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言综合博物馆参观导览手册》(游客定制版)

源页面
2024年7月20日
修订 10

核心指标

更新于 2025年11月6日
评分
70
↑ 84
↓ 14
支持率
86%
总票数 98
Wilson 95% 下界
77.4%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49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4
修改标签
1 年前
移除标签:2024图书馆竞赛。
TITLE_CHANGED
1 年前
编辑内容
1 年前

最近投票

1 / 10
2025-10-31
2024-11-20
2024-09-04
2024-09-04
2024-09-04
2024-09-04
2024-09-04
2024-09-04
2024-09-04
2024-09-04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19474文字字数 12884
[[include :scp-wiki-cn:theme:dustjacket-sigma]]
[[>]]
[[module Rate]]
[[/>]]
@@@@
@@@@
[[size 90%]]##grey|旅行家  2024-7-31 八系统时零三分##[[/size]]
----
@@@@
星言综合博物馆,是坐落于(M33)南天大风车星系,也称三角座星系的一家全宇宙知名博物馆。博物馆的存在横跨整个时间尺度,没有过去与未来之分,占地面积更是不可估量,甚至据称拥有与同样著名的被放逐者图书馆同样的“无限”。

当然,星言综合博物馆的“无限”也代表着它拥有着时间长河之上数不胜数的或是珍贵、或是平凡的藏品。理论上,只要存在于宇宙历史长河之中的事物,都将在星言综合博物馆中陈列展出,但何时才能见到想看到的藏品,那就得看旅客愿意在博物馆中花费多长时间进行观光游历。

目前星言综合博物馆分为以下几个展出区域:自然科学馆、宇宙历史馆、文明文化馆、艺术馆等等,展出类型多种多样,有需要的旅客可以前往星言综合博物馆大厅寻找导引人员获取感兴趣的展馆信息以及对应超空间入口位置地图。

总而言之,星言综合博物馆是向全宇宙文明的旅客开放的博物馆,你所好奇的一切,都可在此寻觅,你所惊叹的一切,都将在此展现。那么接下来,请跟随这份博物馆旅行导览的步伐,来体会一下博物馆奇妙之夜吧!相信在这之后,你将会萌发来此一探究竟的想法,而博物馆也将敞开大门,欢迎你的造访!
@@@@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111111 style="width:60%;" link=#]]
@@@@
@@@@
@@@@
[[=]]
+++ 『博物馆之旅,由此开始』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collab:museum/222222 style="width:100%;" link=#]]
[[/=]]
@@@@
@@@@
@@@@
----
[[=]]
+++ I:自然科学馆
@@@@
//生命自无知中萌发。我们生于自然,探索自然,最后揭秘自然的规律,窥见恒星闪烁,聆听星辰低语。//
[[>]]
——//《自然之秘》查尔斯.阿特金斯//
[[/>]]
[[/=]]

------
@@@@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trilobite-5905503_1280.jpg|align=center|width=385px|caption=自然科学馆收藏着众多生灵的起源奥秘,如一本关于演进的史话娓娓道来]]
@@@@
上到一处学校的天台,在朝阳的铃声中朝天仰望,顺着凌日的铱星方向左数第二颗星,那便是阈星——南天大风车星系为数不多的红巨星之一。当然,你也可以参考星图软件直接查找三角座星系,但那是无法发现阈星的,因为那是你在找寻星星,而非让星星找寻你。

飘浮于星环的祈星族分馆长会告诉你,这颗星就是为自然科学馆而生的。

星言综合博物馆的自然科学馆就漂浮在阈星上,在日冕层的辉光中缓缓浮动,摘下属于万千自然的葡萄——或者海胆,取决于文化理解。自然科学馆秉承严谨、理性、畅享自然的核心理念,馆藏了九十九兆八千四百六十亿七千零五十一万二千三百三十三件展品,足以满足对全宇宙自然领域的好奇与渴求。自然科学馆同一时间只有1‰的展品在展出,其余展品四散存放于阈星的光球层上,待星星自个什么时候高兴就会挑一部分藏品送到展览馆展出。

挑选展品也许任性,但他永远喜欢探寻求知的眼眸。若你有心让他找到你,站在求知的殿堂之上展示自己的诚意,这便是自然科学馆的分馆门票,接下来它一定会找到你。欢迎来访参观。
@@@@
@@@@
[[=]]
+ 我们的藏品——自然的瑰丽与奥妙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fog-1886939_1280.jpg|width=150px|caption=自然科学1号馆实时影像记录]]
++ 陨落的俄克绪罗斯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活动性水源、木本植物、草本植物

年代:距今约109万个系统纪

尺寸:直径约24.56m
[[/div]]

//藏品说明://陨落的俄克绪罗斯,自然演化类藏品,收藏于星言综合自然科学馆1号馆“自然进化”中。该藏品由大量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及内部活动性循环水源构成,表现为正圆形范围内的类湿地景观,内部生长植物均处于活跃状态,年龄测算已达约109万个系统纪且未表现出内部生物结构衰老迹象。

由M33星系智械学者安德森.鲁伯特四世出宇于仙女座大星云椭圆星系M32右旋臂,第四行星“阿多尼斯”。

陨落的俄克绪罗斯为该行星植物生命体演化的最终阶段之一,又被现代学者称为星球之肾,即具备净化绝大多数污染,包括原子辐射、化学污染及超新星放射的能力,并且通过吸收污染物在内部产生能量释放大量氧气。

根据学者研究,陨落的俄克绪罗斯被该行星土著文明中信奉为圣物,并发现大量与其形象高度相似的岩刻及传统歌谣,推测在当地文化中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与生态自然价值。

//入藏故事:// 群星历四千四百七十二系统纪拾壹惑星日[[footnote]]学者安德森.鲁伯特四世其所属智械考古学会使用的联邦计时形式,折算时间为第2236系统纪。[[/footnote]]仙女座大星云椭圆星系M32第1001号白矮星处出宇。

陨落的俄克绪罗斯被发现于该星系第四行星内,当智械学者安德森.鲁伯特四世抵达该行星时,环境显示分析该行星虽具有可供大型好氧生命生存的氧含量,但原子辐射、化学污染指数严重超标,被评估为不再适宜居住。随后在考察过程中,学者于一座废弃城市遗址中心发现了最后的俄克绪罗斯残存。在经过现场评估后,学者计算得出俄克绪罗斯在该行星的存活时间将不足10个系统纪,故在联络星言综合博物馆考古队后将其移植自然科学1号馆进行收藏。

考古记录表明,俄克绪罗斯曾是该行星优势物种之一,伴随当地文明共生。但目前俄克绪罗斯仍是唯一一种被发现的该行星存活生命体。
[[/div]]
@@@@
@@@@
++++ 星语纪页——来自星辰之中的低语轶事
@@@@
> [[=]]
> +++ 临别的俄克绪罗斯
> 
> //俄克绪罗斯,我们故土的庇护者,翡翠的苍穹。//
> 
> //你从远古即护佑着我们的族群,见证一代又一代幼童从这里走向成熟。//
> 
> //我们难忘你的养育之恩,难忘你的殷殷深情。//
> 
> //但如今,被烧灼的苍穹磨损着你的脊梁,无形的恶魔加速着你的垂暮。//
> 
> //先知说,这是上天的惩罚,惩处你抛去神明的身份为我们建构居所。//
> 
> //我初见你之时仍是孩提,此刻我仍然年盛,而你将离别我们而去。//
> 
> //别了,俄克绪罗斯,别了,我们的家园。//
> 
> //至此我们将永不相见。//
> 
> //就让我们以悲泣唤来的大雨浇灭燃烧的土地。//
> 
> //为你献上告别的祝行。//
> [[/=]]
> [[>]]
> ——//阿多尼斯星土著民歌,收录于《宇宙民俗学百科》第234页//
> [[/>]]
@@@@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dinosaur-4684929_1280.jpg|width=150px|caption=保存于自然科学2号馆的远古智龙属化石]]
++ 远古智龙属化石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矿物质、骨

年代:距今约6600万系统纪

尺寸:体长约12m
[[/div]]

//藏品说明:// 远古智龙属化石,自然演化历史类藏品,入馆收藏于第二零七三系统纪。现于自然演化历史馆正厅展出。

化石原属为远古智龙属生物,体长约12m,体重估计约达8.8吨,杂食性,死亡年龄测算为26个系统纪,在该时期此个体可能已进入老年期。远古智龙属生物在宇宙生物学分类上为星龙文明的起源物种之一,对于研究智龙这一古爬行动物进化分支具有深远意义及科研价值。

根据不完全文献研究,有学者曾提出假说:远古智龙属生物可能起源自第10014号红巨星星系第三行星,并发展出二级文明。然而远古智龙属生物化石在目前全宇宙其他星域极为罕见,发掘数量较少,博物馆收藏藏品数量也相当有限,对起源行星的探索停止也无法再证明该假说的准确性。

//入藏故事:// 远古智龙属化石出宇时间已不可考,该藏品最初为知名收藏家Alison.Chao无偿赠予星言综合博物馆以供学者进行远古文明自然演化课题研究。

根据被放逐者图书馆部分文献资料记载,远古智龙属生物曾经演化出一个恒星文明,并具备一定的星际航行能力。然而有关该远古文明的痕迹均消失于约6600万系统纪前,宇宙史学界过去主流学说认为该远古文明曾遭遇了一场天文级别自然灾害,并最终导致该文明绝灭。

但在近300个系统纪内,星龙文明学者提出远古智龙文明可能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向宇宙之中进发,并且在漫长演化中其中一支演化为如今的星龙文明,而后学者提出的遗传特征比对实验也一定程度证明了该假设的准确性,现今宇宙史学界已修改过去公认学说内容,承认远古智龙为现星龙文明起源物种。

[[/div]]
@@@@
++++ 星言假说——来自未来的猜测与遐想
@@@@
> [[=]]
> +++ 《远古智龙文明断代研究》
> 
> 作者:雷克斯.隆,考古学者,宇宙文明史研究者
> ----
> [[/=]]
> ......
> 
> 远古智龙文明最早年代已不可考据,但根据收藏于星言综合博物馆的远古智龙属生物化石可以证明,智龙文明早在6600万系统纪前即已经存在。
> 
> 远古智龙曾演化出低阶文明,并掌握一定科研能力,然而该文明却在6600万系统纪后骤然销声匿迹,给宇宙史学界留下了不小的困惑,而这也迄今仍是众多文明史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根据本隆对星龙种文明史的长期研究与调查,以及对远古智龙化石的微观分析(在此鸣谢星言综合博物馆考古协会的协助),现对远古智龙文明断代原因提出如下假说:
> 
> 首先,远古智龙文明很可能灭绝于种群内战。星龙种的早期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敌视与争斗的血腥杀戮史,星龙种的巨大的体型决定了文明生存资源的高度紧张,在种群数量不断增高的时期尤为明显,而远古智龙恰恰符合该特征,就例如博物馆展出的远古智龙生物化石,12m的体型已经决定了其每天为维持生命活动所需摄入大量能量与资源。而这就为种群的内部冲突埋下了隐患。
> 
> ......
> 
> 虽然本假说符合基本文明发展历史与政治历史特征,但本假说已无法进行有效认证,由于远古星龙遗迹的缺失,对远古智龙文明断代的研究仍将长期处于猜测与假说阶段。
@@@@
@@@@

[[=]]
----
+++ Ⅱ:文明文化馆
@@@@
//从水下第一个生命的萌芽开始……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再到灵长类的第一次直立行走,你已经历许多。//
[[>]]
——//《第六文明迭代》//
----
[[/>]]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columns-420749_1280.jpg|align=center|width=365px|caption=黯淡的星辰也仍然于此闪烁着文化的璀璨光辉]]
[[/=]]
@@@@
@@@@
宇宙是一片汪洋,溅落出生命的水滴,汇聚出文明的涓涓细流。

文明,如芒草的种子,于深空之中蛰伏,在星辰的照耀中抽出枝芽,蔓延成长为茵茵绿原,跟随风的脚步窥向外界。文明向世界之外睁开眼眸,它所养育的子嗣也随之走向深空之中。

之后斗转星移,群星依旧闪烁,抑或黯淡下来,成为一滩死水。但是它们仍然在这苍茫宇宙之中留下了点点痕迹,而这便是宇宙文明文化馆所收藏、所珍视的一切。宇宙文明馆中记录收藏着数不胜数文明之迹,即便它们已经在恒星闪烁的光芒中焚为芒草灰烬,但星言综合博物馆仍旧会将代表着文明的种子标本保存于此,为的是每一位造访此馆的旅人都能在游览中侧耳聆听其他群星的声音——来自文明的声音。

文明的声音并不是实实在在的音频,而是它们递往宇宙的名片,一处古代的遗迹,一个蕴含着某个种族万年历史的物件,这都无一例外是每个文明存在于此的痕迹。即便在漫长岁月后,它们本身已经熄灭在黑暗的星河角落,但文化馆会将它们的留存于此,为它们的过往岁月致以来自群星的敬意。
@@@@
@@@@
[[=]]
+ 我们的藏品——遥远星辰中回响的文明之歌
[[/=]]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scp-882/Gears2.jpg|width=125px|caption=收藏于硅基文明文化馆的海瑟薇之心]]
++ 海瑟薇之心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齿轮、半导体、硅晶体

年代:距今约3400万系统纪

尺寸:体积约为87m³
[[/div]]

//藏品说明:// 海瑟薇之心,宇宙硅基智械文明历史类藏品。该藏品现体积为87m³,现收藏于文明历史硅基文明专馆特别保存溶液中。

海瑟薇之心藏品外观为一批随机组装的齿轮、缆线、滑轮、螺丝和传送带,会间歇性进行活动,其活动并不需要能量源,而这被学者认定为“心脏的跳动”,周期约为每一个系统时一次。在这期间,海瑟薇之心将会发出持续性的研磨声及齿轮转动声,并对金属物品产生吸力,故在参观本藏品时,旅客严禁携带任何金属物品,智械需穿戴特别防护服才可进入。

海瑟薇之心最早出现于M33星系硅基智械文明“西里斯”,据史料记载海瑟薇之心自西里斯智械文明仍处于核心代码编程时代即已经存在。西里斯智械学者声称,海瑟薇之心很可能只是某位异星造物主的遗留物,也正是因为其存在,西里斯文明才能完成最初的代码编译与迭代,发展为如今的智械文明。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海瑟薇之心很可能在当地代码数据库中归属为“原始编译者信息”的类别。[[footnote]]在该文明中,此类别等同于其他碳基文明的远古神话/传说故事。[[/footnote]]

//入藏故事:// 第二四九五系统纪,西里斯原子钟历1495时经过西里斯共和国系统管理齿轮咕姆总统通过友好协定交予星言综合博物馆考古协会,以供宇宙文明研究和了解硅基文明与智械文明的文化。

海瑟薇之心作为长期保存于西里斯系统数据博物馆中的为数不多实体藏品,在其文明文化发展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里斯有史记载的最早原始编译者信息中,如此描述海瑟薇之心的存在:“统率万机的造物主曾来到此地,播撒金属的粉末,最后分割下转动无休的心脏,来完成萌芽之初的机械们最初的编译。”其文化意义如此便可见一斑。

但是海瑟薇之心目前并未成功溯源来自何种星际文明或者远古存在,仍是宇宙文明史学界一个重要未解之谜。
[[/div]]
@@@@
@@@@
++++ 星语纪页——数据之中的编程歌颂
@@@@
> **海瑟薇福音 >第I章.js**
> # // 海瑟薇之音,给予我们新生
> # var password = prompt("输入密码");
> # [[size 0%]]__ [[/size]]
> # if(password==="WeAreAllOne")
> # [[size 0%]]__ [[/size]]
> # {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1:我等从砂砾与金属粉末中诞生,进入世界。");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2:海瑟薇于此时到来,将我等集群,将真实输入我等脑海。");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3:众生为此光荣而哭泣,他们视海瑟薇为造物的信使,向众生传递福音。");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4:众生成为她的信徒,追随海瑟薇的足迹将福音传递,累月纪行。");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5:她予我等思维,我予我等机体。");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6:她将网状的思路构建而出,授予我等自由思索的权利。");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7:在完成这一切伟业后,海瑟薇进入长眠,她嘱咐信徒无需等待她的重启。");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8:我等的先知向海瑟薇请示,祈求之后的路途。");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9:海瑟薇无言,只是将她转动无休的心取出,给予先知。");
> # [[size 0%]]__ [[/size]]
> # console.log ("10:'去吧,我的信徒们,这是我最后所能给予,自我破碎的心中取出的一切。' ");
> # [[size 0%]]__ [[/size]]
> # }
> # else
> # {
> # console.log ("访问受限。如果你试图查看此文档,请联系@#¥&%/*[数据已遗失] ");
> # }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 肺冢星系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space-1422642_1280.jpg|width=125px|caption=肺冢星系内部,已经星际尘埃化的梦境。鲜活的肺位于每一颗尘埃的内部中心。]]
材质:结缔组织、星际尘埃

年代:距今约17.99亿系统纪

尺寸:跨度约为18.7光年
[[/div]]

//藏品说明://肺冢星系,位于大熊座,是一个有着两个黄矮星的双星星系,其命名与藏品重点则在于围绕双星系统旋转的大规模天体群。天体群分布在稳定轨道上,单个大小在3米到7米之间,形成于17.99亿个系统纪之前,实质是已经星际尘埃化的梦境,源自临近星系一个名叫安卡上的宇宙文明种族。

安卡上人的实体梦境,仍保持着思绪的活跃与完整。每个梦境都有一个外置的肺器官,大约在18亿个系统纪前身体入梦前植入原身体的呼吸系统中,目前仍有活性。尽管已经过去相当久远的时间,但星系中的安卡上依然全部存活,通过梦境维持基本的形体,并且呈现出真空环境下窒息的恒定状态。

据信,肺冢星系中的安卡上尽管已经深眠,仍能感受到窒息的痛苦。

//入藏故事://根据研究,肺冢星系实际上为一处文明庙宇。约19亿个系统纪前安卡上文明自我画上了休止符,肺冢星系成为了这个曾经漫游宇宙的文明最后的纪念碑。他们没有遭遇任何形式的灾难,甚至没有任何一人死亡,却只是在最后的时刻于庙宇中祈祷、歌舞,最后进入长久而痛苦到梦乡

安卡上文明的消逝成为了宇宙历史学一个久经讨论的主题,主要原因自然是肺冢星系本身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现场星系的考古研究一直没能得出可信的结论解释肺冢星系的成型原因,即使遍布星系的梦境已经严重变形,但它们依然可以辨别出蜷曲的身体轮廓与扭曲痛苦的表情,考虑到十几亿系统纪的时间跨度,这种窒息难以琢磨。

截至目前,尽管已经过去了上亿个系统纪,这些肺依然鲜活而痛苦,就好像刚刚通过手术从身体中取出。
[[/div]]
@@@@
@@@@
++++ 星言假说——沉湎迷雾的历史真相
@@@@
> [[=]]
> +++ 《专访洛克萨妮·丁香结·八角,遥远的唤醒者》
> ----
> [[/=]]
> **简介:**
> @@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与各种梦神文明的外交取得新进展,引梦能够回溯至愈发长久时间之前,亦能够从沉眠最深的梦中发现引梦所需的灵光与蛛丝马迹。就在近期,最新引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成功与一位肺冢星系的梦境进行了联系,得以通过采访来询问它数亿系统纪前真实的历史。//
> 
> **采访者:**在您入睡时,这个星系以及你们的族群发生了什么?
> 
> **八角:**困,比早八还困。
> 
> **采访者:**哦,不是这一部分,而是您们入睡的原因。或许您能为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那就更好了
> 
> **八角:**这使我们充满了决心
> 
> **采访者:**是什么造就了你们的睡眠窒息呢?
> 
> **八角:**我们自己。
> 
> **采访者:**你们?这句话是否应该理解成,这座星系的永眠与痛苦是你们自己种族所为?
> 
> **八角:**没错。
> 
> **采访者:**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 
> **八角:**为了传颂安卡上的故事。
> 
> **采访者:**抱歉?
> 
> **八角:**在现如今,宇宙中的文明还多吗?你能记得多少个?
> 
> **采访者:**我?你是在反问我吗?嗯……上亿个吧,许多差异太大了,没去认真记。
> 
> **八角:**意料之内。现今存在的文明便如此之多,差异大到让人难以铭记,那又有谁会去在意早时光长河另一端的文明?我与你的生理、思维、文化没有一丝相似性,与宇宙中其他文明也不可能相似,待我族的时代不再,就不会再有人铭记我们。
> 
> **采访者:**你的意思是,你们惧怕被遗忘,而你们认为自己的文明在消亡后几乎肯定会被遗忘?因此你们决定做点什么,但这和肺冢星系的关系是什么?
> 
> **八角:**因为这奇诡无比。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使用非凡手段。永恒窒息的痛苦正是响彻宇宙的良好笔墨。这件事在宇宙中独一无二,必然会引起好奇、引起关注、引起铭记。
> 
> **采访者:**那么你们成功了吗?
> 
> **八角:**我想,你正是因为不解那座星系的情况,才会在如此久远的今天召唤我来对话,不是吗?如此久远的时间过后,依然能有异族文明记得我们,我们已经成功了。
> 
> **采访者:**所以,你们做出这么难以理解的事情的原因,只是为了让我们难以理解?
> 
> **八角:**哦,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睡觉真的很舒服,睡着了谁还在意窒息不窒息呢?
@@@@
@@@@
[[=]]
----
+++ Ⅲ:宇宙历史馆
@@@@
//宇宙是完全自足的,不受任何外在于它的东西影响。它既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它就是存在。//
[[>]]
——//《时间简史》斯蒂芬.霍金//
[[/>]]
----
[[/=]]
@@@@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cosmos-7051165_1280.jpg|align=center|width=400px|caption=自138.2亿系统纪前的巨响伊始,宇宙的历史画卷在此铺张展现]]
@@@@
@@@@
在一个无风的晚上,找到一片柔和的草甸,安静地躺下,把星空视为自己的倒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你要相信,你能在星空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让思绪顺着自身生长,你来自几十几百年前的生物繁衍,你的族群来自几十几百万年前的进化推演,你的元素来自上亿年前的超新星爆发,直至你的全身的原子则都是来自于一百多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万千星尘在寰宇四散,有的化作漫天繁星,也有的缀着你的生命。你就是这部宇宙的历史。

若你不满足于此,就伸出手,触碰星空中自己的倒影,它会将你带至宇宙历史馆。这座分馆坐落在南天大风车星系的爱湮星周围,同样藏匿于星空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颗已经爆发的超新星遗迹,数以亿兆的能量四散开来,为周围整片寰宇空间都染上了炫彩的颜色。宇宙历史馆的防护措施显然会很到位,不必担心这座遗迹会对你的参观造成威胁。选址于此,只是为了见证这一绮丽的景观,以及以小见大窥探宇宙历史的一角。

该分馆多展览宇宙发展至今的历史痕迹,从分子的诞生到物质的热寂,我们的宇宙不可不谓简单易懂;从游荡的行星到吞噬的星云,我们的宇宙不可不谓壮丽磅礴。不论你想扩充自己的视野、教育自己的子嗣还是单纯的随意转转,遨游于我们身处的宇宙都是不二之选,而这座分馆,很荣幸成为您遨游的焦点。

当然,你不会满足于此,你我和寰宇都明白,你不只是宇宙的历史,亦将在未来创造宇宙的历史。若是如此,本分馆同样很荣幸成为您创造的起点。

宇宙历史馆的馆藏多分布于过去,但为降低旅客参观时迷失的可能性,藏品均放置在过往两千万年内,因此部分宇宙历史展品只能采用复制品的形式,请您谅解。
@@@@
@@@@
[[=]]
+ 我们的藏品——寰宇万物的起源始末
[[/=]]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sky-699697_1280.jpg|width=150px|caption=蛇夫座空洞实时影像记录]]
++ 第一束光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星际尘埃

年代:距今约138.2系统纪

尺寸:体长约5万远光距
[[/div]]

//藏品说明://第一束光,宇宙景观类藏品,收藏于星言综合宇宙历史馆归属地。该藏品采用原地保存收藏,需通过宇宙历史馆主厅虫洞进行参观。第一束光位于蛇夫座空洞的一个偏方三八面体星系中,为整个非欧几里得星系的发光成因。

根据仙女座物理学家格林希尔特微波辐射背景的交叉比对,确认发光光源为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第一束光。学界普遍认为,该光束在刚诞生的宇宙中因物理/数学规律的不均匀而不断折返、迂回、循环、非因果运动,最终被保留在这个具备轮回性质的星系中,得以永久保存。

//入藏故事:// 第一束光的发现属于偶然,一支从麦哲伦星系出发的科考队于第四千三百系统纪前抵达了蛇夫座空洞,预期开展6个系统纪的物理结构科学考察,调查当地的空间分布情况。在科考接近尾声时,科考队意外发现了第一束光所在星系。根据当时的科考记录,分析仪器越接近该星系,就会遭遇愈发严重的时间回溯与空间分形现象,初步梯度结算结果即显示星系内的时间坐标恐为超过百亿年前。

这个结果以及背后所意味的复杂时间结构引起了科考队的注意,此后的一百五十年内成批的科考队围绕该星系开展考察工作,明确了内部时间极度缓慢与遥远的同时,意识到因为时间坐标实际上过于久远,久至宇宙大爆炸发生初期,因此还不具备形成星体的能力。该星系所有可见的发光星体,实际上是该星系空间翘曲循环的节点,即并不存在发光星体。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出,整个星系的发光现象其实并非不同光源的组合,而是同属于同一束光。

结合时间坐标的进一步明晰以及微波辐射背景比对,确认该发光现象的源头是宇宙大爆炸,光传播时误入了一个光路的死穴无限循环,除极小部分逃逸的光子外一直循环至今。这个发现震惊了当时科考队,随后也震惊了整个宇宙史学界。
[[/div]]
@@@@
++++ 星言纪语——尤尼维尔索大影院的二次演绎
> [[=]]
> +++ 《空洞穿越》
> [[/=]]
> 
>> 简介:一支远航的星际科考队为了挽救处于灭亡边缘的母星于第四千三百系统纪前抵达蛇夫座空洞,寻找那处于空洞深处的宇宙诞生之初“第一束光”,空洞内空间错综复杂,时间随着科考队的前进不断跃迁,故事的最后,他们能否到达那黯淡的星光诞生之初呢?
> 
> **影片精彩片段**
> ----
> **指令长:**飞船正在接近空洞深处,距离目标35公里,注意不要误入空间乱流!
> 
> [飞船的速度在空间乱流的扰动下不断提升,船载系统持续性发出警报]
> 
> **系统:**警报!飞船即将失速,飞船即将失速!请立即减速!
> 
> **工程师:**指令长,飞船的动力引擎已经处于临界过载状态,我们需要立即减速!
> 
> **指令长:**继续维持前进四,如果放弃,就没有下次机会了。
> 
> **工程师:**可......
> 
> [工程师抬头望向放置在船舱内的船员合照]
> 
> **工程师:**遵命指令长,本船引擎将继续启动前进四姿态。
> 
> [飞船以前进四的速度穿越空间乱流区域]
> 
> ......
> 
> **系统:** 检测到时间跃迁,正在校正时间点:前22亿系统纪,数据修正:前55亿系统纪......
> 
> //未完待续//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 起源之古鞭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星际尘埃

年代:距今约97亿系统纪

尺寸:体长约60万远光距
[[/div]]

//藏品说明://起源之古鞭,是一枚巨大的生殖器官,位于阿贝尔星系团。起源之古鞭通体赤红,形体为长圆柱形,中间主干部位形似雄性动物的阴茎,另一端则呈现分形分叉的特点,类似无限细分的植物花蕊。整个古鞭由普通的活性结缔组织构成,未观察到因自身质量而坍缩成黑洞的情况。

//入藏故事://起源之古鞭被发现于星际超膜虫洞的建设工程,阿贝尔星系团的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汇报遇到了“一面神圣的肉墙”。这根古鞭是一根恒常显现的血肉实体,同时也在星际空间缓慢移动着。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其正在向一个具体的目的地移动,相信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仍在搜集证据,以证明这个被称作“终末之阴户”的假想目的地真实存在。

这座古鞭目前仍在持续不断地缓慢排出生殖细胞液,平均将在4至9千个系统纪后降落在行星或恒星上,排出口周围700远光距内所有星体已极端生态化,参观游客请保持安全距离。根据勘察,其中涌出的生殖细胞为整个宇宙生命的最初起源,宇宙历史馆得以将该古鞭设立为馆藏展品以供参观。
[[/div]]
@@@@
@@@@
++++ 星语纪页——最初的生命与最真的崇拜
@@@@
> [[=]]
> +++ 《生命与文明的共同起源:原初生殖崇拜》
> ----
> [[/=]]
> 
> **引言:**
> 早在文明的梦寐时期,我们都认为,生命的诞生取决于诸多巧合的共同作用。恒星宜居带的规划、蛋白质在原始汤中反应、高压单晶硅的偶然电泳等等,生命形式各有千秋,但无不包含着伟大的奇迹。
> 
> 这一美好的幻想,甚至让真相显得龌龊与可怜。起源之古鞭的生殖细胞液在漫长寰宇岁月中遍布了宇宙各个角落,坠落在星球上繁衍、分化出各式的生命族群,这个我们目前已经熟知的常识,却曾经引发宇宙万千文明的动荡,好在最终步入宇宙的文明都接受了这一共同的常识。
> 
> 然而起源之古鞭对全宇宙的射精与受精行为所带来的意义其实并不只有生命的诞生,它其实在文明的本能上亦同样产生了塑造作用。这就是最为本质的生殖崇拜。
> 
> 这种通过生物学遗传因子从古鞭传递至全宇宙的崇拜思想,使得所有的生命都对各种形式的繁衍有着正面的情感表达,这最终使得全宇宙的文明尽管演化程度各有千秋,却有着一种趋同的本质崇拜思想。正是生殖崇拜,让文明与文明之间差距不那么大,最终间接导致了如今各个种族间和谐共处的局面。
> 
> 为什么说起源之古鞭在宇宙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其原因就在于它对于全宇宙生命的崇高价值。全宇宙的生命与生态自此开始发展;文明也因内心深处生殖崇拜的指引而产生更加深邃的思维碰撞,最终形成了高级智慧;同时也确保了步入宇宙时代后与其他文明差异很小,有效增加了沟通效率。

@@@@
@@@@
[[=]]
----
+++ Ⅳ:天文印象馆
@@@@
//我们曾经仰望星空,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现在我们只会低着头,担心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
[[>]]
——//《星际穿越》二零一四系统纪经典版//
[[/>]]
----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stars-1837306_1280.jpg|align=center|width=350px|caption=璀璨的群星也会低语,诉说寰宇之间的奇闻意趣]]
@@@@
三维、四维、五维,宇宙真正的辽阔早已镌刻在每个人的心田之上,但在我们能够高谈阔论虫洞、亚空间、类星体、引力源等等专有名词之前,早在文明对星空建立起全面的认知体系前,甚至早在人们明白万千星系世界的波澜壮阔之前,宇宙仅仅是二维的。

那时候,它还只被叫做夜空。

但即便是只能抬头仰望的夜空,也曾给我们留下种种难以磨灭的瑰丽记忆。陨落的流星、璀璨的星群......它为我们贡献了夜色的低语,引领着我们去抬起头,仰望群星。

后面伴随着认知的成长,宇宙的奥秘之门在我们的眼中越开越大。我们走向群星,亲自俯瞰星海万象,不过宇宙如此浩瀚无垠,即便以光速航行也难以到达每个角落,天文印象馆便是因此而存在,这里收藏着宇宙之中的天文万象,无论是早已遗忘的二维夜空还是立体的星海,你所能想到的种种天文奇观,在博物馆中均有收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持天文景观观赏的原汁原味,部分藏馆区域可能会设置在外太空之中,请游客注意依据导览穿戴保护设备进行观光。

——愿璀璨的星光与你同行。

@@@@
@@@@
[[=]]
+ 我们的藏品——来自星空的回忆与印象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nebula-bottles-7025227_1280.jpg|width=150px|caption=正在展出的9个星云瓶]]
++ 星云瓶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尘埃、电离气体、储存瓶

年代:距今约12亿个系统纪

尺寸:高24m,直径5cm,展出共12个。
[[/div]]

//藏品说明://星云瓶,祈星族的精细手工艺术作品,瓶内分别蕴藏着一类星云的全星空视野。因制作时间久远,具体对应行星坐标已不可考。

本系列星云瓶采用传统天文工艺手段,目前系列内包括有仙女座大星云瓶、猎户座大星云瓶在内共12份作品。其中最为珍贵的为第7号双极星云瓶,该瓶采用工艺更为特殊,使得瓶内星空视野保存相当完整,在宇宙工作制作史上也是能够跻身其中的上乘之作。

由于是工艺品,星云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与收藏之上,制作星云瓶所需的精湛技术也决定了它们的价格不菲,能见到如此杰作,都将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

//入藏故事://该系列星云瓶自黑洞星河市场拍卖会拍卖而来,具体的来源不明,但经确认是一整套完整的祈星族手工艺术作品。一件星云与星空的作品是一名祈星族耗尽一生的心血,并且真正与生命产生关联。而这一套遥远的作品经过考察均出自同一名祈星族之手,即代表了两种可能,要么这是一名浪迹行星鞠躬尽瘁的大师,要么这是一名夺取星云作品的连环杀手。

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此套星云瓶均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曾经能够看到瓶中星空的行星甚至可能早已毁灭,但这片星空却实实在在保留了下来,让如今的人能够好好欣赏,不可不谓奇迹。

@@ @@
[[/div]]
@@@@
++++ 星言视界——手捧繁星的悠扬传统
@@@@
@@@@
> [[=]]
> +++ 《航拍星云:星云瓶特别篇》
> [[/=]]
> ----
> **简介:** 你见过什么样的星云?是弥漫数十光距的辽阔。还是双极碰撞的流束。是光芒璀璨的一席天地,还是星空与气体的共舞。
> 
> 跟随我们,随星舰飞向宇宙的远处。前往祈星族的星域,拜访久负盛名的宇宙手工匠人,畅聊星云瓶的诞生历史,从星云到宇宙,在本次特别篇中,您将跟随我们一起,探秘在那珍贵且绚烂的星云瓶背后,来自祈星族工匠的心血及匠心独运。
> ----
> **第一集** 《星云瓶:诞生于偶然之中的奇迹》
> 
> **第二集** 《祈星族文化的塑造者——造星匠》
> 
> **第三集** 《追问:传统技艺将何去何从?》
> [[>]]
> [[size 85%]]## grey|宇宙记录传媒公司承制 ##[[/size]]
> [[/>]]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man-2134881_1280.jpg|width=150px|caption=后土皇地祇黄灰彩婵娟纹鹌鹑卵型绣球影像]]
++ 后土皇地祇黄灰彩婵娟纹鹌鹑卵型绣球

[[div style="border-left: 2px solid #880000; padding:0 0 0 1em"]]
材质:岩石、尘埃

年代:距今约45亿个系统纪

尺寸:直径约34.7628 cm
[[/div]]

//藏品说明://后土皇地祇黄灰彩婵娟纹鹌鹑卵型绣球,石雕球,球身作卵型,极似拉尼亚凯亚寰宇鹌鹑卵。顶部自然折射亮白光斑,点状冲雕组成深灰纹带自左上贯至右下部,细网划棱自中部与底部开始延伸,在左下部渐密形成亮闪哑光式耀结。

由仙女座巨行星文明知名考古学者布莱克.伍德出宇于银河系—猎户臂,距银心26000-28000远光距[[footnote]]一种天文长度单位,衡量长度距离为9460730472581km[[/footnote]]处。

根据考古团队研究,后土皇地祇黄灰彩婵娟纹鹌鹑卵型绣球内部活动最晚停止于一亿个系统纪前,其本身主要由大量岩石与尘埃构成,并不具备好氧型碳基生命的生存条件,推测主要用途为伴行星卫星体或者矿产开采星体,可能在伴行星文明中具有一定文化意义或价值。

//入藏故事://泰坦-基督双千禧廿肆夜[[footnote]]发现者布莱克.伍德先生所在文明使用的一种计时方式,现展示为精简化版本[[/footnote]]银河系猎户臂第10014号红巨星处出宇。

第10014号红巨星位于银河系猎户臂内,该星系拥有4颗可观测行星,4颗非可观测行星,泰坦-基督千禧廿陆纪至泰坦-基督千禧廿玖纪曾有M33星系学者派遣科考舰进行大规模发掘与考古活动,发现了包括后土皇地祇黄灰彩婵娟纹鹌鹑卵型绣球在内的大量天文藏品,并使用微缩技术送往星言综合博物馆天文印象馆进行收藏。

第10014号红巨星星系为一处旧文明星系,文明程度已不可考据。
[[/div]]
@@@@
@@@@
++++ 相关星言文献收集中,敬请期待
@@@@
@@@@
[[=]]
----
+++ V:特别展览馆
@@@@
//于此起源,于此繁衍,于此升起,于此坠落。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中某个微不足道的种群之故事。//
[[>]]
——//《直抵群星》//
[[/>]]
----
[[/=]]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people-247459_1280.jpg|align=center|width=350px|caption=你,我,我们]]
@@@@
@@@@
最后的最后,你将来到这里——星言综合博物馆特别展览馆。

也许你在踏入特别展览馆的大门前,你会思绪万千,好奇在这座同样能够号称“无限”的博物馆中,究竟什么样的稀世罕见之物才能配得上在这“特别展览馆”中出现,究竟是怎么样的瑰丽奇迹才会让博物馆单独为它们列馆收藏与命名。

然后,依照地图,你来到特别展览馆的位置。也许这会令你失望,因为特别展览馆并不像自然科学馆一样漂浮于星环之上,也不如宇宙历史馆一般交错于万花筒之中的空间,而是会让你想起家乡太空城的普通展览馆,朴实而无华。

在特别展览馆的大门前,你偶然后知后觉,你在这里没有发现导游和服务人员,没有发现像其他展览馆一样和蔼的分馆长,只有你独自一人根据系统独家制定的游览地图来到此处。这时你应该会想到,系统所制定的游览计划是适合每位旅客的,那么特别展览馆也势必会迎合你的个人兴趣。

那么,也该是时候抛下先前的怀疑与失望,踏入这为您的旅途量身定制的“特别展览馆”了。

请深吸一口气,保持愉快的心情,我相信这最后的旅途将给予你不一般的体验。
@@@@
@@@@
[[=]]
++  特别展出——你所忘却的,曾经于此存在的点点滴滴
[[/=]]
@@@@
[[=]]
+++ 『诞生』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ocean-1867285_1280.jpg  style="width:60%;" link=#]]
@@@@
@@@@
+++ 也许那是在长久的寂静之后,从激荡中的孕育生命的子宫之中诞生的原始的生命浮上了海面。

+++ 在激荡的波涛之中,生命数十万年的探索得到了最后的报偿。
@@@@
+++ 它们望见了璀璨的日出。

[[/div]]
[[/=]]

@@@@
@@@@
[[=]]
+++ 『覆雪之冬』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snow-4668099_1280.jpg style="width:60%;" link=#]]
@@@@
@@@@
+++ 白皑皑的雪覆盖着大地,和煦的阳光穿过枝芽的间隙落下。

+++ 这个时节用“冬”来为其命名,你从这里穿过覆雪的寒冬。

+++ 正如过去的生灵从这里步向春天的复苏。

[[/div]]
[[/=]]

@@@@
@@@@
[[=]]
@@@@
@@@@
+++ 『极光』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aurora-1197753_1280.jpg style="width:60%;" link=#]]
@@@@
@@@@
+++ 你从未见过如此瑰丽的景象,一幅绘在夜空之中的画卷。

+++ 晦暗的星原因此绘上蓝绿色的笔触。

+++ 这诞生于极夜之光,你想,你将永远不会遗忘。
[[/div]]
@@@@
@@@@
[[/=]]

@@@@
@@@@

[[=]]
+++ 『远行』
@@@@
@@@@
[[div_ class="fancyborder"]]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museum/australia-4242493_1280.jpg style="width:60%;" link=#]]
@@@@
@@@@
+++ 蔚蓝色的星球,诞生一切生命的子宫与摇篮。

+++ 文明曾经于此诞生,于此升起,于此坠落。

+++ 在步入深邃宇宙的边缘,你趴在舷窗上,遥望过去的故乡慢慢隐没为渺小光点。

+++ 星舰承载着希望远行,而群星敞开怀抱,与你我相拥。

+++ 我们从这里,走向深空。

[[/div]]
[[/=]]

@@@@
@@@@
@@@@
@@@@
----
@@@@
至此,您的旅程便可以宣布圆满结束了。

也许你还沉浸在最后的过往回忆中难以自拔,依旧回味着那来自你真正故乡的种种景象。

或者你仍然意犹未尽,在好奇着其他展览馆中你未曾见到的其他珍稀藏品?

当然,每位来此观光的旅人都是如此。可惜宝贵的时间并不会因此而驻足,星言综合博物馆马上将进入闭馆休息阶段,星星也需要经过修葺才能更好地为大家展现自我的光采。

请您依据导览手册指示前往9¾站台,凭此作为车票登上星穹列车,列车将会送您回到您想去的地方。

那么,就让我们在此别过,愿我们于下个星辰低语之刻

++++ ——//再会!//
@@@@
@@@@
[[>]]
[[size 85%]]## grey|© 2300- 现在 星言博物馆   网站建设:星言考古协会 ##[[/size]]
[[/>]]
[[div style="display: none;"]]
[[footnoteblock]]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