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学壹零陆 夔
2017年4月6日
修订 19
核心指标
评分
92
↑ 92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92
Wilson 95% 下界
96.0%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7
编辑内容
2 年前
修改部分词语,增加避讳
编辑内容
3 年前
感谢Doctor Nathalia指正专名号的问题
TITLE_CHANGED
3 年前
您已成功地回复本页至修订版本编号 15
最近投票
1 / 10
2025-11-05
2025-08-29
2025-07-24
2025-06-25
2025-03-10
2024-10-05
2024-08-01
2024-05-12
2024-03-12
2024-03-02
页面源码
源码字符数 3459文字字数 2588
[[>]] [[module Rate]] [[/>]] **(摘自中华异学会档案,标点和编辑由基金会中国分部完成,对部分文本进行了编辑,原文中人名与地名均以专名号标注,如无特别说明,所有注释均为基金会中国分部文书部门添加)** **经:**初,__神农__拒__蚩尤__于涿鹿。持数日,__轩辕__率百余夔趋击之。__蚩尤__杀__神农__,帝杀__蚩尤__,并戮二军,遂主天下。 **传:**帝得百余夔于[损坏],号曰“__轩辕__之师”。诸部不顺者欲起,会于██,以__共工__、为酋。帝驱夔击之,擒斩__共工__。 帝__尧__有天下,文德昌盛,遂置夔于__招摇山__[[footnote]]**异学会注:**__招摇山__,今[编辑],其地方[编辑]里,人皆避之。[[/footnote]]。__舜__继而践祚,__鲧__叛之,不敌。帝__丹朱__遂发夔师,斩__鲧__于__羽郊__[[footnote]]今羽山磔鲧泉[[/footnote]]。 **史:**异学壹零陆,竹书所载“夔”也。状如牛,无角,一足,色苍青,声若雷震,方圆百丈闻者无不倒毙,面孔未见异状。__竹书__曰“帝子__丹朱__遂发夔师,斩鲧于羽郊”。后文不存。 而后千有馀年,或谓诸嬴秦、赵军中。 __巨君__[[footnote]]新朝皇帝王莽字(公元8-23年在位)[[/footnote]]代汉。地皇二年[[footnote]]公元21年[[/footnote]]秋,有贼挺师西犯,初克__上党__、__河内__、__河东__三郡[[footnote]]大致位置相当于山西省南部与河南省西北部[[/footnote]]。至冬,乃大败。时一太学生经行__上党__,睹诸贼面容皆无异状,颇为惊骇,乃与诸生共勘之,此异学会之源始。此太学生者,异学会太尉颛顼也。[咸宁[[footnote]]公元276年[[/footnote]]二年书][[footnote]]**异学会注:**新莽时并无太学生,此篇更疑为伪作。[[/footnote]] 帝__正度__[[footnote]]晋惠帝司马衷字[[/footnote]]遣异学会趣南荒,盟其君__孟█__,得夔██,于时为最,未几,__刘元海__叛。永熙二十年[[footnote]]按年号推测推测指公元309年[[/footnote]],夔师克__元海__子__聪__于__洛阳__,竟不见史载。[上元元年书][[footnote]]未知此处代表唐高宗李治年号还是唐肃宗李亨年号。[[/footnote]] 咸通三年[[footnote]]公元862年[[/footnote]],方士据__江__、__淮__。异学会驱夔师破之,此后遂无全师见载。 天佑五年[[footnote]]公元908年[[/footnote]],__温__挟夔攻晋王于__潞州__,晋王亲以死士数百击之,夜克__温__于野,晋王亦殁于阵。[显德二年书][[footnote]]公元955年[[/footnote]] 宋开庆元年[[footnote]]公元1258年[[/footnote]],太尉武曲__██__以所余遗__贾似道__,援__██__,未至,城破,太尉__██__、太尉__██__死节,太尉__██__以异学贰壹伍[字迹不清],__似道__窃其功,事见异学贰壹伍。 洪武五年[[footnote]]公元1327年[[/footnote]],复得见夔██于__颍川侯__部中。 景泰元年[[footnote]]公元1449年[[/footnote]],或曰太尉武曲__节庵__尝驱夔卫__京师__,未可考也。[景泰三年[[footnote]]公元1452年[[/footnote]]书] 甲午战端启,异学会以馀夔赴__朝鲜国__,“致远”舰载之,北洋水师与倭战于__大东沟__,“致远”与夔并没。哀嚎至于__威海卫__。[清国光绪二十年[[footnote]]公元1894年[[/footnote]]书] 据现有资料分析,异学106长生不死,不产后代,惜无实物以供鉴别。[民国七年[[footnote]]公元1918年[[/footnote]]更新] **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而不思变,其欲图变也晚矣。昔__蚩尤__、__神农__以兵盛兽强为势,__黄帝__驱夔而尽戮二师。则夔数为历代所驱:新莽克赤眉,汉中克蜀军,荆、扬败狄胡,皆以为爪牙而无不克也。__于忠肃__之后,西洋火器渐盛,然异学会内鲜有开眼观地球之人,遂使武备、异学,皆逊番邦。彼倭奴弹丸之地,自其王明治维新之后,国愈强,兵愈盛,然清廷、异学会皆不通变,仍驱夔以战之。至于__黄海__,未克一兵一卒而没,哀嚎之声不绝于__威海卫__将士之耳,却作水煮牛肉矣![太尉武曲__██__,甲午年书] [[collapsible show="+ 文件Y-106,异学壹零陆选译译文" hide="- 获取完整翻译请咨询首席研究员Darkequation"]] **异学会文档:**异学106就是《竹简》里所说的夔,外形类似于牛[[footnote]]原文信息不足,具体种类未知[[/footnote]],没有角,蹄数为一,颜色为苍青色[[footnote]]首席研究员Darkequation于199█发现的异学会旧档显示,异学106的毛色为苍青色,皮肤颜色红色[[/footnote]]。异学106会发出极高分贝的声音,对人体有致死效果,被异学106发出声音杀死的人类面部表情没有异常扭曲。 **公元276年更新:**《竹简》中记载“帝子丹朱遂发夔师,斩鲧于羽郊”。之后的信息没有记载。 过了一千多年,有夔被编入秦军、赵军。 公元21年,新莽政权境内的一支反贼向西进攻,攻克了上党、河内和河东三个郡。到了冬天,贼军大败。一名太学生路过上党郡时,发现了与异学106受害者死状相同的贼军士兵,大为惊骇,于是找到了其他太学生一起调查,这就是中华异学会的起源。那名太学生就是太尉颛顼。 > 这一记载与其他异学会文件中关于异学会的起源记载并不相同,加上文档中出现了新莽政权中并不存在的太学生,异学会编辑人员在此条记载下便对这一记载是否系后入伪作提出质疑。值得注意的是,撰写者似乎对新莽政权持正面态度,这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异学会价值观均不相同。有异学会相关的研究员提出,涉及新莽政权的一段与前后文均非一人所写。 **上元元年[[footnote]]未知是674年还是760年[[/footnote]]更新:**司马衷派遣异学会前往南方的不毛之地,和他们的首领孟█结盟,得到了██只夔,这是异学会拥有夔最多的时期。 不久,刘渊反叛。309年[[footnote]]推测[[/footnote]],夔组成的军队在洛阳打败了刘渊的儿子刘聪,史书上最终没有了夔的记载。 > 原文档中使用了“永熙二十年”,但中国历史上此时年号应为晋孝怀皇帝使用的永嘉三年。在异学会的其他档案中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955年更新:**862年,方士占据江淮。异学会指挥夔击败了他们,这是异学会最后一次保有所有的夔。908年,朱温控制了一批夔进攻潞州的李克用,李克用亲自率领几百名敢死队员进攻,在晚上打败朱温,李克用也死在了这一战中。 > 文档中使用了“天佑五年”和“晋王”字样,推测记录者的立场站在李克用的沙陀政权(即后来的后唐政权)一边。 **1452年更新:**1259年,太尉武曲██将剩余的夔送给贾似道,以援助██,夔还没有到达,城被攻破,太尉██、太尉██阵亡,太尉██使用了异学215[字迹不清],贾似道将功劳归在自己身上,详情参阅异学215。 1327年,在傅友德的军队中又见到了夔。 1449年,据说太尉武曲于谦曾经使用夔保卫京师,此说法未经考证。 > 文档Y-215中破城一段的记载被抹去,只残留有少量信息。 > >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明京师保卫战中有任何一方使用了异常物品。 **1894年更新:**1894年,清与日本在黄海展开海战,异学会将残存的夔搭载到“致远”舰上,开赴朝鲜。北洋水师在大东沟与日本开战,“致远”舰和夔一同沉没。夔嚎叫的声音传到了威海卫。 **1918年更新:**据现有资料推测,异学106长生不死,不产后代,可惜没有实物以供鉴别。[[/collap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