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骨殖
2025年9月30日
修订 4
评分
12
↑ 14
↓ 2
支持率
88%
总票数 16
Wilson 95% 下界
64.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438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最近投票
1 / 2
2025-10-10
2025-10-08
2025-10-06
2025-10-03
2025-10-02
2025-10-01
2025-09-30
2025-09-30
2025-09-30
2025-09-30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2009文字字数 1878
[[div_ style="display: none;"]] ==== 社稷安抚臣子心。 ==== [[/div]] [[>]] [[module rate]] [[/>]] 某年某月某日,春和景明。 书生李某去岁新近中举,前几日骑上家中老马进京赶考,未至京师,便遇大雨瓢泼而下。天色已晚,李某见道路旁有一静幽寺庙,其形制颇具古意。因所处之地僻远,不得已入寺而避之。 才过门槛,即见一老僧冒雨侍弄园中花草。虽年岁已近耄耋,其体貌康健,步履无蹒跚之态;李某见之,心中暗暗称奇。 原来这老僧是整座寺庙之中唯一的长住者。老人容留李某借宿一日,又供给菜饭食用。正当李某连连称谢之际,僧抬手指寺外空旷野地,道: 此处曾有一大族坟冢,于我朝初立之时为兵锋流贼所毁,多年摧残之下只余白地,距今恰是一甲子。其下故事,老讷曾从一好友处听得部分,其中细节或早已散落无闻。今日赋闲,又遇有缘者。不知举子可愿意听闻一二,以略解旅途无聊? 李某点头。 你可知前朝李忠敏公? 书生恭敬作答:何人不知?忠敏公戎马半生,为前朝鼎定天下立汗马功劳;其后壮年功成身退,又严斥小人挑唆,其忠君体国之意天地可鉴。不瞒您说,我家往上数几代,还能与李氏一族攀上点亲呢。 僧人叹息:忠敏公乃李老将军之子。天下人皆知公毅勇,然不知公之心性皆因老将军生平遭际而来也。 老将军本出身祝朝边地兵户人家,家境贫寒无地可耕,只得为商贾拉送货物供给一家生计。其人勇武过人,年方及冠,于入犯诸寇中割一小头目首级,受将总赏识得一百夫长,自喜能够光宗耀祖。 后以功升为将官,事态怪异之处由此而始。将军先调张靖手下游击,尚未到任,张依王命进军,全军覆没,莫能救。又为王康实中军,王秉性急躁,某次发怒后暴病,卧床不起,数夜而死。又给赵良飒为副将,赵为官清廉,无法给付贿赂银两,得罪皇上宠臣入狱。党羽诬其贪饷银数百万,狱中拷掠死。 如是者逾二十人,皆不能与老将军长久共事。或死疾病,或死战场,或死朝堂,其因不出三者之外。久之,将军侥幸之生竟被好事者讥讽为诸类灾事根源,甚至安上“祸将”恶名。 老将军生于末世,为祝朝统兵近二十载光阴,向来以实为重、尽力而为。故虽未能有所大胜,亦无丧师陷地之耻。可恨朝中奸佞屡进谗言,称将军逡巡不进,定与贼寇有所密约。圣上不明,催逼其出战剿灭数倍之敌。若胜,则为戴罪立功;若败,将先前之罪一并罚。新受拔擢而掌粮草者正是那宠臣,此人素来嗜财如命,金银一经他手即被贪墨,切实给到诸将已百不存一。 老将军素来爱兵如子,不忍见将士无衣可穿、无粮可食。为保部下一条生路,他一气之下率众人撤至距故乡不远的潭水关,出关从龙,降了前朝太祖。太祖爱其才,赐田地、钱粮、布匹。将军感其知遇之恩,极愿以死相报。 太祖见上方朝堂主暗臣昏、四地民众流离失所,认定伐祝时机已到,遂亲领兵马过潭水。历六年,终破京师,于元年四月称帝。此役将军虽未能独当一面,亦有数次灭敌师、拔雄关、降名城之功绩,未尝一败;过往畏缩之态全无,“祸将”之名不攻自破。战后论功,位列乙等之首。 天下未平,太祖驾崩;太宗即位,防备旧臣之意日显。老将军自受封以来用度奢侈,未曾想新君均看在眼里,下旨责问空耗民力。将军见旨大为惶恐,即刻上书自请除封削爵。太宗秉性本宽仁,只许其中削去封地之请,余者一概不论。然此诏因阴雨连绵迟迟未到,老将军忧惧之心每日愈深,终致病重。 可叹那李老将军一世谨小慎微,却因圣上一句重话丢了性命。吾友言,将军临死曾告家人: “我一辈子只知贪生,苟且活六十年,早知自己从未学会忠勇一词如何写下。我之将死,葬于此地。后人不可迁移,当每日见我坟冢,世代护之以为戒。于国于家,尽力效死,光明磊落。万不可学小人口舌之术!若听此言,则我之魂魄可保家族兴盛不衰;若不听,则天将降祸事!” 随后屏退左右,令时年十三的忠敏公立于榻前,嘱一香囊道: “此乃太祖爷御赐之物。你割父亲一缕发藏于其中,加一把生米麦,时时更换,勿使食粮陈旧。只要为父骸骨尚存,此物可于离奇中保全你性命,必常带左右,不可离身。见之如见我。” 不久老将军遂卒。忠敏公痛哭三昼夜,立誓不背其父夙愿。自公起始,此后李氏一族子孙,代有从军战死边关者;余者若无科考之才干,则专心经营家业。凋敝之寒水县经历百年业已成富庶之乐土。 李氏因前朝立而兴,又随前朝倾覆败落。流贼四起,老将军之坟冢随李家家业一同摧毁,正于你眼前旷野之上。时至今日,后人散落各地,未有归乡者。吾友辞世数十载矣,吾亦老迈之人,只恐命不长久。故今日方将此段轶事传世,以求告慰将军在天之灵耳。 书生叹曰:如此动人故事,足令天下有志者交口称赞,竟未曾为世人所知!我必记之效之,不负长者一番苦心教诲。 老僧微笑,闭目打坐,遍布枪茧的手中佛珠转动,似有米麦相碰窸窣之声。梁木之下,空王由木雕就之眼怜悯以观世间风尘。 忽闻天边一声惊雷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