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镜子

源页面
2025年5月27日
修订 1

核心指标

更新于 2025年11月6日
评分
11
↑ 16
↓ 5
支持率
76%
总票数 21
Wilson 95% 下界
54.9%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726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1
修改标签
5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wanderers, 原创, 苍树与血。
创建页面
5 个月前

最近投票

1 / 3
2025-06-01
2025-05-31
2025-05-30
2025-05-30
2025-05-30
2025-05-29
2025-05-29
2025-05-29
2025-05-29
2025-05-28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2553文字字数 2244
[[>]]
[[module rate]]
[[/>]]

[[=]]
++ 序言
[[/=]]
当纳西索斯爱上倒影中的自己时[[footnote]]希腊神话中的神祇纳西索斯,形貌昳丽,在无意间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就此爱上了自己。“水仙”的希腊语就出自纳西索斯的名字。[[/footnote]],镜子便成了现实与梦幻的交界。从《红楼梦》里风月宝鉴的警幻到博尔赫斯笔下交错的镜中迷宫,镜子始终站在物质与精神的交界处,是人类——乃至人性——的复现。

[[=]]
++ 一、前世今生
[[/=]]
在原始时代,人类第一次接触了“镜”。那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最常见的镜面是水。在风平浪静的春天,由野芳佳木妆点的湖成为了人类的第一面镜子。还未真正成为自我的人们,首次看到了自己的模样,看到了与芸芸众生截然不同的自我。##darkgreen|**他们辨析出了自己的意志所控制的族群中的那个个体。**##

新石器时代,人类学会了“抛光”这门贯穿人类史的技法。从玉石到光滑的黑曜石,人类终于掌握了主动观察自己的技能。红山文化的玉璇玑或许就是某个早期人类的“自画像”的画布。##darkgreen|**这是“镜子史”上的重要革新,代表着人类可以主动制作镜子,主动认识自己的外貌。**##

两河流域、古埃及、中国商周时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青铜镜;古希腊、罗马人钟爱银镜;中国汉代发展出了铁镜,甚至能镀汞以增强反射。然而到了这时,镜子已然不仅仅是一个能反射光的金属片了——它们拥有了文化寓意。古埃及镜子关乎太阳神崇拜;中国铜镜背面铸有吉祥纹饰或铭文……##darkgreen|**镜子开始衍生出更多意义。**##

公元一世纪,罗马人首创玻璃背衬金属箔的镜子,但可惜这种工艺在中世纪失传;十三世纪,意大利穆拉诺岛工匠复活玻璃镜技术;十六世纪发明汞锡齐镀层法,威尼斯镜成为欧洲奢侈品。自此,##darkgreen|**玻璃镜在镜子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
++ 二、镜子与人
[[/=]]
人类有一个怪癖,就是即便多么热爱自然——相对地多么厌恶人造物——都忍不住用人造物去比喻大自然,尤其是我们见到某自然景观的第一反应想到的喻体。例如脍炙人口的“大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footnote]]出自《世说新语笺疏·咏雪》。[[/footnote]]的对话。然而自然界可以用镜子比拟之物却少之又少,除了各种水面、冰面、石头以外大概别无他物。这使得“镜子”这一物象几乎失去了在原始的大自然中的地位,而反倒在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扎下了深深的根系。

镜子其实有很多种——我指它们的装饰物,这东西的主体当然是变不了的。现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多是简朴的塑料边框、金属边框的小镜子;很多人家也会装上几个大镜子,以便打理衣着;但最初被贵族们(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广泛使用的镜子可不是这样的。那些镜子被妆点上华丽的木质边框,上面雕刻着繁复美丽的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它们的框架被镶上金边,抑或是刷上光彩夺目的白色、银色、金色的漆。此举意义何在?我十分肯定,这样对待镜子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家具,有完全不同的缘由:因为待在镜子中心——这些雍容华贵的装饰的中心的——是人。这些珠光宝气的玩意儿围绕着硬邦邦的镜子,拥簇着的却是人。试问谁不想让自己变得高贵美丽——在镂金错采的拥簇下?##darkgreen|**镜子给予人对自己的欣赏,给予人欣赏自己的权力和能力。**##

自从网络闯进了人们的事业,让人们认识到:“啊,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比我美丽、英俊的人”,容貌焦虑便出现了。这种思想是恐怖的。小到在社交时容易陷入莫名的尴尬,大到完全不敢面对别人——甚至亲人,容貌焦虑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试想若世间从来没有“镜”——即任何能让你看到你自己的东西,我不敢说容貌焦虑会荡然无存,但至少会大幅减轻吧。因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人看到自己这张脸了。但可惜,镜子存在,且不可能被彻底消灭。##darkgreen|**镜子让人们更加重视外貌,甚至攀比外貌,使人自卑。**##

于是愈来愈多的人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样貌。要达成这个目的,有三种途径。
* 化妆。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技能,可以给予人异于以往的自信(如果你化得好)。而镜子是化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保养。从敷面膜到按摩,人类研究出许多种自然塑造美丽的样貌的方法。虽然在保养过程中你可能可以做到不是用镜子,但我敢打赌你不可能不用“镜”来检验你努力已久取得的成果。
* 整容。这是最暴力的方法了。虽然可能有毁容的风险,虽然在晚年可能不那么好看了,但人们还是愿意在自由自在的青春年华让自己的脸变好看。同样地,你不可能不用“镜”来检验整容的成果。
##darkgreen|**镜子给予人改变自己的权利,让人可以让自己如愿改变样貌。**##

镜子在语段中最常见的用法就是描述人的状态,因为一个人只有面向镜子才能认识到,此刻的自己是多么颓唐/邋遢/迷茫/疯狂/忘本……这种技法通常用于记叙文中;当然,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发现镜子不仅能用于认识自己,更适用于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你独自一人时是如何调整生活状态的?大多是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吧。当我凝视镜子中那个陌生人时,我方才注意到,这时的我竟然完全脱离了理想中的那个我。于是我继续凝视着他,凝视着那双渐渐变得不甘的眼睛。我需要告诉他,他还担负着使命,这使命是凝视他的这个人所赋予的,来自梦想,来自内心。##darkgreen|**镜子是人类自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在迷失自我时重回正轨的重要媒介。**##

[[=]]
++ 尾声
[[/=]]
从青铜的幽光到玻璃的明澈,镜子始终是人类最忠实的沉默对话者。它见证了人类对自我的凝视、怀疑与迷恋,在文学里化作隐喻,在艺术中成为哲思。当然,镜子的作用不止上述几种,比如“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源自分别的两人以破碎的铜镜作为信物,最终重新相认……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让镜像愈发清晰,人类却仍不忘记向内里寻觅——那水面模糊的倒影中,藏着最初认识自己时的战栗与惊喜;平滑的梳妆镜记录了欣喜或悲戚的那双眼。

镜子的故事,终归是人的故事,是内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