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并非易事?撰写J文档的二三谈

源页面
2025年8月26日
修订 11
评分
71
↑ 74
↓ 3
支持率
96%
总票数 77
Wilson 95% 下界
89.2%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15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4
SOURCE_CHANGED
22 天前
SOURCE_CHANGED
22 天前
SOURCE_CHANGED
23 天前

最近投票

1 / 8
2025-08-30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8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 [[module rate]] [[/>]] + 前言:关于自我介绍 各位好呀,这里是卡妮 [[*user kanie ja]],从2019年入站,2021年正式起笔至今,多多少少也总结了一些不成章法的小小心得,所以今天想来和大家聊聊天,分享一些写作方面的看法。所以不用正襟危坐啦,今儿个主要是想聊一聊搞笑文章写法,所以大家该扒饭扒饭,该葛优瘫的就瘫着就好。 说起来以前也不是没有冒出过这样的想法,就是我总得写一篇指南出来,作为看法也好,总结也罢,总之能让大家有一点收获,哪怕就那么一个启发都行。总不能让有些同好平时喊的“老师”名不副实了对吧——好吧就是名不副实的求求你们别喊卡妮老师了除非你们教师节真的给我寄礼物(PS:贺卡不算)(PS^^2^^:到付的也不算)。 嗯回到主旨!在我想着要写指南的时候,我回顾了一些过往的文章系列,发现想说的,前人都说了;甚至说过的,也还有后人补充。那我还费什么劲呐?可是正在我要丢掉这个想法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念头像这两天的广发证券K线图一样从我左边太阳穴贯穿到了右边:有个东西好像从来没人写过。 **搞笑标签文**,抑或说**J文档**。 恰巧,我们的半月刊主编 [[*user TomJens]]也正有构思这个类型指南的想法,于是在我的请求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合著的方式给大家讲一讲,关于J文档的写法。 + J文档与正式文档的区别 可能是因为我不务正业,一年只写三四十篇文还敢在各个SCP兴趣爱好群到处乱窜的原因,关于//“算了,文档太难了,我还是写J文吧!”//和//“得了吧,J文更难写。”//的对口相声真的是三天两头冒出来。 确实,通常来讲,J文确实要比所谓的正式文档更难写出彩。按照最基础的普通文档写作要求来说,你需要做到:基本格式正确以及点子有趣味性或独特性(即不老套)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剩下的正式文档指导可以上[[[*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tep-by-step | 宝宝巴士]]],或者去[[[*https://scp-wiki-cn.wikidot.com/how-to-start-writing-in-foundation | 门坟流年]]]拜一拜。就我了解下来,不少读者(包括我)对于正式文档的态度是:一篇文格式完备,临床腔没有问题,点子方向和过去老文的重合性不高,则就归入“还可以”的分类中,给于一个up或nv;然而对于J文档来说,衡量评价的标准基本浓缩为一点:它好不好玩。 我承认,很多人的笑点是不同的,对于快乐的阈值也有高低之分,这也是为什么本篇文章更类似于观点分享而非纯粹的写作指南。如果一篇J文不好玩,尽管它笔法合格,内容完善,也大概率无法获取大量好评,而如果你写的J文档又是另辟蹊径类的异常格式实验性文档,那么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对“多少人会因为独特形式而笑出来”的赌博——就像“全世界人幽默水平下降一万倍而只有我不变”会大量差评,而“救命我卡在洗衣机里了有人在干我”则好评如潮——往往,或许连读者本身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这类本质相似的文章,有些触发了自己的笑,而另一些则食之寡淡,颇有取巧失败之感。 那么以此为前提,我来正式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你想要写出一篇让大部分人觉得有趣好玩的J文档,有哪些值得参考之处吧! + 写作题材 与正式文档写作一样,你在动笔之前当然应该要去决定好自己想写的题材,这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关键在于,不论是什么题材,笑话合集也好,一桩糗事也罢,你都得确保它有可延展和发挥的空间。 ++ 1. 梗文 如果你已经熟读了指导中心文章,并且牢牢记住了那些需要规避的内容,那你应该就能够回忆起[[[*https://scp-wiki-cn.wikidot.com/the-big-list-of-overdone-scp-cliches | 关于老掉牙的SCP构想的清单]]]中的第五条: > 你在电视上看到的/电影里看到的/动漫里看到的/书里读到的/歌里听到的东西。 但是拜托,咱这可是在写J文,这东西当然可以写! 只是“可以写”不代表“写了就是成功”,事实上,所有你能想到的内容,都可以用某种写作方式让它以优秀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其实我们的写手们已经在创作梗文的路上走了很远了,我们有了明日方舟、JOJO、东方Project、逆转裁判、奥特曼、假面骑士、BanG Dream!(还在go还在go),未来还会有更多IP出现,甚至我们还有Crossover标签和电子游戏征文竞赛,这足以说明基金会创作在这些跨作品融梗题材上是非常宽容开放的。 而你或许会说,“我们实际要摒弃的是ikun、东北雨姐、滚木等网络烂梗啊!” 但您猜怎么着?网络热梗也有人写,且高分文不少。所以重点从来都不是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而是“它该怎么写”。 而在我看来,网络热门梗反而也是提升J文搞笑程度的一种可行材料。只是在创作此类文章题材时,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1 网络热梗的时效性 模因(传统意义上的)是有寿命的,所以一般的网络梗传播热度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通常就被新的热度给覆盖了,也就是过时了。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旋转鸡块meme、九转大肠等梗词早已无人问津,如今提起也只能让人感到尴尬, 而剩余的如同i人/e人、凡尔赛等梗词如今也早已沉淀为日常网络交流用语中的一部分,失去了原有的梗意味,不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只有极少部分梗,如mamba out(我说牢大真伟大啊)、你玩原神吗等寿命极长的还存留至今,不断发酵,但鉴于ikun梗等如今也在慢慢淡去,所以它们的寿命究竟还能蔓延多久,我也不好说。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要拿梗写强关联的文,你必须面临这个梗随时失去热度,使得你的文章在未来的某一天再也不好笑的可能。所以网络热梗当然可以写,但是需要让它充分为你的文章内容和情节服务,而不是让文章本身纯粹地停留在“写梗”上,否则你的文章难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好玩的、有内容的好文。 当然你只是想趁着风头写一篇梗文来赚分的话,那倒是可以试试。 ++++ 1.2 融入时如何让人会心一笑 此外,如何融梗也是一个技巧性的活儿。把你要写的笑点巧妙地融入情境和人物的自然反应中,会比“硬cue”要让人读起来舒适的多。同时记住,梗是调料,不是主菜。你的文章本身得有一个好笑的故事核,而热梗是用来给这个核心故事增色、提鲜的。 拿ikun来举例,如果你生硬地去写一篇如下的J文档: > **项目编号:**SCP-████-CN-J > > **特殊收容措施:**由于SCP-████-CN-J的模因性质,完全收容已被证明不可行。当前策略转向监测、遏制信息传播与公众认知管理。 > > **描述:**SCP-████-CN-J外观为一名亚裔青年男性,特征为精心打理的中分发型,常穿着背带裤。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异常娴熟且违反部分物理规律的篮球技巧,尤其表现为一种将篮球围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并投掷的特定动作。该个体形象无法被任何物理手段直接记录,仅能通过数字媒介传播其影像。暴露于SCP-████-CN-J的特定的影像、音频(如一段含有“鸡你太美”歌词的特定音乐片段)的个体有极高概率发生以下变化: > > * 对SCP-████-CN-J产生极强的、非理性的崇拜与维护心理,自称为“IKUN”。 > * 强烈倾向于模仿SCP-████-CN-J的标志性动作及着装风格,并能短暂地重现其异常物理特性,导致小范围的空间扭曲和概率异常。 > > …… > 如果你真的这么写了,恭喜你,你这文章死定了。 写梗文,不意味着你应该把某个梗以异常化的形式重复叙述一遍——大家平日里玩玩就好了,你写一篇文就这点东西可就没意思了。或许它作为一个梗,会让人会心一笑,但是如果它本身就是一篇文,那么只能归类到烂梗神风文里来处理了。 如果你真的要写它,正确的做法是,在一段与其本身无关的情节里,让它突然地出现。这样读者们会在看到它的时候,内心浮现出“居然连它都有!”的想法。烂梗,只有在一篇带有自身不同情节和内容的文章里作为片段展现,才能使得这种带着上叙审视心态的戏谑感涌现出来,从而让人觉得,你真的是在“玩”一个梗,而不是生搬一个梗来成文。 上述的例子我们也已经有了。在[[[*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3621 | SCP-CN-3621]]]中,它是这样出现的(尽管它不是一篇J文,但也不妨碍它是好玩的): [[=image 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mystery-box/ikun1.png]] 而在[[[*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3005-k | SCP-CN-3005-K]]]中,它则是这样: [[=image 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mystery-box/ikun2.png]] ++ 2 时事调侃的应用方法 另一方面,梗,不单单是互联网梗,你同样可以选择一些当下时事内容,将其改编为一则搞笑段子。值得探讨的时事内容通常分为两种,其一是社会趣事或网络趣事,比如地铁上的裸男或是在上海喝蜜雪冰城遭到东方明珠攻击等,另一种则是不符合大众朴素认知观念的事宜,如扶老人被讹等。 当然了,我不建议你一心热忱地去写第二种,因为你想要的讽刺效果往往只会沦为无聊的吐槽,而这种在一般讨论区中因为不当的话题展开都遭到非议,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离谱的现实背后往往有着需要认真审视的内核,把它们娱乐化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关于时事类,我比较推荐发生在SCP社群内的故事,在一个本就引起热议的话题或文章下,对它进行适当的改编或吐槽通常会引起大家更高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在此我们已经有了[[[*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20210401-j  | 很好的典范]]]。关于大名鼎鼎的迭代限制公告的二创作品有不少,而且即使在不以它为核心的文章中也可以多次看到对它的玩笑话,托[[*user Kcorena]]的福,这个梗在2025年夏征又爆了一次。所以说对于某个事件的玩笑改编大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只要你对它们有自己的心得和理解就好——与上述如同,切记生搬硬造! + 一场闹剧 闹剧是喜剧中最直接、最夸张的形式,它通过快速的动作、荒谬的情境和不断升级的误会与巧合来引爆笑点。要写好一场闹剧,以下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 1 人物形象非常关键 一切喜剧都源于人物。一个平淡无奇的角色无法制造闹剧,你必须塑造一个“活宝”。根据朱光潜的喜剧美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人物的“可笑性”找到根源: ++++ 1.1 丑陋的相貌(外在的乖僻) 这并非指单纯的丑,而是指不协调、夸张甚至古怪的外形,这能第一时间建立滑稽的印象。赋予角色一个极其醒目的外部特征。比如一个永远在甩假发的秃头、一个穿着巨大玩偶服却要参加严肃会议的研究员、一个身高两米却声音尖细的安保人员、一个香香软软白毛萝莉VTB的O5(你知道我在说谁)。这个特征会成为后续所有笑料的“视觉锚点”。 关于这种相貌的反差,我们可以请一位在故事创作中融入较为得心应手的写手来谈谈他的看法: [[=image 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mystery-box/snake.png]] 呃……啊……嗯且先不去管他,我们直接进入下个方面。 ++++ 1.2 亏缺的品格(内在的荒谬) 这是更高级的搞笑来源。角色并非大奸大恶,而是有某种固执的、过时的或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癖。如吝啬、虚荣、自大、胆小、强迫症等。你可以为角色设定一个核心缺陷。比如一个有严重洁癖的泥瓦匠或者一个在逃命时还要先发自拍的群众。他们对自己的缺点毫无察觉,或认为理所当然,这种自以为是与客观荒谬之间的鸿沟,产生了巨大的幽默能量。你可以为为角色定义一个压倒一切的性格缺陷或执念,角色的所有决策和行动,都应源于这个核心驱动力,这种内在的荒谬所导致的所有行为都会因为这个缺陷而变得荒谬可笑。 ++++ 1.3 乖讹的人/事(行为与情境的错位) 这是制造闹剧的核心。指人物的行为、身份与所处情境严重不符,产生一种“不合时宜”的幽默感。 让一个严肃的殡葬师在追悼会上不小心放错了《恭喜发财》的音乐?让一个试图拯救世界的壮汉怕得要死,全程闭着眼乱挥拳?这种“应该”与“实际”之间的巨大落差,就是笑料本身。在[[[*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7593 | House的地狱游记]]]里,那个绑架了主管,怂恿所有地狱噩梦看管他,却只是为了从他口中撬出圣诞节真正含义的撒旦已经证实了这种技巧的可行之处。 基于这三者,在构思闹剧前,先为你的人物贴上几个鲜明的“喜剧标签”。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和反应,都应源于这些标签。 ++ 2 误会导致的意外 单有角色还不够,需要有一个事件来打破平静,而“误会”是最佳的火种。误会的喜剧力量源于[[span class="ruby"]]戏剧性反讽[[span class="rt"]]Dramatic Irony[[/span]][[/span]]——即观众全知全能,而角色蒙在鼓里。观众看着角色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并预见到他即将撞上的南墙,这种“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优越感和期待感,是愉悦感的重要来源。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设计一个误会呢?我认为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 2.1 选择误会的类型 一般误会分为语言误会、情境误会或身份误会。 语言误会则通常是由谐音、多义词、听错话来引导的。或许你们听过一个古早笑话:一个士兵被俘虏后,央求敌人说他只想要和自己的马说一句话。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于是敌军同意了。士兵附在马耳旁低声说了一句话,然后战马绝尘而去。第二天,战马带着一个身姿曼妙的美女回来,敌军认为,他只是想最后和女人一度春宵。然而士兵再次提出要求说,自己想和马单独独处再说几句话。在敌军同意后,他扯着马的耳朵大吼:“我让你带一个旅的人来,而不是带一个女人来!” 你们看,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古笑话了,但是它运用的谐音+听错的幽默技巧,对于第一次听的人来说,仍旧是有效的。 而情境误会则很简单了,甚至可以一言以概之,就是“让角色看到片段而非全貌”。比如看到A递钱给B,以为是贿赂,其实是还债,由此来展开后续的情景。 身份误会则是一张王牌,认错人、搞错身份,都可以使得不同的角色因为身份错位而将故事串联起来,向下发展。 ++++ 2.2 发酵 在身份定位的基础上,一定要让角色“深信不疑”, 也就是角色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坚信不疑,并基于此做出符合他自身性格逻辑的、合情合理的反应。一个吝啬鬼发现自己丢了钱,他的反应必须是歇斯底里地搜查每一个人,而不是保持无所谓的态度。同样的,不论是产生了什么样的误会,都让故事围绕这些误会一路直冲下去。我们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案例,也就是[[[*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3764 | SCP-CN-3764]]],来自灵异月文学的“那个幽灵”,写作者当然知道这是一只鸟,但在故事里,请让真相隐匿为一个“幽灵”。 ++++ 2.3 升级 同样的,在事态发酵中,你可以利用到滚雪球效应。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不要让人物停留在初始误会。让他为了掩盖第一个误会,不得不制造第二个、第三个误会……局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彻底失控。例如,为了圆一个谎,不得不编造更复杂的谎言,甚至把无关的人也拖下水。 这其实是一个搞笑文章创作的关键理念之一:永远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无聊。 ++ 3 巧合 如果误会是雪球,那么巧合就是那条陡峭的、布满障碍物、却能令雪球加速狂滚直至毁灭的山坡。巧合是闹剧的增压器,它将所有分散的线索和,人物以最不可能的方式强行汇聚,将喜剧张力推向顶峰。 巧合之所以在闹剧中成立,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现实主义的逻辑,而是喜剧逻辑。它的目的是用极高的效率创造最混乱的局面。巧合的艺术在于,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在事后让人觉得在剧情中有其必然性。 你可以利用一个Timing(时机),在极限的施压里,让所有的“刚好”和“偏偏”都变成计时炸弹。“偏偏”在他把秘密说出口的瞬间,电话接通了;“刚好”在她的情夫躲进衣柜时,她的丈夫进门要换衣服;“正好”在假扮他人时,遇到了认识真身的老朋友。同样的,空间也很重要,你可以将所有这些带有误会、秘密和缺陷的角色,通过巧合全部关进一个密闭空间,空间越小,碰撞越激烈,笑料越密集。 把这些巧合设计成一个闭环的链式反应,让A角色的一个无意举动打翻水杯,导致B角色的滑倒并且撞到门,让C角色被锁在门外,而C角色正是A角色最想见到/不想见到的人……最终,所有的巧合形成一个完美的、荒诞的莫比乌斯环,将所有人物牢牢困在闹剧中心。 + 正式文档的模仿秀 众所周知,我们有很多非常出彩且广为流传的优秀文档,它们有些非常经典,有些感人,有些令人恐惧,另一些则宏大而壮阔,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它们的存在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前来“朝圣”,使得这个社区不断壮大。而现在,我们需要用一种方式来向它们致敬——就是把它们当场垫脚石,魔改爆改原文来写J文口牙!!!! ++ 1 选用一个出名的文档 这个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以原文为基础进行的搞笑文档创作如果想让人笑出来,必然是需要让人对原文有一个对比,如果一个人完全不知道你所写的这篇文章借鉴了什么,那么文章本身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篇云里雾里,不知道叽里呱啦在说啥的抽象文,所以一定得挑选一个至少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文档。比如SCP-5000。 ++ 2 与原文档的反差感 搞笑文档之所以搞笑,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反差感,也就是上述的“对比”。当读者们正长期浸淫在对SCP-5000中令人深思的谜团讨论中时,你打出一张牌,广而告之大家:SCP-5000其实是超级爱慕SCP-682的实体,它寄生在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随时等待准备充分的时候控制全世界人让他们狠操SCP-682,让它怀孕然后因为孕吐而感到作呕!所以682为了防止被操所以尽可能杀人,基金会为了不操它所以尽可能多杀人——多美妙的5000故事啊。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能让人心头一震,大骂一句这什么狗玩意儿,然后其中的一部分人就会鬼使神差地给你投上一个UP。 当然,类似的案例我们已经有很多了,你可以随意创造与原始文档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又突破传统严肃的壁垒,向着另一个方向突飞猛进。看久了SCP-CN-3000波澜壮阔的团结史诗,来一个所有人打得鸡飞狗跳的众节点永锤不休如何?聊够了SCP-CN-2000里的混沌分裂者理念,写一场监督者议会过年时因为吃饺子还是馄饨产生分歧导致其中一派跳反成馄饨分裂者的故事怎么样? 都可以的,只要你有好思路,从原文档出手,让它成为你的跳板吧! + 反转和意料之外 ++ 1. 转折的铺垫 几乎所有段子都可以由两部分组成:[[span class="ruby"]]铺垫[[span class="rt"]] setup [[/span]][[/span]]和[[span class="ruby"]]包袱[[span class="rt"]] payoff [[/span]][[/span]]。铺垫负责建立预期,为观众提供一个看似合理的情境或逻辑;而包袱则通过意外、反转或荒诞打破这种预期,制造笑点。可以这么说,大量的喜剧效果都是基于“预期违背”而生的。 你先引导读者和角色建立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然后用一个突然的、但事后想想又并非完全不可能的结果来粉碎这个预期。笑点就产生于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之中。你需要先建立坚实的预期,让读者的预测变得非常清晰和确定,在预期达到最高点时,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彻底颠覆局面。 理论单薄,咱们来看实际例子。 点开侧边栏里的[[[top-rated-pages|]]],你能看到本站的最高分作品,[[[scp-cn-963-j|]]]。这是一篇典型的基于现实中所遇到的繁杂广告和恼人系统所催生的搞笑文,在酷炫的代码作为加分项的同时,也巧妙地利用了网页加载和观看广告等元素,迫使读者们一次次地观看“基金会小游戏”并盯着“正在加载/打开”发呆。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们自然会知道你为“某个东西”设置了层层帷幕,而他们的目的就是耐心地等待解开的一瞬间。而最终,这篇文章下呈现的就是——这就是个添加了各种无意义内容的计算机病毒而已,真抱歉用这么多无意义内容浪费了你们的时间啊。 这种揭晓前就大概能猜到,但是揭晓后仍然让人觉得被气笑的感觉,也就是铺垫和转折所提供的情绪。 当然了,在基金会中分官网,也有不少擅长写长篇故事最终转折的好手,其中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user Kcorena]],他在[[[*https://scp-wiki-cn.wikidot.com/golden-soup | 我的兄弟叫林南之金汁玉液从天降 ]]]、[[[*https://scp-wiki-cn.wikidot.com/wcnmm | 沙虫]]]和[[[*https://scp-wiki-cn.wikidot.com/fucking-hell | 放生🐶🎣你🐴的🐟 ]]]等多篇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借用了铺垫和反转来给文章增色。当然了,他的作者页卡顿的程度本身我觉得也属于一种铺垫了。 因此,尽管不算作本文的合著者,但我仍请来了他给大家分享一下他自己的创作心得。他的部分是由我主导的访谈类型,本想以文语谈的形式呈现。虽然本文主题极为恰合,但奈何内容较长,外加文语谈版式的代码不兼容,故以折叠的形式放入下文: [[collapsible show="KC的心得" hide="."]] [[=image 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mystery-box/KC.png]] 这何尝不是一种转折。 [[/collapsible]] @@@@ @@@@ ++ 2.荒诞与无厘头 荒诞与无厘头其实是更极致、更纯粹的“意料之外”。它完全脱离了现实逻辑的束缚,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荒谬的“喜剧逻辑”。它不像急转弯,而是像道路突然垂直向上通往月球——它直接否定了“路”应该在地面上这个基本前提。 它的核心在于不解释。 它拒绝为这种不合理提供任何现实层面的理由。它的笑点在于这种毫无来由的颠覆本身,以及角色对这种颠覆所采取的一本正经的态度。 ++++ 2.1 引入超现实元素 首先,你需要引入超现实元素,让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生物规律或社会常识的事情发生。我知道,我知道,在SCP基金会,这一切也太正常了。但即便是在基金会,帷幕内的人们也有一套自己的符合逻辑的认知,比如异常需要被收容、常态的人看到怪物会害怕等等,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一切。就好比基金会的直升机坠毁后去询问当地的一个农民大妈,问她:“大妈,你看到天上掉下来的大鸟了吗?”大妈说:“铁鸟没看见,但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AH-64武装直升机阿帕奇倒是看见了一架。” 这种情况在基金会世界观中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即使基金会武装损毁,也不会需要通过一个当地大妈去寻找残骸,这就是一种对应基金会世界观来说的超现实,而基于此,荒诞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延伸下去。 ++++ 2.2 违背基本的因果关系 让原因和结果完全不成比例,或者毫无关联。 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尝试了这种写法,理由大量的美苏冷战历史,各大国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苏联太空竞赛中所藏的科技谜团,来不断导向最后的解密:那个太空技术是什么? 我没说。在那篇文章里,我从头到尾没有提及那个技术是什么样子的,是如何开发的,又是如何被使用的。我只在最后写明,它产生了一种异变,使得它的性质变成了另一种相似的异常,而那个异常是当猫的尾巴插入肛门后,它会以第二宇宙速度开始旋转并飞出地球。 这非常荒诞,甚至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好它为什么会这样。因肛门异物而旋转的猫理论上应该和一个高大上的太空技术毫无关系,但在文章中,我让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荒诞。 ++++ 2.3 让角色一本正经地对待荒诞 这是让荒诞搞笑得以为继的关键。世界可以疯狂,但角色必须认真。 比如当一个人的手机掉到火锅里并且莫名其妙地开始慢慢融化,作为当事人想要捞出时,他的同伴不应该同样着急忙慌地协助他,而是可以拦住他并且说:“再等一会儿,它还没有熟。” 角色的严肃态度与事件的极端荒谬之间的对比,会产生了巨大的喜剧张力。 归根结底,我们要记住,意外情况是盐,它精准地点缀在剧情中,让故事更有滋味。而荒诞无厘头是辣椒,用量不需多,但能带来最强烈、最刺激的笑料体验。 而最重要的是,无论多么意外或荒诞,角色的反应必须是真诚的。他们必须真心实意地为这些深陷其中的事烦恼、挣扎、努力解决。通过熟练交替使用“打破逻辑”和“瓦解逻辑”这两种“意料之外”,才可以完成一个成熟的笑话。 + 源自生活但又与生活脱节 在最后,我必须提出一点我的看法:最高明的搞笑,永远游走在一个精妙的临界点上。它必须源自生活的土壤,让读者感到熟悉和真实;同时又必须与生活果断脱节,让他们能跳出现实逻辑的桎梏,安心发笑。 因此需要做到两点。 ++ 1 注意观察生活细节,发挥想象力 生活是所有创作的源泉,对搞笑创作尤其如此。最接地气、最能引发共鸣的笑料,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 这里的一个短而有趣的例子,[[[SCP-CN-2938]]],来自[[*user day by die]]。文章本身很简短,甚至可以改写为脱口秀演员(特别是那位盲人脱口秀演员“黑灯”)专场中的一个小段子——用盲文刻下的“请勿触摸”。按照他的作者帖,这个简单的灵感来自: > 日常幼稚病发,摸墙沿着盲道走,结果摸到变电箱的奇思妙想 这样源自生活中所发散的段子,不论是在搞笑文章创作抑或是脱口秀表演中,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你可以看到如今“盲人摸电”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出名的梗了。像这样有趣的生活小细节,只要细细观察,自然会变成一个可以成文的笑点,甚至也有机会让你的段子成为一个常青梗。 你需要成为生活的偷窥者与收藏家,带着一颗敏感和好奇的心去生活。刻意观察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却又微妙有趣的细节,比如一个人应该如何在空无一人的电梯里整理表情,暴雨中唯一一个没带伞的人该如何奔跑,陌生人相互认错后的尴尬是什么状态…… 在这种基础上,你也要随时启动“如果……”的思维引擎。收集到这些素材后,不要只是复述,要问自己如果这个情况发展到极致会怎样?如果在这个平凡的场景里,发生一件最不匹配的事情又会怎样?让想象力在此刻成为你的加工厂。 ++ 2 别给他们思考的余地,释放压力吧 最后的最后,我想要分享这条喜剧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心理法则。当你将一个荒谬的、甚至可能带有悲剧色彩的情境呈现给观众时,节奏是决定他们发笑还是同情的关键。 在《英国喜剧作家》中,英国浪漫主义批评家威廉·赫斯列特提出:人们干出来的种种愚蠢和荒谬或者所遭遇到的种种奇特的偶然之事,没有理由使人们同情,只能提供人们以娱乐,并且产生笑的结果。 赫斯列特的观点揭示了一个核心原理。一旦给予观众思考的时间,他们就可能代入情感,产生同情。而同情是笑声的天敌。因此,你必须用极快的节奏推进剧情,让笑点一个接一个地轰炸观众,让他们在意识到“这个人好惨”之前,就先被下一个更荒谬的意外逗笑。 它的核心在于,悲剧是慢慢沉淀的,喜剧必须在某一个点瞬间引爆。毕竟另外一位喜剧大家陈佩斯说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当观众回过味道来,喜剧的效果就会减半。因此,在写一篇搞笑取向的文章,特别是字数较长的搞笑文章时,尽量不要让叙事节奏过慢以至于两个笑点之间空格过宽。一个一个笑点串起来,整篇文章才能获得“笑果”。 ----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我和[[*user TomJens]]的使命也基本完成了,这是我们可以分享给大家的一些细小的关于搞笑文章创作的观点。 也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写作中,不要成日愁眉苦脸,让自己成为一个爱笑的人,也让你的笑意通过文章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