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1111 - 死在南山

源页面
2018年11月4日
修订 48

核心指标

更新于 2025年11月6日
评分
622
↑ 634
↓ 12
支持率
98%
总票数 646
Wilson 95% 下界
96.8%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73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17
修改标签
1 年前
移除标签:石质。
修改标签
4 年前
已新增标签:cn1000, keter, k级情景, scp, 不可摧毁, 原创, 建筑, 异学会, 悖论, 感知影响, 文言文, 概念, 石质, 精品, 精神影响。
编辑内容
4 年前

最近投票

1 / 65
2025-11-02
2025-10-22
2025-10-15
2025-10-11
2025-10-10
2025-09-27
2025-09-21
2025-09-20
2025-09-17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19459文字字数 14784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 **SCP-CN-1111 「死在南山」**
= 由[[*user Enflowerz]]创作

=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雲。//
= //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
//——李贺//
[[/>]]

= [[[http://scp-wiki-cn.wikidot.com/fei-hua-zhai|阅读作者的更多作品]]]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
+ __本文档正在接受复审__

+++ 根据报告1111-终南,你所请求的文档为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甲级复审对象。为保证信息准确性,复审修订期间,暂停一切对原文档的存取活动。如果你出于研究需要请求本文档的相关信息,请向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本文档的复审完成时间预计为:[待确定]

[[/=]]

----

[[=]]

**[请求=进入页面]**


.
.
.


**[请提交您的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ID]**


.
.
.



**[ID=JUKE_5462538_6315]**



.
.
.



**[正在检索]**


.
.
.



**[允许访问]**
//欢迎,评议委员-酒客-9。您所提交的评估意见正在审核中。//

[[/=]]

------
[[table style="border: none; width: 100%;"]]
[[row]]
[[cell]]
[[size 125%]]**项目编号:**SCP-CN-1111[[/size]]
[[/cell]]
[[cell style="text-align: right;"]]
[[size 125%]]**[待确定]级**[[/size]]
[[/cell]]
[[/row]]
[[row]]
[[cell]]
[[size 125%]]**项目等级:**Keter[[/size]]
[[/cell]]
[[cell style="text-align: right;"]]
[[size 125%]]**机密**[[/size]]
[[/cell]]
[[/row]]
[[/table]]

-----

[[div class="scp-image-block block-center" style="width:100%;"]]
[[image http://scp-wiki-cn.wikidot.com/local--files/scp-cn-1111/Screenshot_2018-12-13-22-56-39.png style="width:100%;" link=#]]
[[div class="scp-image-caption" style="width:100%;"]]
自SCP-CN-1111内部拍摄的图片。注意颜色受异常影响的海面。
[[/div]]
[[/div]]

----

**特殊收容措施:**2012年██月██日后,信息压制程序1111-官街鼓已在全球范围内施行。当信息压制程序1111-官街鼓执行失败时,基金会所有可调动力量将被用于言论镇压/混淆视听/舆论引导,以防止“世界末日”有关言论的传播失控。[[footnote]]当前1111-官街鼓程序执行失败的唯一记录,参见事故报告-1221-A至事故报告-1221-H。[[/footnote]]基金会数据库中所有涉及K级情景的文档应交由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进行二次审议。

基金会海上移动站点Site-CN-126已被建立,以对SCP-CN-1111的探索提供支持。每月月初与月中,Site-CN-126的所有成员应接受一次常规心理评估。当SCP-CN-1111处于可观测状态时,站点载EOD-鱼目阵列观测系统将对SCP-CN-1111基部进行持续的全精度观测,以确认一切应注意的状态改变。收集到的数据将在与已有资料比对后长期储存。观测小组成员列表见EOD-031(2009)。

由于处理程序-中山酲的必要材料储量限制[[footnote]]参见异学会档案回收报告-6(1935),137页至141页。[[/footnote]],当前对SCP-CN-1111的探索仅限MTF-壬申-9“千年觥”进行。目前,进一步的探索活动被认为是--浪费资源的-- --待评估的-- --必要的-- 需尽快恢复的。
@@@@
> **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批注**
> 
> 特殊收容措施的初步修订已完成。重申一遍,本文档所有二稿内容,不得向任何委员会以外人员透露,违者依冒充5级人员处罚条例处理。关于特殊收容措施的进一步修订要求,将在126站全员的加强忠诚度测试结束后,发送至各位的基金会邮箱中。
> 
> [[>]]
> {{——评议委员-酒客-1}}
> [[/>]]
> 
@@@@

**描述:**SCP-CN-1111是位于南中国海海域西南部(██°██′N,███°██′E)的一处异常山峰。SCP-CN-1111影响面积约1522km²,未在其上观测到任何生物的活动痕迹。参见观测记录CN-1111-2以获得关于项目的更多统计数据。

在且仅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的白昼期间,SCP-CN-1111将进入可观测状态。此状态下的SCP-CN-1111表现出无实体的异常性质,无法被视觉外的其他感官所感知。人员可进入SCP-CN-1111所处位置内部,并进行对外界的正常观测;然而记录显示,这种观测常伴随着颜色的损失。对于这种异常性质,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过期数据删除]。

经过处理程序-中山酲后的人员将能够感知SCP-CN-1111为实体,此类人员操作的设备可正常得出数据。在每2年279日内,相同人员只可接受一次有效的处理程序-中山酲。每一次有效的处理可支持一次对SCP-CN-1111的实地探索,这类探索的极限时间不应超过六小时。为人员安全起见,对SCP-CN-1111进行实地探索的人员应装备基金会高空降落伞包。

1959年,基金会从自异学会档案中恢复的信息获得了关于SCP-CN-1111的最初记录,一支调查小队随即被组织以确认SCP-CN-1111的情况。对SCP-CN-1111本质的调查工作目前仍在进行,根据目前获得的情报推测[过期数据删除]。
@@@@
> **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批注**
> 
> 描述中过期的部分已被删节,详见三号探索记录。对1111本质的描述有待修订,修订完成后,将本文档的保密等级上调至4/1111级。
> 
> [[>]]
> {{——评议委员-酒客-6}}
> [[/>]]
> 
@@@@
@@@@
@@@@
------
@@@@
[[=]]
{{[[size 180%]]**▼附录归档集录:编号1111-CN**[[/size]]}}
[[/=]]
@@@@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1:观测记录CN-1111-2" hide="▼ 存取已确认"]]

//备注:于1962年组织的首次观测失败后,进行了对SCP-CN-1111的该次正式观测。本次任务列装1997年投入使用的基金会制无人机“白鸾Ⅱ”。//

> [[=]]
> 
> **[[size 130%]]观测记录CN-1111-2[[/size]]**
> 
> [[/=]]
> ----
> **观测时间:**1998年10月28日
> **观测对象:**SCP-CN-1111
> [记录开始]
> 
> <00:00:00> 白鸾Ⅱ自Site-CN-126的观测平台成功起飞。
> 
> <00:00:03> 成功建立与白鸾Ⅱ的无线连接,第一帧图像传回地面指挥部。
> 
> <00:00:37>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100m高度。图像因山体色调出现过度曝光,监测数据中所有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 
> <00:02:53>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500m高度。未观测到除白色裸岩外的任何植被,动物或沉积物。由于地质形态与断崖不符,SCP-CN-1111的陡峭程度被记录。
> 
> <00:06:16>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1000m高度。回放发现此处附近出现一方形结构,具有非自然形成的特征。确信此处为该结构首次出现。
> 
> <00:09:24>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1504m高度。观测到山壁上矛状结构的出现。由于上升速度较快,未能获得该结构的清晰影像。
> 
> <00:20:43>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3000m高度。连续的观测发现方形断面结构在SCP-CN-1111侧壁上持续重复出现。部分结构被观察到存在一定损毁。
> 
> <00:32:33>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5000m高度。白鸾Ⅱ加速上升。
> 
> <00:35:36>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6451m高度。方形断面与矛状结构出现频率持续增加,同时有三角形结构被发现。这一现象目前无明确解释。
> 
> <00:37:54> 白鸾Ⅱ在上升至海拔7290米高度时进入云层。观测在18秒后恢复。
> 
> <00:39:01>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8500米高度。未观察到任何此高度应出现的积雪等现象。生物,沉积物,侵蚀地貌等均仍未被发现。
> 
> <00:41:25>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10000米高度。确信该高度已超过当地地质环境所能形成的山峰极限高度。异常断面结构随山体体积缩小显著减少。
> 
> <00:43:46> 白鸾Ⅱ上升至海拔11094米高度。观察到了SCP-CN-1111的峰顶。海拔11094米作为SCP-CN-1111的高度被记录。通过对此处录像的关键帧进行增强,记录到两处带有人造痕迹的建筑,其一表现为低矮房屋状,其二外观近似于二层塔楼。二者的建筑风格与中国古代建筑存在共通之处,然而不符合任何已知时期的特征。在低矮房屋状建筑下观察到了三名人形实体,其中一名疑似具有女性特征。白鸾Ⅱ试图接近观察。
> 
> <00:43:47> 在开始接近观察三名人形实体时,与白鸾Ⅱ的连接无征兆地断开了。连接断开前,白鸾Ⅱ的各项参数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 
> [记录结束]
> 
> [次日,白鸾Ⅱ的残骸在海中被打捞到。由于机体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故障原因已无法辨明。]
> 

> **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批注**
> 
> 这篇记录中的数据已不准确,参见探索记录三。等126站发来鱼眼的数据之后删掉这篇。
> 
> [[>]]
> {{——评议委员-酒客-5}}
> [[/>]]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2:研究员徐██的个人记录 " hide="▼ 存取已确认"]]

//备注:1959年,基金会从自异学会档案中恢复的信息获得了关于SCP-CN-1111的最初记录。一支调查小队随即被组织以确认SCP-CN-1111的情况,研究员徐 ██为本支小队的领队。//

>> ██九月,有山見海上。矸嵬䃹巖,不騫不崩;一日而沒,人莫可觸。有[不可辨識]。維飲南昌千日之酒,或可攀焉。山凡[不可辨識]中人以告:南山也,終愆不忘,岑崟崔鬱,我世居焉,不知年矣。遂與之遊,返而鬢改。或曰[不可辨識]然?人祝壽則言南山,蓋不死乎。然世故未夷,崤函萬沚,豈[不可辨識]而崩。魚沫秦橋,海沙柱石,歷歷在也。頽唐於世,干戈於心,[不可辨識]以中人語,南山可崩,更況人歟?而浮世泡影,須臾已沒,長為南山固之語,何不經也。將
>> [以下脱漏]
> 
> 我不想责备任何人,但我们发现时确实已经太晚。
> 
> 我能理解上面的想法,凭几份佶屈聱牙的残篇和意义漫漶的断章,远不足以支持一次成规模的探索。在南海上漂泊二十一天,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难捱的考验。坦白讲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一切没有意义。就着发咸的空气啃上一个月干粮,能让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崩溃。我以前从没发觉过自己的空旷恐惧症,但无边琼海上我们的船就好似须弥一芥,这场景只是想象都会让人失去理性。这几日我只能把自己锁在船舱里,以期欺骗自己处在绝对安全的密闭空间——但这于事无补,我知道自己和外面的海浪只隔着一层钢板。
> 
> 放在从前,我或许会说,这是我一生中受到过最大的精神冲击之一。但这一切在那座山面前都不值一提。
> 
> 重阳日,也就是今天,我们终于抓住了南山从海中升起的一刻。我不知道人们所知的南山是何种形象,“寿比南山”里的劣质祝寿词,亦或诗词志怪中的常客?在亲眼看到它时,我方才意识到,这个意象千百年来一直象征着“永恒”。
> 
> 我曾在藏地居住过三年,但在它面前那些圣山的嵯峨只是路旁石子的自高自大。虽然看不到深掩云中的峰顶,然而我知道圣母峰的雪盖也要向它低头——或许妄谈它的高度根本就没有意义。我必须不断暗示自己,这座山只是无实体的虚像,一隅彼界映射的照影,才能勉强面对它的压迫力而不后退。但这没有用。这座山不是某种无法触及的幻象,它比我自己更加真实——就算游离于我们的维度之外,它也是某处的绝对存在。我甚至开始庆幸它不存在实体,但仅仅是视觉上注入的压迫力,已足将所有感官渗透殆尽。
> 
> 同事们所受的冲击丝毫不亚于我。我看到吴██眼中的山体慢慢涣散成失神的眸子,最早提出这座山只是虚影的李█,一脚穿透山形踏入海中。无论地理或是历史上,这座山都不应该存在。它的白色——象牙、白璧、冰霜——介于似与不似的扭曲之间。那不存在任何瑕疵,毫无侵蚀,沉积和生物活动痕迹的山体绝不像一座山。又或许,这才是山这个词汇真正代表的形态。我们都不是收容异常这一行的雏儿,然而在这座山面前,却像是方才意识到自己身处恒河沙海中的一粒沙。
> 
> 什么代表着“永恒”,长城、金字塔、自由女神像、亦或基金会本身?或许提起“永恒”,我会想到它们;但提起“南山”,我会想到永恒。
> 
> 可它不是永恒。吴██可能会,李█可能会,但我不会相信。在模因学部干过十年之后,你会发现有种叫直觉的奇妙东西,它会抢在神经信号前传入你的大脑——意识到这座山的压迫力之前,直觉告诉我的是“死亡”。那是巨人的肿胀尸体横亘在眼前时显现的,巨大且直观的“死亡”印象。一瞬间我幻视到了腐溃的山体和岩间巧笑的骷髅——我明白了那山体的白色究竟源于什么——那是蛆虫。在凝固尸油中翻滚的,玉制品般的蛆之白。尽管直觉只在一瞬,但和各种概念性异常打过十年交道,植物人也会知道什么时候该相信直觉。
> 
> 在我能想象的所有情况中,这是最不详的一种。我希望这是古人的某种误解,亦或我个人的精神因素——但若并非如此,这恐怕会是某种预兆。我本应早些意识到异学会的暗示。鱼沫秦桥,海沙柱石,就像某种恶意的揣测。我该在回去后见一次赵顾问,他总是更擅长这类事物——又或许我只是在寻找一个答案。一个我所不愿接受的答案。
> 
> 我不知道。在这座山面前,我连最轻的触碰都办不到。我从未像此刻一般感到感官的局限,如果有可能,我会在返程后申请进一步探索,乃至建立观测站点。我知道异学会文件中中山酲的内容让伦理委相当不快,但这份记录或许是个足够动人的理由。我们需要看到更多——但即使这一切真的实现,我们又能做什么?
> 
> 我不知道。
> 
> 南山,这就是南山。
> 
> 数据已经打包给10站,船预计在两周后靠岸。
> 
> [[>]]
> {{——徐██[[footnote]]徐██,即Site-CN-126站点前主管。[[/footnote]]}}
> {{1959年10月10日}}
> [[/>]]
> 
> 

> **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批注**
> 
> 老徐是个敏锐的人,当年我和他共事时一直如此。作为初次探索记录,这篇文档可谓展现了相当的水准。我提议基于本篇记录撰写掩饰文档。
> 
> [[>]]
> {{——评议委员-酒客-2}}
>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3:探索记录CN-1111-1 " hide="▼ 存取已确认"]]

//备注:本次记录是MTF-壬申-9“千年觥”在1999年对SCP-CN-1111进行的第一次探索。因SCP-CN-1111的高度,本次探索通过高空索降进行。//

> [[=]]
> 
> **[[size 130%]]探索记录CN-1111-1[[/size]]**
> 
> [[/=]]
> ------
> **探索时间:**1999年10月17日
> **探索人员:**MTF-壬申-9“千年觥”(领队 Cap-两辜,队员01-昏径、02-伏藏、03-白晓)
> **探索目标:**SCP-CN-1111,峰顶区域
>
> ------
>
> [记录开始]
>
> //MTF-壬申-9“千年觥”降落在SCP-CN-1111顶部。//
> 
> **地面指挥部**:MTF-壬申-9,这里是地面指挥部。汇报当前情况。
> 
> **01-昏径:**壬申-9-昏径确认。
> 
> **02-伏藏:**壬申-9-伏藏确认。
> 
> **03-白晓:**壬申-9-白晓确认。
> 
> **Cap-两辜:**壬申-9-两辜确认。通信正常。MTF-壬申-9全员准备,对SCP-CN-1111的感知无异常。我们已降落在预定位置,已观察到记录中的两座人造建筑。仪器正在设置。
> 
> //02-伏藏设置仪器。//
> 
> **02-伏藏:**成了。这里是伏藏。仪器读数接近标准温压,我们的体感同样正常。能摘掉这沉死人的保暖和供氧设备了吧?推测这里是个独立的外维度空间。
> 
> **03-白晓:**这里能正常看到山下的云。如果不是高度原因,大概指挥部都看得到。
> 
> **01-昏径:**采不到样本,这座山的构成物质似乎是不可破坏的。这的石头和下面没什么两样,都是白得不自然,整座山应该都是一种物质。山顶的要平坦一些,没观察到山体上的各种异常结构。
> 
> **Cap-两辜:**数据已记录。依照计划,我们将对前方的建筑进行探索。
> 
> //MTF-壬申-9接近低矮房屋状建筑。建筑的材质与山体相仿。//
> 
> **01-昏径:**天,这房子全是石头的,和这风格一搭够瘆人的——我说不清,就是,陵墓?纯白大理石造的那种,不知你们见过没。
> 
> **Cap-两辜:**指挥部要求我们探索这座建筑。全体分散,按异常建筑初探标准条例行动。我将尝试敲门。
> 
> //Cap-两辜试图敲门前,建筑的门被推开了。观察到两名人形实体,其中一名实体外貌类似人类中年男性,另一名类似人类幼年女性个体。将其分别编号为SCP-CN-1111-1A与-1B。//
> 
> **SCP-CN-1111-1B:**是,爸爸,人!
> 
> //SCP-CN-1111-1A将SCP-CN-1111-1B拉至身后。//
> 
> **SCP-CN-1111-1A:**各位是——山外的人?实在抱歉,敝地很久没有访客,孩子发音不太好。说来惭愧,如果不是之前看到飞来的东西做过练习,我说不定还比不上这孩子呢——我的发音还不算奇怪吧?
> 
> //SCP-CN-1111-1A使用汉语与MTF-壬申-9“千年觥”成员交流。//
> 
> **SCP-CN-1111-1A:**山外人来这里可不容易。听我父亲说,近年是越来越少。实不相瞒,我也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外人——可能有点失礼,但看到我们都没什么区别,我真的很高兴。各位是稀客,还请进里面坐吧?
> 
> //地面指挥部批准MTF-壬申-9进入建筑。MTF-壬申-9被要求保持无敌意态度。//
> 
> **Cap-两辜:**那么,叨扰了。
> 
> **SCP-CN-1111-1B:**爸爸!娘!
> 
> **SCP-CN-1111-1A:**不是娘,不是娘——你娘还没回来,这是爸爸的客人——
> 
> //SCP-CN-1111-1A向03-白晓道歉。//
> 
> **03-白晓:**没关系。刚刚您说您有家人出外未归,方便打听一下个中缘由吗?
> 
> **SCP-CN-1111-1A:**这...实在抱歉,但这确实不太方便在人前说起。我只能说,人各有命,山中人有山中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已经接受了它很久,山外人不必强求理解。
> 
> **Cap-两辜:**白晓,不必追问。请问您怎么称呼?
> 
> **SCP-CN-1111-1A:**称呼?您是指名字吧。在这只有寥寥三人的地方,名字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您想知道的话,鄙人姓常。
>  
> **Cap-两辜:**常——常先生,对吧。请让我确认一下,这里,这座山,你们如何称呼?
>  
> **SCP-CN-1111-1A:**这里?这里就是南山。您从外面来,应该知道山外人给这里的名字。外人不知何年开始这样叫,但对我们而言,山就是山而已。
> 
> **Cap-两辜:**十分感谢。
>  
> //几人进入建筑内部。没有观察到实体类似饮食的需求,无意义对话略去。//
>  
> **02-伏藏:**再打扰一个问题。您说过“这里只有寥寥三人”,另一位也住在这里吗?
>  
> **SCP-CN-1111-1A:**三个人——这样讲,也确实只有三个人。我父亲有恙在身,常年卧床,现在正在那边的塔上休养。老人嘛,总是不希望被人打扰。其实他老人家没能见到各位,实在相当可惜。他比我要懂得更多,也对外人很有兴趣。
> 
> **SCP-CN-1111-1B:**爷爷!我![无法分辨]
> 
> **02-伏藏:**是这样吗。如果您父亲身体有疾,我们有些或许管用的药物。
> 
> **SCP-CN-1111-1A:**多谢,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们对于“疾病”的理解,可能和诸位有所不同。
> 
> **Cap-两辜:**我们在前些年发现,贵地似乎只在每年一度的重阳日出现。想要和各位接触,则需要...呃,[数据删除]。您是否了解相关的原因?
> 
> **SCP-CN-1111-1A:**[数据删除]...因为此地即是南山,而山从来如此。我的解释只能言尽于此——虽然我半辈子都在山上度过,然而对于南山本身,我也知之甚少。我可以带各位去见家父,他一向博闻,或许了解得比我深些。
> 
> **Cap-两辜:**那么——
> 
> //地面无征兆地剧烈晃动,SCP-CN-1111-1A开始剧烈咳嗽。此时,地面指挥部并未在SCP-CN-1111基部观察到任何可见的摇动。//
> 
> **SCP-CN-1111-1A:**这——[咳嗽]——我——[咳嗽],呜,各位,可能——抱歉——[咳嗽]——没想到会在今天——但是——
> 
> **SCP-CN-1111-1B:**南山!南山!
> 
> **地面指挥部:**千年觥?报告情况。重复——
> 
> //MTF-壬申-9全体退出建筑物。一次无征兆的剧烈摇动使得MTF-壬申-9自SCP-CN-1111跌落,全体成员的降落伞均成功开启,四人降落在Site-CN-126的海上平台上。探索活动被迫中止。//
> 
> [记录结束]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4:程序-中山酲 " hide="▼ 存取已确认"]]

> [过期数据删除]

> 
> **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批注**
> 
> 程序改良后早就该撤掉这篇,伦理委为这个不知给126站下了多少绊子,咱们留着也是自找麻烦。反正榨干基金会也找不出下一滴中山酲。资料部应该还有当年首次程序的记录,但申请之前最好做好心理准备,以及材料准备——“新时代”嘛,你懂的。
> 
> [[>]]
> {{——评议委员-酒客-4}}
> [[/>]]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5:探索记录CN-1111-2 " hide="▼ 存取已确认"]]

//备注:2002年,MTF-壬申-9“千年觥”对SCP-CN-1111进行了第二次实地探索。本次探索配备了基金会制Femlied-Edvoit出探仪[[footnote]]Femlied-Edvoit出探仪,由Vonhea博士于1981年制成原型机,并于1990年代在基金会内部推广使用。本次探索任务中搭载的Femlied-Edvoit出探仪为第二代。藉由监测低能快子场中发射的快子对情况,可探测项目的异常内部结构并将其成像。Femlied-Edvoit出探仪的使用需向站点研究部门申请。[[/footnote]],以探测SCP-CN-1111内部结构。因SCP-CN-1111的高度,本次探索通过高空索降进行。//

> [[=]]
> 
> **[[size 130%]]探索记录CN-1111-2[[/size]]**
> 
> [[/=]]
> ------
> **探索时间:**2002年10月14日
> **探索人员:**MTF-壬申-9“千年觥”(领队 Cap-两辜,队员01-昏径、02-伏藏、03-白晓)
> **探索目标:**SCP-CN-1111,峰顶区域
> 
> ------
> 
> [记录开始]
> 
> //MTF-壬申-9“千年觥”降落在SCP-CN-1111顶部。//
> 
> //MTF-壬申-9确认通讯状况。//
> 
> **Cap-两辜:**壬申-9-两辜确认。通信正常。MTF-壬申-9已全员准备。依照计划,我们将对——这是?
> 
> **地面指挥部:**两辜?汇报你的情况。
> 
> **Cap-两辜:**收到。指挥部,这里是两辜。我们确认到了SCP-CN-1111的一处变化。前次探索中的低矮建筑物已无法观察到。
> 
> //视频中,可观察到塔状建筑依然存在,低矮建筑物原所在位置未观察到建筑。//
> 
> **地面指挥部:**没有了?能确认这一点吗?
> 
> **03-白晓:**确认。我们已到达塔状建筑附近,周围没有观察到任何建筑痕迹——等等,上次记录里,有这个断面结构吗?
> 
> //观察到地面上存在一方形凸起断面结构。//
> 
> **02-伏藏:**没有。我确认过,峰顶此前不存在任何异常结构。
> 
> **Cap-两辜:**伏藏,在这设置Feed[[footnote]]对Femlied-Edvoit出探仪的简称。[[/footnote]]。指挥部要求我们探测这个断面的内部结构。
> 
> //02-伏藏设置仪器。仪器成像方向为垂直地面。观察到SCP-CN-1111-1B从塔状建筑后出现。//
> 
> **SCP-CN-1111-1B:**[无法分辨]
> 
> **01-昏径:**这是——上次那个小女孩?
> 
> **03-白晓:**我刚才看到她了。她没和她父亲在一起吗?
> 
> **02-伏藏:**没有。这次探索中,我们没观察到过1A。他应该在他女儿附近才对。他们之前所在的建筑也不见了...难道他是上次的时候掉下去了?
> 
> **03-白晓:**应该不会。从之前1A的反应来看,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一个半辈子住在山上的人,怎么会这么轻易跌下去?何况他本身是个异常个体。
> 
> //03-白晓向SCP-CN-1111-1B蹲下身。//
> 
> **03-白晓:**告诉姐姐,你爸爸去哪里了?
> 
> **SCP-CN-1111-1B:**爸爸!在!
> 
> **03-白晓:**在?我的意思是——
> 
> **Cap-两辜:**白晓,小心一点。我们对山中人们的异常性质还没有充分的认知,别被她的外表和一时态度迷惑了。人形异常往往在幼年期最难控制。牢记职业素养。
> 
> **SCP-CN-1111-1B:**爸爸!在!
> 
> **01-昏径:**“爸爸,在”···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全,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爸爸还在”?
> 
> **03-白晓:**有可能——可是,“还在”?只有塔的内部我们没进去过,她是说1A在塔里?
> 
> **Cap-两辜:**指挥部认为我们应该确认一下。白晓,昏径,跟我来;伏藏继续观察数据,保持联系。
> 
> //Cap-两辜、03-白晓、01-昏径在敲响塔门未果后试图破门。所有破门的尝试均告失败。//
> 
> **01-昏径:**这门什么牌子,质量这么好?整座塔都像嵌进地里一样···说起来,这塔之前就这么矮吗?
> 
> **Cap-两辜:**昏径,注意这边。伏藏的成像结果出来了。
> 
> //成像结果被密集的色块覆盖。//
> 
> **02-伏藏:**数据似乎不太正常。指挥部,这台Feed确认没问题吗?
> 
> **地面指挥部:**已知的故障中不存在这种情况。工程专家认为设备没有异常。
> 
> **02-伏藏:**邪门···这山里究竟藏着什么瘆人东西,能成出这么诡异的像来?
> 
> **Cap-两辜:**或许是这个方向上的纵深太大,导致干扰过多。
> 
> **02-伏藏:**有可能。我在山壁上重新设置一下。
> 
> //02-伏藏重新设置设备。//
> 
> **SCP-CN-1111-1B:**[无法分辨]
> 
> **Cap-两辜:**等等,她——1B,刚才说了什么?
> 
> **03-白晓:**听不懂。刚才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她就说过类似的话。
> 
> **Cap-两辜:**她的发音——听起来像是上古音系[[footnote]]上古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及韵律联系。[[/footnote]]的某种变种,我不确定,但我似乎听到了“南山”这个词?白晓,试着让她重新发音一遍。
> 
> **03-白晓:**小朋友,再给姐姐讲一遍刚才的话吧?
> 
> **SCP-CN-1111-1B:**[无法分辨]![无法分辨]!
> 
> **Cap-两辜:**···指挥部,能联系到驻站语言学家吗?
> 
> **地面指挥部:**稍等,检查一下值班表。赵馥一顾问在,已经派人联系了。
> 
> //13分钟后,赵馥一博士到达指挥部,与MTF-壬申-9“千年觥”取得联系。//
> 
> **赵馥一博士:**两辜,这里是赵馥一。我听过了回放,有几处不清楚。希望你们尽可能多地取得语音资料。
> 
> //03-白晓试图引导SCP-CN-1111-1B重复语段。此时,02-伏藏完成了二次成像。//
> 
> **Cap-两辜:**白晓,和赵博士保持联系。伏藏,汇报你的成像内容。
> 
> //02-伏藏没有回答。//
> 
> **01-昏径:**伏藏?这次结果还不正常吗?
> 
> **02-伏藏:**不,设备工作完全正常···可结果比出了故障更难理解。
> 
> //02-伏藏向MTF成员展示成像。成像中,可观察到山体内部无规律分布的密集建筑群,建筑均有程度不等的变形破损。山壁附近的建筑分别与观测到的异常结构相对应。其中塔楼建筑对应矛状结构、房屋状建筑对应断面结构、另有阁状建筑对应三角形结构。//
> 
> **01-昏径:**这——也就是说,那个断面结构其实是变了形的屋顶,每个异常结构都是座建筑残骸?这山壁上至少有几十万个异常结构,算上山体内部的只怕要翻上几十倍——这山简直就像是用建筑堆起来的——可这怎么会?
> 
> **Cap-两辜:**从成像来看,房屋消失的原因应该是山体增高,而山上原有的建筑则保留原位被埋没进山体。成像上建筑的分布趋势是越向下越密集,这样推算,山脚部分的建筑群规模简直是一座城市——不,以古代的标准应该是一座国家——
> 
> **01-昏径:**队长,你的意思是——
> 
> //03-白晓跑向三人所在位置。//
> 
> **03-白晓:**队长!赵博士的分析结果出来了!他说——
> 
> **Cap-两辜:**一千年,两千年——我们脚下的,是一座国家所有的历史。
> 
> **赵馥一博士:**1111-1B那句话的内容是——
> 
> **赵馥一博士:**“你我俱归尘土,唯有南山长存。”
> 
> [记录结束]
> 
> //MTF-壬申-9随后对山壁,山脚处分别进行了多次Femlied-Edvoit出探仪成像,结果证明了Cap-两辜的猜想。山脚部分的建筑群规模及经济情况推定已达到古代小型国家的标准。山体增高的原因目前是未解明的。//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6:事故报告Site-CN-126-1 " hide="▼ 存取已确认"]]

[[div style="float: center; border: solid 4px #444444; width: 570px; padding: 1px 15px; margin: 10px 10px 10px 40px; box-shadow: 2px 1px 3px rgba(0,0,0,.2);"]]

**[[size 130%]]事故报告Site-CN-126-1[[/size]]**

[[<]]

**事故日期:**2004年6月18日

**事故地点:**Site-CN-126

**相关项目:**SCP-CN-1111

**事故摘要:**2004年6月18日,原Site-CN-126驻站4级研究员李██煽动了65名原基金会员工,意图取得海上移动站点Site-CN-126控制权,并改变其位置。14时22分,李██等人造成了收容于站点左收容翼区的SCP-CN-███、SCP-CN-███等项目收容失效,并占领了火控系统的控制室。14时51分,Site-CN-126左收容翼区被李██等人控制。

MTF-壬申-9“千年觥”于14时44分被派出平息事态。16时35分,Site-CN-126左收容翼区重新被控制,收容失效的异常项目在6小时内被临时收容措施收容。李██在期间自杀,其余65名人员分别受到了自植入记忆后解职至[已编辑]的处分[[footnote]]完整处分报告及人员名录请向Site-CN-126档案整理处申请。[[/footnote]]。

本次事故未造成除李██外任何人员的直接伤亡。

------

**损失评估:**本次事故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名前基金会员工的损失、██件异常项目需重新收容、Site-CN-126左收容翼区约19%的面积损毁。

在李██等人控制Site-CN-126左收容翼区期间,储藏于Site-CN-126高价值物品储存室的“中山酲”约有91%被销毁。由于销毁过程中利用了SCP-CN-███的异常性质,对“中山酲”的恢复被认为是不可进行的。本次事故后,对SCP-CN-1111的实地探索活动全面停滞。前Site-CN-126站点主管徐██在此事件后主动离职。

**事故分析:**事故后的调查报告显示,李██在对站点员工的煽动中,将“SCP-CN-1111是永恒的具象,对其干涉会导致k级情景”作为理由。基于李██此前在例行心理咨询中的表现,SCP-CN-1111被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影响性质。关于此异常性质的研究报告可向Site-CN-126研究部门申请。

对加强心理测试的要求在Site-CN-126被执行,当前正在讨论在Site-CN-126执行人员轮换制度的可行性。

[[/<]]

[[/div]]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7:探索记录CN-1111-3 " hide="▼ 存取已确认"]]

//备注:2012年4月12日,Site-CN-126研究部门利用逆向研发自SCP-CN-███的技术,使得处理程序-中山酲的材料消耗降低了81%,对SCP-CN-1111的实地探索重新成为可能。该技术在2012年5月2日被确认可行性。由于“中山酲”的储量限制,本次探索人员仅有MTF-壬申-9领队,即MTF-壬申-9-两辜一人。本次探索后,中山酲全部库存已消耗。//

> [[=]]
> 
> **[[size 130%]]探索记录CN-1111-3[[/size]]**
> 
> [[/=]]
> ------
> **探索时间:**2012年10月23日
> **探索人员:**MTF-壬申-9-两辜
> **探索目标:**SCP-CN-1111,峰顶区域
> 
> ------
> 
> [记录开始]
> 
> //MTF-壬申-9-两辜降落在SCP-CN-1111顶部。//
> 
> //MTF-壬申-9-两辜确认通讯状况。//
> 
> **Cap-两辜:**真是久违了。壬申-9-两辜,检查。
> 
> **地面指挥部:**确认。
> 
> **Cap-两辜:**指挥部,目测塔高发生了变化。调出上次的资料对比一下。
> 
> //经与此前录像资料比对,确认到塔状建筑的高度在探索中逐次减小。本次探索中仅能观察到塔的二层部分,其上存在一开放窗状结构。//
> 
> **Cap-两辜:**山高在这段日子里又增加了。我将探测是否有进入塔中的手段。
> 
> //Cap-两辜对窗状结构进行测量,确认其可容纳一成年男性通过。Cap-两辜将摄像设备自窗口伸入,以探测塔内情况。摄像设备拍摄到一名老年人形实体在墙角呈倚坐状。将此人形实体编号为SCP-CN-1111-1C。该实体的身体似乎与地面异常融合,推测其不具有行动能力。Cap-两辜自窗口进入塔内。//
> 
> **Cap-两辜:**日安,老先生。如果我没有猜错,我应该见过您的儿子和孙女。几位现在是...
> 
> **SCP-CN-1111-1C:**他们就在南山。山外人,我曾听孩子们说起过你,一位求知者。就像从前一样。
> 
> **Cap-两辜:**从前一样?
> 
> **SCP-CN-1111-1C:**你的眼神让我想起流沙。闪电。稍纵即逝的故去岁月。那个年代有很多像你一样的人,他们在山海之间来来往往。这是个相当有年头的故事了。那时候我们不叫这里南山。
> 
> **Cap-两辜:**您是说,这里的过去——
> 
> **SCP-CN-1111-1C:**过去。奢侈而美好的词汇。就像未上锈的赤铜,宛如黄金般闪烁。那些年这里是座村庄,再数几百年,是一座小国。国人代代相承,过着光阴不变的日子。人生人死,人歌人哭。山就在这歌哭中慢慢地高起来。旧的家园被土地吞没,新的建筑又在山中建成。新的日子,旧的生活。几百年来,代代相传——尔来——尔来——(咳嗽)
> 
> **Cap-两辜:**老先生,您慢慢说。
> 
> **SCP-CN-1111-1C:**后来我们向下望去,山已高达几百丈。我们的土地则随之消退。但谁又会在意这些。于是南山国变成了南山城,南山城变成了南山镇。我出生的时候,已经只余一村弹丸之土。再后来,山外人,你看得到。我是最后的南山。那个传说中的南山早已峭壁千仞,那个故事里的国家却只剩下了一具半死之躯。
> 
> 但我不孤单,从前的每个人都在我身边。曾经的昼和夜,哭和笑,每一个人的每一天,都在这座山里,在我的脚下。那些人没有死,那些日子也没有死。他们只是变回了南山,变回了传承二字里的一个音节。
> 
> **Cap-两辜:**...我不明白。变回南山——是说,他们变成了山体?
> 
> **SCP-CN-1111-1C:**我即是南山,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南山。我们与南山本为一体,这认知从出生开始便与我们相随。当我们归尘之时,便是南山渐趋完整之日。十万人,百万人——一代代人生在山上,葬在山里。南山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沉默的归宿。这里曾发生过所有的事。黄尘清水。沧海桑田。万物存在的影子。而这一切最终都归于一座山的山石之中。
> 
> 山是国的墓碑,而我是最后的墓志铭。这座永恒的墓碑是我们的归宿。也将是一切的归宿。
> 
> **Cap-两辜:**一切的归宿?这是南山作为“永恒”具象的...表达形式?
> 
> **SCP-CN-1111-1C:**(笑声)伟大的误解。
> 
> **Cap-两辜:**误解……
> 
> **SCP-CN-1111-1C:**南山象征着终结。我们象征着永恒。“永恒”与“终结”从来都是一体,就像山中人和南山同命而生。
> 
> **Cap-两辜:**我不明白。山中人代表永恒,那又怎会有死亡?“永恒”与“终结”本来相反,又怎么会相互转化?
> 
> **SCP-CN-1111-1C:**永恒是一个概念。概念会衰弱和消亡。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终结”,“永恒”的概念自然便会削弱。南山越高,力量越盛,就会在越多人的心中根植,让人们相信终结将至。每个人心中都生出一座南山之时,也就是真正的终结之时。
> 
> 当最后的永恒象征归尘后,终结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这座永恒之国传承了几千年,而这里就是传承的终点。
> 
> **Cap-两辜:**那么——是否可能,通过外界的力量——去平衡两个概念——乃至逆转这种形式?
> 
> **SCP-CN-1111-1C:**“逆转”,“平衡”——如果永恒与终结真的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或许却有可能。可山外人啊,这个出发点本身就已荒谬。
> 
> **Cap-两辜:**您是说——?
> 
> **SCP-CN-1111-1C:**山中人就是南山本身,永恒亦是终结本身。世人所谓“永恒”,不过是“终结”的一隅投影。真正永恒之物只有终结,而所谓永恒,只是终结的面纱。
> 
> 这就是南山。我们生在南山,也死在南山。
> 
> 你我俱归尘土,唯有南山长存。
> 
> [记录结束]
> 
> //由于新型技术的不稳定性,处理程序-中山酲在此时意外失效。Cap-两辜的降落伞成功打开,探索资料被成功回收。//
> 
> //本次探索后,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被建立。SCP-CN-1111的精神影响效应被命名为CN-1111-背寒效应,该效应的广泛传播被认为或可造成可能的K级情景。//
>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附录CN-1111.8: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会议记录-1" hide="▼ 存取已确认"]]

//备注:本次会议记录系CN-1111-酒客临时委员会召开的首次会议摘要,会议中敲定了报告CN-1111-终南的大部分内容。//

> 
> [[=image http://scp-wiki.wdfiles.com/local--files/desk-of-junior-designer-s-yvonne/miscdept.png style="width: 180px;"]]
> = **本段记录因涉及对指定机密项目SCP-CN-1111性质的推测,被划为5/1111级机密。**
> -----
> **[会议开始]**
> 
> 欢迎,欢迎各位,我是酒客-1。各位想来已经收到了委任通知,对SCP-CN-1111的情况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毕竟这是我们委员会的核心。可能有些朋友见过我,无需拘谨,但也别说得太多。让咱们开门见山。作为我们的第一次会议,我想先谈谈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 
> CN-1111-背寒效应。
> 
> 大家听说过战国时期的故事,叫作“杞人忧天”。内容在这里无须赘述,我的用意各位也都能理解。背寒效应,正会使受影响者像杞人一样,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李██的背叛显然受其影响,而126站的徐主管之所以对1111始终如此关注,很可能也和它脱不了干系。当然,这被证明是利大于弊的。
> 
> 到这里,各位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没有的话请再看看桌面上的稿件。看到了吗?这份文件和各位之前拿到的不是同一版本。对外公开的描述中,背寒效应会造成“不理智地认为末日即将来临”,而这里没有“不理智”这个状语。
> 
> 没错。背寒效应的表现不一定像李██一样明显而激进。事实上,根据我们能确定的情报,任何相信“末日即将到来”的状态,都可能受到了效应影响。
> 
> 各位,安静一下。
> 
> 今天在座各位都是高权限人员,我想我无须讳言,基金会内部究竟有多少项目可能造成K级情景,又有多少K级情景可能——无法阻止。铁链中的神性实体、深红王的第七新娘、更遑论那些...抱歉,例子举到这里已经足够。同时,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宇宙学说——热寂、冷寂、奇点,也无一例外地认为宇宙将走向终结。我们不可能确定相信这些学说的人,是否都受到了背寒效应的初步影响。
> 
> 毫无疑问地,这些能够造成K级情景的项目太多了——多得反常了。我们都知道基金会行事一贯贯彻理性,但异常效应可不会在感染你之前给你发封邮件。我的意思是说,是的。
> 
> SCP基金会,也就是我们保护世界于异常之手的组织,可能已经成为这个效应最大的载体而不自知。我们一直所传承的“控制,收容,保护”,也许已经与初衷背道而驰。
> 
> 而我们不可能放松对K级相关项目的收容——哪怕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在这些项目上懈怠的代价,我们绝对无法接受。是的,进退两难。总结得相当恰当,又或者说,骑虎难下。在这房间里,在这基金会中,在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已经被背寒效应所影响。这件事无法证实,也不可能去证伪。
> 
> 我能拿出的只有这些事实——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末日论井喷而出。千年虫、千禧审判、九星连珠、死亡行星、还有更多更荒诞的论调。但再荒诞的论调,也有着大批的狂热拥护者。同时,我们所收容的K级相关项目,也多是在这段时间内出现。而这几十年,恰好就是1C口中南山的力量快速增长的日子。
> 
> 我不知道各位怎么想。
> 
> 我们不知道自己所坚持的一切是不是正确的,也不知道自己一直所传承的信条是否是扭曲的。
> 
> 但我们将传承,哪怕这里就是传承的终点。
> 
> 我们将传承,哪怕传承本身已经失去意义。
> 
> 谢谢。
> 
> **[后续内容略去]**

[[/collapsible]]
----
[[collapsible show="► 查看您已提交的评估意见" hide="▼ 欢迎您,评议委员-酒客-9"]]

> 我们探明了南山的异常性质、我们解释了南山的形成原因、我们揭开了南山的最终本质。
> 
> 可回过头来,我们却发现自己仍对南山一无所知。
> 
> 当前未知世界人群是否已受CN-1111-背寒效应影响。
> 当前未知基金会数据库是否已受CN-1111-背寒效应影响。
> 当前未知本篇文档是否已受CN-1111-背寒效应影响。
> 

[[/collapsible]]

[[footnoteblock]]
@@@@
[[div class="footer-wikiwalk-nav"]]
[[=]]
<< [[[SCP-CN-1110]]] | SCP-CN-1111 | [[[SCP-CN-1112]]]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