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〇八七号

源页面
2024年8月16日
修订 26
评分
30
↑ 38
↓ 8
支持率
83%
总票数 46
Wilson 95% 下界
69.3%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575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9
SOURCE_CHANGED
1 个月前
SOURCE_CHANGED
1 年前
SOURCE_CHANGED
1 年前

最近投票

1 / 5
2024-10-28
2024-09-02
2024-08-31
2024-08-30
2024-08-30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7
2024-08-27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theme:shushuin |type=1]]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作者:**[[*user Confucian Lee]] 二三子人事页:[[[https://scp-wiki-cn.wikidot.com/confucian-lee |异学太尉帝尧李██逸事状]]] 图源:[[[https://ja.m.wikipedia.org/wiki/%E7%81%AF%E5%8F%B0%E9%AC%BC@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E7%81%AF%E5%8F%B0%E9%AC%BC@]]]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 [[span]]活烛台[[/span]][[size 60%]]蒐集物备忘册目录第〇〇八七号[[/size]] **天平七年[[footnote]]日本圣武天皇年号,公元735年[[/footnote]]记。**第十批遣唐使在大使多治比广成的带领下回归。使团成员轻大臣失踪,多名遣唐研仪官对此讳莫如深。轻大臣之子弼宰相为此四处奔走,希望能得知父亲的下落,然而遣唐使成员都对此避而不谈。弼宰相为此向日奉族好友,日奉尚请求帮助。 附文-1为弼宰相写的请求信。 > [[=]] > [[size 130%]]附文-1[[/size]] > [[/=]] > ---- > 日奉兄安好 > > 我父亲遣唐之前,夜有白蛛在床[[footnote]] 日本习俗,夜晚遇到白蜘蛛是不祥之兆 [[/footnote]]。 > > 如今,诸位大人遣唐归来月余,唯独我的父亲踪迹全无,生死不知。一想到父亲在遥远的唐土,孤苦伶仃,若生为孤囚,若死为野鬼,我便痛苦万分。 > > 我听说天朝有个叫吉翂的古人,其父含冤成死囚,愿代父赴死。我的德行虽然不及古人,却也有吉翂的志向。 > > 万望日奉兄代我拜访多治比大使。若是父亲不幸,与井判官[[footnote]] 指遣唐使“井真成”,公元734年,病死于长安,死后被追封为尚衣奉御 [[/footnote]]一同长逝唐土,我愿赴唐收敛父亲的骸骨。如果父亲冒犯了天朝的威严,入狱受苦,我愿代父受罚,替父赎罪。 > > 由于日奉家族在旁,多治比广成没有像之前那样敷衍,给出了遣唐使团里的信息和猜想。 附文-2为多治比广成给出的回复 > [[=]] > [[size 130%]]附文-2[[/size]] > [[/=]] > ---- > 轻大人君的遭遇令人同情,也让人不安。但确实不好说。 > > 我们这次很不走运,长安闹饥荒,我们第二年才到东都[[footnote]] 洛阳 [[/footnote]]拜见大唐皇帝。大家一路上很疲惫,都在使馆休息。轻大臣君,你知道的,一向精力充沛,一直在外面游乐。与一位在东都逗留的新罗使臣交好。 > > 这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一天下午,那位新罗使臣邀请轻大臣君拜访异学会李太尉[[footnote]] 李██,号“二三子”,又号“玉成山人”,时任太尉尧 [[/footnote]],随后一夜未归。我们原以为是太尉留他们过夜,谁知几天都不见踪迹。 > > 我去拜访李太尉,谁知李太尉去长安赈灾一直都不在东都。府上确实接待过这二位,只是在书阁借阅古籍。之后便再无音讯。 > 弼宰相在得知此消息后,动身西渡唐土,在经历四个月的风雨后,幸运地抵达大唐,面见李太尉。李太尉否认了最坏的想法,他与轻大人并没有仇怨。轻大人的失踪不是他的指示。 当弼宰相提到,一个新罗使臣与他父亲一起进入书阁后,李太尉告诉弼宰相已经知道他父亲的下落。随后带着欣喜若狂的弼宰相进入书阁。 附文-3为弼宰相的描述 [[div class="blockquote"]] [[=]] [[size 130%]]附文-3[[/size]] [[/=]] ---- 李太尉带我走进书阁,领我到一幅垂挂的卷轴画前。那是一幅山水画,云雾缥缈,山壁巍巍,奇峰矗立。李太尉手扣画面三下,锵锵然有金石之声。画中石壁洞开,霞光四溢。   我跟随李太尉走进石壁,一开始狭窄不易,片刻便感觉豁然开朗。睁眼一看,也是一处藏书阁,却格外宏大,即使是阴阳寮,蒐集院所有的藏书都填不满一个书架。而这些高大的书架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   “此地乃[[[https://scp-wiki-cn.wikidot.com/wanderers:start |崇文院]]],你的父亲大抵是在这了。”李太尉对我说道,“我先询问此处掌书,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confucian-lee-train/Screenshot_20230407_135919_tv.danmaku.bili_edit_692356956185500.jpg | width=200px|caption= 关于“活烛台”的艺术图像|]]   在李太尉与那位无目老者交谈时,对面那扇仿佛是给大太法师[[footnote]] 亦叫做“地大法师”,日本神话中的巨人 [[/footnote]]通过的石门打开。里面隐约可见贝阙琼楼,宫室嵯峨,别有洞天。一位矮小怪人走了出来,头、双肩,双臂、背,都矗立着点燃的粗短蜡烛,一时间,竟看不出是插上去的,还是长出来的。浑身覆盖着融化后凝固的白蜡,但能隐约看到身上焦黑的伤口。头发被白蜡包裹着粘黏在脸上,牵扯着嘴歪眼斜。他一边大口咀嚼着从掌书那里领来的白蜡,一边抓绕全身,缓解身上蜡烛生长带来的瘙痒,粗鲁的彷佛北方的虾夷人,毫无礼仪可言。可我却感受到那莫名的熟悉和亲切,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那个怪人察觉到了我的视线,停下咀嚼看向我。就在我以为我激怒了这个怪人时,他却呆住了,两行浑白的蜡水从眼角留下。惊喜、惶恐、羞愧......种种神情通过凝固的白蜡袭来。他张开嘴,企图说些什么,却只有吱哇阿巴之声。连忙扯过一张纸,沾着还未凝固的蜡油写到:   [[=]] 我元日本华京客,汝是一家同姓人。 为子为爷前世契,隔山隔海変生辛。 经年流泪蓬蒿宿,逐日驰思兰菊亲。 形破他乡作灯鬼,争皈旧里寄斯身。 [[/=]] 我紧紧地抱住了他,他也紧紧地抱住了我。灼热的蜡油炙烤着我的身体,但我依旧不会放手。因为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父亲。 [[/div]] 在崇文院掌书与李太尉的讨论中,弼宰相了解始末。新罗“绯蛇会”[[footnote]] 被认为是[[[https://scp-wiki-cn.wikidot.com/dinodon-s-hand |赤链蛇之手]]]的前身组织 [[/footnote]]巫师金守恩想要盗窃禁忌书籍《[[[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3139 |玄君]]]七章秘经》。假扮成新罗使臣,骗取轻大人的信任,借助轻大人日本使臣的身份,进入李太尉的书阁,依靠“画卷密径[[footnote]]密径,连接不同世界及现实的通道,而图书馆则是密径的枢纽,几乎所有世界都有至少一条密径通往图书馆。 [[/footnote]]”抵达崇文院[[[https://scp-wiki-cn.wikidot.com/wanderers:langhuan-hub |琅嬛福地]]]。在轻大人钻研古籍之时,人赃俱获。二人皆被罚做崇文院[[[https://scp-wiki-cn.wikidot.com/wanderers:the-librarians |苦役]]]。 在李太尉的据理力争下,崇文院为轻大人减刑。 附文-4为崇文院对金守恩,轻大人的降罪法旨。 [[div style="background: url('http://scp-wiki-cn.wdfiles.com/local--files/wanderers%3Atravellers-book-hub/bg_C.jpg') center repeat;width: 90%;margin: auto;"]] [[div style="background: rgba(255,255,255,0.7); float: center; border: solid 2px #afa2a2; padding: 1px 15px; margin: 10px 0px 10px 0px; box-shadow: 0 1px 3px rgba(0,0,0,. 2);"]] [[=]] [[size 130%]]附文-4[[/size]] [[/=]] ---- 已确认U-646宇宙,碳基人类金守恩(已吊销)、轻大人(无证),盗窃禁忌书籍《玄君七章秘经》未遂。对此二人做出如下处刑: 金守恩,囚困于整理员GUN54126号,服刑于琅嬛福地“经香阁”,刑期:终生。 轻大人,囚困于点灯人B5579号,服刑于琅嬛福地“玄景台”,刑期:终生。 ---- 更正:“琅嬛福地管理员”玉成山人(借书证编号[无法显示])提供证据,证明轻大人无主观偷书意识,仅为无意识帮助他人偷书,其刑期修改为50年 [[>]] ——讲解员:綦 [[/>]] [[/div]] [[/div]] 弼宰相跪求李太尉,希望能与父同去“玄景台”,即使是一同受刑也甘之若饴。但被告知玄景台是仙人书库,藏有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紫字诸秘籍,由二龙看守,非凡人可致。又宽慰到,凡俗一月,玄台三载,轻大人已服刑十五月,回去月余,也就能接他了。崇文院罚而不杀,刑满之时,自归还五十载阳寿,不必担心。回到大唐,弼宰相日日跪在“画卷密径”前,不时进去,盼望能与父相见。 天平七年十月,轻大臣回归大唐。白发似絮,形容枯槁,一目眇盲,口不能言,弼宰相带父回国。至州鲜国[[footnote]] 今硫磺岛 [[/footnote]]附近,轻大臣朝平城京三拜叩首,投海自尽。 附文-5为轻大人的遗书。 > [[=]] > [[size 130%]]附文-5[[/size]] > [[/=]] > ---- > > 臣为遣唐使,乃我日本之颜面。而妄信馋人,从其蛊惑,致使身背“盗窃”之罪。虽定为从犯,仍是辱国污名。 >   > 囚于恶鬼前十五载,烛火灼心,蜡油似鞭,清身上之白浊,几不欲速死。中十五载,烛火烫身,蜡油污身,自哀自叹,悲否屈在身。后十五载,烛火似冰,蜡油遍身,装如野兽,乖僻张狂。盖孤苦无人,伶仃受难。毋说无人,虽虫草亦不得见,纵目极视,惟玉策石碑,龙篆虫文,无一字可识。非烛火之幽幽,则无一明处。为一岁之末,至掌书取食,可稍稍视人。 > > 致使见臣子之时,口齿僵不能对,遍身白浊,伤孩儿之身。复归羞耻常伦之心,再观己身,类人否?虽知孩儿年年欲见,而知耻心起,愧不敢见。此自五年,每每思之煎熬。 > > 臣受五十载之孤独,忘言遗行,几近野兽,今反尘俗,似鬼非人。枉天皇之厚恩,亡圣人之慎独,弃世人之羞耻。今已享天伦之乐,再无面目示人。 圣武天皇感其忠义,念其忠国止辱之志,于州鲜国立德躰神社,使其享用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