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指导新编(摘选)
2024年5月22日
修订 14
评分
74
↑ 105
↓ 31
支持率
77%
总票数 136
Wilson 95% 下界
69.5%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704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5
最近投票
1 / 14
2025-09-16
2025-07-17
2025-06-21
2025-06-18
2025-05-07
2025-02-01
2025-01-03
2024-12-24
2024-12-18
2024-11-22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
[[module rate]]
[[/>]]
[[module CSS]]
@import url("https://scpwiki.github.io/sigma/css/sigma.min.css")
[[/module]]
++++ **SCP**
一种无法独立于解构主义外的称谓。一旦拆解为异常或基金会的语义就会产生分离焦虑,类似于后现代与现代的伴生关系。一部分研究员尝试追溯它成型之前的真实含义并由此陷入焦虑,另一部分人则选择把它搁置,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满足者也只得将C读作Ki。
@@@@
@@@@
++++ **补充材料**
毒害研究员们身心的物质。
@@@@
@@@@
++++ **搞笑**
缓解身心毒害的方式之一,且副作用小于道德伦理委员会。
@@@@
@@@@
++++ **站点**
上个月初一个D级被押送过来,安保带他经过一条走廊时他感叹说:“和我以前呆的监狱长得好像啊。”
@@@@
@@@@
++++ **被归档**
最初在内部产生,最终又在内部消解。宛如极权主义。
@@@@
@@@@
++++ **已解明**
对于异常项目来说,它是一种极为尴尬的产物,专门用来讽刺辛苦了大半年的研究小组,让他们看看屁股是怎么卡在狭窄的滚筒洗衣机外面的。
@@@@
@@@@
++++ **001提案**
异常项目文档的阶级差距体现。资历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即使牺牲内容也需要在美学角度上让人眼前一亮,和CSS的关系亲同父子。不论点子与技术的代差有多大,是否会对内容导向产生影响,只要你有技术,就去写001提案吧。
@@@@
@@@@
++++ **文言文**
文档撰写焦虑的来源。目的是让人明白自己仍旧活在异学会的阴影中。
@@@@
@@@@
++++ **掠食性**
详情参考资本主义。
@@@@
@@@@
++++ **猫科**
实际上是认知危害类的异常。因为它们让人产生热爱生活的错觉。
@@@@
@@@@
++++ **鲨鱼**
新款沙袋。放在迪卡侬应该会很受欢迎,宜家已经给出答案了。通常不需要基金会担心。
@@@@
@@@@
++++ **尸体**
基金会里到处可见的东西,它会提醒你在哪里工作。当然在普通互联网大厂里也不少见。
@@@@
@@@@
++++ **人形生物**
和“尸体”的区别在于一般情况下仍是活物,对常态的危害性是未知的,也可能只是一个空壳。从某种角度来说,D级人员和应届毕业生也可归属于此列。
@@@@
@@@@
++++ **逆模因**
本质上和道德伦理委员会一样,但还没有到那么缥缈的地步。至少它的文本阅读障碍比后者的公告要小很多。
@@@@
@@@@
++++ **认知危害**
中世纪猎巫运动和清朝文字狱的当代复兴。其精髓之处在于把黑的说成白的,短的说成长的,通常影响产生后对不明所以的外部人员来说会伴有阵痛,好似阅读污染文本时的极度不适感,譬如《关于新增迭代页(offset)及内容方面限制的说明》公告;而其玄妙之处则体现在受影响人员的狂热信仰里,譬如给《关于新增迭代页(offset)及内容方面限制的说明》点赞的研究员。
@@@@
@@@@
++++ **不可摧毁**
大自然对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做出的抵制行为。
@@@@
@@@@
++++ **门径**
疑似一种处在当代人类繁衍压力下的逃避途径,但夏商时期就开始用宦官来尝试过了,结果不怎么有效,而且很疼。
@@@@
@@@@
++++ **现实扭曲**
一种远程影响物质和他人的超能力,具有一定危害性。如同近年来的微博和小红书平台。
@@@@
@@@@
++++ **电子**
新型异常形式,完全衍化自人类的自慰需求。在这一点上,阿卡迪亚或许更容易达到高潮,因为他们不需要在此之上再创建一个性幻想对象。
@@@@
@@@@
++++ **超维度**
有些人觉得它有杏仁水的味道。
@@@@
@@@@
++++ **叙述性**
很多研究员喜爱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房子里追寻一种更为深刻化的文学力场。它游离于临床腔的表皮下并与之共振,就好像在卫生间里播放一首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交响曲,令整体烘臭的味道笼满了德意志战场上的悲怆。在文档中加入带有文学性的叙述内容,相当于基金会内部的一种求偶行为。
@@@@
@@@@
++++ **k级情景**
原本可能哀而不伤的事物,在被扩大化后就化为了灾难。就像两年前,我和二级研究员陈宝国出差去外地站点,在夜晚的临时宿舍里,他把一个月没换的运动鞋脱了下来拿清水稍加冲洗,为了快速晒干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用吹风机吹干。那天夜里,我感觉一切都在摧毁我。
@@@@
@@@@
++++ **反物理定律**
“我知道≠我同意”在现实层面上的完美阐释。
@@@@
@@@@
++++ **未收容**
浪费时间的体现。并告诉你基金会仍旧只是人构成的。
@@@@
@@@@
++++ **仪式性**
和钓鱼的魅力雷同,尽管一切都按照步骤正确操作,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它们同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不靠谱的微操运动。
@@@@
@@@@
++++ **强迫性**
无论阅读速度多快,都不会对阅读结果产生影响,一种既定的结果导向行为。特定的认知危害,一般发生在同一部门或同一站点下的共情行为,即使阅读时间不足五分钟,亦可能产生“每一句话单拿出来都能感慨半小时”的冲动。常态下一般称为“不切实际”或“心口不一”。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的发现数量较多,需警醒。
@@@@
@@@@
++++ **不可移动**
几年前整理自己的房间时,看着满书架的各类书籍崭新划一地陈列在那儿时,我也时常思考它们的“不可移动”性质并陷入“我曾几何时把它们搬入家中”的回忆。那时候我惶恐地怀疑它们和我自己之间总有一个是异常。
@@@@
@@@@
++++ **重力影响**
当代的外卖潮流和健身卡的精神抚慰也同样可以做到这点,但效果不如异常本身明显快速。
@@@@
@@@@
++++ **合著**
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甜蜜的行径,就像两人一起分享一块巧克力熔岩蛋糕。但偶尔会有阵痛,比方在吃三色冰激凌时,对方把香草口味的部分全部挖走了。
@@@@
@@@@
++++ **悖论**
通常不建议深入研究构成此类特性的异常,更不要试图解构其异常源,这很可能导致大脑的宕机。一个具有悖论异常的项目或许在上一秒会邀请你进入一个温和的巢穴,向你告知它的自由和美好,但当你进入的时候可能会发现那儿只有一只随时想踩你的大脚。
@@@@
@@@@
++++ **政治家**
据信,少数研究员会将其与“腐蚀性”标签混为一谈。
@@@@
@@@@
@@@@
@@@@
[[>]]
**著者简介**
陈██,男,三级研究员
前年是二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