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未来:1999

源页面
2025年7月11日
修订 4
评分
27
↑ 32
↓ 5
支持率
86%
总票数 37
Wilson 95% 下界
72.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467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修改标签
2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祈冀。
修改标签
2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术加市。 移除标签:术加。
修改标签
2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术加。

最近投票

1 / 4
2025-08-29
2025-08-09
2025-07-22
2025-07-15
2025-07-13
2025-07-12
2025-07-12
2025-07-11
2025-07-11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 [[module Rate]] [[/>]] 我们所构想的未来究竟应该是何种模样?它是否又会比当下更冰冷几分?又一次造访术加市的未来美术馆时,这个念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空气恒温恒湿,光线由算法精心设计,就连观众轻声的惊叹似乎也经过精密测算。这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未来图景:高效,智能,优雅而冷漠,仿佛未来已经被定义为一座巨大的、无懈可击的仪器。它很美,但让我感到遥远而疏离。 这或许就是我决定前往石化的原因。归途的航班因沙尘暴取消后,我租了辆半新不旧的SUV,循着一位工业设计师的指引,扎进术加城郊那条被导航标注为“景观价值低”的公路支线,去探访一座活在过去的未来之城。 “石化的未来是与众不同的,”袋卫·华莱士,工业设计师,现在兼做我的向导,如此向我介绍:“它永远无法建立在算法的预测之上,因为它的基础是一个个简单、天真甚至有些愚蠢的小故事。比如说通勤管道,它描述的是一个覆盖全球的管道网络,人们在其中穿行,眨眼便可到达异地。再比如空中巨舰,还有太空旅行。” 在石化凭借石油化工空前繁荣的上个世纪,这些故事曾经风靡一时,它们乘着广播和电视飞进石化人的梦中,融化在钢筋混凝土中,浇筑成这座城市的灵魂:餐厅楼顶巨大的白色圆盘,便利店门口皱巴巴的铝皮大遮檐,路边随处可见的落满灰尘的铬管椅子,以及空气中霓虹变压器烧焦后的臭氧气味。袋卫将它们视为组成他梦想世界的片段,即使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已无人问津,他仍希望我能记录下它们坍塌前最后的模样。 行近石化,连加油站都沾染了那个时代的气息。石化的建筑工人们沿着国道游走,建造起一座座表面粉刷着白色灰泥的射线炮台,再用输油管线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整体。大多数加油站还建造了一座中心塔楼,周围辐射出一圈放射状凸缘,仿佛只要按下那个控制开关,整个加油站就会离地而去,飞向深空。 我在国道边拍下了第一张照片——一座火箭形状的主塔,在太阳的映射下,它表面的蓝色霓虹管透射出微弱的蓝光,似仍可分辨其中微弱的电流。十分钟后,龟裂的装饰柱崩毁倒伏,喷射的尾焰散落一地。石膏,板条和廉价混凝土构成的建筑归于白地,断面粗糙狰狞,如老年巨人颓然倒地。 “这不是最开始修的那一批,”袋卫说:“这应该是之后补上的,在石油快要挖绝的时候,那时候用料没法那么讲究,你知道的。” 不过我们仍旧加快了车速,在中午就到了石化。虽然我曾向袋卫了解过石化建筑现在的状态,但它们损坏的程度仍超出了我的预期。就拿那个飞碟餐厅来说吧,半座楼都塌了,只剩下几根生了锈的金属柱把飞碟撑在空中。飞碟边缘破碎,污渍斑斑,露出内部钢筋混凝土的本色,碟沿的霓虹灯槽刺出半截灯管,仿佛指缝间冥顽不化的毛刺。 “路标和欢迎牌上个月倒掉了,”袋卫尴尬地搓搓手,“咱尽量挑着好的拍?” 这可不是个轻快活,袋卫领着我在这座小城里上蹿下跳,四处寻找还算完好的景观。我们造访了一座酷似回飞镖的建筑,它一侧的“翅膀”断开了,露出里面朽烂的木架。我绕到完好的一边,找好角度,用招牌挡住了这道伤疤。在照片上,招牌字母表面的锈迹浮动成注解文字,衬得旁边的建筑像一架展翅欲飞的老式飞机。可除此以外,其他画面显得俗不可耐:破败的街道,落满灰尘的小旅店,脱漆的管道和汽车坟场,处处涂抹着原子模型图案。在袋卫的指引下,我才发现了一些值得一拍的景观。比如搁浅的潜水艇小屋,贴着技术图纸的广告牌,以及一艘“进过风洞”的飞艇。 “这里的是个微缩版,”袋卫说:“我设计的真货会是个设施齐备的大家伙,世界级的餐厅,私人客舱,日光浴甲板,还有一个宴会厅,我们只需要一个够劲的引擎,能带起来十个螺旋桨就成。”他不无怀念地抚摸着飞艇的照片。 我们建筑摄影的终点是一座酒店,袋卫领着我穿过破碎的落地窗,踩进干涸的蓄水池,室内空无一物,垂落的水泥星体因此显得更近,仿佛在月球表面仰望星空。我和袋卫扫出一片空地,用电炉热了点罐头。吃饭的时候,袋卫跟我聊起了石化最后的日子,每天都有人看见飞碟,火箭,空中飞行的炼油厂,也有些人就此失踪,不见踪影。 “这很正常,”我说:“人们总会‘看见’某些东西,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可能只是因为它们想看见而已,就像荣格说的一样。” 袋卫似乎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他摇了摇头。“我们总是在想着这些,”他说:“有时候它们就会从梦里开个小差,来这边走上一趟。” 我对袋卫的解释不置一词,问起他石化城随处可见的灰黑色管道。“管道最早是用来输油的,”袋卫说:“石油是石化的血液,而管道构成了石化的血管。我们还用它运水,运粮,把水泥输送到石化的各个角落。” “其实也能运人。”吃完饭后上了车,袋卫突然告诉我:“在管道最风靡的时候,我们把所有的班车都改成了管道,里面安小矿车,和坐地铁一个道理。” 真叫袋卫找到一处还没拆的管道地铁,足有一层楼高的黑色管道,从始发站蜿蜒指向远方。“你看,就这样,”袋卫敲着管道说:“里面安两排灯管,保证照明。多层隔音,外面再吵也透不进来。小矿车开起来倒稳,车斗里看书也不头晕。” “能进去瞧瞧吗?”我问他。 “全封死了,”袋卫说:“当时交不起往里面吹空调的电费了,厂子就都给停了。不过那时候大家也都买不起车了。” 石化的故事应该结束了,我和袋卫坐上SUV,迎着渐浓的夜色驶离石化。车开得很快,头灯打在水泥路上有些晃眼,我干脆关了大灯,让眼睛逐渐适应尚未成型的黑暗。地平线上只剩下一点微弱的红光,我们就在这紫色的黄昏中沉默着,我感到有些失望,而袋卫似乎在期待着些什么。 天黑透了,只有星星滑过的轨迹。 骤然响起的隆隆声惊得我一激灵,路面不断抖动,喧哗的嬉闹声随即破土而出,带来轰鸣的大型机械。车子周围闪烁着星光构成的骨架,骨架之间生长出霓虹的血肉,拼接成缤纷的机械架构。 我抬头向前看去,城市拔地而起。 我的眼前是一座未来之城,建筑直入云霄,仿佛飞艇的船坞,闪耀的金字塔形台阶上,螺旋形的塔尖直入天际,中心的拱顶由数个巨大抛物线交织而成,银色的流线型结构仿佛流动的水银一泻千里。多层次的透明管道穿梭于巨构之间,轨道上的呼吸灯带流动着艳丽的黄色,车厢类似微缩的火箭舱,拖着蓝色的离子尾迹。城市四周布满了飞船:震颤着飞翼的班机,飞镖式的小飞行器,旋转火箭,漂浮的爆炸星云。在城市的最外围,全息广告飞艇缓缓游弋,播放着空中炼油厂的招工启事,与石油味可乐的饮料广告。 我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正在见证未来,不是那个由专家们计算好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可以行走在其中,被霓虹灯光包围的感官体验。它只能是石化,我想,虽然它宏大华美得有些陌异,但在那一幢幢塔楼中跳动的,仍是石油化工刚刚兴起时那些童谣般的技术神话。在专业的未来学家眼中,这愿望确实像个笑话,城市笨重,能源运用低效。不过它仍矗立于此,在石油耗尽之前,石化人确实做了一场浪漫的梦,将一个过去的技术黎明,凝结成仰望星空时人类眼中闪烁的光芒,再铸造成了这片绚丽的梦幻。 几辆飞车从我旁边呼啸而过,铝制车皮划开夜空,四轮处的推进器喷出火花。我赶紧猛踩油门,试着跟紧它们。越来越多的车汇进来了,带鲨鱼鳍的子弹头汽车,陆行飞碟,磁悬浮摩托。最后我看见了一架十个螺旋桨驱动的飞行器,如一头优雅的大象在空中漫步。它飞行的高度很低,透过舷窗,我甚至能看见袋卫坐在驾驶舱里,带着一顶老式的皮顶子,和他的朋友们说着,笑着,驾驶着飞艇飞向远方。 我跟着飞艇一路向前,驶过扫射天空的探照灯。我能看见石化人聚集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广场上,自得其乐,我几乎要看清他们眼中热爱的光芒。就快了,我想,马上我也能开上那银光闪闪的道路,跟他们共享这一场幻梦了。 一声巨响,SUV撞在术加的电线杆上,来自未来的石化碎裂一地。 车祸后我在术加医院醒来,护士递来沾血的外套。掏口袋时,一枚锈蚀的螺旋桨轴承滚落掌心——它不属于那辆SUV,却像极了袋卫飞艇模型上的零件。窗外,十点蓝光悄然掠过,像一串被拆解的星座。 我再没见过袋卫,不过我并不相信他失踪在了那座过去的未来之城,也不相信他死在了去往那座城的路上。恰恰相反,他已经回到了石化,回到了属于他们的未来中。或许在未来的某次出差归途,我会在飞艇上认出袋卫。他年轻依旧,兴致勃勃地讲述者自己造访未来的故事。等到那时,我将成为听众的一员,安静地听他讲述着落进现实的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