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的第一天 | 异常工程部生存指南
2025年8月15日
修订 2
评分
45
↑ 47
↓ 2
支持率
96%
总票数 49
Wilson 95% 下界
86.3%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157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1
unknown
1 个月前
您已成功地重新命名本页: "first-day-in-abnormal-engineering-departent" 至 "first-day-in-abnormal-engineering-department".
修改标签
1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2025夏季征文, 原创, 故事。
创建页面
1 个月前
最近投票
1 / 5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6
2025-09-05
2025-09-04
2025-09-02
2025-09-02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9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作者:**[[*user blackhuchance]]
**作者页:**[[[https://scp-wiki-cn.wikidot.com/blackhuchance|见此]]]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异常工程部,Site-CN-22的一个年轻的部门——成立时间短、职员平均年龄小,甚至部门主管的年龄在基金会一众职员里也算年轻的。而你,一名刚加入基金会的职员,便在此开启了你的职业生涯。
今天是你加入异常工程部的第一天,刚到达自己的工位还未坐下,昨天那位领你入职的同事便递过来了一小本书,要你阅读。
“这是入职指南,每个新人都要看。你先看着,等会儿会有人带你去交接工作内容的。”
“好的,我等会儿就看。”
在整理好自己的杂物后,你叹了口气,开始阅读起手边这份指南。
[[div class="blockquote"]]
**注意:**本指南仅起到参考学习的作用,面对真实的紧急情况时,请你务必依据具体环境独立做出判断,做出正确决策。需要强调的是,指南中所提到的任何禁止事项,均有真实事故作为依据或佐证,请务必认真严肃对待。
[[/div]]
看到这里,你对这篇指南的内容产生了好奇。毕竟,全部都有真实事故佐证的禁止事项可不多见,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故事,让你有些好奇。而这份好奇心正是驱动你加入此地的核心动力之一,但很快,你也会明白它需要被精确地约束在安全的框架之内。
[[div class="blockquote"]]
[[=]]
+ **前言**
[[/=]]
你好,新人,欢迎加入异常工程部。本部门旨在为Site-CN-22解析机械、电子、建筑等相关异常的工作原理,并尝试将其转化为实用技术,运用于基金会站点设施、收容措施及人员装备上,从而使异常的技术反哺相关技术研发,以期让它们服务于我们的目标。不过既然你选择了加入了我们,想必也是对本部门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对这里的独特挑战有所耳闻。
本指南旨在帮助新人适应本部门,并确保你们不要在上任的前几天这一最初阶段就遭遇不测——虽然这话说得可能难听,但这确实是你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原因在于,异常工程部需要近距离研究、解析Site-CN-22内部收容的异常,其中一部分性质极度危险;同时,本部门还承担着站点武器开发及测试的任务。在这些任务中若不遵守规程,等待你的很可能便是死亡。
接下来,我将列出你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和一些部门基础要点,并作必要说明。请务必认真阅读,仔细研究,在你入职后,我们将安排相关内容熟悉度核查;若未通过,则你需要参加部门的集中培训。本指南由部门警卫科负责人万书图,部门副主管吴月皓、尤霭共同编写,部门主管汪煌宇为指南撰写脚注[[footnote]]你好,新人。接下来的脚注内容都为我所写就,不必惊慌,我算是一个调节气氛的角色,真正的补充内容其实不多[[/footnote]]。
在指南正式开始前,还要感谢异常工程部的全体职员,正是他们的付出与实践让我们得以总结出指南的内容。在此,由衷感谢你们的奉献与牺牲。
言归正传,现在请开始你的阅读吧。
[[/div]]
前言中,提及部门将会对指南内容进行熟悉度核查时,你懒散的神态瞬间警觉起来。再次阅读确认无疏漏后,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逐字逐句地向下阅读。
不过,那份“不测”的警告,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进了初来乍到的兴奋感里,带来一丝清醒的寒意。
[[div class="blockquote"]]
[[=]]
+ **第零部分:前提**
[[/=]]
本部分为在异常工程部工作,你所需要知道的前提知识及事项。
* 相信部门主管吧,只管相信就好,他是部门中最值得信赖的人之一。[[footnote]]这不是我写的,说实话看着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但……好吧,新人,请务必相信我[[/footnote]]
* 安全第一,收容第二,研究第三,任何研究行为都不得以牺牲安全或削弱收容为代价。
* 熟悉并遵守你工作区域内的所有规程,忽略细微规定往往将招致重大的安全事故。
* 信任,但务必验证,对任何设备、数据或报告,即使来自你所信任的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爱人,你也应保持合理的复核习惯。
以上部分在其他部门准则乃至基金会新人培训中都有提及[[footnote]]第一条不是,别被误导了[[/footnote]],因此在本指南中我们将其列在第零条,作为你所必须掌握且内化于行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工程部作为研究异常的一线部门,危险总是如影随形,你应当时刻保持警惕,无论自己身处于工位、实验室还是测试场,毕竟意外总在不经意间降临到你的身边。
入职的同时,你最好具备一定的奇术知识基础,大部分异常工程都需要应用到基本奇术原理,有时是回路,有时是机械,不过无需惊慌,我们每月都会对新人进行奇术知识扫盲,同时,在空闲时,你还可以提前阅读[https://scp-wiki-cn.wikidot.com/talk-about-thaumaturgy-in-classification 由汪主管写的奇术讲解],虽然是入门,但对未曾接触奇术的人来说就已经够用了[[footnote]]我警告你嗷,我那篇纯胡诌,别当成金科玉律,要不然你就完了[[/footnote]]。
总而言之,以上部分你应当也必须掌握[[footnote]]如果真一点没掌握的话,那我就要去站点人事部和部门人事科好好聊聊了[[/footnote]]。那么,在知晓这些的情况下,让我们接着往下阅读吧。
[[/div]]
‘主管还写过奇术讲解?’
你在内网上搜索,很快便找到了那次讲座。好在你具备基础的奇术知识,这篇文章以及之后的扫盲似乎可以免了。 你对在异常工程部的工作更加期待了——你一直渴望亲手制造出奇术机器。
左右张望,房间内果然陈列着许多机器:有的结构清晰,你能够轻松辨别出它的用途;有的则被复杂管线缠绕,闪烁着意义不明的微光,给你带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异样感。
“嘿,新人,别看那些东西时间太长,你模因疫苗打了吗?”
一名正站在那些机器旁调试的同事注意到了你的目光,过来询问你的情况。
“呃,我所有种类的都打过了,”你指向那些机器,“那些都加了模因吗?”
“哦,是的。我为了防止别的站点的人剽窃我创意,往图案里面加了一些非致命模因。这些事多的是,总是有人会趁着站点间交流的机会过来抄设计。你懂的,同行之间是冤家嘛。”她挥了挥手,示意你不必担心。
你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对部门里任何看不懂的图案都要保持距离。
[[div class="blockquote"]]
[[=]]
+ **第一部分:基础**
[[/=]]
本部分为你入职时所必须了解、掌握的事项。
以下内容摘抄自《Site-CN-22异常工程部行政管理条款》,在此处引用,作为基础知识框架:
[[div class="blockquote"]]
* 本部门为Site-CN-22下属子部门,在听从站点主管指挥的前提下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但所有采购经费须经财政部门及站点主管办公室联合审批后方可拨付。
* 本部门负责站点机动特遣队MTF-甲辰-24“譬如朝露”的武器装备研制,并委托其协助测试新型装备与材料[[footnote]]所有MTF队员与本部门职员无上下级之分,请勿随意指挥。对于不合理的要求,队员将有权拒绝[[/footnote]]。
* 本部门下设财政管理科、人事科、行政监督科、实地试验科、应急响应科及警卫科。职员经批准可组建项目课题小组,但每季度须向财政管理科提交详细课题报告,说明现阶段研究进展、组员分工及经费使用情况。行政监督科有权解散不合规的课题小组,违规使用经费者将受到行政处罚。
* 本部门标语为“研究,解析,应用”。
[[/div]]
++ **如何有效地进行项目课题小组工作**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来说,上述内容中最核心的便是项目课题小组部分,毕竟这直接关乎到你在部门里日后的升迁或涨薪。课题小组是部门运作的核心,也是你施展才能的平台,因此在加入或组建小组前,务必厘清以下要点:
# 成员构成需合理且匹配课题,具备完成课题所需的专业技能。如果你担任了组长,务必避免小组成员职责重叠或关键技能缺失,导致工作停滞。
# 课题目标必须明确、可行,它应当聚焦于异常原理解析或技术应用转化,目标需清晰、可行且符合部门宗旨。天马行空的想法固然可贵,但脱离实际的课题将难以获得审批和资源支持[[footnote]]更重要的一点是,部里面积压的“创意”提案已经够多的了,再来新的我是肯定不会审批通过的[[/footnote]],最后导致项目难产。
# 小组经费需要得到精打细算,本部门的财政审批十分严格[[footnote]]这是主管办公室的要求,跟我没关系[[/footnote]],你的预算需详尽、合理,在报告里,每一笔开支都要有据可循。超支或不当使用经费是导致小组解散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季度报告必须如实反映经费使用情况,做到详尽合理。
# 安全是唯一的红线,课题研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任何实验设计或操作步骤,若存在潜在安全风险或可能削弱相关异常收容,必须提前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并获得正式书面批准。行政监督科和警卫科也会进行不定期抽查,记得做好时刻的准备。
# 协作与沟通不可或缺,每一个课题小组并非孤岛,当你遇到技术瓶颈或资源困难时,应主动寻求其他小组或科室(如实地试验科)的帮助。闭门造车可能导致小组的进度停滞或重复劳动,甚至因信息不畅引发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强烈反对这一行为。
你需要记住,课题小组的成功运作,不仅能推动部门发展,也是你个人成长和获得认可的关键途径,务必认真对待,切勿儿戏。
同时你必须清醒认识到,课题小组的研究过程并非是安全的,而是伴随有风险,异常所引发的危险也将是十分致命的,处理不当即会造成你的死亡。至于如何应对危险,在危险来领时如何自救,那就是下一个部分的内容了[[footnote]]我们等会儿再说,先别急[[/footnote]]。
++ **装备测试以及如何与MTF队员相处**
在讲述自救指南之前,我们先将与机动特遣队协作须知阐述清楚,因为其中有着太多关系到每个人性命安危的地方,这些须知也浸透着血的教训。
你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 首先,明确职责边界。你的工作是研发、解析和提供装备技术支持,MTF队员的任务是执行收容、安保和测试。切勿越界干涉对方的战术决策或操作流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测试现场,提出技术要求和观察建议是你的权利,但如何安全有效地完成测试动作,应由经验丰富的队员判断。对于胡乱指挥的后果,我们有相当丰富的“前车之鉴”可供参考[[footnote]]是字面意义上的“前车”,之前测试的那辆搭载有现实固定器的汽车,现在还嵌在测试中心的墙里面呢,扣都扣不下来,还好人没事[[/footnote]]可供参考。
* 其次,明晰测试申请与过程中的沟通。所有需要MTF参与的装备测试,必须提前通过正式渠道(通常经由行政监督科协调)提交详尽测试计划书并获得批准。计划书必须清晰列明测试目标、步骤、预期风险及应对预案,并且测试前务必与带队队长充分沟通,确保对方完全理解测试流程和潜在危险点,对此环节的懈怠即是对他人及自身性命的不负责。
* 测试时,做好现场观察与反馈,在测试过程中,请在指定安全区域观察。除非发生危及队员生命的紧急技术故障且你拥有唯一解决能力[[footnote]]这种情况极少,别担心。[[/footnote]],否则绝对禁止擅自进入测试区域干预。测试后,虚心听取队员的使用反馈和实战建议,他们的体验是改进装备最宝贵的依据。务必记录任何异常现象或未预见的互动反应,无论多么微小,那都有可能是异常特性的外在表现。
* 同时,MTF队员常年在高风险一线工作,请对他们保持应有的专业态度和尊重,同时避免提出明显超出装备设计极限,或可能置队员于不必要险境的要求。对队员提出的疑虑或拒绝,应理性沟通,寻求替代方案或向上级说明情况。你要明白,核心在于:良好的协作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总而言之,你要做的就是避免外行指导内行,避免自大造成疏漏。解决了这两点问题,你就能轻松愉快地进行测试了。
[[/div]]
‘课题小组啊……’你放下指南,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扫过略显空旷的办公区,想象着未来自己可能加入的小组和即将面对的测试场景,一种混合着紧张与跃跃欲试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不过,课题小组的运作逻辑清晰,但想到那严格的经费管理和安全红线,压力感悄然滋生。你现在希望的便是,MTF队员能够稍微好说话一点,强调职责边界的严厉措辞,让你意识到这里的合作绝非儿戏。
“‘前车之鉴’,噗。”这个有点烂的双关让你忍俊不禁,但随即想到那嵌在墙里的汽车残骸,你的笑容稍微收敛了几分。
[[div class="blockquote"]]
[[=]]
+ 第二部分:面对危险的自救
[[/=]]
本部分为你在工作时必须时刻注意并践行的事项。
++ **如何避免危险**
最好的自救便是避免危险,基于此,异常工程部成员应当了解并熟记“6个即准则”,并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认真遵守:
* 权限即边界:每名职员须严格限定在自身安全权限允许的区域内活动,禁止擅自进入高密级研究区或收容单元,即使你认为有充分理由。自身的权限升级需进行正式申请流程,并耐心等待5到7个工作日。
* 规程即护盾:所有标准操作流程均以大家的血泪教训写成,因此操作前务必反复确认个中细节,尤其是涉及高危异常或武器测试时。若你对那些流程存在疑问,立即询问主管或安全专员,切勿自行揣测,以免造成事故。
* 报告即责任:若你发现任何异常现象、设备故障、安全隐患或规程漏洞,无论其大小,必须立即按规定渠道上报,延迟或隐瞒报告将被视为严重失职。记住,一个未被报告的小问题可能演变成灾难。
* 装备即生命: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及维护个人防护装备和研究设备。在进入特定区域前[[footnote]]特指部门里面的核能研究室和高能异常研究室,只有特别的几个人才会一直泡在里面[[/footnote]],务必确认个人防护是否到位。如果你对发放的防护或研究设备性能存在疑问,请及时提出,部门将立即解决。
* 异常即未知:即使面对外观无害或看似完全解析的异常对象,你也需保持最高警惕,因为其性质可能随环境、操作方式甚至观察者状态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同时也禁止基于过往经验进行过度自信的操作,自信是好事,但面对异常,自信即自大,而自大往往会将你导向死亡。
* 测试即风险:在你参与武器或装备测试前,请务必彻底理解测试方案、潜在风险及应急预案。测试中每个人需严格遵循指令,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发现任何偏离预期的情况,立即呼叫暂停,以免发生事故。
牢记以上内容,这是部门经历多年摸索后,经年积累、用代价换来的行为准则,它将是你最坚实的护盾,帮助你远离危险。
并且,一定要熟记整个Site-CN-22的站点设施布局,牢记逃生路线。无论你被分配到哪个实验室或办公室,一定要第一时间确认最近的安全出口及应急物资柜位置,避免收容失效时手忙脚乱,去到了错误的路上或设施里。并且,注意观察同事的工牌或身份标识,做到向正确的、有能力的人求救;这个习惯还能帮助你识别可能存在的其他GoI人员,他们不一定能够正确模仿基金会员工。Site-CN-22的一个主要职能是作为中立方对超自然武装冲突进行调停,因此你当然会经常在设施里看到其他GoI成员。但当他们出现在异常工程部办公范围内时,你就需要警惕了,需要及时上报。因为站点的调停职能主要由山城办事处及其他部门承担,所以他们来此必有缘由,即使那些成员声称“走错”也不得马虎[[footnote]]毕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虽然不可能千日防贼,但我们仍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footnote]]。
除了重大的规程和风险,日常工作中一些看似微小的习惯,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作用:
*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工具、笔记、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这样,在紧急疏散或他人接手时,清晰的现场能节省宝贵时间,避免后续人员的误操作。实验台上禁止放置食物、饮料,特别是靠近敏感设备或异常样本时——一滴溅出的咖啡曾导致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footnote]]他把一个珍贵样本给污染了,那个东西我们花了两个月才提取到[[/footnote]]。
* 不论实验进行到哪一步,在离开实验区域前务必做好详细记录并妥善存放所有物品,尤需注意那些异常物品或危险材料。口头交接并不可靠,书面记录是厘清责任和保证后续安全的关键。下班或轮换时,确保所有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如果你有什么特殊需要,留下清晰便签或直接与接班人员交接清楚,避免发生事故。
*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若感到不适或过度疲惫时,应主动申请调休或寻求医疗支持。本部门并不鼓励带病或强撑工作,因为一个清醒的头脑比强行推进的进度重要万倍,而后者也常常会带来危险事故[[footnote]]我们不会强迫加班,毕竟疲劳工作在这里可能会把所有人都送上天——我们部门存放有大量爆炸物,而且奇术回火也能够我们喝一壶了[[/footnote]]。
* 保持学习心态,异常工程领域日新月异,不断更新你的知识储备和安全意识,是一个避免事故的好方法。当你实在不知道如何获得最新消息的话,可以去分散在部门区域的数个休息区找找,那里的告示板上除了排版轮值表和失物招领外[[footnote]]顺带一提还有暗杀名单——我在榜首[[/footnote]],常常贴有各小组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便条,值得你去读一读,其上内容值得定期浏览,它们帮助了不少人,也减少了不少重复事故[[footnote]]我其实想把这玩意撤销然后规范化的来着,但是阻力很大,他们都习惯这个方式了[[/footnote]]。
* 同时需要注意一点,站点内部信号与WIFI全覆盖,你应当保持你的联系畅通,同时应随身携带卫星电话与奇术通讯设备,将紧急联络号码设为快捷拨号。若信号突然中断,代表着站点设施受到损坏、收容失效、站点受到突袭或你受到异常影响。不论哪种情况,都应当保持冷静,在联系外界无果后才应当有限度地谨慎前进,切勿随意行动,或是自大自傲。
总之,上述要点构成日常安全的基石,它们将帮助你更好的在异常工程部工作,提高生存概率。但若随意违反甚至到了渎职的程度,后果自负——部门有权要求你对因个人过失造成事故的损失进行赔偿,并且你将受到行政处罚。
++ **如何远离危险**
即使你能做到避免危险,它也可能因他人的疏漏不期而至。此时,远离危险源便是首要目标。
首要任务是识别危险信号,注意环境中的异常变化:仪器读数异常波动、无法解释的噪音或光影、空气成分改变、物体出现非预期移动或变形、同事行为突然反常、自身感到莫名不适(如眩晕、耳鸣、皮肤刺痛)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信号,不要忽视你的直觉[[footnote]]直觉的来源是EVE粒子(生命力能量),它是真的会给你预警。[[/footnote]]——若感觉不对劲,立即提高警惕。一旦察觉到可能存在的危险信号,必须立即停止手头所有操作,保持安静,快速观察周围环境,评估危险源、波及范围和潜在发展,避免任何可能刺激或加剧危险的动作。
如果情况允许且不耽误撤离,你可以启动自己的个人防护设备[[footnote]]这些设备在入职时都会配发,同时你还可以趁工作之余自己设计、制造一些,我们鼓励这种行为[[/footnote]],为可能的撤离争取时间。
当确认危险情况发生,应根据观察到的危险性质和程度,立即通过最快捷的通讯方式(对讲机、内线电话、紧急按钮)向应急响应科及警卫科报告你所处位置、观察到的情况和初步判断。同时,按照你牢记的逃生路线,迅速、安静地撤离至最近的安全区或集合点。不要试图独自处理,除非你明确知道那是唯一且安全的操作且规程允许——但这永远是最后的手段,切勿随意行动。
在确保自身安全撤离路径的前提下,你可以简短提醒或协助附近明显处于危险或不知所措的同事一同撤离。但切忌因协助他人而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这是鲁莽的行为[[footnote]]虽然“鲁莽比怯懦更接近勇敢”,但我们可不是堂吉诃德,不要因一时冲动白白丢失性命[[/footnote]]。
同时,利用环境制造障碍。关闭身后的防火门、防爆门(如果安全且规程允许),利用拐角、设备遮挡视线,尽量延缓危险接近你的速度。站点内部的大量材料、装备或其他耗材都可以在必要时临时取用,用以制造障碍或自保。不论是自己使用还是保存资产,它们或许能够有用处,真到了使用的关头也不要因心疼而犹豫,顾此失彼。
++ **如何逃离危险**
当危险迫在眉睫,无法远离时,逃离是生存的关键,而正确逃离能够极大增加你的生存概率。
首先,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恐慌是最大的敌人。明确你的唯一目标:活着到达安全区。随后,在脑中快速检索针对你所在区域或当前研究对象的特定应急预案,这些预案详细说明了不同危险场景下的最佳逃生路径、避难所位置和应急物资获取点。你需要严格按预案执行,但应依据实际情况(如通道堵塞、预案路线被危险占据)灵活变通——异常可不会按套路出牌。
利用环境是你的优势,熟悉通道、门禁、通风口、应急通道,了解哪些区域有强化结构或安全门。必要时,可进入最近的加固收容单元(如果它本身不是危险源且你能安全进入),这些单元通常能提供临时庇护。
你的装备不仅是工具,也可能是逃生助力。但请仅使用你完全了解且熟练操作的装备功能,危急时刻尝试不熟悉的装备操作极易适得其反。当事态过于紧急,使用部分异常去帮助你逃离险境也是被允许的,但事后一定要及时上报自己的使用过程、方法及感受,并接收站点安排的全身检查与后续可能的治疗,以免受到异常影响[[footnote]]别像我一样,被异常影响导致了联觉通感能力的出现,现在我干什么事都会受到影响,滋味可不好受[[/footnote]]。
在你移动中时,需要持续尝试报告,通过任何可用渠道(卫星电话、奇术通讯、沿途紧急呼叫点)报告你的实时位置和状况,清晰的定位信息能让救援力量优先处理你的情况。到达安全区或集合点后,立即向负责人员报到,提供你所知的危险信息,配合后续的消毒、检查和情况说明。切勿擅自离开安全区,直到得到明确指令。
逃离危险的核心原则:不要回头,不要贪恋物品,不要尝试“顺便”解决危险。你的生命高于一切数据和设备,只有生存下来,研究才有意义。
换言之,你所做的一切举动都是建立在保全你性命的目标下。但如果你被发现在安全情况下仍然做出站规不允许的事的话,处罚是肯定少不了的[[footnote]]如果你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你干的事符合紧急避险,尽管找我,我帮你去申诉,别担心[[/footnote]]。
[[/div]]
看完这部分时,站点的警报突然响起,让你有些措手不及。你本能地站起想跑,但看到那些在工位上稳坐钓鱼台的同事们,你又停下了脚步。
“呃,请问,这是什么情况,警报怎么响了?我们要不要撤离?”你向一旁正在焊接某个东西的同事问道。
“啥?哦,”他抬起戴着的头戴式焊接面罩,看向你,“没事的,之前告示板上说尤紫菊科长又要捣鼓辐射武器了,应该是主管反应过来了,带着人去抓她。别担心,记得吃片碘片就好了,因为可能会有辐射残留。”说罢,又继续进行焊接工作。
他语气轻松,仿佛这次警报只是日常的小插曲。因此,你松了口气,但暗自记下了“尤紫菊”的名字。
过了几分钟,警报解除。在往嘴里丢了一片配发的碘片后,你继续阅读这篇指南。
[[div class="blockquote"]]
[[=]]
+ **第三部分:注意事项**
[[/=]]
本部分为你在异常工程部所必须关注的事项。
以下内容将以分点的形式列出,你可将此页撕下或复印,以供随时参考。
#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原因我想你的中学化学老师已经告诉你了。[[footnote]]切记切记!异常将其影响作用与人体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吸引人摄入,任何在实验室范围内出现的食物都应当视为异常物品,我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别样的抢厕所大战了[[/footnote]]
# 一定要仔细检查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其是否能正常工作或能应对你可能面对的危险情况。
# 所有物品使用完一定要放回它应该在的位置,在异常工程部,一根随意摆放的铅笔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 任何人员都应当牢记实验室的区域等级划分,切勿走进你无权限进入的部分。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进入高等级的区域唯一办法就是认真工作,等待升职。
# 今天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请立刻向主管或值班警卫报告。异常是千奇百怪的,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如何被发现,也不知道它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哪怕只是你今天实验完毕后屁股特别痒[[footnote]]没那么离谱[[/footnote]],也应当去上报一下。
# 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保证异常工程部的各个区域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要立刻清理实验室,尤其是消除异常造成的影响,相信我,你不会想为了一只苍蝇而停掉整个实验,或者是在被异常追逐时找不到你的枪的。
# 家和万事兴,负面的个人情绪是你最不应该带到异常工程部的,对同僚发火或者是牢骚满腹只会拖慢工作进度,甚至有可能被异常影响导致精神崩溃。
# 合作是基金会员工的必修课,通常情况下,众人拾柴,火焰更高。实验遇到瓶颈了?拼尽全力无法战胜异常了?没活了没人给你批预算了?试试看找其他工程部的人帮忙吧,异常工程部永远是一个整体,不要碍于面子而拒绝与同事们合作。
# 禁止在任何正式场合,比如报告、会议等上玩烂梗,这很影响工作效率。
# 不要在不了解异常物品性质的前提下随意使用,你不能确定一个看似无害的东西会不会在接触到某物后突然开始发狂。
#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面对异常时只有冷静评估,想出最佳解决办法才能将其收容、利用起来,至少不会害死你。如果你想训练你的抗压能力,可以试试看打完汪主管就跑,超有用的。[[footnote]]不是,这一段谁写的?[[/footnote]]
# 学会利用手边的一切物品,一颗苹果、一块橡皮、一口炒锅在敢想敢做的人手上都可能演变成杀伤性极大的武器,或是极其实用的工具。异常工程部提倡在合规范围内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当非本部门人员以“神人”等词语形容你,你的创造便已神功大成了。
# 跟异常接触久了发生事故在所难免,除了正面硬刚异常之外,你也得学会给自己留后路。熟记制定的的应急撤离预案,这是警卫科与应急响应科在血泪教训上总结出来的,面对你能力范围之外的情况,切莫让自己与先辈白白牺牲,开跑!
# 在进入部门的一个区域前,请先仔细阅读入口处摆放的告示,其上均为你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就算上面写了“不要左脚先迈进大门”也请遵守[[footnote]]这些内容会有点像规则怪谈,但请遵守,每一个事项都为事故发生后的亡羊补牢[[/footnote]]。
# 在保证实验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节省预算,基金会的钱就算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各位精英铺张浪费的理由。也不要拿经费去炒股,你就算赚了也会被处罚,更何况亏的人更多,别把整个部门都赔出去了。
# 本部门职员拥有信仰自由,但请勿随意将来源已知或未知的神像等宗教物品带入部门,我们不是战术神学部。这些东西不仅跟工作无关,可能还会有潜在的诱发异常风险。
# 切勿在未检查防护装备完整性的前提下进入部门核能研究室和高能异常研究室,里面进行的实验对人体极其有害。到本指南写完的这天,已经有15个人患有辐射病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病了。
# 严格执行基金会的保密措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即使是和你最信任的人说了一句他不该听到的话,都可能引发一场大风波。(某人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全设施的人都知道他本命年到了,原因就是我吃饭时分享的“小趣闻”)[[footnote]]这又是谁写的?[[/footnote]]
# 养成报备的好习惯,出外勤要报备,领装备要报备,申请实验场地要报备……这并非主管们极强控制欲的体现,单纯是为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着想。当你因某个异常进入异常空间,亦或是去厕所的路上被袭击时,我们至少能更快找到并且安葬你。
上述注意事项仍待补充,但我们衷心希望,你永远不会成为那个贡献新条例的人。
[[/div]]
注意事项读起来像是前辈们的碎碎念合集,严肃中透着点幽默,却又十分重要,这些条目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试图兜住所有可能滑向深渊的疏忽。
你忍不住想象那个因食物引发的“抢厕所大战”是何等光景,又对“不要左脚先迈进大门”这类告示充满了好奇与一丝警惕。这些琐碎的规矩应该与其他实验室得出的经验教训别无二致,毕竟你在读博士的时候便已见识到,你甚至也曾撰写过类似的内容警示学弟学妹。但在这里,每一条背后可能都对应着更离奇或更惨痛的代价。
注意到这篇指南仅剩后记,你感到胜利有望。虽然前面的内容没有记忆太深,但多读几遍应该能够顺利掌握。你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发麻的双腿,准备迎接最后的段落。
[[div class="blockquote"]]
[[=]]
+ **后记**
[[/=]]
阅读到这里,相信你对本部门的基本框架、核心原则及安全要求已有所掌握。我们在这里衷心希望你能将上述文本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而非生搬硬套。异常工程领域充满挑战与未知,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和时刻的警觉是你最可靠的伙伴。祝你在Site-CN-22异常工程部工作顺利,保持警惕,保持好奇。
哦对了,其实你无需刻意背诵上面所有知识点,因为我们不会抽背。哈哈,前言那里被吓到了吧?在基金会工作,紧绷的神经有时需要这样的小调剂。
不过,希望这份指南里的安全条例,你永远无需在实战中验证。但还是要记住:只有活下来,才能继续研究,才能有之后的人生[[footnote]]别死了,新人![[/footnote]]。
总而言之,欢迎加入异常工程部!
[[footnoteblock]]
[[/div]]
看到那句“我们不会抽背”,你一直专注记忆的精神忽地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合上了那本不算厚但分量十足的小册子,收了起来。指南的内容信息量巨大,从部门架构到血泪教训的安全准则,再到那些琐碎却可能致命的注意事项,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一个既危险又充满机遇的世界的大门,使你不由得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工作。
“看完了?”一个声音在你旁边响起。你抬头,正是昨天带你入职的那位同事。他靠在旁边的隔断上,手里端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咖啡——显然不是在实验室里喝的。“感觉如何?是不是觉得咱们这儿‘惊喜’挺多?”
你点了点头,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嗯,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安全部分,”你拍了拍口袋里的指南,“还有那个内容不会抽背的‘惊喜’。”
“正常,”他笑了笑,抿了一口咖啡,“部门里面神人特别多,这指南的大部分注意事项都是因为他们所设立的。走吧,别在这儿愣着了,带你去你真正干活的地儿瞧瞧,顺便认识下你的组长。”
随后,他收起笑容,眼神认真起来,说到:“在咱们这儿,好奇心是驱动力,但规矩和脑子才是护身符。把那本指南揣兜里,感觉不对劲了,随时翻翻,这不丢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把咖啡杯放在一个显然是个人物品区的架子上,拍了拍你的肩膀。“准备好了吗,新人?你的工作,现在正式开始。跟紧点,别掉队。”说完,他转身朝着试验区的大门走去。
你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入职指南小心地塞进工作装外套的口袋里,快步跟了上去。前方的气密门缓缓开启,发出低沉的液压声,门后是未知的空间与挑战,正等待着你的到来。
不过……
“是谁!把最新弄出来那把枪的导气给弄丢了!”远处,汪煌宇主管怒吼传来,让你不由得感到一惊。
“哈哈,难绷,”你的前辈却笑出了声,“老汪又哈气了。”
“顾语维!你说的话我听到了!你等死吧你!”
“我操。”
好吧,看起来,异常工程部的每一天,都注定不会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