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烧烤一条火龙——在皇家科学院的讲话

源页面
2024年12月28日
修订 6

核心指标

更新于 2025年11月6日
评分
166
↑ 166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166
Wilson 95% 下界
97.7%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3
修改标签
9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精品。
10 个月前
10 个月前

最近投票

1 / 17
2025-10-29
2025-10-01
2025-09-29
2025-09-19
2025-09-01
2025-07-28
2025-07-18
2025-06-14
2025-05-21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8845文字字数 8280
[[span_ class="myTitle" style="display: none;"]][[/span]][[span_ class="myClass" style="display: none;"]][[/span]][[span_ class="myRemarks" style="display: none; font-size: 0.7em;"]][[/span]][[span_ class="myPreview" style="display: none;"]]自远古以来,如何烧烤一条火龙就是一个谜团。[[/span]]

[[module CSS]]
#page-title {
    text-align: center;
}
[[/module]]
[[include :scp-wiki-cn:theme:dustjacket-sigma]]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本文作者为[[*user Meltyland Nightmare]]。
[[[erwin-schrodinger-s-personnel-files|点此阅读该作者的更多作品。]]]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自远古以来,如何烧烤一条火龙就是一个谜团。

火龙,全世界最强大的个体生物之一。它们有着强大的火力,浑身披挂着可以防御世界上最强大魔法的鳞甲。它们喷出的火能够融化几乎所有没有附上抗火魔法的铠甲,咬合力能够轻松啃下密港王国引以为傲的由秘银浇筑的城墙高塔,而火龙落地时造成的地震也足以夷平一座小型城镇。总而言之,在火龙面前,只有最强大的传奇勇士能够逃出生天——至于砍下火龙的头颅,成为屠龙者,更是无数战士法师的无上殊荣。

当然,这么强大的生物也并非无敌。在已知有历史记载的史书中,弑杀火龙的荣耀也曾被一些名声煊赫的英雄人物摘得。杀死火龙后,火龙庞大的身体会留在原地。一条成年的火龙身体的重量往往达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身上布满了结实的肌肉和坚硬的鳞甲。和传说类似,屠龙者沐浴龙血以获得神异的能力,得到譬如刀枪不入或是万法不侵的技能。人们不禁想到:龙血既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那么龙肉想必也蕴含有一定的神秘。在以往对于珍贵的火龙尸体的处理中,其鳞片能够做成强大的火龙鳞甲,龙血除了给屠龙者沐浴之外,也可以制成魔药。龙骨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做成武器或铠甲。唯独占据火龙体积最大,质量最多的龙肉,一直没有被研发出有什么具体的功效。

在新历192年,著名炼金术师、法师和奥术学家兰卡斯特·奈文摩尔就证明了火龙肉同样具有神奇的能力。必须说明的是他采用的是被放置于密港皇家魔法师学院图书馆的火龙肉标本进行的测试,该标本来源于旧历2683年的一次由神圣薇尔莉特帝国发起的屠龙战争中杀死的一只年轻火龙。该火龙的肉被瓜分,传说由帝国最强大的屠户团队使用附魔精金锯子分割了足足五年,才将巨大的龙的尸体分割成了几块人类能够运载的大尸块。其中龙头被神圣薇尔莉特帝国时任皇帝要去作为了帝国的象征,剩余的血肉则被分发给参与作战的各位将领与法师团们。其中一小块被制作成标本收藏到了大水道档案馆,后来这个档案馆变成了密港皇家魔法学院的图书馆。总之,兰卡斯特采用了炼金学与奥术学证明了火龙肉同样具有神奇的功效,只是一直没有人发现怎么使用。

一部分原因是火龙肉虽然相比于龙鳞和龙骨更好获得,对大部分人来说也仅存在于想象中。另一部分原因我之前已经部分提及——火龙的力量非常庞大,身躯更加巨大。成年的火龙往往能覆盖住整个城镇,是名副其实的天灾。有这样庞大的身躯,而火龙的骨骼和肌肉甚至支持龙在天空以难以想象的高速进行翱翔,其肌肉强度、骨骼强度以及内脏强度,都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因此火龙肉的韧性往往超乎任何试图处理龙肉的人的想象,以至于人类的工具难以对坚韧的龙肉进行切割。之前所述的屠夫团队,也采用了附魔了撕裂符文和化骨符文的高纯精金锯才分开火龙的死尸。因此,人类对于肉类的第一反应——食用,便难以实现。连精金锯子都费力的生肉,寻常人等怕是难以生食。

那制作成魔药喝掉呢?兰卡斯特和当时密港最出名的药剂大师斯克林德也进行了合作,的确能从火龙肉中提炼出一些成分作为药用。但后来证明,这些所谓的“有效成分”其实是龙肉里还有活性的龙血——龙肉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处理。

那么就只有一种办法了,也是流传至今的一个谜团——如何烧烤一条火龙?

在生食火龙肉并不现实的情况下,熟食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大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他们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来自密港皇家魔法学院的赞助和支持。在新历249年,著名厨师、曾是密港皇家厨师团的首席总厨师长、伟大的奥古斯都·龙舌兰一世、也是众所周知的第一位大水道公爵,第一个对烧烤龙肉发起了挑战。烧烤龙肉之所以被视为烹饪学上至高的挑战,是因为龙肉完全可以无视人类烹饪学最引以为傲的热处理环节。对于一条火龙,其体内流转的火元素多到可以制造一场毁灭整个密港的火山爆发。它的肌肉和骨骼终其一生都在火元素的包围中,而这火的强度甚至超过了矮人群王在其首都建造的怒火熔炉中经久不熄的烈焰。因此,寻常的烹饪用火对火龙肉来说,与其说是热处理,不如说是在冷藏。如果你有幸能摸到这种传奇生物的残骸,你会惊讶于它的热量——足以将不加保护的手烤成一片焦炭。

这种经久不息的温度对烹饪来说是一个挑战。奥古斯都先生采用了非常现实的做法——他本人即为一位造诣精湛,主修温度控制的冰魔法师。因此,他使用大量寒冰魔法阵,将其使用秘银餐刀直接雕刻在龙肉的表面,并在上面放置了大量来自极北联合王国的北极冷冻珠。奥古斯都先生的思路是,既然龙肉本身的温度超过了烹饪使用的火焰的温度,那就先将龙肉的温度下降到火焰温度以下,再对龙肉进行烹饪。这样,就能做出可以食用的烧烤龙肉了。

当时的人们当然不知道烤熟肉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中间的变色是产生了美拉德反应之类的分子料理学的内容。总之,奥古斯都先生的方法的确使龙肉的温度降到了烹饪火焰温度以下。从一般情况出发,现在把这块“冷”的肉架到特制烤架上,龙肉就会逐渐升温。以某种定义来看,这就是标准的“烧烤”过程。但是,奥古斯都先生的第一次尝试就失败了。因为烹饪火焰的温度既然低于龙肉本身的温度,那当然不可能把龙肉烤熟——即使是经历了先降温再升温这样完全的“烧烤”过程。龙肉甚至变得更生了,像是经过了回火。奥古斯都一世尝试咬了一口用他的方法烧烤的龙肉,后来证明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举措。奥古斯都先生的啃咬,破坏了他在龙肉表面精心绘制的降温符文。失去符文的控制,火龙肉的温度便骤然回升,从而导致奥古斯都的舌头发生了一级烧伤。多亏他本人是一位温度魔法师,对自己的舌头进行了及时的降温处理,使火元素的烧伤没有扩展到更深层次的地方,但奥古斯都一世的味觉却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奥古斯都本人在这次事故中并没有受到比舌头烧伤更大的伤害,但对于一个曾经因为厨艺而被授予大水道公爵贵族头衔的皇室厨师而言,味觉的受损是一个致命打击。奥古斯都在不久之后就因抑郁撒手人寰,临终前嘱咐他的几位儿子女儿继承他的衣钵,继续研究如何烧烤火龙肉,要让伟大的火龙也成为人类的食粮。

奥古斯都一世的后代中,最知名的应当是他的第三代子孙,佩莱玛什·龙舌兰,即众所周知的末代龙舌兰公爵,同时也是获得密港第一次皇家厨师团魔法技术大奖特等奖的厨师。他最知名的事迹应当是仅使用三只羊为材料做出了一道土豆炖牛腩,至于羊肉在他的物质魔法厨艺配方中是如何变成牛肉和土豆的,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晚年为克服烧烤龙肉的挑战而进行的各种实验,以及最终的结局与龙肉实验之间的关系。

佩莱玛什,主修物质转换魔法,就读于密港皇家魔法学院,并于新历341年获得密港皇家魔法学院烹饪学系的博士毕业证书。他烹饪龙肉的方法继承了龙舌兰一世的思路,即先降温后升温,以完成烧烤过程。通过对爷爷烹饪过程中的失败进行总结,佩莱玛什认为主要问题出在降温符文过于脆弱,以至于被爷爷一咬就破碎了。佩莱玛什致力于研发一种半永久性的冷却符文材料,能够覆盖在整块龙肉上面,并不会因为食客的咀嚼而被破坏——直到龙肉被完全消化。这种材料非常难以寻得,这也是他主修物质转换魔法和辅修炼金术的原因。通过研读兰卡斯特大师的著作,佩莱玛什选取了和兰卡斯特做龙肉测试时相同的材料——马苏里拉合金。这种合金由一定量的秘银和精金,以及高纯黄金还有钨金融合锻打而成,具有极高的熔点和韧性,足以扛过人的咀嚼与龙肉烧烤时的高温,并不会被龙炎轻易破坏。

在密港冶金中心完成合金的冶炼后,佩莱玛什使用物质转换将金属锭转换为了一层薄薄的金属箔,并使用半永久性刻蚀笔在金属箔上绘制了通用冷却符文。这种冷却符文是奥古斯都时代的改进版,不需要极北联合的冷冻珠也足以将火龙肉的温度压制到烹饪火焰温度以下。佩莱玛什随后将金属箔均匀包裹到了龙肉表面,并使用一种特殊的火龙肉加工法,试图将龙肉的表面温度提高,以完成烧烤过程。

然而,佩莱玛什的实验以惨烈的失败告终。通用冷却符文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阻止了龙肉受火焰烧烤的过程。由于冷却符文的效率太高,连烧烤使用的炉灶都险些熄灭。佩莱玛什只得更换炭火,采取更猛烈的大火烧烤,但极高的外部温度却透过金属箔激活了火龙肉中被符文压制的火元素。火元素被激活后却因为整块肉都包裹着冷却符文,压力无处释放,从而产生了内爆。佩莱玛什本人因为高超的魔法造诣逃过一劫,但密港烹饪研发中心却在这场史称“龙之复仇”的大殉爆中被夷为平地。随后佩莱玛什因重大过失罪被褫夺封号。大水道公爵的贵族封号被转封给一位后起之秀,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首席厨师长之一,龙格库塔定律的发现者,龙格库塔架构冶炼炉的发明者,龙格库塔·金光菊。

龙格库塔对龙舌兰家族的失败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温度上。龙格库塔第一个意识到,如果不使用比龙肉本身温度更加高的炉火,龙肉是不可能做熟的。这个定律,即任何烤肉使用炉火的温度必然高于常态下肉食本身的温度,也被称作龙格库塔第一定律,是记录在密港皇家魔法学院烹饪学院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后来,他又提出了龙格库塔第二定律,即“烤肉必须根据一定火候翻面,否则会烤焦”,也写入了密港皇家烹饪学会发布的烤肉学专著中。

基于这个定律,龙舌兰家族的先降温后升温的方法是必然使用不了了。为了获得更加高温的炉火,龙格库塔先生前往矮人群王的国度,勘测了世界上炉火温度最高的矮人国家点火装置。这个装置通过数百个复杂的符文相互耦合而成,并采用矮人特制的耐火石料堆砌外壳和作为法阵基材,能够将炉火加温到足以高过火龙龙息的地步。龙格库塔从矮人那里拿到了矮人特制的高温温度计,用于计算龙肉本身的温度。必须指出,龙格库塔本身的高温魔法师出身也是他将烹饪龙肉的技术路线设置为提升炉火温度的重要原因。龙格库塔经过计算,确认龙肉内部本身的温度可能超过了4000度。但当时主流的烹饪灶台,大多只能达到2000度,离足以熔化钢铁的龙肉还差的远。因此,龙格库塔决定改良灶台。他结合自己在密港学到的符文知识,设计了一种理论上最高温度能达到6000度的超级灶台。这个灶台参考了矮人国家点火中心的架构,但温度输出并没有那么激进。通过连接密港的魔力炉心,也就是众人皆知的碧绿深井,灶台能够达到6000度的极限输出。而在由个人供魔的情况下,灶台也能达到4000度的高温。龙格库塔设计的灶台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密港冶炼工会的极大欢迎。不过,龙格库塔设计这个灶台的本意,其实是为了烧烤火龙肉。

在新历422年隆冬的一个午后,龙格库塔的第一次烧烤龙肉试验在密港郊区的一个荒废的厨房试验地开始了。连接碧绿深井的管线已经铺设好,灶台也燃起了足以让空气发生扭曲的高温火焰。将使用耐热石材卡住的龙肉搬到灶台上,躲在远处掩体背后的龙格库塔按下了开始加热的按钮。伴随着难耐的高温,整个场地直接从隆冬跳跃到了盛夏。受邀前来观看的密港贵族们早有准备,纷纷脱下厚重的冬装外套,露出底下清凉的夏季装束——每次参与龙格库塔的烹饪表演,现场的温度都会升高到一个难耐的地步。而烹饪火龙肉这样的盛会,更是密港王国的贵族们所热衷的沙龙活动。伴随着火焰的噼啪声,龙肉的性状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在无数王公贵族的眼前,龙肉滴下了一滴龙油。这滴油被炉中设置的捕捉法阵精准地捕捉到,送入了密港皇家烹饪学会的档案馆永久保存,奠定了龙格库塔在烧烤龙肉这一尖端科研方向的奠基性历史地位。

然而,龙格库塔的试验虽然让龙肉第一次被加热滴出龙油,却终其一生也难以继续进步。龙肉在被加热到滴油后,似乎就固定在了那个状态,再也不会发生变化了。即使龙格库塔晚年又设计了温度更高的龙格库塔-II灶台,乃至直接借用了矮人群王的国家点火中心,也只是让龙肉滴出更多的油。待其完全冷却后,肉质却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这些油被证明是一种优秀的炼金术原料,因此被炼金学会高价采购用以制作药水。龙格库塔于新历551年怀着遗憾去世,死时连密港的皇室都为他降下半旗致哀,并为他安排了与帝国皇帝同级的安葬礼仪。龙格库塔被安葬于密港郊区,曾被他用来做实验的荒废厨房,此时已被改造为龙格库塔·金光菊纪念馆,以表彰他提出龙格库塔定律与为烧烤火龙肉做出的贡献。

于是,烧烤火龙这一课题便又停在了这一个瓶颈,直到一位天才的诞生,才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位天才正是大名鼎鼎的安布罗斯·库克。安布罗斯在龙格库塔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温度是制约烧烤火龙肉的重要因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长期被厨师们所忽略,那就是龙肉中含有的大量火元素。安布罗斯从佩莱玛什的失败中得到启发,他认为佩莱玛什之所以会烤出殉爆,是因为激活了火龙肉中的火元素。而龙格库塔之所以只能烤出滴油却无法更进一步,正是因为炉火的火元素与龙肉中的火元素达成了动态平衡,这些火元素保护了龙肉,避免其被烧熟。这个洞见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在我们现在的时代却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总之,安布罗斯提出,应当寻找一种方法,将火元素从龙肉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一种特殊的火元素混合器,再将火元素混合到龙肉中,从而达到烧烤火龙肉的目的。在这个工序的中间过程,需要将龙肉在失去火元素的状态下进行烧烤,从而使龙肉完全被烤熟——随后再将提取出来的火元素注入回去,完成最终的风味化。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作“透析式烧烤”。

安布罗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灶台架构,即集成了火元素吸收器和火元素混合器的龙格库塔式灶台。作为进一步的改良,从火龙肉中抽取的火元素将被添加进炉火中,这正是古老东方烹饪理论中的“原汤化原食”。通过这种方式将龙肉中的火元素重新从外部侵入到龙肉中,并不断抽取龙肉中的火元素,使肉中的元素一直处于恒定低值,从而避免龙肉中的火元素与炉火形成动态平衡,以成功烤熟龙肉。题为《基于龙格库塔式架构的新型烧烤火龙灶设计》的文章在密港最权威的烹饪学术期刊《密港烹饪学报》上一经发表,此前籍籍无名的安布罗斯登时名声大噪。密港皇家烹饪学会立即拨款为安布罗斯打造了一个原型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布罗斯一号,并在密港烹饪研发中心现场进行了测试和答辩。

在新历875年水月23日,安布罗斯使用安布罗斯一号在密港皇家烹饪学会的会员围观下进行了他的烤火龙实验。实验初期非常成功,安布罗斯一号只用了龙格库塔式灶台一半的时间就炙烤出了龙油。即使安布罗斯的方法完全没法更进一步,仅凭这个成就他就足以进入密港皇家炼金学会成为正式会员。随着时间的流逝,采取透析式过滤符文的火元素提取器开始全功率运转起来。然而,出乎安布罗斯意料的是,火龙肉中的火元素含量实在太过巨大,超出了他设计的安布罗斯式灶台处理的冗余。正反馈机制导致灶台的火焰越来越大,火焰的温度逐渐超过了灶台本身能够适应的温度,各种精细绘制的合金法阵在灶台的高温下开始失灵,火苗蹿上了学会的屋顶,差点将整个研发中心付之一炬。

在场的会员大多是密港皇家魔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因此联合起来释放了魔法,将火焰强行熄灭了。然而,当学会的会长走上一片狼藉的灶台,检查放在灶台上的龙肉时,却发现火龙肉朝向火焰的一侧出现了焦黑的痕迹。对于其他肉类,这样粗糙的烤制无法入会长的法眼。但在火龙肉上出现这样的变化,足以令最喜怒不形于色的烹饪学会会员大惊失色。安布罗斯的成就被广而告之,他也被密港皇室授予了当年年度的龙格库塔烹饪最高奖。

安布罗斯随后改良了他的设计,增加了处理火元素的冗余。新的结构能够将抽取出的火元素暂时存储,以一个缓慢的速度加入灶火中,从而避免火焰温度和大小的无节制攀升。随后的新历878年火月12日,也是我们现在的火龙节的那一天,安布罗斯在密港皇宫演示了他的烤火龙实验。那次实验大获成功,火龙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烤的四面焦黑。安布罗斯先生随即尝试咬了一口他本人烤制的火龙肉。这个举动相当冒险,当时在位的密港女皇、密斯特蕾雅三世陛下急令一整个皇家医学院的所有专家教授全部赶到皇宫,时刻准备救援可能因咀嚼火龙肉造成一级伤残的安布罗斯先生。不过,安布罗斯除了舌头有少许烫伤以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证明了安布罗斯成为密港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烤制了火龙肉的人。安布罗斯本人当即被密斯特蕾雅三世封为安布罗斯大公,将半个大裂谷封给他作为领地。安布罗斯大公冕下随后因为吃下了火龙肉,习得了龙吼——从而解决了兰卡斯特大师几百年前提出的问题,即龙肉到底有什么功效。

之前提到,安布罗斯只是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安布罗斯大公只是解决了火龙肉不能被烤熟的难题,而密港烹饪学会除了关注肉能不能被烤之外,更加关心火龙肉能不能被烤好吃。安布罗斯虽然将肉以暴力烤熟,但火龙的肉质因为其肌肉发达而结实的原因,相当柴且难咀嚼。龙肉由于大多历史悠久,带有难以去除的腥味。而且,安布罗斯的方法只能烤熟表层的肉,侵入的火元素随着肉的厚度,其强度也会递减,在内部依然会形成火元素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火龙肉在内部依旧是生的。这同样带来了食用火龙肉的安全隐患。据历史记载,新历933年,当时在位的皇帝密卡斯特拉一世因为吃火龙肉时不慎引发内爆,头颅被龙肉爆炸波及,当场驾崩。当时密卡斯特拉登基不久,尚未有后。这一事件引发了密港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火龙肉能被烹饪的基础上,密港皇家厨师团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其中最值得讲述的,便是帝国近代最伟大的厨师之一,同时也是帝国皇帝,密尔斯特拉斯二世陛下。密尔斯特拉斯二世陛下采用一个在帝国早期即遭淘汰的烹饪方法,即使用水煲汤。据传说该方法来自神秘的东方古国,东方人用这种方法能够烹饪出令神明也赞不绝口的高汤。这种方法被引进后,确实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在火龙肉的烹调上却遇到了滑铁卢。

前面说过,龙格库塔测试得到龙肉的内部最高温度能达到4000度。当这样的高热物体被放入水中,会立即引发水元素的暴动,从而造成大爆炸。新历336年,时任密港皇家烹饪学会会长的斯普拉斯特侯爵就因尝试水煮龙肉引发大爆炸,不治身亡。因此,煲汤这一烹饪方法很快被龙肉研究者们抛弃。而密尔斯特拉斯陛下结合安布罗斯大公的方法和龙舌兰家族的尝试,将龙肉内部的火元素进行抽离,并使用降温法阵压制龙肉的温度,使龙肉能够被水所浸没。密尔斯特拉斯二世是东方烹饪哲学的忠实拥簇,他以东方的太极调和思想,选择了黄瓜、冬瓜等性寒的食物作为辅料,意图以性寒的食物压制性热的火龙肉。同时,他也采用龙舌兰家族的降温法,试图以东方煲汤的思想,将龙肉的精华以煲汤的形式析出到汤中。然而,由于水的温度有极限,水温完全不足以烧熟火龙肉,因此这个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了寻找到水的替代品,密尔斯特拉斯二世最终采用液态精金作为煲汤的主材料。精金在熔融后温度能够超过4000度,足以烧熟龙肉。配以安布罗斯的透析式烤制法,密尔斯特拉斯二世得以在精金水中加入大量的香料和调味品用以调味,并同样加入了冬瓜等性寒的食材。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凝固的精金球,包裹着熟制的龙肉。密尔斯特拉斯二世创造性地使用精金电钻在龙肉表面钻出直达内部的孔洞,从而使液态精金能与火龙肉充分接触,使龙肉从里到外均被烤熟。通过这种方式,皇帝陛下做出了被后世称为铁蒺藜的龙肉烤制方法,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唯一能够将火龙肉从里到外均烤熟的烹饪方法。直到现在,这也仍旧是烹饪火龙肉的主流方法。此外,密尔斯特拉斯二世还使用烟熏法为龙肉调味,从而避免了龙肉柴而腥且无味的缺点,目前是烧烤龙肉界主流的调味方式。

最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现代。目前龙肉的主流烹饪方式依然是皇帝陛下发明的铁蒺藜法,或是使用安布罗斯法烤熟表层后使用电锯锯下。然而,我们密港皇家烹饪学会最近刚刚找到新的可行的烹饪方式,这要归功于航空航天学会的安娜萨希雅·隆格施塔特教授。安娜萨希雅教授使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热源对火龙肉进行烹调。这也是密港皇家烹饪学会历史上进行的投资最高的一次烹饪实验。密港皇家烹饪学会联合密港皇家航空航天学会,使用大水道号太阳探测器,将一块火龙肉送至太阳表面。大水道号于三日后焚毁,而其搭载的火龙肉则于次日在密港郊区被发现。我们能够确定的是,火龙肉能够被太阳的烈焰完全烹饪熟,从而避免了需要破坏龙肉整体结构的铁蒺藜法和安布罗斯法。使用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对火龙肉进行调味。

在烧烤龙肉的探索历史上,无数历史先烈和风云人物为烧烤火龙做出了艰苦卓绝而无可替代的贡献。然而,烧烤龙肉的未来决不仅仅只有将其烤熟然后烟熏而已。密港帝国将继续探索烹调火龙的方法,并正在尝试将火龙料理推广到全球。让我们向密港帝国的贡献者们致敬!

[[>]]
——密港皇家烹饪学会会长,大裂谷公爵,安布罗斯二世,于密港皇家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