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2562
2025年8月23日
修订 2
评分
13
↑ 16
↓ 3
支持率
84%
总票数 19
Wilson 95% 下界
62.4%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532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1
SOURCE_CHANGED
27 天前
27 天前
已新增标签:safe, scp, wondertainment博士, 原创, 变形, 木质, 玩具。
27 天前
最近投票
1 / 2
2025-09-12
2025-09-11
2025-09-06
2025-09-03
2025-09-03
2025-08-24
2025-08-24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theme:y2k]]
[[>]]
[[module Rate]]
[[/>]]
**项目编号:**SCP-CN-2562
**项目等级:**Safe
**特殊收容措施:**SCP-CN-2562被保存在Site-CN-92的上锁箱子内,处于1级安保戒备下,除实验需要外禁止使用。
**描述:**SCP-CN-2562是一把经过改造的弹弓。在使用时只要说出任意现代物品的名称,发射出去的物体就会变成与其描述相符,但存在一定差异的另一种事物,并且发射者无法与这个变化后的物品进行任何交互。
此项目在███山区的两座无名墓碑旁被发现,由于其具备较强的抗风化特性,被发现时保存状态良好,能够正常使用。其表面刻有“奇娛博士”字样,据此推测它可能是由“Wondertainment博士”这一组织在1931年9月18日 至 1945年9月2日期间所制作的一款较为粗糙的玩具。
**附录 一:**部分典型事例。
__**实验 2562 - 2000.2.6**__
[[div class="blockquote"]]
**对象:**D-2344
**过程:**D-2344在使用SCP-CN-2562时说出词语“地铁”。由项目所发射的物品随即幻化为一个小型铁块沉入地底。
**结果:**所射出物品五分钟后变回原样。
[[/div]]
**附录 二:**由研究员林岫所收集汇总的相关资料。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source]]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left-start
|self-defining=true
|texts-size=
|texts-typeface=
|line-rgba=black
|page-color=
|text-color=
|book=block
|bookmark=block
|mark-position=
|line-rgba=55,55,55,1
|mark-rgba=25,255,55,1
|mark-right-size=80% 30%;
|color-ridge-cover=
|color-ridge-vacancy=
|fixed-line=
|chew-paper=
]]
村里头的老人总是说,湘西的雾是会吃声音的。
1949年的秋天,它在山脊与山脊之间结成一堵厚厚的围墙,把枪声、狼嚎、孩子的啼哭都禁锢在这一方世界,磨成低沉的嗡鸣。阿照就是在这样的嗡鸣里,把最后一枚山核桃塞进弹弓皮兜。
皮筋是母亲生前用旧草鞋底剪的,韧得像一段不肯断的旧时光。两座坟并排卧在雾里,矮得几乎要被野草吞没。
左边埋着母亲,右边是父亲的衣冠冢——衣冠冢里只有一顶破军帽、半片烟盒纸。阿照用锅灰在墓碑上写字,写坏了三根树枝,才让那行字勉强成形:爸爸他一定一定会回来的。
等他回来,让他讲一讲山外是什么样子她不知道“山外”有多远,母亲最后的话像钉子一样钉在耳朵里:“别出去……山外的人,比豺狼还饿。”可她还是想听一听。
于是她举起弹弓,像举着一盏灯,轻声说:“飞机。”山核桃破空而去。雾被撕开一道口子,口子后面钻出一团火红——那是一只门板大的公鸡,尾羽拖出两道白汽,扑啦啦掠过雾顶。
阿照仰起头,第一次看见影子在云上奔跑。公鸡盘旋三圈,忽然俯冲,一头扎进雾里,炸成漫天羽片;羽片又变回山核桃,咚咚落在她脚边。她捡起来,呆呆的看着壳上的纹路。
她忽然觉得,山外也许真的是可以“去”的地方。
[[div class="note-hr"]]
------
[[/div]]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mid-separator]]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沿着山脊的火把一路传进苗寨。阿照看着弹弓柄上刻下的“奇娛博士”四个字——那是一位颇为奇怪的走方郎中的玩笑。
寨里人第一次看见他时,他正从雾里走出来,身上那件呢子大衣像一面褪色的旗,袖口露出金黄的卷发,眼睛却是湖蓝。没人听得懂他嘴里咕噜咕噜的话,只听得出调子像在唱歌。
孩子们悄悄跟在他后面,看他用一把亮闪闪的小刀削木头做弹弓,刀口卷起的刨花像金箔。
后来大家干脆叫他“蓝眼郎中”,因为他随身的小铁盒里装着五颜六色的糖衣药片,比苗医的草药丸子好看得多。
蓝眼郎中把箱子搁在地上,拍拍盖面,嘴里蹦出一个拖长音的“Won——der——tain——ment”,像唱一句古怪的调子。
他又伸出两根手指,先指弹弓,再点点自己的胸口,最后把手臂划个大圈,指向云雾外的天空。
阿照听懂了:再弹弓发射出的时候念个名字,它能带你去看山外的光景。她信了。
她第一次拉开皮筋,说的是:“电话。”石子脱手,化作一只铜壳蟋蟀,背甲上镶满小孔,孔里漏出嘈杂的人声——有日语,有湖南官话,还有一句清脆的英语:“The war is over.”
蟋蟀蹦跳着钻进草丛,再无声息。阿照蹲下去拨开草叶,只剩一枚锈铁纽扣,扣面凹印着一枚小小的和平鸽。
那天夜里,她梦见父亲穿着陌生的土黄色军装,站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向她挥手。
醒来时,枕边多了一封没贴邮票的信,信纸是泛黄的军用粮票,上面写着:“照儿,山外有山,山外也有人。等我回家,带你去看。”
落款日期:1945年9月2日。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right-end]]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left-start
|self-defining=true
|texts-size=
|texts-typeface=
|line-rgba=black
|page-color=
|text-color=
|book=block
|bookmark=block
|mark-position=
|line-rgba=55,55,55,1
|mark-rgba=25,255,55,1
|mark-right-size=80% 30%;
|color-ridge-cover=
|color-ridge-vacancy=
|fixed-line=
|chew-paper=
]]
父亲终究没有回来。
1950年,剿匪的枪声在峡谷里回荡。阿照把弹弓埋进母亲坟侧,连同那枚纽扣和信。她背起竹篓,沿着公鸡飞过的方向,第一次翻过了最高的山脊。雾散处,她看见一条亮得晃眼的河——那是她此生见过的最大的“飞机跑道”,河水像巨鸟的翅膀,一直铺到天际。
很多年后,阿照成了水文站的小站长。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山外”,每晚睡前都讲同一个故事:“从前有把弹弓,能把愿望变成鸟。鸟飞回来的时候,会带来远方的口信……”
女儿七岁那年,在河边捡到一枚锈铁纽扣,扣面凹印着和平鸽。阿照把纽扣穿进红绳,戴在女儿腕上,说:“这是你外公托人捎回来的。”
女儿问:“外公什么时候回来?”
阿照望向河面,水波像无数片碎掉的镜子,每一片都映着一只远去的公鸡。
“等河水干枯的时候。”她说。
[[div class="note-hr"]]
------
[[/div]]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mid-separator]]
1976年,阿照被抽调去参加省里的水利大会。她第一次坐上真正的飞机——银白的机身、轰鸣的引擎,像极了很多年前那只火红的公鸡,只是更大、更冷、更吵。
飞机穿过云层时,她想起母亲坟头的雾,想起父亲信里那句“山外有山”。她忽然明白,母亲害怕的从来不是“山外”,而是“再也回不来”。
返程途中,她在长沙火车站遇见一位白发老兵。老兵坐在候车室的长椅上,军帽搁在膝头,帽檐磨得发亮。阿照鬼使神差地走过去,问:“您认识一个叫‘阿照’的人吗?”
老兵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他……是谁?”
“抱歉,打扰你了,刚才问的那个人其实就是我。”阿照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锈铁纽扣。
老兵的手抖得像风里的枯叶,纽扣在他掌心转了个圈,鸽子的轮廓被岁月磨得模糊不清。
他说,我认得它,那是我一位老朋友的。那年撤退时,他(曾经的一位战友)把纽扣塞进最后一封家书,信是托一位湘西老乡带回去的。老乡半路被流弹打死,信和纽扣就此失踪。
“我以为他家人早就不在了。”老兵说。
阿照道了声谢。重新把纽扣放回自己的掌心,便不再说话。
河水不会干枯,河水只会一直流下去。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right-end]]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left-start
|self-defining=true
|texts-size=
|texts-typeface=
|line-rgba=black
|page-color=
|text-color=
|book=block
|bookmark=block
|mark-position=
|line-rgba=55,55,55,1
|mark-rgba=25,255,55,1
|mark-right-size=80% 30%;
|color-ridge-cover=
|color-ridge-vacancy=
|fixed-line=
|chew-paper=
]]
1992年,阿照退休。
她带着女儿和外孙女回到苗寨,老屋已塌,母亲和父亲的坟被野草吞没。
她蹲下去拔草,手指触到一块硬物——是那把弹弓。木柄上的“奇娛博士”四个字被雨水泡得发胀,像伤口。
外孙女林岫那年十二岁,正是阿照当年第一次看见“飞机”的年纪。
林岫把弹弓举到眼前,像举着一盏灯,说:“外婆,我想看看山外。”
阿照没拦她。她只是从箱底翻出那封泛黄的粮票信,递过去:“看完再决定。”
林岫看完信,把弹弓埋回坟侧,说:“山外我已经知道了,我想留下来,听您讲山里的故事。”
[[div class="note-hr"]]
------
[[/div]]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mid-separator]]
2000年,Site-CN-92。
新来的研究员林岫在档案室翻到SCP-CN-2562的附录,被墓碑照片上的童稚字迹钉在原地。
她想起外婆临终前交给她的小布包——里面是一枚锈铁纽扣、一张粮票,还有一把老式弹弓,柄上歪歪扭扭刻着“奇娛博士”。
那天晚上,林岫独自走进实验场,把弹弓对准夜空,轻声说:“外婆。”
石子离弦,落向远处,没有变化,只留下它落地的轻响。
“等你回家,我讲故事给你听。”林岫握紧核桃,抬头看见凌晨四点的天空。
那里没有飞机,只有一颗很亮的星,像一枚很久以前的纽扣,钉在夜幕上,闪着光。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note-right-end]]
[[module css]]
.danke{
padding: 5px 5px 5px 15px;
margin-bottom:10px;
font-family: monospace;
font-size: 1.1em; }
.agent{
background-color:#002200;
border: 3px solid #55AA55;
color: #77CC77;
}
.site{
background-color:#222200;
border: 3px solid #AAAA55;
color: #DDDD77;
}
[[/module]]
[[div class="danke agent"]]
2024年,湘西深山,雾气终年不散。
林岫的女儿阿雾十岁,喜欢在祖屋的废墟里翻找“宝藏”。
一天,她挖出一枚锈铁纽扣,扣面凹印着和平鸽。她把纽扣戴在腕上,跑去问母亲:“妈妈,这是谁的?”
林岫蹲下来,把纽扣转了个圈,鸽子的轮廓在晨光中微微发亮。
她说:“这是你曾外婆的,也是你曾外公的,也是我的,现在——是你的。”
阿雾歪着头:“那‘山外’到底在哪里?”
林岫望向远处,雾正从山脊缓缓升起。她想起外婆曾经说过的话:“山外不是地方,是方向。”
她牵起女儿的手,沿着当年阿照走过的路,向雾深处走去。雾很浓,浓得像一床旧棉被,裹住所有声音。
但只要一直走,就能听见河水在雾里流淌的声音——河水不会干枯,河水会一直流下去。
山外有山,山外也有人。
[[/div]]
**附录 三:**其中一块墓碑上刻有字样:
[[note]]
妈妈,等爸爸回来能让他讲一讲山外面是什么样子吗?
[[/note]]
@@@@
[[div class="footer-wikiwalk-nav"]]
[[=]]
<< [[[SCP-CN-2561]]] | SCP-CN-2562 | [[[SCP-CN-2563]]]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