书馆。如若图书馆本身并无表态,我们就不必要做多余的事。此外,向一个前科累累、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归还书籍的对象追责,也很可能无功而返。不如尽我们的努力,寻找遗失的书籍,修补损坏的书页,记录当下还存在的知识。

两派说法均有理可循,因此记录于此处供各位选择。不论怎样,请各位多多留意以上列出的书目。如果发现任何新的书籍破损,丢失或被毁坏,请及时通知我们。N. 在近几年会常驻于κέρας分区(历史区)的第八十二书架附近;R. 与B. 最近行踪不定,可以通过梦神网络在梦中找到他们。[[footnote]]或者直接在微博/twitter/instagram上私信我也可以啦!Nexus也行,最近去鹿学院交流发现很流行,搞了一个,关注我谢谢喵——B.[[/footnote]][[footnote]]前辈你......!——R.[[/footnote]]

[[/div]]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112211; background:#EEF6EE; padding: 20px; margin-bottom: 3px;"]]

[[=]]
**观察&故事**
[[/=]]

多个世纪以来,图书馆的书籍一直在增增减减,几乎如同潮汐一般,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也不知道这个“近期遗失”具体开始于哪一天,哪一年。目前最早的相关记录是59年前,一名图书馆借阅者出于对自己过世母亲的怀念,希望借阅她的生平,却发现这本书不翼而飞。从那次起,图书馆内藏书遗失/破损的事件报道比起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引起了我们的重视。而从我们的朋友与线人们提供的信息来看,这次遗失事件与狱卒们息息相关。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对于这次事件的过多信息,因此整件事疑点重重,详情请阅览“疑问”部分。

正如之前脚注中所提到的,多数遗失的书籍来自伪史区,而其中还有些曾在正史区被观察到过。对此,有些人认为这显示了这些书籍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有些人认为是狱卒的收藏品在搞怪;有些人认为图书馆与狱卒建立了某种交易;也有人认为是历史本身在交叠变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猜测被证明,图书遗失的缘由以及对这件事的对策还在持续讨论中。

[[/div]]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112211; background:#EEF6EE; padding: 20px; margin-bottom: 3px;"]]

[[=]]
**疑问**[[footnote]]终于到重点了!认真看认真学!——B.[[/footnote]][[footnote]]前排备好瓜子薯片……——R.[[/footnote]]
[[/=]]
我们实际上并不清楚狱卒们是怎么借走、毁坏图书馆内的书籍的。这多半不是一种物理性的手段,我们没有观测到任何个体进行毁坏书籍的行为,图书管理员也没有提及类似的人物或作出任何反应。这很恐怖,这要么意味着我们作为图书馆的保护者极为失职,要么意味着图书馆绕过了我们对狱卒敞开了大门。

实质上,我们自己对于图书馆的了解也尚且有限。是否存在一种可能,这些书籍没有被拿走,而是被移到了图书馆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区域[[footnote]]被放逐者之图书馆之被放逐区域吗?——B.[[/footnote]]?或是每次书籍被篡改之后,在某个地方诞生了新的备份,而旧的备份就被移动了?

最后一个疑问自然就是狱卒本身了。我们无意揣测狱卒的心理,但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破坏行为也不是他们自愿的[[footnote]]虽然他们也自愿造成了不少破坏。——B.[[/footnote]]。他们也因为这样的损失焦头烂额,想尽办法补救,就像一个碰坏了学校奖杯的小孩。我甚至在图书馆内碰到过几个长相一模一样狱卒,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被图书馆认可的[[footnote]]所以[[[the-conspiracy-of-sigma-3|Sigma-3的阴谋]]]是真的???——R.[[/footnote]]。他们焦急地四处徘徊,寻找着的正是清单上的其中一本,当然最终只能失望而归。难道遗失的书真的不是被他们关进了牢房,亦或是如同上面那个不恰当的比喻一般,已经放进了某种碎纸机?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这些书受损?这些书目是被刻意挑选出的,还是被随机选中的?

不过……我们为什么一口咬定这是狱卒干的?仔细一想,我们好像完全没有关于此的证据,但是在先前的行文中却未对此产生一丝怀疑[[footnote]]很多情况下,潜意识比思考更为可信。——N.[[/footnote]]。除了在上面提到的偶然碰见的狱卒外,我们手上只有一张在某本损坏的书中获得的纸条,也许是借书单?这究竟是名字、借阅天数、编码还是其他的什么,我们暂时无法知晓。

[[image 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collab:welcometotheteaparty/2000.JPG]]
[[/div]]

[[/div]]

[[footnoteblock title=""]]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