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2919
2022年7月15日
修订 3
评分
20
↑ 26
↓ 6
支持率
81%
总票数 32
Wilson 95% 下界
64.7%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609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修改标签
1 年前
移除标签:感知力。
SOURCE_CHANGED
1 年前
你机密分级打错了(
修改标签
3 年前
已新增标签:scp, 原创, 天空, 感知力, 无定形, 智能, 机密分级, 气象。
最近投票
1 / 4
2023-06-05
2023-01-16
2022-07-31
2022-07-23
2022-07-21
2022-07-19
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5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include :scp-wiki-cn:theme:minimal
|title=SCP基金会
|subtitle=控制,收容,保护]]
[[include :scp-wiki-cn:credit:start]]
**SCP-CN-2919:**流迹
**作者:**[[*user 5M7]]
**图源:**梵高创作的艺术作品《星月夜》,已属公有领域。
平常看到远处五彩斑斓落日余晖,就会想到这是否也是一种异常呢,所以我就试着把它写了下来。
这里的流迹不仅仅是指文中的异常现象,更是指我们心中关于美的幻想正在逐步像流迹一样逝去。
[[include :scp-wiki-cn:credit:end]]
[[include component:image-block
| name=http://scpsandboxcn.wikidot.com/local--files/scp-cn-5m7/Starry%20Night.jpg
| caption=一例被艺术家描绘的SCP-CN-2919现象
]]
**项目编号:**SCP-CN-2919
**项目等级:**Cernunnos
**特殊收容措施:**由于目前没有完全且合理收容SCP-CN-2919的有效手段,目前的收容策略以减弱/增强其影响为主。
基金会网络爬虫需要根据网络上关于SCP-CN-2919讨论的热度,散布捏造的气象学解释和无关谣言以稀释/增加SCP-CN-2919对舆论的吸引力。
MTF-丙申-27 “天穹垂眸”将持续收集并分析SCP-CN-2919现象对于常态的影响,并在适当的时机做出对应的正/逆收容行动。
**描述:**SCP-CN-2919是一种会发生在离地2000~8000米高空云层中的异常现象,该现象会导致周遭一定范围的所有云层[[footnote]] 包括且不限于卷积云、层云、雨层云等等。 [[/footnote]]变化成一种在视觉上具有通透性、流动性、粘滞性的未知性质液体。当这些液体形成后会自动汇聚成一股流束,由SCP-CN-2919发生的位置为参照流向地平线的彼端,最终会消失在视野消失点的尽头或地平线的尽头。
试图靠近、追踪、详细观测SCP-CN-2919发生时的现象以及后续液化后的轨迹和性质将导致SCP-CN-2919以及其异常衍生物立刻消失,这些手段包括且不限于利用高精度光学仪器、乘坐飞行器靠近、发射无人机采样以及利用光学反射设备间接采样。利用肉眼观测、民用望远镜、民用摄像机等设备观测以及采样时不会触发SCP-CN-2919的消失效应。根据观测现象表明,SCP-CN-2919的消失效应不会作用于非人类的生物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CP-CN-2919后续液化后的介质具有高密度的通透性和折射率,其汇聚成的流体轨迹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光学现象。典型观测情况如下,更多的观测案例请参考[# 实验记录-CN-2919-α]。
[[div class="blockquote"]]
**时间:**2017年2月21日 7:53
**地点:**大兴安岭
**描述:**阳光穿透SCP-CN-2919形成淡橘色和浅白色的絮状沉淀,斑斓的光斑透映在了其地面的松树林里,反射出淡金色的影子。流动的晶莹液体云汇聚到了中国境内各个城市上空[*http://scp-wiki-cn.wikidot.com/scp-cn-2918 形成了米白色的异常积雨云,于当日深夜开始降雨]。
[[/div]]
[[div class="blockquote"]]
**时间:**2021年12月30日 14:22
**地点:**威尼斯
**描述:**SCP-CN-2919液化后形成了一片扇状区域,并出现了奶白色的浮沫,由于余晖反射出靛色和粉红色的混色感,目视感觉上离地面较低。该现象在不久后持续变化成粉红色、浅黄色、淡橘色以及枫色,这种变化现象随着流动的浮云潮汐奔涌到远处,消失于落日的中央。
[[/div]]
[[div class="blockquote"]]
**时间:**2020年3月20日 22:13
**地点:**北极
**描述:**黑夜中SCP-CN-2919让周遭散落不可视的浮云聚集成一股球状液体,并塌缩成一颗类似紫宝石的晶状体,其内由于北极光现象淡紫色和幽蓝色的散光在其中央聚焦了一粒血红色的棱状物,类似猫科瞳孔的结构。该晶状体不断渗透出成聚的液滴汇聚成涓流涌动至远方,原本的晶状体呈现出类似不断融化的现象。
[[/div]]
该现象目前没有固定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地点,并且其起源时间未知,根据现存的史实资料来看,其均有强相关记载,可能早于已知的人类历史记载记录。基金会历史学家认为SCP-CN-2919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了文学、绘画、星象学等艺术类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其所属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有记载过SCP-CN-2919以及其衍生物的形象。此外,SCP-CN-2919对整个自然界生物的心理和精神上有潜在的影响,但目前尚未有严谨的定论。
MTF-丙申-27 “天穹垂眸”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近代科技化[[footnote]] 包括且不限于人造卫星的发射、无神论的普及、诗词歌赋等传统艺术作品热度退化以及计算机绘图技术的进步等等。 [[/footnote]]进程,SCP-CN-2919的出现频率持续降低。根据概率模型推算,预计SCP-CN-2919极有可能在50年后完全消失,届时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的[*http://scp-wiki-cn.wikidot.com/scp-cn-021 常态崩溃危机]。
基于以上原因,收容SCP-CN-2919的措施仍在讨论与制定之中,制造SCP-CN-2919的替代物被认为是[*http://scp-wiki-cn.wikidot.com/scp-cn-1999 可实施的]。
[[footnoteblock]]
[[div class="footer-wikiwalk-nav"]]
[[=]]
<< [[[SCP-CN-2918]]] | SCP-CN-2919 | [[[SCP-CN-2920]]]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