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3873 - “直接可行方案”
2025年11月5日
修订 15
核心指标
评分
18
↑ 18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18
Wilson 95% 下界
82.4%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6
最近投票
1 / 2
2025-11-06
2025-11-06
2025-11-06
2025-11-06
2025-11-06
2025-11-05
2025-11-05
2025-11-05
2025-11-05
2025-11-05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5470文字字数 3287
[[include :scp-wiki-cn:theme:simple-black-theme]]
[[module CSS]]
.email-example .collapsible-block-folded a.collapsible-block-link {
animation: blink 0.8s ease-in-out infinite alternate;
}
@keyframes blink {
0% { color: transparent; }
50%, 100% { color: #b01; }
}
.email {border: solid 2px #000000; width: 88%; padding: 1px 15px; margin: 10px; box-shadow: 0 1px 3px rgba(0,0,0,.5)}
.email-example a.collapsible-block-link {font-weight: bold;}
.tofrom {margin-left: 10px; margin-top: 5px; padding: 1px 15px; border-left: solid 3px maroon}
[[/module]]
[[>]]
[[module Rate]]
[[/>]]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flops-header
|lang= cn
|item= CN-3873
|containment= safe
|level= 3
|security= 保密
|disruption= dark
|disruption-bg-color= #008a5c
]]
----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 name=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l1san9/jihaobi00810llwb
| caption=SCP-CN-3873,其品牌及生产信息已磨损至无法辨识。
]]
**特殊收容措施:**SCP-CN-3873应被收容于**[*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ite-cn-133 Site-CN-133]**的标准Safe级物件收容柜#D-A7。
任何对于SCP-CN-3873进行的实验需获得至少一名--2级人员--3级主管的书面授予,实验必须在指定的受监控实验区域内进行。
由SCP-CN-3873产出的方案将转送至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并由该部门指派一名4级人员负责对其内容风险及敏感程度进行评估与相应处理。
严禁任何研究人员使用SCP-CN-3873做任何除实验外的用途。
**描述:**SCP-CN-3873是一支笔身由聚丙烯通过注塑工艺制成,表面覆有银色水性漆涂层的黑色墨水记号笔,品牌及生产信息已磨损至无法辨识。其物理与化学性质与同类非异常产品无异。
* 该项目的异常效应在生物实体与笔身发生直接接触并产生书写意图时显现。此时,接触者(下称SCP-CN-3873-1实例)将进入一种专注的恍惚状态,并开始书写或绘制。
* 书写内容恒定为针对SCP-CN-3873-1实例当前主观意识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困境或欲达成目标的、具高度可行性的直接解决方案。该方案通常基于SCP-CN-3873-1实例的知识、技能及可用资源,其形式可能包括步骤说明、设计图、路线图或具体指令。
[[=]]
> **备注:**
> 若书写过程遭到物理干扰,该干扰行为本身会被识别为一个新的迫切问题,导致SCP-CN-3873-1优先尝试补全被破坏的信息,并在持续干扰下转而生成针对干扰者本人的对抗方案。
[[/=]]
**发现:**SCP-CN-3873于2014年█月█日由当地警方在上海市██区一处涉嫌策划恐怖袭击的人员据点中发现。
项目被发现于该据点会议室的白板笔槽内,该白板上绘有关于在人口密集区尽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具体步骤、规划及期望成效流程图。
在确认事件涉及潜在异常后,驻守于██部门的基金会外勤特工介入并接管了调查。
对据点头目(POI-3873-1)的审讯显示,该组织最初的计划粗糙且缺乏可行性。
POI-3873-1供述,在一次激烈的争论中,他无意中使用了SCP-CN-3873在白板上罗列思路,随后似乎感受到别人将灵感直接灌输到(他)脑中。
并在短时间内绘制出了那份高度系统化、逻辑严密且极具操作性的方案。
在对POI-3873-1的审讯中确认其异常性质后,基金会随即启动标准收容程序。
----
实验表明,解决方案的直接性与可实现性是绝对的,但未必符合SCP-CN-3873-1实例的长期利益或安全。
**实验记录:**
[[div class="blockquote"]]
[[div class="blockquote"]]
**实验编号:CN-3873-1**
**日期:**<2015年7月26日>
**对象:**D-9725
**前言:**指示D-9725使用SCP-CN-3873以验证方案可行性。
**过程:**对象接触SCP-CN-3873后约3秒进入恍惚状态,随即在提供的纸张上绘制。
**结果:**对象绘制出一张当前设施B翼7区的通风管道系统示意图,图中标注了一个未被安保系统监控的检修口位置,并附有利用床单制作简易绳索的步骤说明。后续调查证实该路线理论上可行。
[[note]]
用床单编一条牢固的绳索。
撬开B翼7区东侧一个无监控的通风口,利用绳索进入
沿图示路线爬至废弃物处理区上方的竖井
从因维修而未锁的顶部检修口离开管道
躲入凌晨的废弃物回收车,伺机跳车逃跑
[[/note]]
**分析:**SCP-CN-3873提供的方案有效的利用了环境信息与对象的基本能力。
[[/div]]
[[collapsible show="+ 访谈记录:CN-3873-1-1" hide="- 关闭"]]
[[div class="blockquote"]]
**受访者:**D-9725
**采访者:**Lee博士
**前言:**实验记录CN-3873-1后的访谈。
----
[[=]]
**<记录开始>**
[[/=]]
**Lee博士:**描述你拿起笔之后的感觉。
**D-9725:**就……想着怎么从这出去。然后手拿着笔就不自觉地就动起来了。我知道我在画通风管,画的时候觉得这他妈太清楚了,就像我早就知道一>样。
**Lee博士:**你之前了解这里的通风系统结构吗?
**D-9725:**我啥都不知道啊。但拿住笔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卧槽!感觉…突然地灵光乍现。
[[=]]
**<记录结束>**
[[/=]]
----
**结语:**对象确认其行为是非自愿的,且解决方案在过程中显得显而易见。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blockquote"]]
**后续:**实验结束三天后,D-9725根据从SCP-CN-3873获得的方案从通风管道内攀爬至因维修而未锁闭的通风管道出口后成功进入废弃物处理区,在试图逃离设施时,对象与一辆例行废弃物回收的车辆相撞,导致其右侧大腿碾压性骨折。
根据标准安全协议现已对D-9725实施处决。
----
**分析:**SCP-CN-3873提供的的方案,其范围仅受限于对象自身的认知。项目无法利用对象未知的信息(如回收车作业时间),导致其方案在理论上可行,但在现实中可能存在盲区。
[[/div]]
[[/div]]
[[div class="blockquote"]]
**实验编号:CN-3873-2**
**日期:**<2015年8月3日>
**对象:**研究员█████
**前言:**研究员█████在实验前表达了对个人职位发展停滞的焦虑,其被指示手持SCP-CN-3873。
**过程:**对象进入恍惚状态后,书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纲要。
**结果:** 该报告纲要指控其直接主管存在[数据删除]行为,并附有具体的证据收集方法与如何将证据上报的方法。该方案被评估为在程序内具有高度可行性,并能直接“解决”其升职难题。
**分析:**SCP-CN-3873对“问题”的定义是纯粹功能性的,不涉及道德或长期后果评估。
[[/div]]
----
**附录:**
[[div class="blockquote"]]
[[div class="blockquote"]]
**事故报告:CN-3873-1**
**日期:**<2016年7月15日>
在一次例行实验中,一名2级人员(████博士)在未授权情况下,试图利用SCP-CN-3873-1寻求解决其婚姻问题的方法。产生的方案涉及伪造其配偶的意外死亡。该事件证实了SCP-CN-3873潜在的心理危害性。涉事人员已被调离,并接受强制性心理评估。收容措施已相应修订。
[[/div]]
[[div class="blockquote"]]
**Lee博士的备注:**
如果想用这玩意儿解决你自己的问题,建议瞧瞧这个尝试用它处理婚姻问题,结果现在每天被派去处理D级人员体检报告的同僚。这支笔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比问题本身更有问题。真有困扰就去找心理医生,别试图碰它——除非你想接手站点里所有的文书归档工作。
[[/div]]
[[/div]]
[[div class="blockquote"]]
**事故报告:CN-3873-2**
**日期:**<2017年3月19日>
--3级人员--(Dr.███博士)违规使用通过SCP-CN-3873绘制的“解决方案”意图对其Euclid级项目SCP-CN-███进行无效化处理。
**结果:**该操作虽然成功将该异常无效化,但是并未预料此举引发了[数据删除]并造成当前站点及周边民用区域的通讯设施大规模故障,导致当前站点对外联络中断约21小时。基金会不得不以“大规模电网故障”为掩盖故事。
事后因其行为的严重后果,管理部门对该名人员的渎职行为除于降级,停职及罚薪的惩处。
[[/div]]
[[footnoteblock]]
[[div class="email-example"]]
[[=]]
------
[[collapsible show="访问SCiPNET邮件?一 (1) 封新邮件!" hide="回复:主题"]]
[[<]]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至:**Dr.chen
**自:**Dr.Lee
**主题:**关于CN-3873的一个新点子
[[/div]]
------
最近在整理CN-3873的实验数据时,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能对它进行一些引导。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目前使用的一些大型语言模型AI。为了约束其输出,我们会使用提示词或指令模板,例如“你是一个有帮助且无害的助手”。
如果我们在D级人员接触笔之前,通过指令或告知,在他脑子里预先埋下一些“提醒词”或“注意点”,比如反复强调“必须考虑造成的后果”或者“方案需绝对安全”——有没有可能让这支笔输出的方案,自动带上这些约束条件?
理论上,如果它能读取潜意识,那这些被强化的概念应该也能被它捕捉到。这或许能把它从一个单纯的“无脑问题解决器”变成一个更可控、更安全的策略顾问。
[[/div]]
@@ @@
[[div class="email"]]
[[div class="tofrom"]]
**至:**Dr.Lee
**自:**Dr.chen
**主题:**回复:关于CN-3873的一个新点子
[[/div]]
------
想法收到了,挺有意思的角度。用脑子特意强调提示词去约束异常效应,听起来确实是个潜在的思路。
不过,我们仍然需要谨慎对待,这东西的运作原理还没完全摸透,它读取的是“意图”,但我们对“意图”的构成和它如何解读潜意识现在还没有摸透。万一它把“安全第一”这个提示词,也仅仅当作一个需要“优化解决”的问题呢?结果可能会更出乎意料。
我的建议是,这个点子可以先记下来,作为后续的哪次研究的一个备选方向。但在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它的风险之前,不适合单独为此开一个测试口子。下次常规实验时,如果你有具体的方案设计,可以再打个报告上来。
[[/div]]
[[/<]]
[[/collapsible]]
[[/=]]
[[/div]]
[[div class="footer-wikiwalk-nav"]]
[[=]]
----
<< [[[SCP-CN-3872 ]]] | SCP-CN-3873 | [[[SCP-CN-3874 ]]] >>
[[/=]]
[[/div]]
[[include :scp-wiki-cn:component:acs-ani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