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堡电台】阖眼乐队新专辑《二〇二五减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源页面
2025年10月11日
修订 5
评分
16
↑ 16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16
Wilson 95% 下界
80.6%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修改标签
3 天前
已新增标签:_魔法乐团。
修改标签
4 天前
已新增标签:_2025新竞保护。
修改标签
4 天前
已新增标签:山城。

最近投票

1 / 2
2025-10-12
2025-10-12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1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7135文字字数 6658
[[div_ style="display: none;"]]
====
2024年12月最佳专辑,年度最佳专辑首选。
====
[[/div]]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toggle-sidebar]]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fade-in speed=3]]
[[include :scpsandboxcn:collab:odeo-yeah]]

[[>]]
[[module rate]]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name=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ljr-s-file/%E9%98%96%E7%9C%BC |width=200px|height=200px|align=center|caption=阖眼LOGO]]
  
  2025年元旦的烟花声刚刚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当我们每个人的脸都被绚烂的烟火照亮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24年的许多,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回想起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幕幕,再在脑海中为它们添加“去年”的批注,是不是觉得,时间一下子就把它们给冲淡了?
  
  今天想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国内知名后摇滚乐队阖眼在2024的尾声发布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双碟装的巨制,《二〇二五减一》。这张专辑在2024年12月31日的23点59分,准时登陆各个音乐平台,阖眼的核心人物贺连秀用自己的行动和音乐,向大家发出了阖眼的保证:他们不会让2024年的那些事情,被时间磨平。
  
  
  
  纵然不论是手机与电脑的显示,还是电视上的播报,又或是一张张纸页上的数字,都宣称了2025的到来,阖眼也要在日历上写下减一,让任何人,都不能忘掉去年的灾难。“减一”是阖眼对着时间发出的一声一声的呼号,像是以一种渴望的姿态,走在时间的轨迹之后,对着渐行渐远的它伸出双手,对它作着最后的挽留。
  
  这张专辑的专辑艺术家,是阖眼的另一位核心人物、贝斯手,同时也是AWCY成员的陆衔锋。陆衔锋把来自各个社群与团体的人们的身影,剪贴成了一张“合照”作为专辑的封面。在这张合照中,AWCY的艺术家与第五教会的信徒站在一起微笑,绿麻雀基金会的成员与蛇之手热情的交谈,而合照的中间那个纯黑色的剪影,则是山城图书馆的前馆长欧怀水。去年欧馆长因为基金会的行动而死亡的事情可以说是震动了整个异常世界,而在专辑封面中央放上他的照片,既是阖眼对馆长的怀念,也是对这张专辑想要表达的情绪与思考的暗示。
  
  但是,陆衔锋创作这张似乎是代表了团结的合照时,剪贴的却非常随意,来自不同的角度的光照亮了不同的人的不同的部位,让这张合照有着无比生硬的违和,让紧紧依靠的人们显得怪异和疏离。陆衔锋没有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在封面中表达这种隔膜,有些人认为这是阖眼在讽刺SCP基金会全面宣战的时候四散而逃的异常社群,所以合照的人们个个显得别有用心;也有人认为这是在痛斥基金会破坏了山城图书馆这个异术家交流的圣地,所以照片上的人之间有着更加遥远的隔阂。
  
  那么说完了专辑艺术,就应该回到音乐本身了。这张专辑在音乐上继承了阖眼一贯的风格,使用粗砺但也并没有失去精巧的音符构成一段段旋律,让弦乐与摇滚充分的配合与交流,从而让二者的合鸣产生更加激动人心令人深陷的效果。当然除了继承以外,阖眼还怀着突破的野心,他们尝试了之前从未尝试过的长曲目,希望通过更长的时长来完成对感情的铺垫与宣泄,真诚地记录下那一天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短促而悠扬的前奏曲《千重山》结束之后,就是长达32分19秒的《沙坪坝》。
  
  《沙坪坝》占据了第一张碟片所有剩余的时间,正如它的时长是专辑中最长的,这首歌的质量也是专辑中最佳的。《千重山》结尾高昂的小号淡出,音乐就进入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默,在这种似乎是永恒的一分钟的沉默中,《沙坪坝》开始播放,其中打破这一沉默的,是鼓和贝斯。
  
  在窸窸窣窣的鼓声进入我们的耳朵时,贝斯手贺连秀悄悄地为鼓补充上了一条淡淡的旋律,这一道旋律为单薄但是节奏感强烈的鼓声添加了显著的变化,就像是沉重的锤头缓缓敲击听众的心脏,每一根血管似乎都因为低音大鼓的敲击而收缩。随着贝斯的推进,鼓终于在某个时刻放弃了它的节奏,仿佛是沉重的铁球落地弹起一般,奏出了一串渐快但是力度又逐渐减小的声音。
  
  在山城图书馆遭受到袭击时,阖眼的成员们就在山城3号线。他们从西安北站坐上高铁,穿过秦岭,去往山城完成他们的巡演。而在他们搭乘上高铁时,巡演山城站的承办方就给贺连秀发了消息,提醒他们山城最近似乎要起风浪,推荐阖眼推迟山城的计划。而阖眼五个人在多年的乐队经历中,也是经历过不少危险的事件,就算是刚加入的普通人尹辉明,也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不惧些许波澜。贺连秀与乐队的成员稍作商量,就拒绝了承办方的劝阻,打算按照计划完成巡演。但是当阖眼在高铁上看见炮弹飞跃他们的头顶,用尾焰给铁路画出一道红色的银灰拱门时,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发展,或许远远出乎他们的预料。
  
  沉默的开头,与如同心跳般强有力搏动的鼓声与贝斯,正是乐队成员在高铁上真实的情绪的写照;而如重石坠地的一连串的鼓音,为稳定的旋律加上了一层有趣的变化,预示着接下来,或许会有一些好玩的事情发生。
  
  一行人趴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边,紧盯着山城的方向。他们看到一连串的导弹划过,比太阳还要刺眼,看到这些笨重的钢铁,消失在群山的遮蔽下,又看见许许多多的运输机从远处浮现,然后飞向山城的背面。贺连秀用胳膊顶了顶尹辉明:“你可能感觉不到,但是EVE太带劲儿,差点把我干穿了。”彼时的尹辉明正在被他好伙计们的行李箱挤得窒息,拼命地把腿从箱子的夹缝中抽出来,他裸露的小腿上面全都是贺连秀破烂行李箱上的灰,把一堆箱子碰得闷响。陆衔锋将两人的笑声和各类飞行器的破空声收录下来,经过后期处理后,整合进了《沙坪坝》的音轨。
  
  大提琴和电吉他在鼓点的颤抖中猛然爆发出来,在山城的尽头炸响,溅起漫天的火光,火星照耀在高铁上每一个靠在窗边的乘客漆黑的眼睛里。五个人觉得他们不得不变更一下计划,原本打算在山城站下车,听到震天的响声立即决定提前跑路,他们选了下一站沙坪坝站。
  
  “我一重庆哥们告诉我,那个地方人流量特别少。”贺连秀的这句话也被录进了磁带里。
  
  贺连秀把自己的电吉他都扔在了高铁上,只拽着自己的小号,大提琴手兼磁带采样师沈敬行慌忙中,用琴弓戳到了尹辉明的眼睛——如果诸位听众有人看过阖眼在山城的live,就可以发现尹辉明在打鼓的时候一直闭着眼睛,有人夸赞尹辉明是在展示自己不输于任何鼓手的技术,有人赞扬他在表达阖眼对山城所发生的事情的态度,但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只是被沈敬行戳到眼睛了。
  
  小提琴在大提琴和电吉他的声音中升起,琴弦带着所有乘客心脏上细小的动脉振动,琴弓抵在听众的大动脉上摩擦。鼓声清晰可闻,是一阵脚步声,阖眼五人以为自己有些先见之明,等到拎着行李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全车的人早就已经堵在车门口。贺连秀被人按在座位上一步都挪不了,列车员不时还在走道间穿行安抚众人情绪——显而易见没有任何用处,中间狠狠踩到了小提琴手江景的脚。小提琴发出刺耳的啸叫,电吉他的节奏变得急促,过载效果器让吉他原本清脆的声音变得混乱、失真,镲片的声音现在拥有了强烈的侵略性,比鼓声还要刺耳。
  
  五位看着人一波一波下车,另一波人又迅速补上他们的空缺,眼睁睁瞅着一团乱麻的人在沙坪坝站离开了高铁,又眼睁睁瞅着列车一点点远离他们理想的站台。大提琴的声音变得迟缓,逐渐不能配合电吉他的节奏,是风声被高铁呼啸着带离,卷袭着无数的沙尘掠过五个人的脸,电吉他的声音中混合着沙砾,夹杂着颤抖,琴弦抵住上颚,压制住了尖叫的热望。他们最终还是坐到了空无一人的山城站,也是这趟列车的终点。
  
  “我那重庆哥们告诉我,就数这人最多。”贺连秀又说,大提琴的声音空阔起来,像是在天穹于地面间来回的碰撞、萦绕,最终在无垠的音域内扩散开来。电吉他的狂躁也逐渐衰弱,不再像是刚才有一只手在吉他弦上粗暴的滑动,吞吐般饱满的声音变得单薄但干脆,预示着这趟旅程来到了新的起点。
  
  《沙坪坝》到现在为止,结束。以这一个他们没有到达的站台为这首音乐命名,贺连秀当时的心情一定是极为复杂的,或许这也是他的一些无聊的幽默。如果你是阖眼的老粉,你一定会为这首音乐与他们之前截然不同的风格而惊叹。阖眼第三张专辑《秦岭》评价极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每一秒都不能删掉”,情绪的快速积累还有连绵不断的乐器的堆叠,让每一首歌的每一个音符都无比珍贵、令人享受。而在《沙坪坝》中,阖眼没有继续待在《秦岭》的舒适区里,为了情绪的积攒与爆发,他们放弃了一寸音符一寸金的创作范式,而是俯下身子,用一首完整的歌,记录了一次完整的旅行,最终,展现出来了令人心悸的战栗与激情。
  
  或许这首歌的高潮并没有非常抓耳,也没有非常热烈,但是从阖眼一行人站起看到人群的恐慌开始,到将行李箱放在山城站的站台上,目送列车远去刮起一阵风结束,这一切的细节,都令人着迷。
  
----
  
  山城的中心在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处,山城图书馆在两江之间的老城区,山城站在城中心和图书馆的连线的中间。阖眼风尘仆仆走出山城站,过渡曲《KFC》的前奏响起。一步踏出山城站的闸机,乐队就差点被眼前的机动特遣队打成筛子。贺连秀为了举起双手,把身上带的长笛也撇在了地上,上去和特遣队交涉了一番。
  
  我们很难从贺连秀满嘴跑火车的话里猜到那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哪怕是全裸着在大街上奔跑展示自己几乎无害的AWCY都会被基金会两枪带走,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当时对全世界宣战的基金会放过了这群搞音乐的中年人。电吉他的声音刺耳仿佛警报,肯德基的香味依然诱人,顶着严重失真的电吉他声音,阖眼在KFC快速解决了午饭,来到了下一首歌,《进步的阶梯》——一行人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走到了事件爆发的中心,山城图书馆。
  
  要我说,阖眼的采样绝对是世界上最棒的。采样的艺术在于贴合音乐本身的感觉,当人们再次听到这一节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声音,他们的脑海中,会自动给他配上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采样实在是太好了——让人感觉这一串声音,就应该伴随着这一段音乐存在。同样的,如果这段音乐,因为缺少了采样的参与而缺少了令人动容的细节,那么这个采样,就是绝妙。我敢说,《进步的阶梯》所拥有的,就是绝妙的采样。
  
  一般的乐队的采样是完全随缘的,可能是某个成员看电影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半夜猛然惊醒的时候,听到了一串声音,随性地录下来,看看能不能加入到未完成的乐曲中。比如AWCY成员组成的“你的艺术简直一坨(Ur Art's Shit)”,他们每一条采样都来自主唱无时无刻不开着的录音机,甚至会把失败live现场观众的嘘声录进下一首歌。有的时候为了凸显主题,乐队可能会刻意的制造一场对话或者采访进行采样,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神佑黑帝(GodspeedYou! BlackEmperor)”,在《Blaise Bailey Finnegan III》中留下了超长的对话,为我们勾勒了反战的情绪与政府滚蛋的态度。
  
  然而沈敬行的技术,让阖眼采样的选择性大大增加。沈敬行的时咒水平是2007级的时间异常部学员里最好的,其证明就是他经常拿出来给别人炫耀的他2090年的出生证明。对时咒精细的操控,除了能让他免于被基金会的畜生部门追着揍以外,还为乐队的音乐创造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我们在《进步的阶梯》中,一直可以听到有不同的年轻的人声在不停地叙说,这种堪称聒噪的絮叨在平稳进行的音乐里好不突兀,甚至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谐。当音乐进行的极为稳定,不需要我们费神去细细地听时,我们自然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语言上,这时,聒噪就会变成充实,为平稳的声音加上文字的波澜。如果你经常去山城图书馆,那么这些采样你绝对不会陌生,它们就出自形形色色的读者的嘴里,从过去的时间中被沈敬行用精妙的奇术剪切出来,粘贴到音乐的轨迹中。这些不想让第三个人听到的话,各路不着边际的胡吹海捧,寻找一个安身之所的乞求,还有小孩儿被父母拽走的哭闹,都从时间里被揪出来,送给大家细细地品味。
  
  音乐本身走在一个平缓的楼梯上,每当上到新的楼层,就会有一个新的人在等着你,在一个你从未来到的时间上看着你缓缓的从楼梯上走上来——露出自己的头,然后是被时间压得垮塌的肩膀,最后是艰难的脚步。他或者她会让你不要停,继续向上走,对着你的背影,说出那些时间里荡开的声音。当他或者她看不到你的背影,你就已经扭头到了下一段楼梯,抬头,看到新的人坐在新一层的椅子上,等候着你的耳朵。
  
  直到最后,你千辛万苦爬到了这段漫长的楼梯的结束,感觉像是爬上了一座巴别塔,你推开了尽头的门,期望有谁能够坐在门后,给你讲出最精彩的故事、最漂亮的话。霎时间白光乍现,覆盖了你的耳朵,你只能听见一声奇术激发的巨响,仿佛看到闪电在心中升腾飞跃,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阖眼来到山城图书馆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人员的尸体都已经被迅速转移走,给他们剩了点断壁残垣好好回味回味。沈敬行站在山城图书馆的门口,坐在第三级台阶上,在过去抽出了一条条的声音,不断的拿取,他听过了一个秘密,听过了一场愤怒的宣泄,还有一场狂暴的袭击,最后直到奇术的激发,他拿出来的声音只剩下了窃窃私语,还有雨声。他站起来对阖眼的其他人说,完事了,阖眼的其余人欢呼表示祝贺。
  
  如果说《沙坪坝》是一场戏剧的序幕,是一个对于宏大故事的预告,就像是霍比特人的干净而整洁的洞,就像是人们发现了一个黑色屁股的雕像,那么《进步的阶梯》就是一本完整的编年史,贯穿了一个地方的来时。山城图书馆的历史,每个人在这里的经历,每个人翻过书页的手指,每个人挑选书籍犹豫的脚步,都融成了一团,最后缠绕弯曲成了这一首《进步的阶梯》。
  
  奇术激发时牙酸的响声让CD转动的声音震耳欲聋,又是一段沉默,音乐的播放来到了下一首,《夜巡》。各个异常社群不约而同的在傍晚就收拾好了残局,让山城显得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阖眼当晚专场表演所在的livehouse仍然是满员的状态,人们为每一首歌欢呼鼓掌,高兴地从地上跳起,在空中被人接住然后再次抛起来。
  
  当晚,阖眼甚至没有休息,连夜买了高铁票,去往巡演的下一站。在路上,他们在车厢里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静音环境,一群人拍着桌子扯着嗓子,用啦啦调即兴唱了一首曲子,作为他们旅途的尾声。《尾声》高亢而明亮,清澈得不像是一群累得要死困得要命的人、一群在废墟和子弹里爬出来的人,能够唱出来的声音,单纯的音乐,没有任何的乐器,卸掉了人们在前面几首音乐中感受到的巨大的情绪,让人浑身为之一轻。
  
  2024年的年底,阖眼在江景的家里完成了《二〇二五减一》全专的录制、混音和母带处理一条龙,拍板决定了发行日期定在“年底”,真真正正的年底,31日的23时59分。专辑上线各大平台一周之后,《二〇二五减一》的数字专辑的销量就来到了三十万,堪称音乐异术界的伟大成就。“减一”、“-1”成为了当时山城街头最流行的废墟涂鸦;专辑封面成为了新的小众文艺青年的社交媒体头像;沙坪坝站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几乎所有人都会在列车停靠沙坪坝的两分钟内,下车给高悬的站牌拍一张照——即使阖眼自己都没能在这里下车。
  
----
  
  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这张巨制。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它的创作背景和专辑本身的音乐彻底融合了起来。作为优秀的异术家,贺连秀很懂得如何调用起观众的通感,如何把单纯的听觉延伸到身体的每一个感官。不需要给任何人解释这张专辑为什么创作,大家在听完这些歌曲之后,体验过阖眼的旅程,他们自然会明白这一切。所以,我没有按住音乐本身不放,而是从头到尾讲述他们的旅程,也正是贺连秀让我们体会这张专辑的方法之一。
  
  我会给《二〇二五减一》一个高于《秦岭》的评价,不仅是出自对它旋律以及制作的赞美,更是对它现实意义的钦佩。专辑整体的基调是沉重的,每一个音符都带有着强烈的冲动,仿佛是阖眼对着这个世界唾的一口唾沫。山城图书馆的覆灭对于阖眼来说没有直接的关系,贺连秀一行人没有受过欧怀水的恩惠,他们的朋友也和欧怀水没有什么交集。但是阖眼知道,他们朋友的朋友,就一定会与山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说不定就是靠着山城图书馆,才能继续他们的生活。欧馆长对于帷幕后的人来说,有着独特的地位,山城图书馆也是如此,阖眼毫不掩饰地称他们的毁灭是彻头彻尾的灾难,我相信大家肯定也同意这个观点。
  
  结尾的啦啦调似乎与专辑的基调不太一致,它的舒畅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所有人都能为之展颜的,胸中的郁气随着一群灰头土脸的人的“啦哩啦”声全都吐出,随着风沙飘向云外。我觉得,《尾声》或许才是阖眼创作专辑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去痛骂基金会的暴行,而是为了展现一种希望——
  
  让那些挂着面子的破烂组织都吃屎去吧,暴行绝对不会被这个活着的世界容忍,山城图书馆的瓦砾里一定会长出新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保存完好的旧书还有新出版的书籍,图书馆的柜台那里,一定可以坐着一个,我们都怀念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