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3361 - 圆榫不入方孔

源页面
2025年10月23日
修订 6 · 浏览 2

核心指标

更新于 2025年11月6日
评分
18
↑ 19
↓ 1
支持率
95%
总票数 20
Wilson 95% 下界
76.4%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19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3
编辑内容
4 天前
TITLE_CHANGED
6 天前
编辑内容
6 天前

最近投票

1 / 2
2025-11-03
2025-11-02
2025-11-01
2025-11-01
2025-10-29
2025-10-26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4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32416文字字数 22305
[[include :scp-wiki-cn:theme:bedrock]]
[[include :evernight-aquarium:component:non-savingpage]]

[[module CSS]]
:root {
    --basalt-primary-color: 10,10,15;
    --basalt-secondary-color: 40,44,48;
    --basalt-tertiary-color: 20,24,28;
    --basalt-main-text-color: 240,243,245;
    --basalt-overtone: 250,250,250;
    --basalt-undertone: 120,120,120;
    --basalt-bright-element-color: 135,150,150;

    --link-color: 150,57,50;
    --link-visited-color: 100,57,50;
    --link-newpage-color: 180,57,50;
}
.quote{
    position: relative;
    left: 50%;
    transform: translateX(-50%);
    margin: 2rem 0rem;
    background-color: rgb(var(--basalt-primary-color)) !important;
    box-shadow: 0 0 0 0.5rem rgb(var(--basalt-secondary-color)), 0 0 0 0.55rem rgb(var(--basalt-main-text-color));
    padding: 2rem;
    padding-bottom: 1rem;
}
.con{
    background-color: #000!important;
    border: 0.05rem rgb(var(--basalt-undertone)) solid;
    padding: 2rem;
}
.title{
    font-size: 200%;
    color: #fff;
    margin: 2rem;
    font-weight: 700;
}
.line{
    width: 75%;
    border: #ffffff 0.1rem solid;
    padding: 0;
    margin: 2rem auto;
}
.txt{
    border: #555 0.1rem dashed;
    box-shadow: 0 0 0 0.4rem rgb(var(--basalt-primary-color)), 0 0 0 0.5rem #ffffff;
    padding: 2rem;
    max-width: 90%;
}
.bk{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psipic/BK");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size: 100% 100%;
    position: relative;
    left: -10%;
}
.memo{
    background-size: contain;
    background-position: top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color: #d0c6b0;
    border: 0.2rem solid #6A5E4B;
    color: rgb(var(--basalt-primary-color));
    margin: 2rem 0;
    padding: 2rem 1rem;
}
[[/module]]

[[div class="line"style="position: relative; top: 5rem; z-index: -1;"]]
[[/div]]

[[div style="width: fit-content; background-color: rgb(var(--basalt-primary-color)); font-size: 300%; font-weight: 700; margin: auto; text-align: center;"]]

SCP-CN-3361

[[/div]]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SCP-CN-3361:**圆榫不入方孔
**作者:**[[*user Psilocybin]]
**作者页:**暂无
**插图:**按出现顺序排列
[[[CRI装置启动瞬间|https://pixabay.com/zh/illustrations/machine-complexity-complex-886059]]]遵循Pixabay协议
[[[现实强度造影|https://https://weavesilk.com/]]]遵循CC BY 3.0协议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
@@@@

[[div class="txt"]]

[[div class="bk"]]

[[span class="title"]]##black|SCP-CN-3361##[[/span]]

[[/div]]

[[div style="margin:0 2em 1em 2em; border:0;"]]
||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psipic/Orbit  width="800px"]] ||
||~ ██洲SCP-CN-3361启动瞬间,注意到图像下方时空断面产生的视觉错位 ||
[[/div]]

**项目编号:**SCP-CN-3361

**项目等级:**Thaumiel

**特殊收容措施:**SCP-CN-3361应建造七个以上并分散于各大洲,保证其可正常激活,适用同一特殊收容措施。对SCP-CN-3361的常规维护工作应由装置内智能构造算法进行,由专门小组进行对该算法的调试与维护,小组人员由监督者议会指定。SCP-CN-3361信息为基金会内部最高机密,了解SCP-CN-3361完整功能及构造的相关人员应处于潜在威胁战术响应局(ETTRA)的实时监控下。

**描述:**SCP-CN-3361是基金会于2072年9月13日建成的387号工程##6060a0|**[[span class="ruby"]]时序回退保险[[span class="rt"]]Chronosequence Rollback Insurance[[/span]][[/span]]**##(CRI)相关装置,核心理论来自H38C2R-σ-07号时间线,于[[[project-aidita-hub|爱蒂塔计划]]]中作为共享科技之一被基金会掌握。进一步信息详见**附录:SCP-CN-3361实现机理与理论背景**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txt"]]

[[span class="title"]]附录:SCP-CN-3361实现机理与理论背景[[/span]]

[[div class="line"]]
[[/div]]

[[div class="con"]]

= [[size 200%]]##rgb(var(--link-color))|**[CN-3361/6级权限请求失败,禁止访问]**##[[/size]]

[[/div]]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 [[span class="title"]]监督者指挥部597.3号会议记录[[/span]]

[[div class="line"]]
[[/div]]

= [[size 120%]]>>记录开始<<[[/size]]

= [[size 150%]]……[[/size]]

@@@@
@@@@
@@@@

**O5-9:**好,下一事项是我和三号一起审阅的,也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你们面前是爱蒂塔研究部门昨天呈交的报告。H38C2R-σ-07平行时间线于两周前与我们失联,后续一切确认性的交流请求均无回应。具体情况,三号。

----
@@@@
@@@@

**O5-3:**H38C2R-σ-07平行时间线的基金会在17年前开始与我们进行通讯时,科技水平大致落后我们40年。这17年我们基本上都在做单向的技术援助,不过在对SCP-███和SCP-███的反向工程上,他们比我们走得远很多。我们也得到了极其珍贵的理论基础,387号工程直接建立在他们给出的技术支持之上。

13日前,Site-CN-14第276号爱蒂塔连接阵列在更新时间线时报告了H38C2R-σ-07的节点异常,同时收到了未按照常规通讯程序发送的一份信息。随后大部分阵列都报出了该时间线的爱蒂塔空间漂移。正常来说,爱蒂塔空间需要持续的实时固定,失去了维护的爱蒂塔空间一旦漂移,两个时间线的联系就会完全断开。处理小组在当天下午总共发出了94条交流请求,均未得到应答。基本可以确定H38C2R-σ-07已与我们失联。

事件发生前的通讯内容一切正常,再加上我刚才说的,他们在技术交流中一直算得上是单方面获益,基本可以排除主动断联的可能。各位面前的报告第3页就是那份276号阵列收到的信息,损坏的部分已由技术部门复原。

----
@@@@
@@@@

[[div class="con"]]

= [[size 145%]]**爱蒂塔计划通讯文件归档(2089.12.05)**[[/size]]

至R2C83H-ω-01号时间线基金会:

紧急通讯。

我们疑似受到他方时间线打击。现情况不容乐观,ZK级“现实崩溃”情景已发生。本时间线核心历史记录、异常收容资料、社会科学,哲学及文学成果、代表性生物遗传信息已整理归档,后续会向所有时间线广播,请注意接收。

务必万分小心拥有爱蒂塔W7工程的平行时间线。攻击可能来自JF9X8D-η-04,O7Y175-ε-06,P9CH21-β-01,C0AU41-δ-08,R2C83H-ω-01。

永别。愿你们的文明得以延续。

[重复内容已省略]

[[>]]
H38C2R-σ-07号时间线
[[/>]]

[[/div]]

@@@@
@@@@

**O5-9:**信息中提到的W7工程——代号##6060a0|**[[[kfa#toc3|“ 现实湮灭导弹(RAM)”]]]**##——是一种直接针对其他时间线的高效武器。他们在信息中表现出的怀疑无可厚非,我们的RAM技术确实非常成熟,具有很高的嫌疑。

----
@@@@
@@@@

= //(出现短暂的沉默)//

@@@@
@@@@

**O5-4:**在此向H38C2R-σ-07的基金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保护人类文明到了最后一刻。

我个人把这条信息解读为——H38C2R-σ-07推测打击出自RAM,进而以他们的视角列出了该武器系统最发达的五个时间线。//(用食指敲打会议桌)//而且我们也包含在内。如果他们的推测正确,这是已知第一场平行现实间的战役。而我们成为了发起战争的主要嫌疑者。

我有以下三个疑问:一,打击的动机是什么?这次事件极端违反常理——平行时间线间的战役就像是在自残,不仅毫无利益可攫取,更是对所有时间线都有害处。爱蒂塔空间的联系非常微弱,在平行宇宙之间输送物质低效且消耗极大。而且爱蒂塔协议的技术共享意义重大,发起战争是在断送自己未来从平行时间线中获取技术的可能。

二,CRI出了什么问题?H38C2R-σ-07是对这项技术掌握程度最高的时间线,以我们对该技术的了解,攻击者除非在30秒内毁灭整个文明的所有CRI引擎,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启动失败的情况。而现在被攻击者甚至有时间与我们通讯——我猜所有与他们有联系的时间线都收到了这条信息——可以证明问题出在CRI。考虑到他们把我们列为可能的打击者,没有在信息中透露具体的意外情况并不是太奇怪。

三,是否有更多的证据表明H38C2R-σ-07确已覆灭?目前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可以解释为他们自导自演,一方主动断联的爱蒂塔空间几乎不可能由另一方重定向恢复。我目前认为H38C2R-σ-07在技术交流中不对等的获益并不足以说明他们没有潜在的动机,九号,你不会跟我说这里可以适用疑罪从无吧?//(O5-4轻笑)//

----
@@@@
@@@@

**O5-3:**//(伸出左手,示意稍安勿躁)//第三点确实无法证明。我个人也希望这只是一场戏,所有时间线能和平共处,没有人会受伤。但我们必须作出最坏的打算,乐观的人不会笑到最后。

本事件必然会让时间线之间的关系紧张化,再加上我们本身就有很大嫌疑,别的时间线极有可能以此为由,对我们产生恶意。私以为现在的讨论重心在于如何向其他时间线撇清我们的嫌疑,其次是考虑如何应对未来的此类事件,防止我们成为下一个H38C2R-σ-07。对于前者,爱蒂塔计划组已经做出了后续分析,并没有发现现实湮灭产生的高休谟絮团,至少说明了打击武器并不是RAM。我希望授权爱蒂塔研究部门将此信息散布至其他时间线,以引导其自主排除我们的首要嫌疑。有没有异议?

----
@@@@
@@@@

= //(出现短暂的沉默)//


@@@@
@@@@

**O5-3:**好,我这里已经授权下去。你们接着讨论。

----
@@@@
@@@@

**O5-9:**我认为四号的前两个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建议以此为章程,立项解决本事件留下的疑团,需要我们亲自选出负责人吗?

----
@@@@
@@@@

**O5-4:**我认为不需要了,让爱蒂塔计划组开个次级峰会吧。先初步投票,赞同立项的请表态。

----
@@@@
@@@@

**O5-5:**我附议立项。

----
@@@@
@@@@

**O5-12:**我赞成立项。

----
@@@@
@@@@

**O5-1:**附议。

----
@@@@
@@@@

//(O5-9举手)//

@@@@
@@@@

**O5-4:**我赞成。初步投票赞成率超过25%,提案通过。具体事务由次级峰会投票表决。

----
@@@@
@@@@

= [[size 150%]]……[[/size]]

@@@@
@@@@

= [[size 120%]]>>记录结束<<[[/size]]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 [[span class="title"]]H38C2R-σ-07事件分析报告(节选)[[/span]]

@@@@
@@@@

= 本文件已提交爱蒂塔计划组

[[div class="line"]]
[[/div]]

@@@@
@@@@

日期:2090年1月02日

负责人:

* Crispin Young主管[[footnote]]分析学部主管,Site-19主管团队成员[[/footnote]]
* Marguerite Rolfson主管[[footnote]]现实学部部门主任[[/footnote]]
* 小林千穗理博士[[footnote]]物理学部高级研究员,爱蒂塔计划负责人[[/footnote]]
* 林缓言博士[[footnote]]平行现实学部主管,Site-CN-14站点主任[[/footnote]]
* Avigaëlle Legrand主管[[footnote]]物理学部主管,Site-Samech驻站顾问,SCP-CN-3361维护小组成员[[/footnote]]

@@@@
@@@@

[[div class="line"]]
[[/div]]

@@@@
@@@@

**摘要:**2089年12月05日,H38C2R-σ-07号平行时间线与我们失联,据其最后一条信息,H38C2R-σ-07疑似受到另一时间线的打击。我们分析了该时间线的爱蒂塔通讯记录、该时间线的领先科技时序回退保险(CRI)以及RAM打击后残留特征等,推测攻击者可能拥有三个动机。

@@@@
@@@@

= >>节选开始<<

……后续的差异性分析聚焦在H38C2R-σ-07号时间线基金会的特征技术:时序回退保险。查找SCP-CN-3361相关的通讯记录可以发现,在CRI理论的传授上,H38C2R-σ-07似乎一直在刻意避开特定信息。

每被问及CRI的应用前景是否只限于自保,他们的回答一般是未知偏向肯定,自称从总结出CRI理论开始的近百年间,他们在其可应用方向上长时间没有进展。而即便是对这项新技术知之甚少的我们,都在CRI与平行现实学的交互上找到了突破口——当然,这可以解释为他们的物理学基础薄弱,但在我们的援助下,相关的研究应当不存在什么问题。

其次,H38C2R-σ-07对CRI具体工程设计含糊其辞。即使我们没有多过问保密内容,但且不论细处,整体的工程构造他们完全没有给出。以至于目前的387号工程完全是我们在理论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成效未知,且仍无法完全替代[[[scp-2000|SCP-2000]]]。

这两方面的谨慎我们解读为:H38C2R-σ-07为了保证其垄断地位,刻意控制其他时间线对CRI的掌握程度。这类行为在平行时间线之间不是什么秘密,毕竟面对未知留下底牌是极自然的行为。但在事件发生后,这个问题重新浮出水面。综合结论为CRI可被用于武器领域的可能性极高。

= [[size 150%]]……[[/size]]

……图2.1中可视化了H38C2R-σ-07受打击后的休谟场特征剖面[[footnote]]使平均梯度取最大值的剖面[[/footnote]](局部);图2.2中可视化了一份受RAM打击后的典型特征剖面[[footnote]]来自平行现实学部实验数据库[[/footnote]](局部),均为同比例同精度。我们综合比对了打击后残留特征,图2.1中并没有表现出现实湮灭产生的典型高休谟絮团,攻击手段为RAM的可能性不大。

[[div style="margin:0 2em 1em 2em; border:0;"]]
||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psipic/H1  width="450px"]] || || [[image https://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psipic/H2  width="450px"]] ||
||~ 图2.1 H38C2R-σ-07事件后现实强度造影 || ||~ 图2.2 RAM打击后的典型现实强度造影(图中的高休谟絮团已标出) ||
[[/div]]

= [[size 150%]]……[[/size]]

[[size 120%]]**可能性Ⅱ**[[/size]]

……同时,事件中发生了一类超出CRI预期的陌生情况导致其失效。因此,我们猜测攻击者在针对平行现实的攻击手段方面做出了突破,此类突破很可能与CRI的武器化可能相关,其动机可解释为发现该技术的危险性后获取主动权。或许辅以争夺技术的目的,但可能性较小。在高强度的攻击下,文明不可能出现可被爱蒂塔透镜观察的宏观残留,在低强度的攻击下,又留给了目标足够的处理时间。

= [[size 120%]]>>节选结束<<[[/size]]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txt"]]

[[span class="title"]]平行现实学导论(节选)[[/span]]

= 本文件整理自林缓言博士2075年9月12日作出的平行现实学部入职培训讲座(第二部分)。脚注为演示文档内重要内容。无关部分已删减。

@@@@
@@@@

[[div class="line"]]
[[/div]]

@@@@
@@@@

= [[size 150%]]……[[/size]]

首先我介绍一下艾弗雷特的多世界诠释。1957年,艾弗雷特把自己的博士论文[((bibcite 1))]投在了顶级期刊《现代物理学评论》中,这一投便如石沉大海,十几年后他的猜想才由布莱斯·德维特整理后再次提起[((bibcite 2))],得到了重视。想到近百余年后的今天,整个平行现实学大厦都来自于这两篇小小的论文,让我很是感慨。好,不说太多。这是现代量子力学的五条公设:

Ⅰ 量子态公设:任一孤立系统在某时刻的状态可以由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态矢量 [[$ |\psi \rangle  $]]来表示

Ⅱ 时间演化公设:态矢量为[[$ |\psi(t) \rangle $]]的孤立系统,其动力学演化能由薛定谔方程[[footnote]][[$H\left|\psi (t)\right\rangle =\mathrm {i} \hbar {d \over dt}\left|\psi (t)\right\rangle$]][[/footnote]]完全描述

Ⅲ 局域量公设:一孤立系统的每个局域量A都有其对应的厄米算符[[$\hat {A}$]],算符的所有本征矢量共同组成一个完备基底

Ⅳ 量子态弥散公设:孤立系统同外界发生局域作用后,作用涉及之处会纠缠为一和系统。决定该局域作用的局域量数值为厄米算符的一个本征值

V 波恩公设:对于该数值,本征值[[$ a_{i} $]]出现的概率为量子态[[$ |\psi \rangle $]]处于本征态[[$ |e_{i}\rangle $]]的概率幅的绝对值平方

= [[size 150%]]……[[/size]]

这五条公设介绍完毕,理论部分就说到这里。以下我整体描述艾弗雷特诠释的理论图景。

首先,孤立系统可以用量子态描述并得出其随时间演化的方程。以薛定谔的著名思想实验为例,想象你面前是一个盒子,里面有一只猫。在任一时刻,它都有一定可能死去或还活着,具体实现方式就不赘述了。只要有足够的初始数据,用薛定谔方程就可以算出猫处于任何状态的概率,预测出盒子内部的所有可能未来。

只要盒子没被打开,你就同时面对着盒子内部的所有时间线,你眼中的盒子是其所有可能状态的集合体,一切未来都同时出现在盒子内部。这个集合体被称作现实集束,其每一种状态都对应一条平行时间线。

同时,盒子外的你必然也处在某个孤立系统之中,只是此时你不可能面对完整的现实集束,而是处在其中一条时间线之中。

这里关键的概念是“孤立系统”,只有孤立系统能用现实集束描述。首先介绍一下哥本哈根诠释的最大问题——无法自洽“对应原理”。该原理最早由玻尔提出[((bibcite 3))],是指条件变化后,量子系统必须自然地过渡到经典系统。哥本哈根诠释无法回应将量子性带入宏观的尝试,薛定谔那个思想实验正是借此质疑了量子力学。

此问题后来被退相干理论成功解释[((bibcite 4))],即系统变迁为宏观后,量子系统与环境产生纠缠,表现出经典行为。经典与量子之间的界限只是来自于概率——相较于宏观,微观系统保持与外界无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因此表现出来的量子效应也更明显。退相干理论上允许宏观量子态存在,只是需要基本断绝与外界的一切交互。

孤立系统概念也从此而来。基金会优化后的退相干原理中,外界的交互使原来研究的孤立系统不再孤立,而必须将交互所及之处考虑为一个更大的和系统,将观测者包含在内,此时,观测者便进入了现实集束中一条时间线。此过程称为量子态弥散。

当然,这是理想化的情况。正如无论两个物体相隔多远,永远都会受到彼此的引力,因此没有完全孤立于外界的物体。宇宙由一个个系统组成,有的系统之间联系密切,而有的联系微弱。在实际应用中,与外界联系微弱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就可近似视为孤立,演化方式由薛定谔方程解出的波函数近似给出。

以下是二级权限内容了,你们聊天的时候注意一点,不要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我要介绍的是爱蒂塔KFA-01号科技[[[kfa#toc5|”爱蒂塔平行连接器(APC)“]]]的工作原理,我们正是借此同平行时间线进行联络。

= [[size 150%]]……[[/size]]

同一系统的两个不同时间线可以同时弥散至外界,进入同一基准宇宙,原理类似量子涨落,也只能短时违反能量守恒。还是举个例子吧,设想空间内存在一个电子,该电子可以同时被两个物理位置不同的探测器探测,其本身也由此被确定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在信息以光速从一个探测器传递到另一个探测器之前,相对论允许一个电子分成两个,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宇宙中。只要在这段时间内,设法超光速传递信息,便可钻相对论的空子——基金会不缺这类异常。我们目前的方法是将这两个电子引入同一个口袋空间中,同时锚定时间流,就实现了平行宇宙间的信息交换,这个口袋空间便称作“爱蒂塔空间”。

= [[size 150%]]……[[/size]]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txt"]]

= [[span class="title"]]孙释生,//平行现实理论下对概率缺失问题的可能解释//, 基金会物理学进展, (2024.5)(节选)[[/span]]

[[div class="line"]]
[[/div]]

……在艾弗雷特诠释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时,曾有两个问题被提出以反驳之[((bibcite 5))]。其一是”自我“的整体概念被瓦解。其二是概率性无法在艾弗雷特诠释中体现,不同时间线的地位完全等同——即便时间线A出现的概率大于B,A宇宙却不比B宇宙更真实或更有效。这两个问题统一后就发生了以下佯谬:抛硬币前,说“有50%的概率投出正面”无意义,因为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会在平行现实中出现,说话时的那个你平等地是这两个平行现实的共同历史;而说“我有50%的概率进入正面向上的那个宇宙“也无意义,因为最后硬币落地时,你的意识同时进入了两个宇宙——我明白这句话意在描述从切身体验来说,感知进入了一条时间线。但问题正在于,相比于其他宇宙的你的意识,是你当下的意识存在什么特殊性而进入了这条时间线作为你真正的感知吗?

自我性的问题已在论著[[[reality-parallelism-timespace|《时空批判》]]]中得以初步解决[((bibcite 6))],但概率依旧没有获得其地位。列夫·瓦伊德曼曾经将波函数振幅定义为平行现实的“存在测度”[((bibcite 7))],试图以不同概率宇宙之间的“存在规模”区分高低概率时间线。”存在测度“的表述类似于现实学的”现实强度“,本文受此启发尝试给出对概率缺失问题的解释。

= [[size 150%]]……[[/size]]

现实学理论基本完善之际,多个实验室[((bibcite 8))][((bibcite 9))]分别独立发现了现实强度不断衰减的现象。持续的测量表明,宇宙的平均休谟从1907年的35降到了如今的34.7,地表(0海拔处)平均休谟从39降到了如今的38.5。我们的宇宙像一个被拔了塞子的泳池,水不断地流走而我们无能为力。找不到休谟的漏洞,基金会只能将大功率现实稳定锚常态化运行。虽然目前局面能够稳定,但终归不是长远之计。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其根本原因入手。

= [[size 150%]]……[[/size]]

综上所述,本论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个孤立系统本身的量子力学演变,以及由另一系统的量子态弥散带入的量子力学演变都会使该孤立系统的现实水平下降,新现实水平与原现实水平的比值与该演变状态出现的概率成正比。利用现实稳定锚效率方程可解出此关系函数,这里不做赘述。这个结论同时也解释了现实强度衰减的原因。

任何一个存在量子力学演变的宇宙都是不稳定的,即一切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均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例如一个房间内的所有空气同时热运动至房间的一端而其中的人毫无防备地窒息,或把一堆零件放在盒子里摇晃后组装成了一把格洛克17手枪,因为时间线向这条路线发展的部分过细,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后,其周围的休谟值会断崖式下降,造成局部的类现实崩溃场景。这也是对[[[be-bended-and-low-hume-1|低休谟者]]]身上的类概率异常性质[((bibcite 10))]的一种解释。并非低休谟导致了类似“命定种”的表现,而是其作为概率性异常的本质导致了现实强度的薄弱。

在最乐观的估计下,放任现实强度衰减的话,平均十万年后宇宙便无法支撑物理规律的稳定存在。这基本小于一切宇宙末日假说所给出的时限,但在这之前,时间线总体分化得越来越多,所有时间线都将无文明的平行宇宙作为现实来源。总有一天,这些无主现实将被耗尽,各个时间线只能通过互相掠夺维持现实水平。

时间线之间的战役必然同时涉及一个宇宙全体文明的利益,规模之大不是任何星际战役可以所相提并论的。上帝并未把多元宇宙设计为人类和平相处的乐土,我们只是在把希望从一个深渊转移到另一个深渊。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 [[span class="title"]]H38C2R-σ-07事件分析报告(节选)[[/span]]

= [[size 120%]]>>节选继续<<[[/size]]

[[size 120%]]**可能性Ⅲ**[[/size]]

“现实消弭”假说称平行时间线的分支直接导致了现实强度的衰减,它预测了平行时间线间争夺现实强度的战役。该理论未得到实证,但在前沿领域影响广泛。因为尚未发现可行手段,反对者认为在时间线间大规模转移现实与传输物质资源无本质差异,均为无稽之谈。我们暂且按下不表。理论中描述的无主现实耗尽的情况已经于两年前到来,H38C2R-σ-07事件表明其预言的跨宇宙战役终于发生。

现实消弭说可以合理解释攻击者的意图,也符合H38C2R-σ-07造影中表现的低休谟水平,但没有攻击手段证据的支持,暂不能确定攻击者是否抽取了H38C2R-σ-07时间线的现实强度。

= [[size 150%]]……[[/size]]

我们所有的猜测均需进一步证据证实,尤其是攻击手段方面完全无进展。同时,对H38C2R-σ-07号时间线的后续检测没有发现启动CRI时会产生的异常因果结构,其信息中也没有提到这一点,我们无法合理解释这种情况。目前我们正在备案时间异常及超形上学侧的非常规手段调查,在此请求爱蒂塔计划组长期的资源支持。

= [[size 120%]]>>报告完毕<<[[/size]]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致O5议会全体成员**

H38C2R-σ-07事件初步的分析结果已经出来了,攻击动机可能与现实消弭有关。除了“CRI的武器化可能”与“现实消弭的处理方法”这两个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议题之外,提请各位关注针对平行现实的防御问题。

目前我们自保的最终手段只有CRI,而在本次事件中覆灭的就是联络内CRI技术水平最高的时间线,在对CRI漏洞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发展其他手段。自保整体有预防与应对两个方向。新的应对性工事需要前沿技术作为基础,急不来。关于预防性手段,最终目标都是降低高威胁时间线对我们的进攻优先级,在此提出本人的设想。

一是主动降低我们的现实水平,进攻者在我们身上得不到最多的好处,自然不会选择我们。对这个方法我不抱什么希望,过于消极应对,只能作为万不得已的选择。但希望各位看清这一点,以这种方法自戕后,人类文明还可以低水平延续。而一旦被攻击,一切故事都不会再有后续。

二是直接脱离高威胁时间线的视野,进而我们便不可能再被考虑为进攻对象。

首先,一切跨时间线交互都需爱蒂塔空间作为载体,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引导我们的爱蒂塔空间偏移,主动断联,此后敌方发起攻击需要建立在重新定位爱蒂塔空间的前提上。曾与我们主动断联的时间线不在少数,实践表明,在一方爱蒂塔空间主动躲避的情况下,单方面的重定向成功率极低。即使存在连接平行时间线的新型技术,或者通过其他时间线定位我方,也势必要比直接连接成本更高,我们也因此成为了低优先级的进攻对象。

相比前一方法,此选择负面性较小,但也无法保证绝对安全。

我建议在万无一失的手段——很可能不存在——发现前,我们需要主动与科技水平超过我们的时间线断绝联络,以此做到在跨宇宙战役的风险中保护本时间线人类文明。

[[>]]
**O5-9**
[[/>]]

[[/div]]

[[div class="quote"]]

**致O5-9**

你的第一个提议价值不大,他方时间线攻击目的为获取我方的现实,直接毁灭我们对他们没有好处。其仅有手段就是直接抽取现实或以毁灭为条件挟持我们转移现实,也就是说,在跨时间线战役中失败的后果就是现实水平下降,直至到达在其他时间线眼中完全无利可图的水平。我们主动降低的现实水平如果达不到一定程度,则将来仍有受攻击风险;如果达到了这个程度,则损失和战败相当,没有意义。

当然,考虑到为了避免来自其他时间线的压力,攻击者可能毁尸灭迹,自戕有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的作用,但终归属于最后手段。

[[>]]
**O5-3**
[[/>]]
[[/div]]

[[div class="quote"]]

**致O5议会全体成员**

针对九号的提议,我申请召开一次平行现实相关的专题会议。包括四号的CRI武器化设想、我和五号主导的“仪轨”计划提案也与此强关联,应当一并讨论。

[[>]]
**O5-7**
[[/>]]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 [[span class="title"]]监督者指挥部693号专题会议记录[[/span]]

[[div class="line"]]
[[/div]]

= [[size 120%]]>>记录开始<<[[/size]]

**O5-7:**本次专题会议由我主持,为远程会议,章程已整理至各位个人终端。可以开始了。

----
@@@@
@@@@

**O5-9:**我斗胆猜测H38C2R-σ-07事件会是跨时间线战役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我们应讨论出对策,以确保有能力应对最坏的情况。不再废话,我的提议是与一切高威胁时间线断联,进一步,关于“高威胁”的评判标准可以商榷。如果本方法不可行再考虑我提到的主动降低现实水平。

----
@@@@
@@@@

**O5-4:**关于九号的设想,我有一个补充。现在没有完全解决现实消弭的手段,将来可能需要通过发起时间线战役,抽取其他时间线现实以保障我方良好的现实水平。在这一点上,落后于我们的时间线是未来珍贵的现实补充源。但是,他们可能将我们定位为高威胁,而出于自保与我们主动断联。为未来打算,我认为应当抓住目前难得的进攻机会,以免我们的攻击目标做出上述有效应对。

战略可以初步定下来,比如以RAM作为威胁手段,用SRA阵列小规模抽取现实。现在其他针对时间线的武器研究也早就在推进了,只差临门一脚。

----
@@@@
@@@@

**O5-5:**我不认同现在应该发起对平行时间线的打击。伦理道德先放着不谈,我们太过紧张了,目前时间线之间仍是和平关系,爱蒂塔协议成员已经通过相关议案追查攻击H38C2R-σ-07的时间线,我们此时再次发起战争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
@@@@
@@@@

**O5-7:**五号,你过于幼稚了,你以为那些爱蒂塔协议成员都是在全力追查吗?这一秒大家还在同仇敌忾,下一秒可能就有谁研制出了抽取现实的科技,将刀口朝向我们。目前时间线表面上的和平一是出于大规模抽取现实的手段尚未发现,进攻行为的最重要目的无法实现,二是出于大家都在初步决策阶段,尚未作出开战选择。

----
@@@@
@@@@

**O5-5:**依旧反对。引发战争的是现实消弭,但最紧迫的问题却变成了战争本身,不去构思如何解决现实消弭,反而去谋划如何在战争中获胜,这思维近乎病态。

你们忽视了交流的作用。以本时间线为例,现实强度的衰减需要整整十万年才会产生不可逆后果,只要开诚布公地在时间线间讨论,在这么长时间后,现实消弭问题应该早已得到解决,方法如果推广至所有时间线,大规模跨宇宙战役就可以避免。况且理论上可以根除现实消弭的技术我们早已研发出来了,不算平行现实部的“仪轨”计划,改造后的OBSR-3型观测者阵列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发起跨宇宙战役是完全不必要的。说实话,平行现实学部正打算在本次会议提交“仪轨”计划提案的最终版本。

----
@@@@
@@@@

**O5-7:**五号,对现实消弭本身的研究,我持悲观态度。就拿“仪轨”来说,可行性确实没问题,但是负面性呢?我也是“仪轨”的主导者之一,请问平行现实学部那边是否打算把所有实验记录提交监督者议会?我看过了那些实验记录,我不认为议会能通过负面性如此严重的提案。

----
@@@@
@@@@

**O5-5:**负面性是能设法避免的,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即使避免不了,基金会的宗旨你忘了吗?控制,收容,**保护**!我认为基金会的保护对象应为所有时间线的人类文明,为了本时间线的利益直接放弃其他时间线是逾越底线的行为!我不否认以本时间线利益为核心,但承受一点负面性以避免跨时间线战役发生完全可以接受,这不只是我个人对弱势时间线的怜悯,也是利于我方的行为。

----
@@@@
@@@@

**O5-13:**五号,冷静一点。监督者会议不是你们进行私人争辩的场所。可先行上传计划提案与所有实验记录,由议会表决本时间线是否应用“仪轨”,再考虑其他事务。

----
@@@@
@@@@

**O5-5:**提案已发送至各位个人终端。

----
@@@@
@@@@

[[div class="con"]]

= [[span class="title"]]“仪轨”计划提案[[/span]]
= **由5号监督者,7号监督者初步审议通过**
[[>]]
2090.1.9
林缓言主管
平行现实学部
[[/>]]

[[div class="line"]]
[[/div]]

##225477|**目标:**##彻底解决“现实消弭”问题。同时屏蔽与大部分时间线的联系,保护本时间线人类文明。

##225477|**概述:**##计划额外建造一组时序回退保险工程,应用梯度遍历算法判断现实强度的下跌是否契合预期,在面对不契合预期的演化状态时激活CRI。彻底避免孤立状态打破导致的时间线分化,同时修正一切本时间线演化至高概率轨道。以此引导本时间线向现实消弭程度低的路径演化。

##225477|**理论基础:**##现实消弭理论,量子态扩散理论,自我封闭模因体机理,叙事掩体技术,具体内容见提案附件。

= [[size 120%]]>>无关内容略去<<[[/size]]

[[/div]]

@@@@
@@@@

**O5-5:**整体上“仪轨”是通过反复激活CRI,让未来朝某个特定方向发展的。现在远程转接平行现实学部林缓言博士,具体内容由他来解释。

----
@@@@
@@@@

**林缓言:**各位监督者们好,我很荣幸能直接与你们通话。

----
@@@@
@@@@

**林缓言:**CRI的原理和效果,以及一些基本的平行现实学原理你们也很熟悉了,就不多说。我们设想用CRI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引导本时间线向可能性最高的路径发展,二是避免一切量子态弥散,前者减少了本时间线宏观系统的时间线分化,后者避免了由一切孤立状态打破带入的时间线分化,以此解决现实消弭问题。

引导时间线演化路径很简单,只需量化宏观系统的现实消弭,在现实水平下跌超出预期时激活CRI回溯时间线,蒙特卡洛出预期的演化路径。避免量子态弥散也不难,态弥散的规范场量子有特征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特征行为检测态弥散……

----
@@@@
@@@@

**O5-10:**不好意思,请你省略理论内容直接介绍成果。

----
@@@@
@@@@

**林缓言:**//(短暂沉默)//“引导本时间线向可能性最高的路径发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使事件没有起伏,永远平淡的叙事性异常。但实际上这点不用担心。时间线需作为整体分析,”事件没有起伏“本身就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因此一高概率事件发生后,另外的高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然会被迫使降低。“仪轨”的启动不会使文明进程产生明显的改变,无需担心文明在可能性被抹杀后成为一台永无变革、死气沉沉的机器。唯一的后果可能只是“奇迹”不会再发生了。

----
@@@@
@@@@

**林缓言:**避免了一切量子态扩散的后果,就是一切系统之间无法产生更强的联系,一个系统的孤立状态会被永远固定。

假如我们完全不采取任何辅助手段的话,后果是不可接受的。举个例子,太阳系本身可以被视作一个孤立系统,计划表面上的一个负面性就是人类的未来被局限在太阳系之中,与宇宙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只限于微弱的星光,一切超出此程度的交互都会导致宏观系统的时间线分化。同时,大部分基础物理学对未知的探索本质上都需要打破某个研究对象的孤立状态,例如对弦论的研究必须深入微观粒子的结构,这种深入程度如果是过去从未达到过的,那么将来也不可能达到。当然,在已知领域中的创新还是可以进行的,例如室温超导和可控热核聚变的研究本质上都是对人类现有认知的重组。

----
@@@@
@@@@

**林缓言:**但我们还是找到了应对的辅助手段。初步的考虑是设计屏蔽“仪轨”影响的口袋空间,作为前沿物理的研究场所,而屏蔽空间的尺度较小,对整个宇宙的现实水平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Site-CN-107的初步实验已经保证了此方案的可行,只要“仪轨”计划通过,此工程也会同步进行。我们也可借同样的方式进行对太阳系外的探索,但只这种探索的尺度受屏蔽空间的限制。简单说来,在“仪轨”之中,太阳系外的世界如同处在其他时间线里,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也需以爱蒂塔平行连接器为交流的基础,大规模的物质交换不再可能。考虑到对前沿物理和恒星际航空的研究规模本身就不会超过屏蔽空间的大小,此类对规模的限制并不会严重影响科研。

----
@@@@
@@@@

**O5-12:**不严重影响科研这一点我不是很同意。而且根据你说的,“仪轨”一旦启动就不能再关闭了。只要暂停仪轨,原本应弥散的量子态瞬间弥散,现实水平就会失控暴跌。

----
@@@@
@@@@

**林缓言:**是的,我只代表我自己的看法,最终决策还是要由你们做出。再加上“仪轨”的弊端不止如此,我对本提案不是很有信心。

----
@@@@
@@@@

**O5-5:**//(敲击会议桌)//博士,请你继续。

----
@@@@
@@@@

**林缓言:**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认为人脑运作已经进入了量子的边界,我们虽然还没得出背后的原因是否跟量子有关,但很明显限制系统之间的交互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我们为此做了实验,结果总结起来就两个字:离奇。我们的指令依赖于“随机性”的部分越多,D级就越难执行。他可以临摹画作、写一些新闻评论,但无法涂鸦或作诗。他可以和我们闲聊,也可以正常吃饭睡觉、抱怨我们的实验,但是我们让对象“随便说一个数字”时,他表现出困惑,自称感觉像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在脱离“仪轨”影响后,他将经历回忆为“像喝醉了一样”。实验记录分析如下……

= >>以下内容省略<<

----
@@@@
@@@@

**林缓言:**……我们认为这种现象除了影响创造性外,可能还存在未知的风险,应当予以重视。目前的解决方法还是屏蔽空间,即将各国政府乃至监督者议会等决策层转移到屏蔽空间以保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

----
@@@@
@@@@

**林缓言:**我的报告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监督者聆听。//(转接断开)//

----
@@@@
@@@@

= //(长时间安静)//

@@@@
@@@@
**O5-7:**提案——“向平行时间线传授‘仪轨’技术,以图解决现实消弭问题,避免跨时间线战役发生”。有什么想法吗?

----
@@@@
@@@@

**O5-12:**我对这个提案持保留态度,也不认为“仪轨“可以解决现实消弭。还是负面性问题,正如林博士所说,“仪轨”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影响还有未知的风险。先悬置科技发展的不便,我认为这个影响不止于表面上”随机性“的消失,处于这个状态的人类甚至可以称作失去了自主意识,这本身就构成一个EK级”人类意识终结“情景。还同时意味着文学和艺术失去了其精髓,我不敢想象文化在“仪轨”之中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各位觉得呢?

----
@@@@
@@@@

**O5-8:**我还有一个问题,“仪轨”并不能根除现实消弭。时间线演化路径可能性再高也不是100%,只要我们的时间线无法直接占据所有的可能,那么就存在时间线分化,现实消弭随之而来。“仪轨”部分缓解了现实水平下跌,但要做到可持续,我们还是要另谋新路。

----
@@@@
@@@@

**O5-7:**十二号,实验报告中提及了”引导本时间线向可能性最高的路径发展“和”避免一切量子态弥散“这两个效果没有发生冲突,即固定一切孤立状态在宏观尺度的影响只有林教授提到的科技闭锁,宏观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保持在那条可能性最高的路径之中,这可能可以部分解决你的问题。此实验结论或许可以说明,只有拥有基础性意义的文艺作品才可以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依靠人脑随机性的表达效果做不到。

不过,目前这个方向的实验确实太少了,议会不可能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我认为至少需要跟进一下资源支持,”仪轨“还有一段路要走。

----
@@@@
@@@@

**O5-1:**我认为再多的路也来不及走了,拖延徒增风险。我给出另一个角度,”仪轨”封闭太阳系的结果正好与我们面对其他时间线的封闭不谋而合——物理上的封闭正是挡下他方时间线重定位探针的有效手段,“仪轨“本身也具有防御的战略价值。不管怎样,O5议会在屏蔽空间内的决策不会受到影响,先行实施再跟进后续研究的方法,我们也用了不止一次两次了。开关也直接控制在我们手里,关了仪轨再启用忽怠协议也无妨。

----
@@@@
@@@@

**O5-2:**我认同一号的想法,现在的情况不同于往常,事态紧急,一切可能的手段都必须尝试。

----
@@@@
@@@@

**O5-4:**你们忽视了一点,这是战争,怀疑和阴谋都是常态。战争中的强势方为什么要放弃我们这些唾手可得的现实补充源,而选择近乎于自断双臂的“仪轨”?谁能保证这个计划不会被解读为我们的阴谋?显而易见的是,只要有一方出于以上原因不选择使用”仪轨“,那么战争将一直是他们的一个可选手段,威胁着其他的时间线。影响会被放大形成人人自危的氛围,而我们做出的努力将是徒劳。

如果我们无法借公开“仪轨”一劳永逸地解决战争风险,那不如保留为我方机密。正如一号所说,仪轨可能拥有军事潜能,我们不能冒险将一个强力的防御手段给到我们未来的打击对象。这不是没有后果的尝试,二号。

----
@@@@
@@@@

**O5-5:**并不需要保证此类强势时间线心甘情愿。在跨时间线战役中无法保证获利的时间线都会倾向于避免战争发生,这类时间线数目必然过半,没有任何一方敢同时与大部分时间线为敌。正如你所说,对应用了”仪轨“的来说,不选择”仪轨“的时间线就意味着威胁,所以只要肯应用仪轨的过半数,这个方案就算是在平行现实中通过了。强势时间线为避免树敌太多,都会被局势逼迫而选择”仪轨“。

----

@@@@
@@@@

**O5-12:**我要对四号的发言作出补充,选择“仪轨”并不意味着放弃战争。从爱蒂塔空间本身作为交流途径的滞后性来说,时间线的行为无法受到监督。反对”仪轨“的时间线完全可以避开大多数时间线的视线,明面上应用仪轨,在背地里进攻潜在敌手,最后在战争中获得压倒性优势后明面上开战。总而言之,只要有不完全倾向”仪轨“的时间线,最终就存在战争的风险。同时,对于现实消弭,在强势方眼里不会有比掠夺平行时间线更好的解决方法,暂时的顺从永远会有爆发的一天。在这里我赞同九号,把潜在的强大防御工事公开出去不是什么好选择。

----
@@@@
@@@@

**O5-2:**即使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我们主动选择放弃希望也不见得是一个好的选择。爱蒂塔计划实际上使每个时间线的科技水平都获得了质的飞跃,战争一旦开始就意味着一切已建立的合作关系崩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是很明显的。因此正如五号说的,把交流考虑在内,开诚布公地抛出问题,所有时间线都会选择通力合作,”仪轨“的负面性问题必然会得到解决。

----
@@@@
@@@@

**O5-4:**关于你的问题,更清楚的利害关系是:爱蒂塔计划提供的任何资源都不可能和灭亡的危机相比较。“仪轨”不能根除现实消弭,希望还是要寄托在他处,而这个在遥远未来的虚无缥缈的希望不能服众,对于现实水平告急的时间线,“仪轨”就是杯水车薪。战争的阴影会一直阴魂不散,H38C2R-σ-07受到的攻击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能假定一切时间线都拥有和我们一样的十万年安全期,拥有等待大家慢慢讨论的选择——如果拥有充足的时间,攻击者没有理由采取战争这最后的手段。

这不是放弃希望,而是在理性分析后证伪了希望。在生存竞争面前,一切和平主义都是一纸空文。

对于你转移讨论重心的行为,我是否可以认为,二号你承认了公开”仪轨“无法直接解决现实消弭?

----
@@@@
@@@@

**O5-2:**正面回答的话,我找不到你的逻辑漏洞,但你是政治哲学及社会学出身,文明行为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不需要我作过多的提醒吧。四号,你一直在做最悲观的预设,现实不是证明题,这一切是否会依你所言犹未可知。在生存竞争本身可以避免的情况下,希望就是存在的。

----
@@@@
@@@@

**O5-5:**四号,你在方向上就错了。即使这个方法理论上不可行,将”仪轨“留作战争储备也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我们只需要做我们一切能做到的,即使成功概率微乎其微。为战争做的考虑不在任何考量范围内,在这个前提下,公布”仪轨“的行为没有任何负面性。

最重要的是,试问九号提出的手段哪个能和CRI相比?攻击者既然可以做到跳过CRI发起打击,对于我们如此朴素的应对方案,他们会找不到针对手段?想找到有效的应战手段相比根除现实消弭的方法更是天方夜谭,一旦走向战争就必然意味着失败,我方唯一的出路就是作出一切努力避免战争。

----
@@@@
@@@@

**O5-4:**在这方面做的努力不会有任何意义,反而是在用本时间线的未来做筹码,同时我也不认可你的失败主义……

----
@@@@
@@@@

**O5-9:**分歧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我申请针对提案——”向其他时间线传授‘仪轨’技术以讨论解决现实消弭的方法“——发起投票表决。有异议吗?

----
@@@@
@@@@

**O5-7:**投票开始。

||~ 代号 ||~ 赞成 ||~ 否决 ||~ 弃权 ||
|| O5-1 || ⚪ ||   ||   ||
|| O5-2|| ⚪ ||   ||   ||
|| O5-3 ||   || ⚪ ||   ||
|| O5-4 ||   ||  ⚪ ||   ||
|| O5-5 || ⚪ ||   ||   ||
|| O5-6 ||   || ⚪ ||   ||
|| O5-7 ||   || ⚪ ||   ||
|| O5-8 ||   ||   || ⚪ ||
|| O5-9 ||   || ⚪ ||   ||
|| O5-10 ||   || ⚪ ||   ||
|| O5-11 ||   || ⚪ ||   ||
|| O5-12 || ⚪ ||   ||   ||
|| O5-13 ||   ||   || ⚪ ||

> 赞同4-反对7-弃权2。提案未通过。

----
@@@@
@@@@

**O5-5:**……七号……为什么?

----
@@@@
@@@@

**O5-7:**五号,你太狂热了,我确实和你一起主导了“仪轨”,但无法像你一样把它视若己出。研究已经停滞很久了,不然以你的性格,怎么可能会把这半成品提交上来。仪轨本身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我们需要放眼其他手段。

----
@@@@
@@@@

**O5-5:**……如果不选择公开“仪轨”,那么同时我们自己也没有及早应用“仪轨”的必要了。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等负面性得到解决后,再考虑相关事宜。

----
@@@@
@@@@

**O5-3:**接下来的议题是针对平行时间线的战略。主要是确定了两个大方向,与高危时间线断联以及主动发起指向落后时间线的打击。

----
@@@@
@@@@

**O5-9:**主动与高危时间线断联我没有意见,但是发起进攻不妥。开弓没有回头箭,鉴于现在的紧张关系,一出手就意味着直接挑起战争。

----
@@@@
@@@@

**O5-7:**嗯,那么暂时抛开进攻提案,先投票表决九号的提议“主动与高威胁时间线断联以避战”。

----
@@@@
@@@@

||~ 代号 ||~ 赞成 ||~ 否决 ||~ 弃权 ||
|| O5-1 || ⚪ ||   ||   ||
|| O5-2|| ⚪ ||   ||   ||
|| O5-3 || ⚪ ||  ||   ||
|| O5-4 || ⚪ ||    ||   ||
|| O5-5 || ⚪ ||   ||   ||
|| O5-6 || ⚪ ||   ||   ||
|| O5-7 || ⚪ ||   ||   ||
|| O5-8 || ⚪ ||   ||   ||
|| O5-9 || ⚪ ||   ||   ||
|| O5-10 || ⚪ ||   ||   ||
|| O5-11 || ⚪ ||   ||   ||
|| O5-12 || ⚪ ||   ||   ||
|| O5-13 || ⚪ ||   ||   ||

> 赞同13-反对0-弃权0。提案通过。

----
@@@@
@@@@

**O5-9:**那么后续对各时间线的威胁评估由我来对接分析学部。

----
@@@@
@@@@

**O5-7:**接下来是四号“发起对落后时间线的进攻,以保障我方未来现实水平”的提案。

----
@@@@
@@@@

**O5-4:**我在这里作出解释,我说的攻击并不是明面上的宣战,五号的“一出手就意味着挑起战争”并不成立。我们完全可以结合信息论分析,找到情报网边缘的落后时间线,然后伺隙打掉,不惊动其他时间线。即使第三方发现其断联,也可以解释为其主动避战的行为,正如我们刚通过的战略。

----
@@@@
@@@@

**O5-5:**反对。首先是暴露的风险,我们没有强劲到打击不露痕迹的武器。即使是本次事件中能跨过CRI进攻的时间线,也给了H38C2R-σ-07发送最后一条信息的时间。

----
@@@@
@@@@

**O5-8:**将H38C2R-σ-07作为攻击对象不是最优选择,其成为第一个打击对象很有可能与CRI有关,相关分析至今也没有定论。但凡我们选择的时间线足够弱小,其能否反应我们的打击就不成问题。只要作出攻击决定,目标选择和战术讨论可以后续展开。

----
@@@@
@@@@

**O5-5:**我们当下发起攻击的目的是获取未来可能用到的现实强度。如果说某些时间线的进攻是现实水平告急之下的不得已,那么我们仍有十万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研究出完全解决现实消弭的手段希望不小。既然时间并不紧迫,那就没有必要参与战争之中,争夺所谓先机。

更何况为了未来可能的需求,牺牲的是一整个人类文明。仅仅为了获取先机的预防性战争甚至连国际法都是明令禁止的,更不用说对冲突更为敏感的爱蒂塔协议。还是那句话,在我们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悬置人道主义牺牲其他时间线说得过去,而对此见利而进的行为,完全不考虑其他时间线利益合适吗?

----
@@@@
@@@@

**O5-9:**五号,战争本身就不构成对生存的威胁吗?现实随着时间线分化不断被切碎,这个底层逻辑就说明了解决现实消弭就需要根绝时间线分化,根除随机性的存在,“仪轨”已经到达了其上限,不再存在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你还在怀疑战争的必然性。平行现实是一个胜者为王的环境,如果顾忌人道,结局就是我们在战争中失去主动权,最终被淘汰。

----
@@@@
@@@@

**O5-8:**分歧还是在于现实消弭有无解决可能,这决定着跨时间线战争会不会发生,以及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
@@@@
@@@@

**O5-7:**我申请针对提案“在时间线中选定进攻对象并分析合适战术”发起投票。

----
@@@@
@@@@

||~ 代号 ||~ 赞成 ||~ 否决 ||~ 弃权 ||
|| O5-1 || ⚪ ||   ||   ||
|| O5-2|| ⚪ ||   ||   ||
|| O5-3 || ⚪ ||   ||   ||
|| O5-4 || ⚪ ||   ||   ||
|| O5-5 ||   || ⚪ ||   ||
|| O5-6 || ⚪ ||   ||   ||
|| O5-7 ||   || ⚪ ||   ||
|| O5-8 || ⚪ ||   ||  ||
|| O5-9 || ⚪ ||   ||   ||
|| O5-10 ||   || ⚪ ||   ||
|| O5-11 ||   ||   || ⚪ ||
|| O5-12 ||   || ⚪ ||   ||
|| O5-13 || ⚪ ||   ||   ||

> 赞同8-反对4-弃权1。提案通过。

----
@@@@
@@@@

**O5-9:**关于战术,我觉得可以等待CRI武器化的最终结果,目前应用科技部最新的进展是发现了冗余时间线的现实引力效应。CRI生效回溯时间之前会将环境的现实吸引至其周围,实验测到的吸引力约为5.8×10^^11^^Hm·m/s^^2^^。如果我们有办法消除CRI后续的回溯,完全可以用此效应将某个宇宙的现实集中抽取至一点,形成宏观上类似现实崩溃的效果。这可能就是H38C2R-σ-07面对的情况。

现实引力效应定量分析存在难度,这么久也只有几个实验数据,我们只能猜测其按平方反比律衰减。

----
@@@@
@@@@

**O5-10:**没有等的必要了,我们完全可以直接用RAM攻击,落后的时间线甚至无法将他们的现状归于时间线打击,安全性是有的。事后用SRA抽取高休谟絮团就行了。

----
@@@@
@@@@

**O5-9:**你是在浪费资源,我们多进攻一个时间线就多一份风险。这是必要的等待。

----
@@@@
@@@@

**O5-9:**战术的讨论可以在会后进行,由我和应用科技部交接,成果出来后再提交议案就好。

----
@@@@
@@@@

**O5-7:**那么,散会。

= [[size 120%]]>>记录结束<<[[/size]]

[[/div]]

@@@@
@@@@
@@@@
@@@@
@@@@
@@@@
@@@@
@@@@
@@@@
@@@@
@@@@
@@@@

[[bibliography]]
: 1 : Hugh Everett. //Relative State Formulation of Quantum Theory//[D]. //Rev. Mod. Phys//, 29: 454–462
: 2 : Bryce Seligman DeWitt. //Quantum Mechanics and Reality: Could the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of indeterminism be a universe in which all possible outcomes of an experiment actually occur?//[J]. //Physics Today//, 23(9): 30-40
: 3 : Bohr N. //On the quantum theory of line-spectra//[J]. //D. Kgl. Danske Vidensk. Selsk. Skripter, naturvidensk. og mathem.Afd., 8. RÆkke//, IV.1918, IV.1: 1-3.
: 4 : Zurek W H. //Decoherence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quantum to classical-revisited//[J]. //Los Alamos Science//, 2002, 27: 86-109.
: 5 : Andrzej Wiśniewski. //Dwa pytania dotyczące multikosmologii//[J]. Polish Physics Research, 1979(1):46-52
: 6 : [法]Spikelet. //Critique de l'espace-temps//[M]. 中国分部哲学编译组.██:基金会学术出版社,1957:1-8.
: 7 : Vaidman, L. //On Schizophrenic Experiences of the Neutron or Why We should Believe in the 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J],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2: 245–261.
: 8 : 刘邝文.现实强度测量的精度改进[J].观察者:基金会物理学报,1965.9(1):17-19
: 9 : Estina Houlder. //Leaking-like Phenomenon of Reality Strength//. //Physics Innovation//, 1962.2:45-47
: 10 : James Caldmann, Carlos Rzewski. //[[[an-faq-part-two-or-your-hume-questions-answered; Or, Your Hume Questions Answered|An FAQ Part Two]]]// [G]. //Cutting-edge Popular Science of the Foundation//, 2017, (1): 17-20
[[/bibliograph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v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s://scp-wiki.wikidot.com/local--files/theme:basalt/RAISA_LIGHTLOGO.png");" class="memo"]]

= [[size 150%]]**来自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的通知**[[/size]]

= 注意:检测到未知来源的编辑,以下信息非文档原内容。请停止浏览行为并在原地等候处理,一切违令行为都将视为程度不等的越权行为。

@@@@
@@@@

= ##red|[[size 150%]]**你已经被警告过了**[[/size]]##

[[/d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本次编辑来自五号监督者,跳过了RAISA,HMCL及监督者常规议程,此行为符合基金会监督者权限条例。但除此之外,我以下将要叙述的行为均不符合该条例,譬如当你看到这里时,我发出的信息可能已经安静地刻印在各时间线的对应爱蒂塔阵列之上。

在采取行动之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文字记录。一是你能看到这里,至少也拥有三级权限,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拥有知情权。二是方便存作未来的历史资料——虽然我对本时间线的未来不抱希望,但留下事件记录对其他时间线也有好处。

时间线科技水平的高度领先往往依赖于物理领域奇迹性质的突破,这奇迹正建立在大量小概率事件的叠合之上,因此科技水平最高的时间线正是现实水平最低的时间线。我们的现实弥散仍有十万年安全期限,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粗略估算,目下现实水平已经告急的时间线的科技水平。

领先我们一千年。

比较一下我们这一百年做出的科技突破就能明白,一千年后的我们自己堪称神明。

我们从来没有在爱蒂塔计划之中接触过此类时间线。他们确实可能不存在,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可以像看自己手背上的蚂蚁般,毫无隔阂地观察我们的一切,自然也没有必要屈尊与我们建立双向交流。

抛开这个或许过于跳跃的预设,我对CRI存在的漏洞有一个猜测。在H38C2R-σ-07事件中,进攻者或许做到了同时打击目标的所有可能状态,在攻击对象眼中,被打击就成为了必然,CRI即使遍历了一切时间线,也无法使其逃离灭亡的命运。

暂且不论进入低概率轨道就意味着现实水平的暴跌,CRI只能做到让时间这辆列车变轨,我们不可能脱离轨道的限制。如果将CRI的激活条件设为“普朗克常数h=6.63×10^^-34^^”并不会使普朗克常数取别的什么值,而是会进入死循环。循环最终必然会进入一个没有CRI的时间线,以跳出这周而复始的轮回。CRI只能选择,无法创造。

这便能解释为何H38C2R-σ-07号时间线不仅没有启动CRI的痕迹,而且在信息中也没有提及此事——他们尝试了,失败了,因此在他们最终的视角中,CRI从未被发明。

回到我们身上,一旦被此类时间线选中,与其交战的结果即被锁定,在战争中的失败就如同必然到来的宿命。放任战争发生,一切就真的不可挽回了。在今天的会议中我提及了这一点,作为我方在战争中必然失败的佐证,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反,监督者议会选定了Z-5%类时间线中最弱小、最边缘化的一个,通过了针对他们的战术。

从结果上看,这一切意味着基金会不仅积极投入战争,并且完全没有作出任何挽回局面的尝试,这从根本上违反了基金会创立的初衷:保护常态,保护人类。这次,基金会正主动向深渊靠近。

我的想法很简单,跳过流程向所有时间线发送“仪轨”的实现机制与技术细节,同时公布我们发起打击的决策。借其他时间线之手终结我们。最差的结果是:本时间线的进攻计划破产,但仍由其他时间线引发了战争。此时,我也从我们手中救下了一个时间线。无得亦无失。

我的决策已经不可能再改变。本时间线的结局也不会再改变——这不是一句空话,这结局用CRI也无法挽回。

你是否好奇过,这是SCP-CN-3361的项目文档,为何鲜少提及CRI——也就是SCP-CN-3361,又或者我为何偏偏将记录留在CN-3361的项目文档内?以下是文档内隐藏的六级机密内容,它会解释你的疑问。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txt"]]

[[span class="title"]]附录:SCP-CN-3361实现机理与理论背景[[/span]]

[[/div]]

@@@@
@@@@

[[div class="txt"]]

[[span class="title"]]与H38C2R-σ-07号平行时间线的重要通讯记录中归档的文件[[/span]]
= 数据库索引号:#CN.Adi-.c153

[[div class="line"]]
[[/div]]

= [[size 150%]]……[[/size]]

若干年前,我们成功进行了以[[[wanderers:anchoring|锚定技术]]]为基础的定向逆模因发生装置试验,证实了对[[[scp-055|SCP-055]]]的反向工程成果,现在该技术已经大规模应用于本时间线的帷幕维持工作及信息危害的辅助收容工作。在此汇总了逆模因的产生机理,以回馈你们长期对我方的技术支持。

SCP-055本质上为一保持异常孤立状态,德布罗意波波包坍缩受阻的实例。其退相干行为表现出反常的可逆性,状态熵保持不变。一切行为均无法打破其孤立状态,不是彻底地无法打破,而是打破孤立的交互会渐渐“衰变”,好像有无形的力量不断地修正其状态。

SCP-055与外界的交互保持为波函数形式,此类交互产生的结果满足[[$ \Delta E \Delta t\ge \frac{h}{4\pi }  $]]的不确定性原理。项目也是由此获得了异常性质,个体对它的观测和记录结果均有不确定性,传递出的信息会随时间而衰变,衰变到达一定程度后,观测和记录就如同从未发生,这就是逆模因。同时,服用记忆增强药剂等加强交互预期规模的行为对抵御其异常性质有一定效果。

= [[size 150%]]……[[/size]]

我方共享再多的理论也无法回报你们的无私,再次致谢,希望爱蒂塔计划蓬勃发展。

[[div class="con"]]

备注:这是相当具有颠覆性的一条信息,我们后续的研究证实了约40%的逆模因来自于此异常性质。后续我们据此制造了“无字天书”逆模因发生装置。根据H38C2R-σ-07对量子力学术语的一些表述,我们猜测他们的物理水平落后我们20~50年,因此同时向他们传授了一些量子力学理论作为回馈。

[[/div]]


[[div class="line"]]
[[/div]]

@@@@
@@@@
@@@@
@@@@
@@@@
@@@@
@@@@
@@@@
@@@@
@@@@
@@@@
@@@@

= [[size 150%]]……[[/size]]


= **[以下信息整合自对话记录]**

对叙事学的进一步研究意料之外让我们得以完善对各种自身作用型信息危害[[footnote]]认识主体获得其信息后会导致项目自身性质变化的一类信息危害[[/footnote]]的收容工作。

SWN-001的“自我代入”类行为产生了亚叙事层,如[[[kksk|叙事域]]]理论所言,其中的亚叙事实体与我们处于同一叙事域,故而允许了其与本叙事层进行交互,二来叙事压印又赋予其代表SWN-001之意志的能力。实质上超形上学部针对SWN-001实体的一切行为,包括交流、限制及无效化的尝试都只是在针对亚叙事层。

我们在相关事故中发现亚叙事实体能够作为一个常规认识主体与本叙事层发生交互,因此一切[[[domc-hub|描述限制危害]]]、模因、信息危害等都可以作用于亚叙事层。

对此有一个假说。首先已经探明的是,我们目前所在的叙事结构为一合作性质,以SCP基金会为主题的写作网站,上层叙事的网站成员通过创建一个网页发表自己的作品。网页存在附带的讨论区,任何作者都可以读者身份参与讨论。我们猜测正是讨论区有“角色扮演”性质的文字赋予了异常项目对亚叙事层的影响能力。

这样便可解释[[[scp-579|SCP-579]]]为什么在我们充分了解了其异常性质、收容措施也很完善的情况下仍能突破收容。我无法展开更多有关项目579的内容。但可以说明的是,我们研发了针对亚叙事层的叙事掩体技术,以此安全收容了579及其他自我作用型高危信息危害。理论我方后续会给出,这里大致介绍一下。

我们的初步思路是通过在理念圈建立目标对象的一个叙事掩体,将亚叙事层的影响导向该掩体,避免信息危害生效。然而如果以收容舱的形式应用此思路,问题就会出现。叙事掩体只是转移了风险,将来若有一刻目标对象离开收容室,那么叙事掩体会突然消失,其过去储存的亚叙事层影响不会同步消失,而会倾泄到目标对象之上。如果目标对象是信息危害,那么会直接大幅触发其异常性质。

最终我们通过类似在递归中使用辅助函数的行为,将叙事掩体与实际项目校核,又将实际项目作为掩体的基准,设法消除了其中储存的此类影响。实现原理和向掩体转移亚叙事层影响的原理相类似,都利用了叙事掩体的低逻辑主体性。

言归正传,逆模因与叙事掩体技术的交互产生了意外的结果。或许是由于Site-19发生的一次规模性事故,055被转移到了站点内某个收容舱之中,这离奇地触发了一次时间整体回溯的现象,我们通过异常的因果泡体结构推测还原了这个过程。虽然原理依旧成谜,但我们猜测关键在于上文所说的校准行为。用你们给出的量子力学理论描述,一般对象与其掩体会同步地通过量子态弥散分化时间线,在校准之时可以直接地对齐时间线末端后覆写。SCP-055的掩体没有限制时间线分化的异常性质,相比055便分化出了一段冗余的时间线。在校准这个行为中,冗余时间线为了与正常时间线对齐被向前拖拽,递归又使时间线反复加速这个过程。最终导致了我们称为“圆榫不入方孔”的时间回溯效应。

[[/div]]


@@@@
@@@@
@@@@
@@@@
@@@@
@@@@
@@@@
@@@@
@@@@
@@@@
@@@@
@@@@

[[div class="quote"]]

此纪录的高保密等级旨在掩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人随便拎一个装着某逆模因的手提箱,扔进一个信息危害收容舱,就有能力重启宇宙。如果时间回溯后仍不符合他的期望,那么回溯之后的他仍会拎着手提箱做出同样的事,直到时间线被刻意引导向他的预期方向。

原理简单得令人咋舌,但简单就意味着弱小。可惜CRI不仅无法在战争中避免受到打击的命运,甚至不能左右我个人的选择。诚若我所言,现在爱蒂塔阵列的传输已经完成,正如H38C2R-σ-07失去CRI后没有导致所有时间线同时遗忘CRI的技术,CRI无法收回本时间线对平行现实作出的影响。

木已成舟,我会接受基金会对我的审判,但我没有背叛基金会,也没有背叛人类。以下是我作出选择时的心理。

我还未成为监督者时,时常会想这么一个问题。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制度之中,议会的表决理应是名存实亡,不仅任何一支红右手都能通过非常规手段颠覆表决结果的实施,任何一个监督者都完全可能越过程序利用其权力要挟议会变更结果——所有能在须臾之中毁灭地球的手段都掌控在监督者指挥部手中,而出于安全考虑,对监督者本身的监控是完全缺失的。

但事实上,议会的正常运转从未发生问题,从基金会能够顺利应对平均17年发生一次的K级情景来看,这个决策系统甚至十分高效,监督者擅权的情况鲜少出现。

曾经我以为这一切都出于监督者个人的责任感与理性,不能用我平凡而简单的思考方式揣摩,直到我本人成为监督者的一员。

这一切没有那么深不可测,为保证监督者思维的稳定性,初代O5-1首创了新任监督者需经过植入式模因触媒处理的制度。监督者的个人倾向被替换成了集体观念的一部分,O5-1的老练、O5-4的冷酷、O5-5的仁慈、O5-10的革新都不是监督者个人的性格使然,而是出于最小化监督者个人情感倾向对其决策的影响的考虑。由此,监督者的心智就成为了绝对理性与集体观念的整合,议会便能够完美地模拟人类文明的整体决策倾向,监督者危害人类利益的想法自然也不可能产生。

在关键的决策中,人类集体观念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可缺失,不可能经过简单的投票表决便一劳永逸。初代O5-1实质上刻意引导了监督者在高度理性分析后采取必要的非常规手段,意在使监督者议会最终的决议平等对待人类的一切感性因素。

当违反监督者决议的想法未被植入式模因触媒扼杀而浮现在我脑中时,我随即明白了,成为监督者就意味着能够不择一切手段践行基金会的方针,践行利于人类文明的决策,我承认走到这一步的根源在于我会议上未能说服其他监督者,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我没有背叛基金会,也没有背叛人类。我只是将基金会在异常之中保护人类文明的初衷贯彻到底。

[[>]]

控制,收容,保护

O5-5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