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Dev
2024年7月16日
修订 8
核心指标
评分
14
↑ 14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14
Wilson 95% 下界
78.5%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3
修改标签
9 个月前
您已成功地回复本页至修订版本编号 6
9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_观谬维基。
编辑内容
1 年前
修改了部分翻译腔及误译(感谢 Ambersight 的修改建议!)
最近投票
1 / 2
2025-10-16
2025-08-03
2025-03-05
2025-01-13
2024-09-27
2024-09-13
2024-08-08
2024-07-24
2024-07-24
2024-07-24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9340文字字数 5814
[[include :scp-wiki-cn:theme:creepypasta]]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3:41 #09213382
------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 ParkDev,你最爱的模拟器[[footnote]] **译注:**一类软件,使电脑可以运行原本只能在特定游戏机上运行的游戏。 [[/footnote]]论坛上肯定有他的粉丝。搜索关键词“报童”、“10/25”、“蚁狮”或“防水”即可。
如果你**听说过** ParkDev,你**一定**明白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4:08 #09213384
------
[[div class="scp-image-block block-right" style="width:250PX; margin-top: 1.2em;"]]
[[image https://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parkdev/dontneedyourhelp.PNG style="width:{$width};" link={$link}]]
[[div class="scp-image" style="width:{$width};"]]
[[/div]]
[[/div]]
在过去,独立游戏开发者只有两个选择:签约大工作室,或者选择盗版。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技术。代码并不是技术问题,白痴随便敲几行都能搞定;**发行**才是真正的技术问题。大多数主流游戏机都要求签订授权协议,那些**不**签订协议的游戏**很快**就会过时。如果开发者想要有所作为,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或,发行大量的光盘。
ParkDev 也不免要思考如何发行。不幸的是:如果你不住在金海市[[footnote]] **译注:**一座韩国城市,位于庆尚南道。 [[/footnote]],你肯定会错过发售。ParkDev 的游戏通过邮购光盘的形式发行;也许正因如此,它们只能在韩国的电脑环境中运行。真正的 ParkDev 游戏拷贝非常稀有,他最受欢迎的游戏(《防水》)也**仅仅**售出约500份。想与他本人交谈,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1995年到2005年,ParkDev 一共发行过四款游戏,但直到最近,他才声名鹊起。和所有的另类经典[[footnote]] **译注:**原文为 cult classic,指受众小众且狂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经典游戏。 [[/footnote]]游戏一样,他的游戏常被人掰开揉碎了分析——字面意义上的。接下来我要讲述的事情,对圈内人来说一定不陌生。
不过,如果你已读到这里,你一定是想寻找答案。
让我们从《报童》开始。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4:49 #09213387
------
《报童》是 ParkDev 的第一款游戏,也可以说是最“正常”的一款游戏。这款2D游戏的背景是1995年的城郊,玩家扮演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闯入邻居的房屋,只为投递他们订购的报纸。
任务听上去简单,但做起来可不简单。
在那个年代,《报童》的一些游戏机制实属新奇:房屋里到处都放着零散的物品[[footnote]] **译注:**原文 bits and bobs,英国俚语,指零碎的小东西。 [[/footnote]]。有些物品甚至被**上了锁**,将玩家引向一个有趣的撬锁小游戏。努力撬锁当然也有回报:物品一旦被解锁,便可以用来制造各式各样的陷阱!
大概,有点悖论的地方在于,游戏的反派正是那些本该得到报纸的客户。简单来说,你不能被他们抓到。如果他们看到了你的脸,用手抓住了你,或是拍到了你的照片,你就输了。其次,游戏鼓励你制作各种陷阱,用以分散客户的注意力或使其瘫痪,尽管某些陷阱看起来**相当**致命。再次:在不影响游玩的前提下,每位客户的房子都已被加固,好像他们知道你要来一样。
送报成功后,报童随即逃脱。游戏中最有争议的部分出现了:结局。
所有的 ParkDev 游戏都有多个结局,但要弄清如何达成这些结局,绝对是一场噩梦。《报童》的结局尤其有争议:在已确认的48个结局中,粉丝们尚未弄清其中8个结局的确切触发条件,就连其他的40个结局,也被埋没在名副其实的因素流程图中。从你玩的起始关卡,到你花了多长时间,甚至你设置了哪些陷阱,都可能成为影响结局画面的因素。
无论如何,不同结局总是会有相同点。你最有可能看到的结局,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
[[=]]
> {{312|四乘五|岩石堆}}
>
> {{美国制造的超级捕食者}}
[[/=]]
许多玩家都试图解读这背后的意义。这肯定不像是一个报童会看到的东西。ParkDev 从未就此发表过见解,他的下一个游戏也没有提供任何线索。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5:02 #09213388
------
《10/25》是 ParkDev 由二维向三维空间的一次跨越,在当时,1998年,这款游戏出人意料地复杂。
游戏的大致介绍:你的妹妹被学校禁足一周,而这一周**恰好**赶上了一个烦人鬼魂的忌日,你必须制定一个解救妹妹的计划。每天,你有午休和课余时间各30分钟来探索、解谜,同时,为大胆的营救行动做准备。
《10/25》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满足玩家对城市的探索欲,但它的细节却令人惊叹。在迷宫般的校舍里,到处都是隐藏的通道、有用的道具,甚至还有一个小型 NPC 网络——甚至,每个 NPC 都有连贯的日程表。《报童》中的合成制造和开锁机制全面回归,而且用处更多。但是,不论你问谁这款游戏最大的亮点,你总会得到相同的答案:素贤[[footnote]] **译注:**Sohyon,疑为韩语人名,按照 So-hyun (소현) 译作素贤。 [[/footnote]]。
素贤是一位被害女学生的鬼魂,也是《10/25》的大反派,她只会在夜间关卡出现,周日关卡除外。无论你做什么,她都会反其道而行之。这意味着,她会关闭通道,拆毁建筑,甚至有时会破坏锁。除上述事件外,她还有可能亲自来追杀你。
时至今日,没人能确定素贤的AI原理。在随便哪次游玩中,她都可能从狡猾的诱捕者变成横冲直撞的疯子。旧 ParkDev 论坛上的一位版主发誓说,有一次素贤什么都没做,只是远远地,安静地跟着自己,直到自己救出妹妹;之后,意料之中地,自己迅速被抓。
无论你是否成功营救你的妹妹(考虑到周日关卡的难度,你很可能会失败),游戏都会在素贤最终抓住你时(概率可不像“如果抓住你”那么小)结束。
2003年,《蚁狮》在《10/25》之后发布。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5:33 #09213389
------
如果非要从这几款游戏中选出最怪异的一款,那一定是《蚁狮》。尽管《报童》和《10/25》都很特别,但它们完全符合“策略”游戏的定位,《蚁狮》固然也融入了策略元素,但游戏的本质却**有点**难以描述。
首先,《蚁狮》的剧情十分模糊,乃至令人不安。在一个废弃的沙漠院落里,一群青少年正举行一场从黄昏到黎明的派对。没有确切的情节或说明:玩家从菜单直接进入游戏。
其次,《蚁狮》的游戏玩法非常开放,玩家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与《报童》(一定程度上,还有《10/25》)不同的是,玩家既可以和一群14岁左右的青少年打成一片,也可以漫无目的地探索这个大得出奇的游戏世界。游戏没有所谓的目标:只有当玩家们存活到黄昏,或是死于警察、环境或蚁狮时,游戏才会结束。
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蚁狮》是**多人游戏**。一号玩家是“都贤[[footnote]] **译注:**Dohyeon,韩语人名,同 Do-hyun (도현),译作都贤。 [[/footnote]]”,一位摄影师,跟着(也可以不跟着)二号玩家“圭峰[[footnote]] **译注:**Kyubong,疑为韩语人名,译作圭峰。 [[/footnote]]”跑来跑去,看着他做各种违法的恶作剧。
众所周知,《蚁狮》是一款“自己找乐子”的游戏。你完全可以让青少年们沉浸在无趣的节奏小游戏中;也可以杀了他们,把他们的尸体拖到地图中央,然后扔进中央的坑里。旧版的 Parkdev 论坛上列出了一系列挑战,从在一个夜晚内恢复所有设施的供电(我认为这个挑战从未被达成,虽然理论上是可能的)到带领你的每个朋友找到蚁狮,不一而足。
然而,一旦其中一位主角死去,紧张而有趣的沙漠漫游就会变得真正令人不快。如果都贤死去,摄像机会掉到地面上,镜头破碎,一号玩家无法再跟随圭峰。圭峰仍能移动并与世界互动,但二号玩家必须依靠自己对地图的了解来导航——因为一旦都贤离开,就只能听到生锈的机器、蚁狮的嘶吼,和呼啸的沙漠风声。
如果死去的是**圭峰**,都贤仍然可以四处走动并观察世界,但他无法与世界互动。其他少年不会与都贤交谈,只会用一种难以察觉的轻蔑眼神盯着他。他不能操作机器,甚至不能拿起物品。虽然都贤仍然受制于警察、环境和蚁狮,但对这个世界来说,他几乎已经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游戏本应发生在韩国,但沙漠地形与任何现实中的地点都不一致,**无论**南韩还是北韩。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5:59 #09213391
------
2005 年,ParkDev 推出了《防水》。
免责声明:还记得我说过 ParkDev 的所有游戏都有多个结局吗?我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源代码被破解了。据我所知,这款游戏只被通关过一次(我稍后会谈到)。
《防水》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娜利[[footnote]] **译注:**Nari (나리),韩语人名,译作娜利。 [[/footnote]]”(来自源文件中模型的名称)的玩具小机器人,她被困在一艘大船上,船搁浅在大海之中。虽然游戏名字叫“防水”,但事实上,主角并不防水——在汹涌的海水中呆久了,她会生锈——但她**的确**有能力“跳跃”一小段距离,跨越墙壁和障碍。她还可以攀爬、抓住墙壁或从墙壁上跳下来,不过其体力耗尽得很快。
《防水》的目标是重新启动大船,制定返回“大陆”的路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几个机器人 NPC 外,船上只居住着一只软体动物及其后代。软体动物已经杀死了所有船员,并且,它分不清肉体和金属。
软体动物既不像素贤那么聪明,也不像蚁狮那么隐蔽。它可以无限地攀爬,可以扑到房间的另一头,最重要的是——它会**游泳**。此外,它偶尔也会停下脚步产卵,虽然它的后代不像它那样致命,但也同样顽强。如果娜利不希望被杀,唯一的希望便是她的跳跃能力,但她必须小心谨慎地跳跃。
不幸的是,《防水》几乎是不可能通关的。当你完成大部分基本任务时,飞船上已经到处都是软体动物的后代;即使你的电脑尚未因运行这么多实体而过载,你还得努力躲避这些怪物。
尽管如此,《防水》仍被认为是 ParkDev 迄今为止最好的游戏,甚至有传言说他会被一家本地游戏工作室相中。
我倒希望真是如此。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2:16:23 #09213392
------
尽管 ParkDev 的游戏很出色,破解它们却是一场噩梦。他不是一个好程序员,大多数破解程序都会导致游戏充斥bug。此外,他也不留注解;似乎他从不指望别人会读他的代码。
出于对 ParkDev 的尊重,破解他游戏的粉丝从不公开发布破解成果,而是选择在朋友间分享,偶尔也会与大学档案员分享。ParkDev 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在游戏设计和发行领域的外行[[footnote]] **译注:**原文为 outsider,指没有传统游戏设计背景或经验的游戏设计师。 [[/footnote]]做法;向爱好者发送信息索取CD或破解版,过去是、现在也仍是最值得敬佩的获取他游戏的方式,甚至可能是唯一“合法”的方式。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点。
在《防水》发布几个月后,一个名叫 Eumenides1990 的用户在 ParkDev 论坛上发布了《防水》的代码,并附带了一段近乎语无伦次的发泄。据我所知,Eumenides1990 指责 ParkDev 全方位堕落,批评了他从编码精神到所谓游戏中的政治倾向(尽管并未明确所指的意识形态)的一切。这事儿太蠢了,以至于成为了 ParkDev 游戏圈里的模因。但这不是重点。
ParkDev 在网上的活动本就不多,他仅在极少数网站上,发布过极少数的帖子。然而,关键在于,在上述帖子发表后不久,ParkDev 就删除了他在网上的所有信息,删除了所有账号,然后消失了。他删掉的大部分帖子至今无迹可寻;我们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问答式 4chan 帖子的存档,以及冷门论坛上对他帖子的引述。
这算不上是一个好故事——但如果故事就到此为止,我也不会发帖讲述了。
[[/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var(--bg-dark);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var(--bg-light); float:center; width:84%; padding: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red|🗿polvoFan1982## 01/08/2010 (Fri) 23:16:56 #09213428
------
[[div class="scp-image-block block-right" style="width:250PX; margin-top: 1.2em;"]]
[[image https://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parkdev/thehookgonbe.PNG style="width:{$width};" link={$link}]]
[[div class="scp-image" style="width:{$width};"]]
[[/div]]
[[/div]]
几周前,终于有人通关了《防水》。
信不信由你,在日本和美国,有一个小众的 ParkDev 游戏速通社区。这些人都是狂热爱好者——他们购买韩国的旧电脑,交换盗版光盘,只为有机会说自己能最快速地解救虚拟妹妹。许多曾经不可能完成的《蚁狮》任务现在都已被完成,而将目光投向 ParkDev 皇冠上的明珠《防水》,也只是时间问题。
UltraGoji1954 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具体细节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游戏中特定物体的边缘具有有趣的性质。重点是,终于有人能够达成一个《防水》的结局了。
这结局......很奇怪。
船只靠岸后,屏幕渐渐变黑,然后显示出太白山[[footnote]] **译注:**一座韩国山峰,位于江原道和庆尚北道之间。 [[/footnote]]的地图。画面在此处停留了几秒,然后突然切回菜单。起初,没人能确定它的含义——但在观看回放时,有人注意到右上方有一个褪色的数字,只能在高对比度下看到。
你可能还记得这个数字:“312”
首次通关《防水》的喜悦很快就被结局的谜团所掩盖。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有人说这与通关的途径有关,有人说这是 Parkdev 下一个项目的暗示。反之,他之前的游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游戏被当作 ARG[[footnote]] **译注:**alternate reality game,侵入式虚拟现实游戏。这种游戏将真实世界当作平台,具有即时发生的互动式剧情,使用电话、电邮或信件来传递信息,玩家经常组成社群来分析剧情并进行行动。 [[/footnote]] 一般审视。从前,每个人都想知道《防水》是否能被通关;如今,我们想知道通关**意味**着什么。
46Guy 是其中的一位用户,他是一位老 ParkDev 粉丝,会在业余时间徒步登山。他的理论是,把《蚁狮》地图上的网格叠加到《防水》的结局画面上,到达山上 DxE 格子的位置,寻找岩石堆,看看下面是否埋藏有东西。这主意有点荒谬——没人认为一个独立游戏开发者会喜爱登山——但相当多的人对 46Guy 的启程饶有兴趣。
在 ParkDev 论坛上,46Guy 的直播楼引起的关注甚至超过了《防水》的通关。所有人都不断按着刷新键,等待他的下一段帖文,不论是探寻之旅的最新进展,还是他对于某个提问的答复,甚至只是一个很酷的地标——服务器在压力下开始崩溃。
直播楼总共持续了约12个小时。从白天到夜晚,更新频率越来越低,人们纷纷创建账号,只为关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每个人都知道,ParkDev 论坛脆弱的服务器迟早会垮掉,但所有人都情不自禁。我们必须知道结果。
第11个小时,46Guy 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个填满岩石的坑。我们知道——我们**知道**——ParkDev 的秘密终于唾手可得了。
最后一张照片从 46Guy 的背后拍摄,他正举着摄像机对准坑内。照片拍摄于离地数米的空中。这张照片保留了整整五分钟,直到服务器最终崩溃。
[[/div]]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license-box
|author=UraniumEmpire
|translator=Cupric
]]
=====
> **文件名:** dontneedyourhelp.PNG
> **图像名:** Music CD stack 20190210.jpg
> **图像作者:** Santeri Viinamäki
> **授权协议:** CC BY-SA 4.0.
> **来源链接:**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usic_CD_stack_20190210.jpg Wikimedia Commons]
> **文件名:** thehookgonbe.PNG
> **图像名:** Taebaek1.jpg
> **图像作者:** Kat
> **授权协议:** CC BY-SA 2.0.
> **来源链接:**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ebaek1.jpg Wikimedia Commons]
=====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license-box-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