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词癖与齐物论.

源页面
2025年5月7日
修订 3
评分
44
↑ 44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44
Wilson 95% 下界
92.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SOURCE_CHANGED
1 个月前
SOURCE_CHANGED
3 个月前
修改标签
4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作者。

最近投票

1 / 5
2025-09-06
2025-08-27
2025-08-22
2025-07-29
2025-06-28
2025-06-20
2025-06-12
2025-06-07
2025-05-10
2025-05-10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theme:deserted-years-theme]] [[>]] [[module Rate]] [[/>]] [[tabview]] [[tab 页面一览]] [[include component:author-page   order=title |   translation=yes |   background=yes |   image=no | ]] [[/tab]] [[tab 上叙的话]] 欢迎点开这个作者页。 正在这里跟你对话的,不是任何一个下叙角色,而是货真价实的,对着电子屏幕码字的那个写手,那个“以科学、理性、冷静的写作风格传达恐惧的互联网接龙小说创作项目”的作者和读者。 ---- + 关于下叙和基金会世界观: 我没有下叙角色,或者干脆就没有OC的习惯;大概是因为我对基金会的态度和一些作者存在差异,不少前辈多少还是更体认基金会的“同人”这个基本属性的,但在我这里,基金会更多是一种多媒体偏文学的纯粹艺术形式,更偏重文艺创作和鉴赏,而不是更接地气的“搞同人”。 这整个体系最重要的特点想来有二,一是多媒体,在我这里网文、R18文甚至论坛或评论区的段子都和“偏文学的纯粹艺术”不冲突,都是当代文艺的表现形式,而scp相对特殊的点就在于其多媒体性质。一篇文的版式、配图、语法标识和界面排布本身同样是文章表现力的来源之一,相应地主流大平台上的网络文学则相对缺乏这种性质。第二个重要特点则是“共创”,你可以写我的设定,ta的文又和另一个ta的文有联动,这种层叠交错累加的结构才让scp基金会成为了一个写作社群,而不单单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发表作品的写作者们。 当然,多媒体、共创这两个特点都不是基金会所独有的,类似的亚文化社群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也多如牛毛,真正让scp基金会确定为其自身的还是其各时期的代表性内容、风格和一些著名的IP。比如最基本的skip的格式,控收保的提法,早期的博士们以及中分英分的整K等等。 说完我没有下叙的理由,可以看出已经扯了很多不直接相关的内容。这应该就是我作者页的风格,一个比写文本身还能盛放我过分旺盛的表达欲的地方。 ---- + 关于长评: 说到表达欲,我相信来到这个作者页的读者至少有部分是通过我的长评熟知我的。对没错,其实那些长评也是释放我表达欲的途径,我也顺势澄清一些我的心态: 首先长评这件事,我放在第一位的还是“我自己的阅读感受”,没有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任何人给过我任务或者要求,我也不是会给每篇文都写评论的类型,首要的前提还是“我看了这篇文内心有想说的东西”,然后才有之后的一切。 其次我不少评论看起来确实偏长,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太过啰嗦(想把很多逻辑上的弯弯绕绕盘明白,而不是简单留一句模糊的感受就走。至少想要尽可能弄明白我有某种观感的原因),以及我看文的过程中脑海里浮现的感受我都想把它记下来,不是所有点都从“帮助作者”出发,所以也能看出我的很多评价是高度经验化和主观的,我有如此的感受,所以我想把它说出来,如此而已。 最后,也说说我看文的偏好:短文。这里的短文倒也不止限定在超短篇([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hort-contest-hub 噤声竞赛]那种程度),稍长点的我也可能看,但总之越长我看完并且写评论的概率是大致降低的,而对于我根本没看完的超长文,除非大致扫一遍之后的风格特别吸引我,我都选择了nv。不是他们不优秀,是我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我而言看文和写评论,前者并没有轻松多少。除非你的趣味度特别爆,至少要到[https://scp-wiki-cn.wikidot.com/af-cn-2025 愚竞]里[[*user OxygenNine]]的[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4000j-j 墨逝无闻]的那种程度(就这篇我都几次想跳过,但好在最终还是点进去了,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看完),我才有可能看完篇幅在它及以上的文。所以那些宏大的世界观,史诗般的波澜壮阔,细碎唯美的情感描摹……就只能留待他人或者较远的未来欣赏了。 ---- + 关于创作及其体裁: 在正式拥有wiki账号和成员资格之前,我也自认为有过写作经历,虽然只是纯粹个人的写作爱好,原因也仍然是我旺盛的表达欲(甚至有段时间我通过QQ空间给同学的印象都是大长文);只不过这种表达欲更多是偏向杂文的,文史哲的趣谈、联想、对位,社会的观察思考和模型构建,特殊短暂的情感意象……当然说得有几分高大上,实际基本是胡咧咧、没啥艰深或者光辉的价值,我知道自己学识其实还差得远,但我态度就是比较随意。很多典故名词基本都是望文生义不求甚解,总之为我所用而不是照本宣科,我才觉得更有妙趣。 ——这种偏向杂文的表达欲其实跟基金会这种正常写作社群的需求并没怎么精准对接上:基金会里大部分体裁还是更像小说,就算最自由(被不少前辈认为最“垃圾桶”)的图书馆的苍树与血,都仍然是更小说的内容居多,纯粹发表意见、谈玄说虚的文总归是不多的。大伙来“鞋垫”网站看文,多半也不是期待看到一个表达欲过剩的家伙传播相对现实(不够架空)的奇谈怪论的。所以,当然只能塞进作者页里面了。 也是这个原因,其实我一开始是想更多写图书馆的,毕竟更自由,分我是真不太在意,把我想写的写出来且可能有人(还是同样对比较亚文化的创作类型感兴趣的人)看就足够了。但后来发现各种竞赛基本都没咱们图图馆的份,我又没有太多精力和动力自己平A(都是靠报名竞赛稍微“逼”自己一把hhh),到头来反而成了稍偏goif的写手(毕竟大部分作者的goi占比都没有跟我一样达到了约莫四分之一吧)——当然未来不好说——原因当然还是goif毕竟品类丰富,同样也提供了不小的自由度,我写过的好些goi的要求基本都不构成什么行文的限制,自然可以让我自己发挥。说白了还是追求写作的自由度;当然话又说回来,最自由的当然是自己写文、不给人看,想写啥写啥,但毕竟没那么有趣有感觉吧。 总之在我这里,创作的偏好还是图书馆>故事≈goif>skip。故事虽然有点世界观限制,但自由度其实也还不错,更别提一些特定情况下也能跳出限制;对我而言最难写的还是skip,我确实缺乏这种小说思维,对于情节构建、创意等方面能力相当欠缺,而skip反而更多吃点子吃构建,自然会觉得难写。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仍然是囿于精力,我对很多已有的经典作品和基础设定都不够了解。像整K我好像都没看过几篇,很多诸如狄瓦、红王、缢王之类多篇文章联动构建的角色、设定我也仅仅停留在知晓名字的程度,感觉知识储备不如所谓的“云小鬼”,人家反而对很多经典早期设定信手拈来。这事吧还是等未来,如果有机会……现在我还是当一个不怎么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纯原创作者吧。 ---- + 关于上叙其人和入坑经历: 说完了这些,再介绍一下我本人、入坑的经历。男大,在圈子里其实年龄应该不算小了,毕竟很多刚刚入坑的沉默的萌新的年纪大概也就是高中生上下。可以透露的信息包括是理科生(只是对文史哲保持着轻度兴趣)、重庆人,既非现充也完全算不上二次元,而且现生相当乏善可陈,在目前所处的人生阶段在世俗意义上相当失败。但心态倒还好,不管是在创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他信息没人问我,应该也没必要介绍了。 第一次接触基金会IP还是大概十年前?的小学补习班,有个同桌忘记出于什么理由给我介绍了这个体系/平台,当时就顶着各种卡顿、隔绝反复上官网看文,应该是没看几篇甚至没注册账号,讨论区什么的自然是看不到,但至少一开始就不是云小鬼,应该是清楚知道基金会并不真实存在、它是一个科幻/恐怖/奇幻等内容的创作平台,有着相当多的作品、设定,也分为中分和其他分部,那些最受关注的设定大多来自早期英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知道这些感觉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是。 当然这段热衷于主动啃文章(毕竟小孩子阅读能力还有限,文字量不太好接受)的时期没有持续太久,整体上后来几年只是保持一个大致听闻的程度,会稍微看看一些非官网平台的相关内容,当然对这段时间内社群的变故等等都不可能知情,对当时诞生的诸多经典作品也更是不了然,顶多是对19年底上精的[[*user Simon Arran]]西蒙佬的[https://scp-wiki-cn.wikidot.com/rainy-stars-with-the-thunderstorm 霆霓飘霖,星陨如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然后就被根本查不完的设定和链接吓退了。 然后时间来到21年,基金会在圈外的确是骤然消失了,这件事我倒是有亲身经历,本来还能搜到的内容瞬间踪迹全无,但当时我试过官网仍然可以打开、看文,也就了然这对社群核心其实没那么夸张的影响了。当然,从小学到这时候过程中最大的阻碍还是网站本身——它很难登。一个界面要刷好几遍,打开首页要等一分多钟,甚至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http(s)导致的错乱显示……顶着这些险阻,自然很难对它有太大热情吧。 22年因为我已经遗忘的原因注册了wiki账号并姗姗来迟地加入了中分(毕竟刚接触到的时候发现年龄还不够,当时就决定乖乖等到年龄达标再说),23年发表了第一条评论,直到24年[https://scp-wiki-cn.wikidot.com/library-contest-2024 图竞2]发表了[https://scp-wiki-cn.wikidot.com/wanderers:colossus-with-silence 第一篇文],这算是我认为的正式入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bushi)。 感觉契机更多还是,不知道是由于我设备做了更换的原因或网站本身做了改进的原因,大学之后基金会更好登上了,大部分时候首页都能秒开,偶尔白屏加载时间也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再加上本来就过剩的表达欲,所以最终才选择了入坑。大概一年过去,虽基金会的社群风格确实不完全匹配我的表达欲倾向,但互联网上确实也找不太到类似的既有一定自由度又有写作-阅读交互的共创平台了,所以很庆幸、更不后悔。 ---- + 入坑后的经历&遇见的朋友们: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切实的经历。 比如不同体裁发表的文总体上都得到了鼓励和认可——当然这同样也是由于某种意义上我没什么心气,不管是看别人的文还是对自己写文发表的标准/要求都不高,我觉得网站上80%的活文都是不错的,很多文我不认可不喜欢仅仅是因为我自己还不够包容、有一定的偏狭,这不是谁的错,未来我也会尽可能改进。这可能也是一些朋友觉得我的评价太“夸夸”、打分太up朋友的原因,但我也真的没别的想法,我只是标准比较低而已()。 这种鼓励和认可还是很让我感谢的,比如比较令人惊讶的事实是我入坑以来只死了一篇文,而且它的死我也觉得很得其所——因为那是一篇[https://scpsandboxcn.wikidot.com/mh516-youmo### 幽默](),冬征发了一篇活文之后另起的一篇我真的写爽了的幽默,没记错按序来说应该是幽默6。其他文,包括[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3831 第一篇skip][https://scp-wiki-cn.wikidot.com/wanderers:colossus-with-silence 第一篇图图馆][https://scp-wiki-cn.wikidot.com/half-the-body 第一篇故事]和[https://scp-wiki-cn.wikidot.com/little-kingdom 第一篇goif]都活了,我的标准很低,这对我而言就足够了,很感谢喜欢我作品的人,尽管不多哈哈哈哈。 在入坑一段时间后我通过其他基金会外围群的途径接触到了床脚(创作交流群),它对我写作的帮助整体上也是最大的;因为我写文确实不喜欢给别人看稿,习惯就是一遍成,很多地方我知道可能不合读者口味但是我确实想这么写,于是床脚反而成了给我最多潜移默化的创作影响的地方。说句公道话,床脚的创作讨论浓度真的不低了,很多话题要么就是关于一些标准、观点的讨论,要么是关于某个设定、类型的评判、分析,以及关于具体文章实例的评价和态度表达,还有对某个可能的创作元素的畅想……这些其实都是对创作很有助益的,从中我也了解了相当多的、当下的创作社群对某类作品、某个设定、某篇文的思路以及某些作者的不同看法,一些创作、写文、使用网站时候的小技巧,以及一些值得一读的作品等等,总之除了一些必要的放松和日常习惯内容之外多少都和创作关系匪浅,我的获益是很多的。 还值得一提的就是,床脚里的大家也很有意思,可能因为都是创作者的原因,有才程度真的很高,很多场景片段虽然可能已经遗忘,但当时看着真的很有妙趣,总之是个极好的地方。虽然我发言其实不算多,但就跟我阅读你会文章一样,大部分消息我都会刷一眼,也就对很多床脚群友有很鲜明的外在印象;我甚至动过在作者页里专门开一个版块写一写对床脚群友们的印象的心思,但后来发现还是容易显得冒犯,内容也可能太多,对有些朋友的印象不浅但是不太容易付诸文字……总之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但对经常在床脚发言的、不管是大佬萌新的众位确实都有鲜明印象,这一点是不假的。 还是只提几个特别想提到的名字吧: [[*user Mahashi Kazuhiro]]耙耙柑。虽然已经暂时淡坑,但她实际上还是我进入中分的引路人,在一开始提供的帮助对我来说是相当珍贵的。 [[*user HuaNianQwQ]]华年。文和人加在一起都很喜欢的作者,不管是[https://scp-wiki-cn.wikidot.com/petrifaction 石化]还是幽默我都喜欢,人更是有一种说不明白的正面气质。 [[*user mmmrrr]]入鹿。跟我差不多时期入坑的新人,但已经基本上成为很优秀的写手了,一开始的风格我就很喜欢很看好,之后的创作更是越来越棒。人也很纯良,真好。 [[*user Nightingale_FZ]]夜莺。已经算是老资历的佬,生相系列我很喜欢,夜莺的创作风格也很独特,基本上是基金会内无代餐的水平?当然也和华年一样有除了正剧之外的不可说作品,我也一样很喜欢,所以才提。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字,从公认的大佬,有过知名作品、单篇分数几百上千的那种,到社群的中坚力量,作品数目不少、分数也基本都是好几十上百的耳熟能详的名字,再到和我同期甚至更晚入坑的可爱萌新们,他们的很多作品也都很有意思很有潜力,以及艺作佬代码佬以及为社群的其他重要组分做出贡献的朋友们,原谅我只是笼统地提及你们吧。 ---- + 关于作者页本身: 最后再聊聊作者页。 刚入坑的时候心心念念的作者页资格结果比我想象得更容易拿到,持续创作一段时间后它就自然拥有了,但之所以在拥有资格后拖到现在(2025/5/7)才正式发布作者页,大概还是跟[https://scp-wiki-cn.wikidot.com/kaogezi2 这期烤鸽子企划]有关。报名了[[*user HuaNianQwQ]]的石化,也想好了大概写什么,但具体内容直到最近才落成;而一开始的想法则是在发布[https://scp-wiki-cn.wikidot.com/more-than-trio 这篇]之后再写作者页,自然也就跟着鸽了很久,毕竟欠着一篇文还发作者页什么的感觉不太对劲?虽然也不会有人追讨在意就是了。 至于这个标题,更多是对我整个人的理念的概括,齐物论可以说就体现在我标准相对宽松这一点,在我这里,那些好文确实比神风优秀不少,但未必优秀那么多,那些普普通通的文也未必比那些著名经典差很远很远。坏的没那么坏,好的没那么好,确实存在差别但差别总归没那么大——大致可以这么来理解我的“齐物论”,未必是人家庄子的本意,但还是我说过的,只是借来表达自己而已。至于更根本性的、更深的“齐物论”理念因为有点太过离经叛道,就按下不提了。 恋词癖则是字面意思,我痴迷于符号本身,双关谐音歧义拼贴复制并置押韵……只要是文字游戏我都可能觉得有意思。以及我并不聪明,很多思想、哲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美学,那些半通不通的、ai生成的、精神病人的“词句”,我相对容易为它们而倾心。此谓恋词癖。 有关接下来的几个TAB中我的作品们:我那大概率冗长的作者贴其实已经做出了相当完整的介绍,想说的话大多都在那儿了,所以在这里我尽可能简短地给出评价。 ---- 最后,感谢你能够看完这么多的内容看到这里。未来这个作者页的内容可能还会越来越多…… [[/tab]] [[tab 原创项目]]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scp-cn-3831 |extract= skip首作。尽可能保证不出基础错误之后,它能成功存活给了我不小的自信心,现在看仍然很有意思。 |align=center |scpname=- |nametext=按下井号键,逃离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scp-cn-3074 |extract= 调酒竞赛的神必作品,尽力去混了我一直喜欢的两个skip,但结果稍显不如人意;不是指分数或者曝光度,主要是写作过程中感觉到一些该用力的地方有点力不从心,只能勉力而为之。 |align=center |scpname=- |nametext=忆应书 ]] [[/tab]] [[tab 原创故事]]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half-the-body |extract= 一次对存了好几年的点子的捕捞尝试,能活本身也是成功,也显示出故事体裁的自由度。蹭一个项目之后就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真好。文笔也让我自己很满意。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till-now |extract= 生相初尝试。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是在写它之前我也不明白生相系列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写完之后就发现我明白了,至少明白了对我而言生相系列应该有什么。比上一个故事更像基金会该有的内容,也是写爽了的作品,就是把本身有争议性的原文带死了我真的真的很抱歉……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domc-demonstration-mutsumi |extract= 一个不搞笑的人在愚竞的整活,其实比起整活更像是文字实验,观感还是让我想起一些现代主义的作品(这个人好不要脸.jpg)。把彼此之间本不相关的搞笑题材用不搞笑的方式连缀在一起,这事确实挺愚人也挺酷的。女乐也很关键,没有这个要素估计这篇文跟3074结局差不多,分应该还是有点,但是没评论看着怪冷请的。 |align=center ]] [[/tab]] [[tab 原创GOI格式]]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little-kingdom |extract= goif首文,剧组真是个好goi,很有风格,也保留了和原初系列脱离的自由。逆练《小王子》也是逆练爽了的,就是时间精力有限,做了些取舍;当时觉得有点可惜,但现在看来是对的,现在这个版本都显得太麻烦太难读,还好没再写多一点。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nobody-and-jigsaw-puzzles |extract= 胆子比较大的一篇,纯自己作品的联动这种事情看起来就不该新人干,但我偏偏还就那个干了,也是充分发挥我写长评时候的思路在写文,爽肯定爽,但是感觉比上一篇小王国还难读。读者辛苦了,也感谢nobody带来的自由度,当然还是尽可能做到了尊重原有设定的。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more-than-trio |extract= 梦神初尝试。感觉重要的不是一味往别人的冰或者癫靠,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梦的感觉,私以为是到位了的。和石化IP结合意味着还是得把事情落得具体一点,不然不够尊重中心页的基本要求,所以就该这么呈现,短一点则是方便读者,应该都没啥问题。BTW,石化+梦神真的挺有意思的,要是还有人来写就好了(不过感觉可能性不大。有我写过了别人应该就不会碰,做出差异性挺难的)。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art-finds-its-way-out |extract= 第一次参加组队竞赛的作品,体验其实蛮好,队友、队长都超靠谱,我自己又没有给自己太多压力、没太大“争”心,自然体验良好。其实空岛不完全符合我的写作期望,但纵览地精各地点也没有更想加入的了,冲着队友的合适程度(都是我很认可甚至很喜欢的优秀创作者,但又没有到仰望都难的那种社群顶尖层次)还是选择了空岛。写作本身则感谢扎克新创的goif,非常好用,过程中尽可能参悟了入鹿和hanyao先一步成文的作品,点到即止地串了一下地点各设定——空岛本身的初始设定也很不错,五脏俱全、故事空间多元且不狭隘。其实写完之后我是有点没数的,音乐性质有点强却又没有真正深入,多少有点空谈之意,但首先是队友之后是读者评分上的肯定让我倍感振奋,也算是宣告这次稍显具体、且涉及大量取名或设定背景的虚构挑战的小小成功吧。 |align=center ]] [[/tab]] [[tab 原创图书馆]]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wanderers:colossus-with-silence |extract= 真正的基金会首文,分惨不忍睹但是我还是感觉它没啥问题,我就想写这个。某种渊妙版本的长而无物,写得挺累但是不后悔。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wanderers:fractal |extract= 更传统一点的图图馆,感觉也是很能体现我个人风格的一篇。每次回看我都很喜欢,那种感觉把握的还是挺精准的,也感谢灵感来源本身的微妙性。 |align=center ]] [[div style="height: 10px;"]] [[/div]] [[include :fishbone:fishbone-author-page |url=wanderers:post-divine-comedy |extract= 近期写得最爽的一篇文,堆灵感拼合+堆料写作手法的产物,我说拿来主义王朝了有没有懂的。不过最惊喜的是即使使用这种方式,我也自认为成功表达出了些什么。而且对我而言蛮酷的。顶多是山城版式稍稍有点驾驭不住?但也没有更好的了,只能说还好我换了顶图。 |align=center ]] [[/tab]] [[tab 留言板]] [[module Comments]] [[/tab]] [[/tab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