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3699

源页面
2025年6月24日
修订 4
评分
19
↑ 22
↓ 3
支持率
88%
总票数 25
Wilson 95% 下界
70.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422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SOURCE_CHANGED
2 个月前
修改标签
2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不可摧毁, 不可移动, 视觉性。
SOURCE_CHANGED
2 个月前

最近投票

1 / 3
2025-08-24
2025-07-25
2025-07-19
2025-07-19
2025-07-07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5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 **SCP-CN-3699 寂静与冬日的海面** = 作者为[[*user Nightingale_FZ]]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项目编号:**SCP-CN-3699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基金会已围绕指定海岸区域布置必要的监测设施,以对SCP-CN-3699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观察。一组小型特遣队被派遣以劝阻未经许可的访问并处理突发情况。若项目产生任何动态,其信息会被第一时间上报给分管站点,并决定后续处理流程。 **描述:**SCP-CN-3699是一艘银灰色的碟形飞行器,其直径约二十五米,表面以未知涂料粉刷,常规工具无法对其涂层造成任何损伤。其顶部原本的半球形窗口同样被此涂料覆盖,导致其内部的所有情况均不可见。对项目的三维建模及扫描表明,其表面没有任何一处可辨认的焊接点或缝隙,或是明显的出入口。所有与飞行器内可能存在的智慧生物交流的尝试都已失败。 SCP-CN-3699的异常之处在于,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见,且无法被任何手段观测。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基金会认为其可见性受到观察者距离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表: ||~ 观察者与项目的距离(m) ||~ 显像情况 || || ≥200 || 不可见 || || 100~200 || 逐渐清晰 || || 100 || 较为清晰 || || 30~100 || 逐渐模糊 || || 30 || 不可见 || || 5~30 || 逐渐清晰 || || ≤5 || 完全清晰 || SCP-CN-3699于2016年12月30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郊的一处滩涂上被一名赶海市民首次目击。基金会随后控制了相关区域并予以封锁。由于项目方圆五十公里内几乎没有常住人口,故掩盖工作变得相当简便。在随后的一系列研究与观测中,项目始终保持了完全静止,没有对外界动态作出任何回应。研究人员无法确认项目的来历、材料、原理或目的。但由于它的高度惰性,其被认为是基本友善,或是处于休眠状态,不具威胁性。因而采取了相对简易的收容措施。对项目的进一步观察仍在进行。 **情况更新2019/01/04:**2019年1月3日清晨,一头雌性长须鲸搁浅于SCP-CN-3699附近的滩涂上。由于现场被大雾弥漫,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干扰,基金会的救援工作在进行约两小时后宣告无法继续。此时,尽管并未处于最佳显像点,所有在场人员均清晰地观察到了项目。后者随之开始缓慢旋转,发出微弱的白光,并从中部裂开一条可见的缝隙,一具不明物种的骸骨出现在其中。约五秒后,所有观测到项目的人员均陷入昏迷,一名救援人员在失去意识前观察到长须鲸正在缓慢向海中移动。 半小时后,在场人员陆续苏醒。搁浅的长须鲸已经消失,雾气一并散去。项目重新回到其原始状态,不再有任何行为。经过研究人员检查后,决定维系原本的收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全年,黄海南部的长须鲸目击事件同比增多了70%,一头全身银灰色的雌性长须鲸尤其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