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谈 第三十四期:忘药
2025年2月6日
修订 3
评分
43
↑ 43
↓ 0
支持率
100%
总票数 43
Wilson 95% 下界
91.8%
在相同票数下更稳健的支持率估计
争议指数
0.000
评分趋势
按周聚合 加载图表中...
最近修订
1 / 2
SOURCE_CHANGED
2 个月前
在获得面包星通行证后为当前所有的项目部分都添加了页面锚点。
unknown
7 个月前
将父页面设置为: "page-and-view-hub".
修改标签
7 个月前
已新增标签:原创, 文章。
最近投票
1 / 5
2025-08-18
2025-03-04
2025-02-25
2025-02-23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相关页面
暂无推荐
页面源码
[[module css]]
div.r{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7px;
border-left: solid 5px #aef0ff;
border-radius: 0px 10px 10px 0px;
}
[[/module]]
[[module css]]
div.f{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7px;
border-left: solid 5px #6d5e54;
border-radius: 0px 10px 10px 0px;
}
[[/module]]
[[module css]]
div.b{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7px;
border-left: solid 5px #E799B0;
border-radius: 0px 10px 10px 0px;
}
[[/module]]
[[>]]
[[module rate]]
[[/>]]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7px;border-left: solid 5px #aef0ff; border-radius: 0px 10px 10px 0px;"]]
**采访人:**大R[[*user Re_spectators]]
[[/div]]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7px;border-left: solid 5px #6d5e54; border-radius: 0px 10px 10px 0px;"]]
**受访者:**忘药[[*user Sharethesilence]]
[[[dr-foymug-s-personnel-file|人事链接]]]
[[/div]]
[[=image http://scpsandboxcn.wdfiles.com/local--files/collab%3Ainterview/i-yaowan.png width="200px"]]
@@@@
[[div class="r"]]
**那先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div]]
[[div class="f"]]
大家好,这里是忘药,曾用id是ForgotMyDrug
[[/div]]
[[div class="r"]]
还真是简洁的自我介绍呢(乐
**那么药哥是怎么接触到基金会的呢?**
[[/div]]
[[div class="f"]]
18年那会儿,各大平台还在捧着基金会流量猛啃的阶段,所以我多少看到过两眼,但也就是知道这么个ip的程度。真正开始认真看是在markiplier的收容失效游戏实况,我对很多老牌经典skip的初印象也来自于那里。很快因为在视频里暂停看文档比较麻烦,我就摸到了wikidot网站上开始爽看。
[[/div]]
[[div class="r"]]
草,原来也是18年来的吗,这么一算18年来的人好多啊(。
**那么是最后摸到wikidot上之后,就决定加入了吗?**
[[/div]]
[[div class="f"]]
看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决定加入了,契机是因为发现不加入没法打分和评论)
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加入什么和基金会相关的群聊,可能零零散散加过几个但也没怎么说过话,长期只在网站上活动,直到画廊大赛操办领奖相关的事宜才正式连入实时在线社群。
[[/div]]
[[div class="r"]]
**那么又是因为什么机会而开始写原创作品的?**
[[/div]]
[[div class="f"]]
和很多新人一样,我在刚加入网站的新鲜时期就尝试过爱死西皮闯作。当时看过的英站中分skip加起来也有百来篇了吧,顺着看下来文档的质量各有参差,有一些纯粹是填充编号的文档就让我产生了我上我也行的错觉。所以在进站的前三天就开启了点子区草稿区正式文档的狂暴三连发。
[[/div]]
[[div class="r"]]
**说起来药哥也是活跃的翻译君,一开始是先想到要翻译还是先想到写文的?**
[[/div]]
[[div class="f"]]
一开始进来是想写点自己的skip来的,不过写了几篇没有写出名堂就决定遁入翻译了。不过我感觉我在这两个选项里也没有第一志愿,也许我在基金会的第一身份是读者)
[[/div]]
[[div class="r"]]
这么说来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呢(
[[/div]]
@@@@[[# cn942]]
[[=]]
**[[[SCP-CN-942|SCP-CN-942:薛定谔猜想]]]**
----
[[/=]]
@@@@
[[div class="r"]]
**那么就正式进入作品提问环节了!第一篇是SCP-CN-942。这是药哥在网站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吗?**
[[/div]]
[[div class="f"]]
对,这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入站三天写出来的东西
[[/div]]
[[div class="r"]]
第一篇就活下来了,其实成绩还不错啊(。
**这篇看起来其实是硬科幻题材,能说说灵感来源是什么吗?**
[[/div]]
[[div class="f"]]
想到写这个点子是因为读了[[[SCP-033]]],读下来的第一反应就是好扯,被遗忘的整数也可以算scp吗,这种类似的点子我也能想吧,接着就顺手想了一个。
所以大概也能称得上是一种早期的重混行为)
[[/div]]
[[div class="r"]]
其实我记得033应该是从一部叫《隐匿的数字》的小说改编来的,确实有点扯(笑)。不过如果说是基于033的重混的话,这篇在观感上倒还挺新颖的。
**当初是怎么想到用现在的方式来展现这个点子的?从评论区来看,似乎发表之后还是经过了多段打磨的?**
[[/div]]
[[div class="f"]]
是的,这个skip在点子和草稿阶段似乎没有收到很多回复,所以收到的第一个比较长的反馈是阳明的评论。可能产生的末日情景是在他的建议下加入的,初版是没有的,当时就只有一位对隐藏的物理定律产生过度兴趣的研究者被以物理毁灭的方式打断这么一个故事线。想到安排这个情节是因为那时候我有在考虑基金会的研究属性和维护常态孰轻孰重,这个故事就是思考的结果。
[[/div]]
[[div class="r"]]
现在至少就我看的话这个建议其实还挺重要的,因为文中确实没有直接描写末日场景的片段,这也算是个很好的补完了。**那么话说回来,这篇评论区也普遍有提及觉得这篇”点子很大但似乎呈现的场面有限“,关于这一点药哥是怎么看的?**
[[/div]]
[[div class="f"]]
这一点我承认啊,毕竟当时还是第一次尝试写作,脑洞确实开得不够大。不过也可以用场面的呈现可能会勾起对隐藏定律的不当兴趣这种理由来勉强逃课)
[[/div]]
[[div class="r"]]
总之作为第一篇作品,感觉这篇算是一个不错的起步作品呢。**现在回头看的话,药哥自己怎么评价这部作品?**
[[/div]]
[[div class="f"]]
还行还行,虽然现在回头读起来会有一丝丝尴尬,但这种原始而粗粝的感觉也可以说别有风味
对这篇作品我最满意的地方是加入了致死量的黑条,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可能就不敢加这么多了)
[[/div]]
[[div class="f"]]
哦还有折叠,致死量的折叠
[[/div]]
[[div class="r"]]
草(
[[/div]]
@@@@[[# cn617]]
[[=]]
**[[[SCP-CN-617|SCP-CN-617:第二人间IR]]]**
----
[[/=]]
@@@@
[[div class="r"]]
**这篇看起来也是形式比较“传统”的scp项目呢。这篇的灵感来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想到把电话亭和”游戏场景“的感觉结合?**
[[/div]]
[[div class="f"]]
当时第一篇虽然活下来了但是读者评价有褒有贬,我刚开始写东西也没啥信心,也有点担心顺着这个路子走下去会变成什么奇怪的民科科幻写手。所以给下一篇定下的基调就是写个小而美的skip,不扯什么原理,异常不讲道理。当时Letters这个goi还挺流行的,涌现了一大批原创作品,其中不乏我喜欢的,所以就想着自己也写一个。
我在写这个项目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其实是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石,就是那种完全孤立于背景之外的、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的长方体,然后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这种长方体会在各个维度之间乱蹿,并且是一家游戏工作室的产品。
[[/div]]
[[div class="r"]]
这么一说倒是蛮有意境的,还是有种科幻感在(
**那么当时又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展开这篇的故事的呢?**
[[/div]]
[[div class="f"]]
说实话写这篇的时候很难有称得上思路的东西,基本就是想到哪写到哪。加点残酷基金会,加点研究员玩脱,加点项目交互,读到过的成功经验都往里面加一点,再把整个故事捋顺就得了。这篇发出来好像是拿了2分还是3分,我还很认真地吸取了一通经验教训,把它删除重写了一次。重发后果然有所进步,拿到了4分。后来的这十几分都是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慢慢涨上来的。
[[/div]]
[[div class="r"]]
听起来好辛酸啊……(不过想到那是18年的4分,好像也可以理解……)不过其实从呈现的结果来看,思路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记录来推动故事进行嘛。
**这篇应该也算是药哥的早期作品之一?那现在回头看的话,这篇作品有给后续的作品创作留下什么经验和影响吗?**
[[/div]]
[[div class="f"]]
这篇不甚成功的作品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之后我在scp文档写作中跟Letters一路死磕,直到写出了SCP-CN-1166才开始转头写其他题材的skip)
[[/div]]
[[div class="r"]]
草,这么说来,下一篇确实也是Letters来着(。
[[/div]]
@@@@[[# cn556]]
[[=]]
**[[[SCP-CN-556|SCP-CN-556:Letters gaming]]]**
----
[[/=]]
@@@@
[[div class="r"]]
这篇的点子倒是蛮清楚的,Letters娱乐相关的电竞游戏。**为什么会想到从这个角度切入的?**
[[/div]]
[[div class="f"]]
这是一篇重写的合著。因为看到当时同为新人的Tns[[*user Tnsbilws]]在写这个电竞点子,并且屡败屡战了几轮,我正好每一轮稿子都读到了,并且正好产生了一点思路,所以就接过来捣鼓了一下。
[[/div]]
[[div class="r"]]
草,这么说来应该把原作者一起拉来访谈的(笑)。不过这位似乎已经不太活跃了(
[[/div]]
[[div class="f"]]
是啊,以年为单位间歇性地出现
[[/div]]
[[div class="r"]]
**能讲讲重写之前的稿子是什么情况吗?药哥的重写思路又是怎样的,或者说本来是想基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的?**
[[/div]]
[[div class="f"]]
Tns的版本的重点放在了徽章本身的异常效应上,当时被down爆的原因大概是文档有些单薄了吧。但是Tns设计的那个logo还挺帅的,我觉得尝试这么多次后放弃有些太可惜了,就试着接了过来。扩展的方向就是循着之前为数不多的经验,给这个文档加上了故事线。稿子写出来以后,其实到结尾处也还是有一点戛然而止,9月28日更新的几封信是Tns续上的。
[[/div]]
[[div class="r"]]
其实也确实能看出来那几封信画风不太一样(?
**那么也是凭直觉写的故事线吗(乐**
[[/div]]
[[div class="f"]]
算是吧。既然写电竞,那么队伍肯定得放到主角的位置,所以就构想了一支把任何事情都视为竞赛的队伍,包括从基金会手里逃出生天也是一场比赛。或者他们可能意识到了他们最终是逃不出去的,所以开展的其实是一场死亡竞赛。Tns的续写就是按着第二种可能性续下来的。
实也没做太多的设计,中二乱嗨的元素和电竞这个主题也挺搭的,就随便放飞了)
[[/div]]
[[div class="r"]]
原来如此,不过感觉乱搭出来的效果还不错(笑
[[/div]]
@@@@[[# cn1166]]
[[=]]
**[[[SCP-CN-1166|SCP-CN-1166:骗氪地狱]]]**
----
[[/=]]
@@@@
[[div class="r"]]
**虽然这篇还是Letters娱乐,但相比前两篇来说,这篇明显要短小精悍很多,是写作思路改变了吗?**
[[/div]]
[[div class="f"]]
是的,当时读了一篇关于氪金游戏的分析文章,讨论的重点就是游戏商是如何在骗氪的同时平衡各方体验,保证玩家能愉快地玩下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点子,工作室凭实力骗氪,靠异常手段解决氪金带来的游戏内经济等方面的后续影响。
[[/div]]
[[div class="r"]]
**这篇在写的时候有什么一开始就想好的设计吗?比如里面要用哪些经典元素表现氪金点之类的(?**
[[/div]]
[[div class="f"]]
一开始想到的是黑金地域这个游戏标题,并且根据这个名字快速对标了GTA。氪金点就是大量的捏他,比如巨额卡就捏他了给他爱在线模式的鲨鱼卡,混凝土灰是炉石传说的奥术之尘)
游戏内置扑克帮派有点昆特牌的意思
[[/div]]
[[div class="r"]]
草,全是致敬是吧(
**感觉这种写法效果确实蛮不错的,大家一下子就get到了梗呢(乐**
[[/div]]
[[div class="f"]]
这篇主打一个感同身受,大家往往也被如此这般地骗过钱)
[[/div]]
[[div class="r"]]
这篇最后确实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来着。现在再看的话,**药哥觉得有哪些经验值得一聊吗?**
[[/div]]
[[div class="f"]]
如果想写玩梗作品,可以试试玩梗的同时有所表达。另外就是如果摸不透原创skip的写作模式,感觉自己写来写去有些卡在那了,能力够的话做一些翻译真的会对你的写作之旅有所助益。
[[/div]]
[[div class="r"]]
笑死,其实我自己的感觉是写原创对翻译也有帮助,这么一看还真是相辅相成啊(。
[[/div]]
@@@@[[# cn2987]]
[[=]]
**[[[SCP-CN-2987|SCP-CN-2987:不要抬头看]]]**
----
[[/=]]
@@@@
[[div class="r"]]
好,到重头戏了。大名鼎鼎的2987,不要抬头看。
这篇文也算是大名鼎鼎的恐怖短文了。**能讲讲这篇的点子是怎么来的吗?**
[[/div]]
[[div class="f"]]
我从很早开始就一直想写一篇500字以内的skip,不过我个人对这种类型的文档会有一点儿审美上的额外要求。就是它作为一篇基金会的正式文档,这个篇幅必须是合理的。不应该让原本可以详细描述的地方故意语焉不详,就像是作者在亮明态度自己就是在文档里极限压缩字数,如此的处理在世界观内是不太能自洽的。所以[[[SCP-CN-463|祖母]]]的形式给了我挺多启发,这种超短文档可以是对消亡异常的简要归档,也可以是在调查早期,收集到的信息十分有限,还没有摸清异常的全貌时的早期报告。但总之我还没想清楚具体要怎么处理,自己就先淡圈了。
2987是我在淡圈了大半年后的作品。2021年基金会刚遭受铁拳,内部又出了迭代公告,有点内忧外患的意思。所以我也就有点意兴阑珊,有大半年和整个社群切断了大部分的联系,只是每月读一下精品。这个skip的点子是我在某个半夜坐马桶的时候想到的,想到之后就花半小时把它写出来了,并且意识到为了发这篇东西复出是值得的。第二天我就P好配图点击发布,并且在基金会恢复活动了,到现在又是三年。
[[/div]]
[[div class="r"]]
万能点子源泉洗手间.jpg
**那么为什么会想到用“不要抬头看”这个元素作为文章恐怖的核心呢?**
[[/div]]
[[div class="f"]]
因为我当时坐在马桶上看了一眼手机,但也没想认真看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像拿起一支牙膏读成分表的那种状态)这时候就注意到手机顶部护眼模式的独眼和上传图标放在一起看着特别邪性,就产生了某种未知存在通过手机的固有图标向深夜里独处的人发信号的荒诞联想。除了眼睛和向上箭头以外,想到了感叹号这个警示符号(或者有些手机的电量告急是空电池符号,也可以传达差不多的“紧急”含义)。这三个符号凑在一起可以做非常多的解读,其实不限于不要抬头看,也可以上方有东西在盯着你。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事实证明这个表达效果确实很惊艳啊,而且配合正文的留白也非常有感觉。那么回来说说留白的问题吧:这篇文的文字部分很明显只是描述了谜面,留白的则是“向上看会发生什么”这件事。**当初是怎么构思谜面透露多少信息的,又是怎么设计谜底的?**
[[/div]]
[[div class="f"]]
谜面是遵循刚刚提到的早期报告的思路设计的,在这个阶段基金会只是发现了这个现象,但还没有总结出太多规律,更没有对异常的本质产生有说服力的构想。所以写出来的报告就类似案发现场描述,只简练准确地罗列了已知事实。
至于谜底我其实没有做具体的设计,只是暗示发生了非常不好的事情,所有受害者,或者至少是所有没有做出正确反应的受害者,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手机上的信息也很模糊,可以解释为是犯案的异常在误导受害者,或者有个神秘的第三方想提供帮助,但是失败了。我觉得这样设计可以让读者产生一些不安的假设,如果这样的诡异事情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使自己看过文档,可能也依旧给不出安全的处理方法。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r"]]
那么现在写完这篇文档之后,**感觉对写留白为主的短文有没有什么心得?**毕竟这个感觉是非常难写的一类文体了
[[/div]]
[[div class="f"]]
留白文最好要给读者安排一个注意力的焦点,否则有可能全文读下来过于平淡,产生短而无物的不好印象,后续的解谜也将无从谈起了。在这篇文档里,我觉得最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是配图里的眼睛。在祖母中,在我这里的吸睛点是最后献上的茉莉花,研究员偶尔不自觉流露出的情感迸发和文档的主要叙事风格形成了足够鲜明的反差。这也是我不喜欢修改后版本的原因,因为茉莉花被改成了平平无奇的残余异常效应的描述,情感色彩被完全抽掉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可能普适意义有限,大家姑且一看哈)
[[/div]]
[[div class="r"]]
其实说到这个我有一点比较想问:**药哥觉得什么样的点子适合写留白短文,或者反过来说,药哥觉得应该从什么思路出发构建一个适合留白短文的点子?**
[[/div]]
[[div class="f"]]
我觉得关键在于不高不低的解谜难度曲线和点子复杂度,确保读者能解出来一些东西,并且对得到的答案满意。至于点子,就大多是一次性的,和推理诡计一样,用过之后再仿制就会让趣味大打折扣。也许读推理小说和思考游戏设计可以给想写这个方向的作者带来一些思路。
[[/div]]
[[div class="r"]]
**所以其实就是某种……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谜题的设计吗?**
[[/div]]
[[div class="f"]]
只要不是简单到一眼看出来的程度)
我还是倾向于让至少一部分读者能够猜出谜底,因为留白短文比较难做到通过文笔和剧情奇观让读者即使猜不出谜底也能满足于阅读体验本身,那么解读和看解密带来的快乐还是最好要给到读者的
[[/div]]
[[div class="r"]]
其实感觉谜底能“一棍子打晕读者”也很重要,就是在解密的瞬间让读者感觉“啊,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div]]
[[div class="f"]]
那就需要一个足够扎实和精彩的谜底,而且总要有哪怕一个读者猜出来吧,作者被迫下场解密也太衰了)
我觉得短篇留白文有点像只言片语桌游,“全部读者都能猜出来”和“没有读者猜出来”对作者而言都不是好事
最优解大概是小部分读者能享受解密的全过程,剩下的大部分玩家可以享受读解密时恍然大悟的瞬间
[[/div]]
[[div class="r"]]
还真是(
**另外感觉另一个诀窍是选取一些读者比较熟悉的意象?**比如这篇里手机上的各种标志,[[[SCP-CN-2982|第三中学]]]里的各种学校的环境,刚才提到的祖母里的茉莉花,等等(
[[/div]]
[[div class="f"]]
是这样的,有个熟悉的切入点会挺加分
[[/div]]
[[div class="r"]]
说起来,**这是药哥的第一篇精品吗?**
[[/div]]
[[div class="f"]]
第一篇是圣诞快乐,也是在半夜灵感来了时快速写完的
不过这篇可以算我最快上精的作品,从发到精一共花了7天
[[/div]]
[[div class="r"]]
那确实快(笑)
**当初看到这篇文上精的时候体验如何?**
[[/div]]
[[div class="f"]]
就觉得为这篇文回归基金会是值得的?说实话有点意外于站务选精品的类型之广泛,但我自己对这篇文也是非常认可和喜欢的)
[[/div]]
[[div class="r"]]
确实,到现在拿出来看也可以算是CN短篇恐怖文档里绝对的经典之作呢
[[/div]]
@@@@[[# cn2318]]
[[=]]
**[[[SCP-CN-2318|SCP-CN-2318:沙堡之书]]]**
----
[[/=]]
@@@@
[[div class="r"]]
这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突然发现几乎没怎么推过这篇来着,回头去推推(确信
那么还是惯例,**来聊聊灵感来源吧?怎么想到现在这个意象组合的?**
[[/div]]
[[div class="f"]]
这个skip的点子完全来自于我对于wikidot的恐慌,因为眼看它抽得越来越厉害了,有点忧心它会不会哪天就突然不能用了。即使有scpper作为备份,但它也不能捕捉全部的页面,以及评论区,况且它和wikidot谁走在前谁走在后也不好说)
所以写这一篇是在与自己和解,试图说服自己哪怕这些东西全丢了也不要紧,至少沙堡存在过
[[/div]]
[[div class="r"]]
草!原来是这样吗,好残酷的话题(。
**但是实际表达出来的效果感觉远远超过了wikidot这个平台本身,因为“故事不一定流传”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深度的话题**
[[/div]]
[[div class="f"]]
确实,某种意义上大部分的作品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失传。啊,想起来了,这篇skip的点子来源还包括文明6大图书馆的建造台词,“我们可以徜徉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密密麻麻的书架前,这是想象力和知识的聚集地;它的毁灭是一种警告,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消失。”
[[/div]]
[[div class="r"]]
**那文中一系列的书籍内容又是怎么构想的呢?**
[[/div]]
[[div class="f"]]
有些来自于对读过的书的neta,有些则是下岗点子再就业。顺便一提,这个书籍列表其实有两个随机出现的版本,里面的内容会有一点微妙的不同,因为这篇的编号在[[[SCP-CN-2317]]]的后一篇,我感觉留这么个致敬的彩蛋会挺有意思的)
[[/div]]
[[div class="r"]]
还真是(笑
**那这个异常性质的画面,当初是如何构思的呢?**这个文字逐渐消失和建筑风化的画面塑造也很有感觉啊
[[/div]]
[[div class="f"]]
文字变成金色然后消失和建筑影像的垮塌都来自沙堡这个意象,而且两者都是意义被抹去的具象化展示。当时挺自然地就想到了这样的动态画面
[[/div]]
[[div class="r"]]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想到联动eco出版社这个goi?**
[[/div]]
[[div class="f"]]
大概是看它太久没有关注度了,就忍不住cue一下。我对传统的纸书出版社还挺有好感的,小时候曾经想过去那里工作,写进skip里也算赛博圆梦了一秒钟。
[[/div]]
[[div class="r"]]
笑死,这样也行(。
这篇文我最喜欢的还是收尾的部分,“它们不一定流传”。这个结尾感觉非常有力啊
[[/div]]
[[div class="f"]]
其实这个结尾的表述完全是因为突然想到可以在此同时提一下cn1k和cn2k,一切功劳全在邮筒
如果不是他选了这俩主题,我可能还想不到这句话
[[/div]]
[[div class="r"]]
也是一种精神cn1k和cn2k参赛作了(。
之前也有读者说这篇最后一句现在可以改成“奇迹不一定流传”,再加个cn3k(笑
[[/div]]
[[div class="f"]]
可还行
[[/div]]
@@@@[[# cn1554]]
[[=]]
**[[[SCP-CN-1554|SCP-CN-1554:手伥]]]**
----
[[/=]]
@@@@
[[div class="r"]]
然后是一篇比较经典的SCP文档。**这篇当初的构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把手切下来手可以自由移动”的点子?**
[[/div]]
[[div class="f"]]
最先确定下来的元素是不会腐烂的恐怖断手,这东西听起来就很系列一。具体来说,就是有着具象化的外形和标志性的异常性质的危险生物。而我其实没写过这一类的skip,感觉可以写一个。剁骨刀切手的设定的加入是因为……构思到一半的时候找到了合适的空编号。1554里的55可以让人联想到两个断手,而4像是一把刀,所以我在文档里也安排了一把刀。
[[/div]]
[[div class="r"]]
草,怎么还和编号有关系(
@@@@
那么,**在设计异常性质的时候,药哥有什么想法吗?**
[[/div]]
[[div class="f"]]
在决定异常主体的时候,我有过两个选择,其一是把凶手设置成异常,其二是把刀设置成异常。这个决定是做得很快的,因为我想把本文的主角设置成异常衍生物也就是断手,因此一个不会动的凶器显然是比现实扭曲者更合适的背景板。
在设计断手的异常性质的时候,我基本就是把它当一个生物来处理,构想它如何行动、如何进食。光是这样一个像是小型肉食动物的活手可能不够独特,因此又加入了利用手影戏做拟态的设定,并且安排了一场事故记录作为该设定的演绎舞台。
[[/div]]
[[div class="r"]]
这个手影戏的想法确实挺天才的,我很喜欢(。
那么具体到开始写的时候,**这篇文具体的写作顺序是怎么安排的?**
[[/div]]
[[div class="f"]]
一上来介绍完刀,留下一个活手的钩子——插一段关于刀的来历,埋一些暗示——具体描述断手,抛出独有的设定——写一幕让这个设定发光发热的收容突破情节。
[[/div]]
[[div class="r"]]
这个确实是蛮成熟的思路,可见药哥写到这篇的时候已经信手拈来了(
[[/div]]
[[div class="f"]]
啊,对着dar说这些总有种关公面前舞大刀的感觉)
[[/div]]
[[div class="r"]]
草,那是药哥谦虚了(。
哦对,突然想起来在评论区有提到这篇文的灵感是知名作者的冷门作品,我没猜错的话是道格的[[[SCP-CN-853|断手]]]?这篇的访谈也是我做的来着(笑
[[/div]]
[[div class="f"]]
是的,重混队又上一分。最初注意到这个skip是因为它的编号正好比[[[SCP-CN-1353]]]少500,所以抱着“不会这篇里面也埋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深意吧”的想法猛看了几遍,结果依旧没看出太多门道来,不过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点子,经过发展后就写成了这篇skip。
[[/div]]
[[div class="r"]]
当初道格写的时候也是说只是觉得断手带感就写了(笑)其实感觉也不一定需要什么门道。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灵感来源吗?感觉类似的元素还挺多的,比如大乱斗里的大师之手,法环里的指虫,还有吉良吉影(笑)。
[[/div]]
[[div class="f"]]
确实,爬行的手是一个挺经典的幻想元素。类似的形象还有改改在评论区提到的完形信徒,以及博德之门3的法师之手和小小梦魇里的手形怪。人手拟态类的skip也找到了[[[SCP-CN-354]]]和[[[SCP-CN-1308]]]。不过这些基本都是在写完后复盘的时候想到的,在写作前有意识地联想到的只有吉良吉影(笑)。
[[/div]]
[[div class="r"]]
可以考虑搞个手形异常设定了(什么
[[/div]]
@@@@[[# cn2292]]
[[=]]
**[[[SCP-CN-2292|SCP-CN-2292:他不动了]]]**
----
[[/=]]
@@@@
[[div class="r"]]
和前几篇类似,也是细思极恐型的小短文啊,感觉非常有药哥的风格(笑
**这篇的灵感来源就是评论区提到的假性怀孕和[[[SCP-6670]]]吗?**
[[/div]]
[[div class="f"]]
对,本文写作的初衷就是为了应和SCP-6670。那篇的劲太大了,充满了宿命的无力感,从一开始就展示出人物的命运暗淡,而且几乎每个时间戳都把状况往万劫不复更推进一步。读完之后就让人很想跟风写一些现实主义的skip。
在探索点子的过程中,本文还重混了[[[SCP-3565|肉宝宝]]]的一些元素。那是一篇虽然粗糙却让我记了很久的skip,讲的是让人误以为它是婴儿并产生抚养冲动的肉馅,而本文的skip是一个把肉块当作自己的宝宝并加以照顾的女人。在确定写孕育主题后我又联想到了假性怀孕,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是在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那也是一个怪诞且悲伤的惨淡故事,但我已经记不清多少具体情节了。总之当我把关于点子来源的印象混合到一起之后就出现了沈姑娘的故事——一位在多年前未婚生子,遭遇庸医失去孩子,并在数十年的幻想中不断重复旧日回忆的可怜人的生平经历。
[[/div]]
[[div class="r"]]
不过比起之前几篇那种纯粹的恐怖,这篇读下来还感觉有种诡异但辛酸的调调。**这种氛围是有意为之吗?**
[[/div]]
[[div class="f"]]
对,就是为了这碟醋)我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同时感受到对母亲的同情和对疯人的恐惧。
[[/div]]
[[div class="r"]]
从篇幅上看,这篇也是很短小精悍的作品,**当初是怎么构思文章结构的?**
[[/div]]
[[div class="f"]]
SCP-6670震到我的一个点在于结尾处暗示女儿Jemma在极度饥饿中吃掉了妈妈的尸体。所以我也想安排一个浓墨重彩的结尾,让真实发生的事件和她的幻想交织到一起,最终在血腥的场景中迎来虚假的大团圆。在定下了结尾后,整个写作过程的重心基本就是在设计事故记录,并且按照事故记录的需要增减前面的描述和收容措施部分。但我也忙里偷闲地塞了一个地狱笑话在里面:研究员Bigham最后真的变成了一截大腿。
[[/div]]
[[div class="r"]]
草,[[span class="ruby"]]大[[span class="rt"]]Big[[/span]][[/span]][[span class="ruby"]]腿[[span class="rt"]]Ham[[/span]][[/span]]是吧(。
[[/div]]
@@@@[[# cn3123]]
[[=]]
**[[[SCP-CN-3123|SCP-CN-3123:dado的心跳药]]]**
----
[[/=]]
@@@@
[[div class="r"]]
出现了,是dado!**这篇的灵感来源看起来是“心动的感觉”?有其他的灵感来源吗?**
[[/div]]
[[div class="f"]]
本文的点子最早是为了给灵异月助兴准备的,想着到了死线当天发布正式文选作品的同时可以附赠一篇不正经作品,就是本文。万一正式作品在潜心准备后鸽了,这篇还能临时顶上去救火。虽然因为我的合著对象是值得信赖的老吴,这种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个点子的雏形产生后就一直放在那没写。动笔的原因是被短竞里无穷无尽的没品笑话们给气笑了,因此抱着一种同归于尽的决心提前用掉了点子,快速摸出了属于我的短竞特供没品无语笑话。
但因为点子一开始是为了灵异月的”紫“这天准备的,所以还是保留了一些紫色要素,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歪诗,玫瑰是红,紫罗兰是蓝。有一说一,这首诗真的很莫名其妙,我对它的流传度感到十分费解以及绝望。不要相信满嘴情话的人,他们为了押韵连紫罗兰的颜色都可以瞎掰。
另外本文还符合灵异月的走近科学成就,作品中具有揭露灵异现象真相的桥段。在文档的前半部分仿佛存在一个鬼气森森的若有若无的幽灵恋人,但其实完全是特技,是化学的成分。
[[/div]]
[[div class="r"]]
草,都是dado的锅.jpg
那么在确定了大方向之后,**药哥具体是怎么构思项目会造成的异常效应的?**
[[/div]]
[[div class="f"]]
写作过程就是回想我和对象的相处模式,然后挑了些典型恋爱场景编造出了对应的异常效应
[[/div]]
[[div class="r"]]
所以是亲身经历是吧,怎么同样有对象我就总被吐槽不会写恋爱戏(草
咳咳换个话题……**药哥是怎么理解dado这个系列的创作的?**
[[/div]]
[[div class="f"]]
我觉得dado是当年的作者们在正式编号里光明正大写搞笑内容的一张快速通行证,只需要稍加发挥就能让文档在维持正经表象的同时整出喜感活。误会和巧合可以算喜剧桥段的两大重要来源,而dado正好是一个认知水平与发明能力成反比的活宝,他的破烂键盘也基本上是一个谐音梗触发器。当然,dado的产品毕竟还是异常,不可控和潜在的危险是家常便饭,黑色幽默和地狱笑话也是dado系列的常见要素。
总的来说我还挺喜欢看dado系列的,虽然dado不负责任、草菅人命、罪行累累,但因为它实在太搞不清状况了,所以反而有点可爱。
[[/div]]
[[div class="r"]]
感觉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写几篇dado(想
[[/div]]
@@@@
[[=]]
**[[[sharkwater|鲨鱼海域]]]**
----
[[/=]]
@@@@
[[div class="r"]]
那么接下来就进入故事环节了!这篇是[[[SCP-CN-985|考试鲨]]]外围,应该是药哥第一篇外围故事吧。**为什么会选择这篇文档进行故事创作?**
[[/div]]
[[div class="f"]]
2018年中分万圣节征文的标题是“人类之后”,看到这个题目我的第一想法是讲某个skip与同类形成的文明,但大方向定了之后我还在犹豫要用哪个skip。关于给其他中分作者的原创项目写外围合不合适,一开始我是拿不准的。
起初我注意到106有至死不渝和年轻男子两篇截然不同的起源故事,发现了一个skip可以有多种二设的起源版本,但这毕竟是EN的例子。不过就在我准备构思点子的那几天,qjfoidnh发布了[[[SCP-CN-675|大奇巧法器]]]的外围[[[qixi-engagement|奇巧之约]]],我才确认了原来中分也有作者给别人的skip编起源故事。于是我也很快开始动笔,没几天就把鲨鱼海域搓出来了,故事里的时空穿越情节也是受到了奇巧之约的不少启发。
考试鲨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中分skip,它拥有出圈skip的几乎一切特质,包括鲜明的形象,读者很容易在脑海中想象出它的样子;以及足够有趣的异常特性,念力玩电脑的鲨鱼超酷的;并且通过文档中的只言片语,构造了一个隐藏于人类视角之外的智慧文明。在外围的写作难度方面,考试鲨的性格完全就是国内大学生,本土味十足,而且自带一个现成的与人类社会高度相似的文明。就,整体难度对于我这个写作新手来说相当友好,所以就被我相中了。
[[/div]]
[[div class="r"]]
这篇从内容上看讲的算是大伟这个角色的来历,**当初怎么想到要从这个角度来解读SCP-CN-985的?**
[[/div]]
[[div class="f"]]
我写考试鲨的起源外围还有一层buff在于,[[[SCP-CN-985]]]的本名在文档中只提到了一次。可能有一些读者在本故事的前半部分不会想到它是一个版本的SCP-CN-985二创起源故事,而是会误判成SPC和鲨鱼相爱相杀的故事什么的,读到后面就可能会打破预期,产生额外的惊喜。
还有就是,我构思这个故事也是想给鲨鱼文明的存在找一个合理解释。因为现实中铰口鲨的生活海域应该是以浅水为主,如果它们有文明,人类没有发现它的概率不大。除非它们的文明与人类文明并不在同一个时空,而SCP-CN-985是误打误撞过来的,一切就很容易说得通了。
[[/div]]
[[div class="r"]]
**那么,在设计情节的时候药哥是怎么构想的?**
[[/div]]
[[div class="f"]]
当时的想法还是挺简单直接的,前半段通过日常见闻展示鲨鱼文明,后半段切入一场奇遇,讲个鲨鱼版本的基金会故事,并且在最后接续到文档的开头。
[[/div]]
[[div class="r"]]
原来如此。**现在看这个第一篇故事,药哥对成果满意吗?觉得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div]]
[[div class="f"]]
现在回看这篇作品,结尾还是挺喜欢的,其他部分就,差强人意吧。
如果假设要重写的话,我可能会对部分设定作一些修改,比如花点力气设定鲨鱼文明的异常收容机构,并给反派找一些与SPC有关的渊源。本作高潮部分的动作戏,包括大伟回到过去的契机可能会整个推翻重新设计。
[[/div]]
[[div class="r"]]
**那么药哥觉得写故事和写文档的体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div]]
[[div class="f"]]
文档,特别是标准格式的文档,往往需要遵守一些延续了十多年的固定范式。比如在开头的收容措施埋点悬念,如果没有的话就用最简明的语言让这一部分快速跳过。靠描述抓住读者,再展开更多的后续内容。即使跳出常规,也是在这一套框架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虽然这套框架之下已经诞生了上万篇作品,但我相信它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完。这个网站上最容易被读者记住和反复阅读的,也还是scp作品。
故事写起来就随心所欲很多,基本就是在爱死西皮的世界观下写小说。只要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上手显然要比写文档容易很多,写起来没什么顾虑,也不太容易翻车。我写的比较多的故事其实是creepypasta,这个就连爱死西皮的世界观都可以不要了,就更加放飞了。我的大部分creepypasta都是在手机备忘录上拿碎片时间写出来的,脑部解压小体操了属于是。
[[/div]]
[[div class="r"]]
也属于各有千秋了。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两种体裁也确实是各有各的优点呢
[[/div]]
@@@@
[[=]]
**[[[orphans-of-mt-qilian|祁连山上的孤儿]]]**
----
[[/=]]
@@@@
[[div class="r"]]
这篇看起来和鲨鱼海域是一个世界观下面的?**这篇的灵感来源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沿着这个系列继续写作?**
[[/div]]
[[div class="f"]]
其实这篇和鲨鱼海域是同期写作、前后脚发布的。我一开始想的是写一个双线故事,但写了一半感觉把握不住。两边的叙事风格差异太大了,放在一起的观感会非常割裂。两边的时间线也不同步,而是差了一个月,视角跳来跳去很容易显得混乱。经过一阵快速决策之后,就拆成了两篇作品。
[[/div]]
[[div class="r"]]
不过虽然说是同期写作,我自己的感觉是,相比鲨鱼海域来说,这篇看起来在文笔和技法上要成熟很多了。**是因为改变了写法吗?**
[[/div]]
[[div class="f"]]
海面上和水下的画风差异是计划的一部分,因为整个世界观是“人类之后”嘛,鲨鱼文明那边繁荣发达,而人类流民肯定是苦大仇深艰难苟住的。鲨鱼那边的主角被设定成了阳光开朗大学生,人类一侧的主角是失去了一切的老男人,所以代入主角时的心态差异也多少造成了两篇作品在笔触上的不同。至于技法方面的观感差异,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鲨鱼海域需要将对接SCP-CN-985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去考虑,而祁连山的整体设计有更大的自由度,所以发挥得相对更自如一些。
[[/div]]
[[div class="r"]]
那么既然是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在整体的世界观设计方面,药哥当初的构思是怎样的?**
[[/div]]
[[div class="f"]]
这个迷你设定中构想的文明转折点发生在几百年后,因为海平面的急剧上升,人类文明受到重挫,在千年之后逐渐退化到部落状态,而鲨鱼们则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将文明发展到了与21世纪初的人类相当的高度。这里面其实还鸽掉了一篇文,讲的是人类预先布局的水下城市如何被毁灭,以及千年后的人类如何扫清来自过去的障碍,达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平衡。
一千多年后部落化的人类文明形态参考了不少乔治·马丁的小说《风港》,设定是一艘宇宙飞船失事坠毁于一颗海洋星球,幸存者们在零散的小岛上生存下来,并且利用滑翔翼在岛屿之间沟通,形成独特的文明。我的文中也埋了不少基金会的梗,比如每个岛上都有监督者议会,比如110-蒙托克程序在千年后被传成了一百一十墨脱客。
[[/div]]
[[div class="r"]]
草,感觉这几个设定下面可以细挖的东西其实不少啊,蛮有意思的。**有写续作或者做成设定中心的想法吗(**
[[/div]]
[[div class="f"]]
咕咕咕)
认真说的话,这个设定确实是有补完空间的,因为仅靠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涨大概只能把高原变成平原,水位上涨个几百米已经很极限了,两极的冰山真不够把整个地球都淹了。所以大概率是大洋底部出现了某种巨物,并且引发了短期内的剧烈地质变化。我之前有计划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写,但眼看着两篇前作都破百了,就没有继续推进下去……因为总感觉点子还没有生长完毕,有些地方还不够精彩,我也没把握写出来会不会变成狗尾续貂。
目前用致敬诺亚方舟这个理由混过去也不是不行,所以一切的后续都还在有生之年)
[[/div]]
[[div class="r"]]
草,先挖个坑在这里是吧
那么说回本文,**故事的具体情节是怎么设计的?**
[[/div]]
[[div class="f"]]
整个设计过程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最开始就是扔世界设定和主人公的人物小传,顺便接上男主角领走小女孩的过渡情节。我有心让小女孩成为一个关键人物,让她做Bright也是来自灵光一闪。祁连山下雪这个事件在鲨鱼海域也有提及,船长擅自做主领回小女孩,叠加外部环境的恶化,后面的暴动也是可以想到的发展。再然后就收尾了。发出来后因为有读者反映故事情节不够明晰,所以加上了流浪鲨鱼和Bright视角作为结尾前的过渡和补充,事实证明这个修改是明智的选择)
[[/div]]
[[div class="r"]]
Bright这个角色的引入确实蛮奇妙的,一下子有种欧亨利式结尾的感觉,感觉这是全文设计最巧妙的地方了。
[[/div]]
[[div class="f"]]
他的百变外形对于故事的讲述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用的伪装工具,他可以是故事里的任何人,这一点很棒。在很早的时候我就想过写篇Bright博士出场的故事,前半段把他隐藏到人群之中,在故事的后半段才揭露他的身份,这次算是被我逮到机会了。
[[/div]]
[[div class="r"]]
**那除此之外,选择这个角色还有什么其他的考虑吗?**
[[/div]]
[[div class="f"]]
考虑到Bright和本文的相性,主要是能连接千年前和千年后的人物选择也不是很多,当时的我只知道一个Bright。而且Bright是有点dick的性格,安排他在鲨鱼那边毫无心理负担地搞破坏也不算太违和,所以就他了。
在Bright的上叙作者塌房后我有考虑过换成Shaw,但仙人掌的Shaw版963迟迟没有写出来,所以这个计划也就被我搁置了。
[[/div]]
[[div class="r"]]
笑死,也是险些被作者塌房波及到了,建议催更仙人掌
**说起来这篇也是获得了故事精品,当初上精的时候有什么感想?**
[[/div]]
[[div class="f"]]
这篇作品发布是在2018年底,上精是在2022年底,所以我在中分首页看到这篇的时候有种恍如隔世之感。站务的洛阳铲挖得可真深啊)
[[/div]]
[[div class="r"]]
精品洛阳铲也是一种站务传统艺能了(笑
那么,**药哥自己如何评价这篇故事?**
[[/div]]
[[div class="f"]]
读起来有非常怀念的感觉。这篇故事可以说赶上了好时候,那会儿的我还有大把的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用来写东西、搞翻译。现在能写点东西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很多,要流畅地爽写一个有点篇幅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篇也算得上是我的早期作品中少有的多年后重读不会犯尴尬的作品,在补充了两段情节之后整个故事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作为读者可以给个口头的upvote。
[[/div]]
@@@@
[[=]]
**[[[merry-freakmas|圣诞快乐]]]**
----
[[/=]]
@@@@
[[div class="r"]]
这是第一篇creepypasta,之后药哥就逐渐把创作重心放在这里了。**有点好奇药哥为什么会热衷于写creepypasta?**
[[/div]]
[[div class="f"]]
一方面是刚刚提到的,creepypasta可以随便挤出点时间轻松速搓,和我当前的生活节奏比较适配。有时候我还会通过写creepypasta打包和倾倒一些情绪垃圾,总的来说这对我而言可以算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我曾经是个挺怕鬼的小孩。我觉得小时候胆小成年后大心脏的人不写点恐怖小故事是件挺可惜的事,因为他们最熟悉那些喜欢自己吓自己的人们都会想些什么。
[[/div]]
[[div class="r"]]
也是一种天赋是吧)
那么写下来之后,**药哥觉得creepypasta的写作和其他故事有什么区别?**
[[/div]]
[[div class="f"]]
creepypasta的评价体系会比故事狭窄挺多,一个简单粗暴的评价标准就是读者读完有没有被吓到。即使一部分creepypasta不为吓人而写,通常也力求营造一种鬼气、怪诞或者超自然的氛围感。同时比起什么文都能往里塞的一般向故事tag,creepypasta也相对会套路化一些,会有一些诸如杀手系列、丢失剧集系列这样的固定例番。说白了,作为一种生理性的情绪,惊吓感的来源是可以总结归档的。creepypasta作为故事中的一个小子类,无论上下限都比较可控。
[[/div]]
[[div class="r"]]
**说到这里,药哥觉得creepypasta写作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某个核心元素或者某种技巧之类的?**
[[/div]]
[[div class="f"]]
我给自己总结的经验是,抱着泛泛的“我想吓人”的想法往往很难吓到人,反而容易沦为恐怖元素的大段堆砌。我觉得更务实的做法是挖掘一个具体的场景,调动一种细分的恐惧情绪,比如绝望、应激、畏缩、后怕等。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那么是时候回到这篇文本身了(笑
**具体到这篇文,为什么会想到以“圣诞快乐”作为主题?**其实感觉虽然各种以圣诞节为主题的吓人小故事不少,但真想写好还是挺难的。
[[/div]]
[[div class="f"]]
本文的点子是在圣诞夜的当天晚上自己冒出来的,起因是因为偶然发现简体字的圣诞和怪诞两个词只差了一个竖心旁,于是忍不住脑补出了圣诞老人挂着诡异的微笑压着脚步靠近熟睡儿童的画面,而这个儿童其实也是在装睡,此刻已经汗流浃背了。这个画面也被我写进了这篇文里。我在写这一篇的时候,基本是脑子里冒出什么,手上就跟着竹筒倒豆子,整个写作过程应该没有超过一小时。
[[/div]]
[[div class="r"]]
草,怎么还能这么解读,所以链接是freakmas是吧
**其实这篇文感觉是对“圣诞老人是父母假扮的”这个常见主题的逆练?**
[[/div]]
[[div class="f"]]
哈哈哈是的,坦白说这个核心点子算不上多高明,但还算有点意思,大概就属于脑子一热的无厘头扯淡小联想吧)
[[/div]]
[[div class="r"]]
**那具体到“吓人”的部分,药哥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div]]
[[div class="f"]]
我把写作的重心放在了制造反差上面。因为wikidot一上来是看不到标签的,所以从最近新增原创页面点进来的读者在开始阅读之前大概会以为这是又一个节日合家欢站点小故事。结果一开篇就是陌生的童话风,并且越往下读越奇怪和糟糕。这时候读者可能会比较容易代入小乔治的视角,舒舒服服地躺在圣诞夜的家里,在父母的身边,突然所有的安全感都在一瞬间被抽走了。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r"]]
这么说来反差感也算是营造恐怖感的比较重要的一环?
[[/div]]
[[div class="f"]]
是啊,毕竟哪怕是一根平平无奇的黄瓜,当它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也能把猫咪吓得飞起来)
[[/div]]
[[div class="r"]]
所以写creepypasta就是给读者背后放黄瓜(什么
咳咳,最后一个问题:**这篇文后来也是被选为精品了,按照刚才药哥的说法,这是药哥的第一篇精品?当时第一次得知自己的作品上精的时候,感觉又是如何?**
[[/div]]
[[div class="f"]]
第一次上精还是相当激动的,而且这篇作品在上精之前就拿到了不错的分数,这是我的原创作品第一次收获比较大范围的认可。其实在写这篇的时候,我已经大半边身子都在翻译这边了。可以说这篇作品的成功是我继续尝试原创写作的动力源泉。
[[/div]]
@@@@
[[=]]
**[[[a-luv-song|情歌]]]**
----
[[/=]]
@@@@
@@@@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999999; background:#f2f2c2; padding:5px; margin-bottom: 10px;"]]
[[=]]
+++ ##red|⚠内容警告⚠##
本文原文被标记为##red|成人内容##。尽管这些内容不会在访谈内容中有所体现,在阅读原文之前请确保你已年满 18 周岁并愿意阅读相关内容。
[[/=]]
[[/div]]
@@@@
@@@@
[[div class="r"]]
下一篇是《情歌》,应该是[[[calendar-of-horror|怪谈日历]]]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div]]
[[div class="f"]]
对的,淡圈之前的最后一篇原创了大概是
[[/div]]
[[div class="r"]]
在正式进入访谈之前先来提问一下关于这个企划系列吧:**这个系列的创作灵感是怎么来的?或者说,为什么会想到以特殊的日期和节日作为写作creepypasta的灵感来源?**
[[/div]]
[[div class="f"]]
这是一个偷懒的点子生成方法,想写creepypasta的时候先想想附近有啥节日,然后故事的主题和时间背景就都有了,不会出现没思路嗯写的情况,那种情况下我写出来的东西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几分。而且怪异事件的发生通常会比较自然不做作,还能产生一些与上层叙事呼应的奇妙阅读体验buff。
[[/div]]
[[div class="r"]]
所以也是一种命题作文对吧()其实有时候有点限定条件确实好写很多
[[/div]]
[[div class="f"]]
是这样)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那回到这篇文上来,**当初是以什么思路解“情人节”这个题的?**
[[/div]]
[[div class="f"]]
这篇是2020年情人节那会儿写的,那个时候的中分正当红的一个写作门类是成人内容,更准确地说是荤段子文。所以当时就产生了一些想要污染成人内容tag的恶趣味,打着情节人+成人内容的幌子搞偷袭,写一些和荤段子完全无关的血腥暴力向成人内容。顺着这个想法就想到了把故事设计成一个绑架女孩子的杀人狂的自白。一开始让读者误以为是怀念爱人的未亡人的发言,读了几段就会发现这个故事里一滴爱情都没有沾,后面就是不断突破下限了。
[[/div]]
[[div class="r"]]
笑死,连成人内容都成为了障眼法的一部分吗(
[[/div]]
[[div class="f"]]
对的,因为成人内容也是幌子的一部分,所以反转在正文中的位置大幅提前了
[[/div]]
[[div class="r"]]
说到这个,**这篇也算是围绕着反转展开的creepypasta了,那文章本身又是怎么依照谜题来构建的呢?**有一说一这个障眼法还挺有效的,我看开头的时候其实还以为是唤回死去的爱人然后表演生死恋之类的这种展开……
[[/div]]
[[div class="f"]]
确实,情人节召唤灵魂然后闹鬼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元素,因为当时正好听到《情歌》这首歌,开头的音响沙沙声莫名地挺有种鬼故事的氛围感,结果最后那首歌讲的却是一个分手的故事。
不过生死虐恋就太老掉牙了,而且我想写的是血腥向的成人内容,所以主角的杀人魔这层身份反转是第二个定下来的元素。按逻辑讲,杀人狂召唤受害者,他肯定不会怕死或者怕鬼,甚至应该是有一种变态的期待在的,那么对于鬼的处理就顺势确定为了“鬼怕恶人”。给信息的顺序是先表明女鬼惨死并且主角清楚这一点,然后逐步揭示女鬼怕主角的原因,也就是主角的犯案过程。在这期间时不时给一点信息,包括受害者不认识主角、主角有食人行为、主角曾经爬到受害者床底、主角曾犯案多次,就完完全全刻板印象里的连环杀人狂。开头的那几段回忆杀是根据后文情节特别设计过的,保证读者能在第二次阅读时读到完全不同的内容。
[[/div]]
[[div class="r"]]
是这样的(
而且不得不说,我觉得结尾那句太有节目效果了,直接暗示这种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节目效果爆炸()
[[/div]]
[[div class="f"]]
也算是一种creepypasta特有的结尾方式
这种写法应该是我从周日晚餐那里学来的)
[[/div]]
[[div class="r"]]
**而且这篇在氛围塑造上感觉也比较独特,感觉是那种依靠反差体现的诡异感。当时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吗?**
[[/div]]
[[div class="f"]]
写这篇的时候精力大部分都花在主角的捏人上面,靠主角的特殊语言风格来带动氛围。主角自述的文字风格基本上是从一开始的障眼法那里顺下来的,就是表面上像个文艺小青年,但讲不了两句,下面的蓝色螺旋线就动不动地露出来了。而且在写到血腥桥段的时候会刻画出主角的异常兴奋,甚至有一处直接不演了。我还有特别设计主角的口癖,就是喜欢一个词快速地重复三遍,我的直觉里杀人狂应该会有一点这种说话奇奇怪怪异于常人的地方。
[[/div]]
[[div class="r"]]
蓝色螺旋线草
不过这么说也确实,人物语言风格几乎可以说是这篇氛围塑造的精髓了。感觉是可以学习一下的技巧……
[[/div]]
[[/collapsible]]
@@@@
[[=]]
**[[[the-donts|不要]]]**
----
[[/=]]
@@@@
[[div class="r"]]
然后接下来还是怪谈日历系列的,《不要》。这篇属于是篇幅比较短的creepypasta了,主题是母亲节。**药哥在这篇里是怎么基于这个题目进行发挥的?**
[[/div]]
[[div class="f"]]
这篇和我的前两篇creepypasta挺不一样的一点是,它不是一气呵成写完的。我最开始只写了前两个帖子,然后不知道怎么继续了,就扔到沙盒里去了。所以这篇一开始就属于嗯写没写出来的那一桌,这样的废稿我现在手上还有不少)
后来动物园怪谈带火了规则怪谈,我突然发现这篇旧稿可以拯救一下,就拿出来写完了。母亲节这个主题是创建中心页的时候为了让作品数量多一点硬凑的(老实)。
[[/div]]
[[div class="r"]]
不过说到规则怪谈,其实我本来确实想问,**这个开头是在规则怪谈火起来之后有意设计的吗?还是一开始就想好了这样开头?**
[[/div]]
[[div class="f"]]
一开始就写成这样了,说起来这个开头还受了点生楠公寓的影响。用规则清单来写怪谈这种形式倒是很早就有了,不过大多短短的,动物园怪谈那种长篇幅连续剧情的形式当时还不多见。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那么当初设计这个最初的构想是怎么样的?是拿来单纯作为引入故事的钩子还是作为creepypasta的主体?**
[[/div]]
[[div class="f"]]
这个真没想好)我当时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列出一些我觉得带感的禁忌,然后看这些条目最后能拼成一个什么怪物。结果没拼出来什么像样的,所以就搁置了。说实话我到最后也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是让主角真的遇到怪物还是让主角在多年的内心折磨之后终于被母亲逼疯了,幻想出了怪物。
虽然主角的主观视角是前者,但在我这个作者这里,这一点是没谱的。后来我沿着类似的思路搞出来了最后的儿童节,那就是后话了)
[[/div]]
[[div class="r"]]
**所以后半部分其实相当于是沿着一开始的思路走下来了?**其实中间的部分确实能看出来一开始是有意暗示读者怪物可能是母亲幻想出来的,不过最后选择了写真的怪物,变成一篇比较标准的规则类怪谈了。
[[/div]]
[[div class="f"]]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处理是惊魂记的结尾,让主角成为死去的疯母亲的一个影子,但写到一半就发现这样的情节设计在观谬这个格式下比较难表现出来,所以就打了安全牌。不过我也没有彻底放弃怪物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在后面也留了一点怪物可能是主角自己幻想出来的暗示,就是怪物的特征是错位的眼睛和牙齿,而母亲对他造成的两段很深的心理阴影就分别跟眼睛以及牙齿有关。
[[/div]]
[[div class="r"]]
原来如此。**那么对于写规则怪谈的部分本身,在选取规则的时候有什么准则吗?还是就只是刚才说的“带感”?**
[[/div]]
[[div class="f"]]
是直觉)
因为我小时候就挺怕黑的,这段基本就是把我儿时的瞎想换了个格式贴出来
[[/div]]
[[div class="r"]]
这么看好像本质上还是带感(
[[/div]]
[[div class="f"]]
(点头)
[[/div]]
[[div class="r"]]
最后一个问题:**评论区有读者觉得结尾的转折有点突兀,这一点药哥怎么看?**
[[/div]]
[[div class="f"]]
我当时这么处理是想做个尝试,让帖主讲到一半后消失,过一两年再回复,并且推进剧情一大步。当时想到的帖子中断理由是管理员跳出来说他发的帖不合规矩,并且口头软锁帖。
观感突兀这个问题我现在再看,可能就是因为我加了路人和管理员的两个回复来调整节奏,但起到了一些反作用。如果让主角发帖后直接石沉大海没有回复,两年后再冒出来加一段,可能读者反而会更容易注意到时间戳的变化,而且会让帖主显得更孤独无助。如果要写观谬群口相声,就该多安排点人多聊一点,然后帖主突然没有理由地再也不说话,然后隔一大段时间再回来。现在这种写法有点夹在当中,所以看着有点儿突兀。
以上是续写完又隔了一段时间后我从读者视角展开的一些个反思)
[[/div]]
[[/collapsible]]
@@@@
[[=]]
**[[[first-class-book-lover|头号书迷]]]**
----
[[/=]]
@@@@
[[div class="r"]]
下一篇是《头号书迷》!这篇一看就是在玩冰火梗罢(
[[/div]]
[[div class="f"]]
没错,这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排遣对老马无限期拖更的怨念。以及宣告自己再也不会对冰火卷6抱有期待了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笑死,等卷六等出灵感来了(
那么先说说点子吧,**这个展开具体是怎么构思的?**感觉没点亲身经历很难写出这种东西(笑
[[/div]]
[[div class="f"]]
这篇中的很多情节都是魔改自老马书迷们的真实行为,这群人在挖掘写作新进展新彩蛋这件事上认真到了有点癫狂的程度。我甚至真的有在一个书友群里说过这句“这里是一个警示:当一位作家鸽太久了,他的粉丝就有可能会把寻找书中伏笔线索的热情用到奇怪的地方去”。
当然,线下真实的部分是纯虚构)
[[/div]]
[[div class="r"]]
草,我就说吧,果然是艺术源于生活(
**那么又怎么想到用线下寻找小说作者来作为creepy的发展的?**
[[/div]]
[[div class="f"]]
事实上这一篇里的前三个话题都有原型,分别对应完全无害的离谱猜想,对着犄角旮旯打出的盘外招,私生饭式的全方位视奸,怪怪的程度逐渐升级。如果有下一步的话,应该就是线下真人催稿了(激寒)
不过请放心,这两年真实世界里冰火的书粉们已经基本都死心了,因为老马的年纪摆在这里,无论怎样也几乎不可能完成七本的既定目标了。对于未来的期待基本是写得出一点东西最好,写不出来也没事,一种看开了的弃妇心态。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r"]]
那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想到用类似微信群聊的格式来展开故事?觉得这样写有什么优点吗?**
[[/div]]
[[div class="f"]]
因为显然这个故事的开头部分不适合发到观谬维基x
群聊体比起论坛体,最大的优点是更好的实时性。我在看直播式观谬文的时候经常会想,真有人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会拍照码字发帖吗?即使有备而来的探索也是在直播平台上能收获到更好的效果,图文直播看起来像上个时代的产物。类似的故事发生在群里会更加自然。而且群聊界面的配图也更自由,用不着考虑一张图配多少文字量才能把页面的左半边填满不显得突兀这种问题。
[[/div]]
[[div class="r"]]
所以是沉浸感的考虑对吧(
**那为了塑造这种比较自然的感觉,有在语言上做什么特殊雕琢吗?比如用户发言的语气之类的?**
[[/div]]
[[div class="f"]]
谈不上雕琢吧,就是稍微注意了下不同人有不同的语言习惯,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每个人对于故事里的拖稿作者都有各自的叫法。还有就是编了很多应景的群名片和虚拟的书名地名角色名啥的,用海量的细节撑起真实对话的假象,并且趁机在里面狂塞彩蛋)最满意的两处是书名《焚烧于冰渊边界》同时致敬了《冰与火之歌》和《深渊上的火》,以及大反派的群名片neta了末日火山。
还有就是想了一些办法从文字之外的素材来提高聊天内容的像真度,包括p了个真模真样的商品界面,贴了真的github项目地址,住所照片组图里还刻意放了张没加载出来的。
[[/div]]
[[div class="r"]]
其实我刚想问那个书名有没有什么neta来着,虽然冰火是一眼看出来了(
[[/div]]
@@@@
[[=]]
**[[[the-last-childrens-day|最后的儿童节]]]**
----
[[/=]]
@@@@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然后是《最后的儿童节》。我们又迎来了一篇药哥的主题精品(
**这篇应该是专门为了儿童节创作的作品了吧?**
[[/div]]
[[div class="f"]]
确实,这篇就是儿童节当天摸出来的。因为之前写过一篇小小孩的节日恐怖故事了,所以一上来就决定了要写小学六年级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主题就自然而然地定义成了“长大”,然后又从这个话题延伸到异类变形为成熟体以及现实的残酷暴击使人成长这两个点。一番思考之后,我发现我可以把这两点放进同一个故事里,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其实我每篇creepypasta的思路打开方式都差不多,一些快速的头脑风暴,对主题做几次延伸,再塞入微量的个人真实经历来制造真实感。
[[/div]]
[[div class="r"]]
**另外药哥在评论区也提到了这篇和76级有关系?或者说灵感来源是76级?**
[[/div]]
[[div class="f"]]
草,还真是。我摊牌了,这篇里面塞入的个人真实情况就是我的记性不怎么样)
在我的作品中融入了对于已经结束的美好时光的怀念的感觉,这一点是师承自76班,更准确地说是SCP-3776这一篇作品。我其实有点没读明白它,但又一直记着它,比较上头。读完后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比如那句“我们还总让他们[无法听清]”以及脏污的垫子和粉红色的彩带是否在暗示这里发生过性侵,所以这种不确定也被我写进了我的作品里。
[[/div]]
[[div class="r"]]
然后就是故事本身了,这篇文最核心的情节展开就是关于主角同桌小女孩的那段刻画。这里比较引我注意的一点是文中反复暗示小女孩遭到了性侵,但是又用一种很模棱两可的超自然的画面去描写这段内容,**这个是有意而为吗?药哥当时预想的表达效果大概是怎样的?**
[[/div]]
[[div class="f"]]
我刻意把这段写成了两种理解方式都可以,并且吸取了《不要》的经验教训,把两种可能性都放在了明面上,给予同样重要的比重。女孩的颤抖和异样的表情可以解释为她作为异种正在经历破壳而出的过程,后面喝温水后记忆受损、调查受阻可以解释为基金会的掩盖手段。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小女孩就是被性侵后跳楼了,主人公因为受了过大的刺激所以想象出了超自然的画面,并且他也意识到了真相,只是不愿意相信。我个人还挺喜欢这么处理的,感觉层次感会更丰富。
而且也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读者,有种在设计交互式文字游戏一样的爽感)
[[/div]]
[[div class="r"]]
确实,这篇在双关的角度上来说是比《不要》更成熟的,明显有了双解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刚才说到的“记性不太好”这一点。**为什么会选择用这个点来引入故事?**
[[/div]]
[[div class="f"]]
算是一点直觉使然的小技巧,在讲述一件记忆深刻的事之前先引入一个反差,来给后面要讲的事情加码。而且主角记性不好也可以在后面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情节点回收回来,作品的整体结构上也会看起来比较精巧。
[[/div]]
[[div class="r"]]
其实感觉“记性不好”这个点反而也强化了这篇文谜底的多解性的感觉,既可以说是被怪物吓得,也可以说是受刺激了导致对当时现场的记忆也失真了(想
[[/div]]
[[div class="f"]]
是这样,记性不好是一个很方便的借口(点头)
[[/div]]
[[div class="r"]]
**那么对于核心部分的断头这个场景,当时在画面设计上有什么构思吗?**
[[/div]]
[[div class="f"]]
穿白裙的女孩子头在天台上飞走的画面是一开始的头脑风暴阶段就出现在脑子里的,没费什么力气去构思,它就自己出现了,我在写作时做的工作就是把它转成了文字而已。还有另一个画面是一队小学生排着队走出校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气球绳,绳子的另一头是像气球一样高高飞起的塑料袋。这个点子被我留给了几天后写的另一篇creepypasta。
访谈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写东西基本就是靠直觉吃饭的自我认知orz。和kc[[*user Kcorena]]那种能大段大段复盘的作者在写作的底层就很不一样……
[[/div]]
[[/collapsible]]
@@@@
[[=]]
**[[[plastic-nightmare|塑料袋]]]**
----
[[/=]]
@@@@
[[div class="r"]]
这个应该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几天后的creepypasta”了吧。确实是几天之后(笑
之前也说到了,这篇的灵感是在写上一篇的时候就有的。**能讲讲为什么会选择以塑料袋作为这篇creepypasta的核心意象吗?**
[[/div]]
[[div class="f"]]
前面提到了,主要是来自儿童节没有采用的那个小朋友拿着塑料袋气球排队出校门的画面。当时看了下日历,没几天就是世界环境日,简直就是上天注定要我把这一篇搓出来!建立怪谈日历企划的想法也是这一刻正式坚定下来的。
[[/div]]
[[div class="r"]]
草,所以这是怪谈日历企划开始的地方吗(什么
[[/div]]
[[div class="f"]]
可以这么说)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那么能具体说说当时写这篇的时候是怎么根据这个意象进行拓展的吗?**
(这么一想这篇的风格好像还挺怪谈竞赛的……
[[/div]]
[[div class="f"]]
点子的核心就是垃圾袋如自我增殖的活物般不断复制,占满空间、侵入人体,把主角的家给毁了。有点类似我的兄弟是林南之白色垃圾从天降。妻子和女儿的结局分别对应了自然界动物常受到白色垃圾伤害的两种方式:被困住和误食。总之这次试图打造一种环保主题的恐怖故事,希望大家读完后能下意识地少用几个塑料袋)
[[/div]]
[[div class="r"]]
金汁玉液的精神姊妹篇是吧,起码这个没那个那么有味道(笑)倒是确实契合了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呢。
**那么具体的故事情节呢?**这篇的情节设计感觉还是比较传统的,就是一点一点进展的恐怖?感觉在“吓人的方式”这一点上反而没有特别多跳脱的设计。
[[/div]]
[[div class="f"]]
是的,这篇是很认真地在写主题,没有套壳或者逃课。节奏确实就是很古典的布局,前半段每天推进一步,从平静日常逐渐加码到人人都变成惊弓之鸟,所以有意选了一些生活化的情节和场景。后半段从主人公的梦开始进入总爆发,主角的家成为了类似里世界的塑料地狱场景,主角把房子点了跑出去,但还是没有办法真正逃脱。
[[/div]]
[[div class="r"]]
那么现在总结下来,**对于这篇的“恐怖感”的塑造,药哥当时是怎样的想法?**
[[/div]]
[[div class="f"]]
当时的想法是在前半段放慢节奏,保持低气压,通过堆细节塑造一个正常家庭逐渐崩溃的过程,同时让读者猜不透是有人为使坏还是发生了打破常规的超自然现象。到了最后一天,就是上各种直接的刺激性画面了,比如结尾的以为逃出生天结果还有尾杀。总之模仿了一些恐怖电影常用的经典画面调度方式,读者大概也能读出来那种味道。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r"]]
**那么最后关于这种类似的、从一个主题意象出发写作的creepypasta,药哥觉得有什么通用的经验可以分享吗?**
[[/div]]
[[div class="f"]]
从一件事物为起点展开头脑风暴的话,可以思考它让你有什么负面情绪。任何相关的都可以,比如爱情里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就可以分别作为写作方向写两篇不同的creepypasta。也可以考虑你喜欢它哪一点,然后反向思考如果把这一点被抽离会怎样,比如给圣诞节/过年的阖家团圆取反面。总之我会推荐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确定联想出的次生元素和主题,会比较容易写出有真实感的creepypasta。
至于怎么写得恐怖这个点,我也还在摸索,我的自我认知是目前我写出来的creepypasta都不算特别吓人,大多只是过得去的程度。
[[/div]]
[[div class="r"]]
草,感觉已经很吓人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我来说creepypasta也不一定非要吓人,“有趣”也是个不错的展开方向。
[[/div]]
@@@@
[[=]]
**[[[sleeping-with-it|共眠]]]**
----
[[/=]]
@@@@
[[div class="r"]]
em,下一篇是《共眠》。这篇文就……怎么说呢?有一种作者回去要跪搓衣板的美感。
**要不先聊聊灵感来源?**总之,感觉没有点“亲身经历”(勾手指)大概也是写不出来这个风格的……
[[/div]]
[[div class="f"]]
灵感来源就是半夜被旁边的人翻身的动静拱醒然后莫名其妙睡不着了,所以就连夜写了一个这个玩意
[[/div]]
[[div class="r"]]
旁边的人(笑
[[/div]]
[[div class="f"]]
成年人的灵感来源就是如此多种多样)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但是还是有点跳跃吧(?)**又是怎么从这里想到类似于对方的脸反过来了啊之类的展开的(?**
[[/div]]
[[div class="f"]]
creepypasta写手的直觉?从“在一团漆黑的床上被对象无意间碰到”的起点展开了一些想象,很容易就会走到“碰你的其实不是你的对象”这一步吧。因为我在这篇里试图不进行任何视觉描写,所以靠触摸能反应过来的大概也就是摸到怪物的身体部件,或者碰到对象的身体,但结构是错位的。后面这个方案更有意思一点。
[[/div]]
[[div class="r"]]
creepypasta写多了就会自带恐怖直感吗(抖
[[/div]]
[[div class="f"]]
算是多年前那个怕鬼的胆小孩子在体内的残留)
[[/div]]
[[div class="r"]]
说到这里,完全凭借某种非视觉的感官来展开creepypasta确实也是比较有感觉的一点。**药哥为什么会想到以这种写法展开故事?具体到写的时候,又有什么想法吗?**
[[/div]]
[[div class="f"]]
因为构思这篇的过程中,周围就是一片黑暗(后面摸出手机码字的时候还是开了小灯的),这个时候视觉完全没用,其他感官的灵敏度则会提高20%。构思故事发展的过程差不多就是主角察觉到不对劲,然后因为主角是日子人,所以选择合理化这件事,正准备要说服自己的时候又受到了第二波惊吓,非常短平快的结构。结尾也比较点到为止,因为这一篇我第二天是要拿给对象看的,她不经吓,不能上太多强度。
[[/div]]
[[div class="r"]]
草,“我以你为原型写了篇鬼故事”(乐
[[/div]]
[[div class="f"]]
哈哈哈是这样的
(但我没敢说出来)
[[/div]]
[[div class="r"]]
规避跪搓衣板的手段……
[[/div]]
[[div class="f"]]
(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r"]]
然后这篇是被放到皮囊之下这个故事集下面了,这个是一开始就想好的还是后来发现能凑上就放进去了?
[[/div]]
[[div class="f"]]
这是一上来就决定好的,因为据说皮囊之下这个企划的灵感和圣诞快乐也沾了一点点关系,所以一直挺关注这个中心,惦记着想专门写一篇放进去
[[/div]]
[[div class="r"]]
那在写作的时候有从这个故事系列的主题本身获得灵感吗?有没有什么贴合主题的设计?
[[/div]]
[[div class="f"]]
这个企划的设定挺明晰的,就是拟态成人类的生物和原版人类发生的故事。只要把拟人怪物的存在以及人和怪物的互动摆出来就能符合写作要求,所以当时写的时候也比较自由。
[[/div]]
[[div class="r"]]
懂了,所以其实也是比较简单就达成目标了(想
[[/div]]
@@@@
[[=]]
**[[[dying-in-the-meathouse|肉院余生]]]**
----
[[/=]]
@@@@
[[div class="r"]]
在访谈了一大堆creepypasta之后,终于又回到了经典的普通故事环节——《肉院余生》!
这篇故事也算是我最喜欢的科幻月作品之一了~
[[/div]]
[[div class="f"]]
肉圆鱼生!
[[/div]]
[[div class="r"]]
那么这篇当时分配到的星宿名字是“斗”,药哥在这片里解读成了“斗室”[[footnote]]“很小的房间”之义。[[/footnote]]。**当初是怎么从这个题出发衍生出整个故事的?**
[[/div]]
[[div class="f"]]
我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斗代表相争,然后写点冷启动前传,但这种解法有点丈育,因为作为星宿它应该读第三声。第二反应是写一篇斗代表漏斗的太空求生硬科幻,但硬科幻总是没那么好写的。在犹犹豫豫中,潜心准备的半年之期已经跑掉一大半了。但是我没有在怕的,因为我加入了科幻月群,当时大家的进度也大多聊胜于无。群里不少人的群名片都是拿题目做很扯的解读,包括我,我的群名片是“斗代表扶不起”。某一天我想起来说不定真可以写这个题,扶不起可以引申为不肖子,而我曾经有过一个关于子嗣的点子,可以试一试把科幻月和这个旧点子牵个线。这个点子已经存在我的脑子里两三年了,我在很久之前写过一版,惨不忍睹,因为当时手头只有设定,没有故事,或者说想出来的故事非常干,情节不够丰富,没什么意思。最后只留下了一篇三句话外围和一小堆废稿。
在为科幻月备稿的第二次尝试中,为了扣住斗代表不肖子,除了主角的肉馅孩子以外,我还捏出了波比·慈恩堂这个角色。他的出现一下子把故事打通了。在下笔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一般读者第一眼可能很难认同“斗”能和不肖子联系在一起(不过事后看来这一点是多想的,其他作者们有的展开得比这扯多了),所以我对“斗”进行了重新诠释,并且特地设置了三间斗室——播种间、团伙秘密基地、地牢,分别作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主舞台,来强化我的主题。与此同时,斗室也可以作为子宫和原子化社会的隐喻。围绕着科幻月想出来的人物、地点很快把这个点子盘活了,填上了缺失的部分。
[[/div]]
[[div class="r"]]
笑死了,回头一看原来大家都是鸽子(
那么说会到文章本身来,**这个点子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呢?**反乌托邦、邪恶基金会和子宫等等要素又是在什么阶段加入的?
[[/div]]
[[div class="f"]]
这个点子最初的状态就是那篇三句话外围,也就是本文的第一段,SCP-3565受害者在怀胎期间的一个迷乱梦境。当时我就感觉这个三句话外围可以扩充成一个反乌托邦故事,因为它的意象正好和生育这个社会热点话题强相关。我自己总结的一个野路子的反乌托邦点子速成法是:在现实社会里找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故事里安排一个特别直接、特别背德、特别一言难尽的解决方案,并且安排一个偏执的强力政府去推行它。想象在这个方案的影响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生育率危机这个母题在很久之前已经有不少作者写过了,其中就有本文灵感来源之一的《使女的故事》。在给这个社会现象提供答案时,《使女的故事》给出的方案是建立极端宗教国家,拥抱宗教和前现代,组建一夫一妻加使女的畸形家庭。而本文则走了相反的一条路,也就是科技路线,准确地说是基于异常的科技路线。想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让邪恶基金会做那个主导一切的深层政府可能是个好主意,因为不用解释这个skip被别人拿去光明正大干坏事的时候,基金会在干什么这一问题。
[[/div]]
[[div class="r"]]
其实这么说起来,感觉这篇交代背景的方式也很独特,是通过一个一个梦境,带点倒叙色彩地逐渐展开背景故事。**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写法?**是为了塑造镜头感吗(思考
[[/div]]
[[div class="f"]]
一方面的用处是把我的creepypasta写作模式的舒适圈引入了这个故事,加入了直观的恐怖元素,一上来就来个三连轰,作为政治惊悚的配菜。另一个方面,这种写法是我对“梦结局”这个理论上的坏结尾方式交出的答卷。传统意义上梦结局的作用往往类似于机械降神,在结尾处为前面一切有的没的搂不住的狂野想象兜底,暴力收束故事线,消解所有元素,让人物回归现实。在这次写作中我尝试反其道而行之,从各种元素打乱重组的混乱梦境跳跃到基于真实记忆改编的梦境,再向真实发生之事的回忆一步步迈进,把最深的惊悚点埋在梦醒之后。梦的作用在这里就变成了映射出一些现实世界的碎片,同时反映做梦人的心境。
[[/div]]
[[div class="r"]]
以梦境为主题进行视角切换其实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故事展开方式,毕竟可以在自如切换场景的同时塑造魔幻感,在这篇的运用感觉也是非常成功的。
**那么具体的场景顺序呢?故事线是怎么安排的?**
[[/div]]
[[div class="f"]]
一上来先是放了三个三句话外围,定一下阴郁扭曲的基调,展示一些后面还会出现的重要意象。后面我试图让读者以为我要开始讲主角醒来后的经历了,但这其实是另一个梦,梦中再现了主角记忆里重要的一天,通过主角在这一天里的行动引出了肉院的设定和波比·慈恩堂这个人物,并且抛出更接近美丽新世界的那一半世界观,故事讲得差不多之后就再次接入噩梦小剧场。再往后就是通过回忆推送世界史,以及主角的被捕经历和终局,在这一环节揭开世界的另一半以及肉院的地下部分。
[[/div]]
[[div class="r"]]
**所以对于故事核心的波比慈恩堂这个人物,药哥的构想是怎么样的?**
[[/div]]
[[div class="f"]]
有点小聪明,是被洗脑的育儿堂一代人的典型,一举一动都像是提线之下的表演。完全没有亲情的概念,与其说是主角的儿子,不如说是邪恶基金会的孩子。他在前半部分的登场让主角的设定展示有了互动的对象,同时在结尾处也成为了将主角拉入死路的那个人,就,挺好用的一孩子。
[[/div]]
[[div class="r"]]
不过在故事里主角和他的父子关系也是快到结尾的地方才揭露,感觉他和主角之间的互动本身也很微妙。我个人是挺喜欢这个设定的,把反乌托邦背景下面人际关系的扭曲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那么与之相应的,主角的人物形象一开始又是怎么塑造的?**
[[/div]]
[[div class="f"]]
杰克·瓦伦坦的名字来自泰坦尼克号男主角和辐射4的仿生人侦探尼克·瓦伦坦。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毁灭的,他和自己身处的这个反乌托邦社会格格不入,他的结局象征着旧世界的一去不回。但其实他也就是个有点愤世嫉俗、有点小叛逆心的普通人,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部世界的浸染,也有随波逐流的那一面,比如认同肉院的运行模式、对后代漠不关心。总之是很倒霉也很无力的一个家伙。
[[/div]]
[[div class="r"]]
某种意义上这对父子也代表了这个背景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呢(
[[/div]]
[[div class="f"]]
是这样的,算是有意塑造的一组反差人物
[[/div]]
[[div class="r"]]
那么在主题方面,**为什么会想到以SCP-3565为核心项目展开故事?**
[[/div]]
[[div class="f"]]
因为我发现我一直对这篇skip有印象。我翻译过的很多短篇skip在几年之后不看标题都想不起来写的啥了,但3565让我一直记到了现在。虽然它很原始,很粗糙,但是有记忆点。而且它很适合作拓展,有的skip本身的故事已经很完整和丰满了,而这个skip和很多系列1的项目一样只有主干描述,所以向前向后都有很多想象空间。作为身为读者的回报,我给它写了这篇外围故事。
[[/div]]
[[div class="r"]]
所以是凭着记忆写的是吧,不过放在这个有点反乌托邦味道的故事里,居然反而契合得很好(
说到这里,**在药哥的构想里,“肉院”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关于这个场景的设计,药哥想给读者留下怎样的感受?**
[[/div]]
[[div class="f"]]
肉院可以看成是我打造的反乌托邦社会的一个缩影。我想写出兼有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特点,以愚民洗脑、满足肉欲为表面材料,以强权高压、不择手段为填充。肉院的名字表面上充斥着不加掩饰的解放天性的欢愉气息,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地表下那个血肉堆出来的地狱图景才是它的真正主体,是它的名字的真正由来。在描绘这个建筑的时候我多次拿母巢作类比,或者做出死亡迷宫的暗示,我想让读者对这座建筑本身产生恐惧。
[[/div]]
[[div class="r"]]
在这一点上确实做得很成功(至少对于我而言)。感觉也是我在爱死西皮读到过的最好的反乌托邦主题小说之一了~
[[/div]]
@@@@
[[=]]
**[[[ishowspeed|【怪谈逸闻】紫衣鬼/拘魂鬼,以及和这种鬼怪有关的故事]]]**
----
[[/=]]
@@@@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7px;border-left: solid 5px #E799B0; border-radius: 0px 10px 10px 0px;"]]
**受访者:**老吴[[*user CaroyalKKaia]]
[[/div]]
@@@@
@@@@
[[div class="r"]]
那么接下来是灵异月的征文作品《紫衣鬼》,也是整个灵异月活动唯一的一篇观谬(01月居然只有这么一篇,有点谬了……)不过就质量来说,这一篇确实也满足了我对于灵异月观谬作品的期待!
所以在这里也是请来了合著作者老吴一起访谈。**要不先自我介绍一下?**
[[/div]]
[[div class="b"]]
各位观众老爷们好,这里是[[*user CaroyalKKaia]],有幸能和忘哥一起合著这篇灵异月作品,也是成功蹭到文语谈出场机会了XD
[[/div]]
[[div class="r"]]
好哦,那么这篇其实我也比较熟悉了,毕竟在当初写作的时候就已经聊过一些了,那么就借这个机会深入地聊聊创作思路吧(笑
**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的点子是谁想出来的?为什么会用“紫衣鬼”来解“紫”这个命题?**
[[/div]]
[[div class="b"]]
是我想出来的。拿到这个题目之后就去百度了一下紫这个元素和鬼怪之间的联系,结果跳出来的第一个词条就是拘魂鬼,所以“紫”代表“紫衣鬼/拘魂鬼”其实很早就定下来了。
[[/div]]
[[div class="f"]]
穿紫衣的拘魂鬼属于是那种最正统的灵异主题。我一开始没有理顺灵异和色彩之间的联系,所以犹豫着犹豫着就错过了报名,看到老吴提出的紫衣鬼就第一时间产生了加入进来写点东西的兴趣。
[[/div]]
[[div class="b"]]
我之前在文语谈的时候提到过我觉得忘哥是写怪谈的好手,所以第一时间就去找忘哥拉合著了XD
[[/div]]
[[collapsible show="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推荐在阅读原文后再阅读折叠内容!" hide="收起"]]
[[div class="r"]]
所以药哥是看到点子才加入的吗(笑)
**那么又是怎么想到以三篇志怪小故事为主体展开故事的?这三篇小故事当初有什么设计思路吗?**
[[/div]]
[[div class="b"]]
时间稍微有点久我回忆一下……因为这个点子的核心既然是一个传统的中式鬼怪形象,所以我们就自然想到了聊斋志异,进而也希望能够完成几个志怪小故事作为文章的卖点了。
[[/div]]
[[div class="f"]]
志怪故事集是一早就确定下来的形式和内容,属于是进可攻退可守,可以摆在那里组一个拘魂鬼三篇,也可以串起来写连续剧情。
小故事的具体内容设计主要是我提供的思路,我给拘魂鬼设计了多种形象,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人死之前遇到的身穿紫衣的死亡使者,将死之人可能会与拘魂鬼互动造就一场奇事。在构造故事的时候选了几个典型的志怪场景,包括书生女鬼的黄粱梦、预告式的梦境,以及对原版拘魂鬼故事的改编。
[[/div]]
[[div class="r"]]
**不过这篇在结构上实际上是把三篇串起来了,而且每篇的主题也是跟大主题有关系的,这个是有意为之吗?**
[[/div]]
[[div class="b"]]
确实是有意为之的。我记得当时的想法是觉得单纯地讲小故事上限不够,所以便打算将三篇小故事作为线索设置一个主线,并将一个细思极恐的结局作为其结尾。[[[SCP-CN-2470]]]是这篇作品主线最主要的灵感来源,也是一开始我打算去联动的对象,但最终在和忘哥聊了之后决定将背景放宽到整个死亡终结设定。
[[/div]]
[[div class="r"]]
那么接下来是主线的部分:**主线的情节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比如“小叔”这个人物作为引子,当初的设想是什么样的?**
感觉这篇其实也是比较典型的“细思极恐”式观谬,从一个看起来比较平平无奇的事件出发一点一点揭露出诡异的真相的感觉。
[[/div]]
[[div class="f"]]
小叔最早是我安排的,他首次登场的时候三个小故事还没编全乎)
当时我凭直觉把他定义成了英年早逝的书虫形象,他的好大侄儿通过整理遗物陆续贴出三个故事以及更多的零零散散的拘魂鬼故事碎片。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开头看着比较自然,也可以给后面的结尾留出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div]]
[[div class="r"]]
也就是克苏鲁系列里调查员的感觉了(笑
[[/div]]
[[div class="f"]]
对的对的,有点这个意思
[[/div]]
[[div class="r"]]
**那么具体到三个小故事的出现顺序,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
[[/div]]
[[div class="f"]]
第一个故事是拘魂鬼的首次登场,也可以说是第一次实质性引入紫衣拘魂鬼的概念,所以选择了一个浅尝即止的视角,紫衣鬼和死亡的联系在这个书生故事里尚不是十分明确。第二个故事之前帖子里的众人已经展开了一些猜测和讨论,在这个故事里紫衣鬼的形象就和死亡使者强相关了,是对这层概念做了一个加强。第三个故事借着改编把《酉阳杂俎》的原版故事也顺带着讲了一遍,这个故事讲到末尾就算把紫衣鬼这个古代鬼怪形象的大部分确定信息都交代完了,后面的概念拓展和剧情发展部分就交给老吴去发挥了。
[[/div]]
[[div class="r"]]
**那么接着三个小故事后面的剧情发展,当初是老吴独立完成的吗?**这里我其实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设计让小叔试图拍下拘魂鬼,而且全身器官衰竭拖了很久这个暗示也很有意思
[[/div]]
[[div class="b"]]
大部分是的吧。当时卡文了一段时间,但当时灵异月已经开始投稿了,所以很急。后来某一天突然灵感来了,直接把后面的部分一口气推完了。当然那个版本并不是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版本,除了大概剧情以外,也进行了不少的删改。
[[/div]]
[[div class="r"]]
**那后面这段具体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div]]
[[div class="b"]]
很难说具体思路是什么,其实就和我当初写[[[SCP-CN-3844]]]的情况差不多,剧情几乎是一股脑地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的,让我自己去复盘我都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有一个点倒是值得提一下,就是一开始这三个故事其实是主角连着发出来的,而不是最终版本中的隔一天发一篇。
[[/div]]
[[div class="f"]]
这个节奏的调整还挺关键的,之前的版本前面的故事和后面的讨论分割感比较强,有一种三个故事看完之后一口气就散掉就很难收回来的感觉。
[[/div]]
[[div class="r"]]
**那这篇到后来定稿的阶段又进行过哪些改动?**其实我印象里我也是在这个阶段看到稿子的(想
[[/div]]
[[div class="b"]]
除了之前说的节奏调整以外,主要还有删减掉了文章结尾的一部分分析段落,然后还削了文中某位戾气比较重喜欢对线的网友的戏份。前者是因为讲太多了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后者倒是因为看稿阶段有读者对此提出了意见,他们觉得对线段落影响文章观感。虽然我有点想不通,但最终还是做了大幅度删减。
[[/div]]
[[div class="f"]]
我感觉群口观谬几乎必然会冒出一个人大声嚷嚷假的假的都是假的,读者们可能也有点看腻这种定番发言了,但如果没有又好像缺了点什么,所以最终版本就改成了杠精出来简单说两句走个流程。
[[/div]]
[[div class="r"]]
**那么说到观谬,为什么这篇要用观谬体来写呢?**
[[/div]]
[[div class="b"]]
因为这样比较带感?或者说其实一开始定下来要写三个紫衣鬼小故事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用观谬体了,这个决定比联动2470还要早一些。后来发现即便是定下了死亡终结这个基金会世界观,用观谬体也有独特的优势,大概就是写基金会之外不怎么知情的普通人在面对这个情况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吧。
[[/div]]
[[div class="f"]]
这也算一种执念吧,灵异月不能失去观谬,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萨拉热窝)结果没想到我们似乎是唯一一篇写观谬格式的。
[[/div]]
[[/collapsible]]
[[div class="r"]]
还真是,本来以为观谬会很多的。不过引入互动性也确实给这篇增添了不少节目效果~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各位对这篇最后的成绩还满意吗?
[[/div]]
[[div class="f"]]
挺满意的,这篇作为一个小品能拿到百分以上已经满足甚至超出我的预期了,而且它还在活动结束后的统计中捡到了好几个成就来着)
[[/div]]
[[div class="b"]]
其实挺满意的说实话,这篇没发的时候预期是50-70这个分数段,最后给干到100多分了。额,其实也得感谢[[[SCP-CN-3798]]]作为首发文给灵异月带来的热度,作为一篇爆款这篇作品之后连着好几天都是上百分的高分文,后续也有[[[SCP-CN-3613]]],[https://scp-wiki-cn.wikidot.com/thecabininthewoods 林中小屋]和[https://scp-wiki-cn.wikidot.com/charlieix-dodomo 深渊中的守望者]这几篇中期高分作品延续热度,导致紫衣鬼这篇第21天才发出来的作品其实也算是吃到了不少鲸落(?)最终结算阶段我记得是挤进了全部作品的前十吧?当然也有忍不住幻想要是这篇文发得早一些会不会能获得更多热度和曝光,但一方面那个时候估计写不完,另一方面就算写完了最终质量也可能受到不小影响,所以其实还是挺知足的吧。
[[/div]]
[[div class="r"]]
反正从读者视角来看,这篇作为灵异月期间唯一的观谬确实是满足我的期待了~
[[/div]]
@@@@
[[=]]
**[[[wanderers:spawns-of-dionysus|狄俄尼索斯的眷族]]]**
----
[[/=]]
@@@@
[[div class="r"]]
那么到了图书馆的部分了,也就是药哥的唯一一篇图书馆《狄俄尼索斯的眷族》。这篇是2022年第一届图书馆竞赛的作品,**能讲讲当初创作这篇时候的想法吗?**
[[/div]]
[[div class="f"]]
当时写这篇的原因完全就是图书馆竞赛的赛制太有意思了,有意思到让我忍不住尝试了未曾踏足的领域。因为没有抱着初次写图书馆就要拿名次的心态,所以词条基本是靠撞的。
点子的来源是一段群内脑洞聊天,群友们提及了一种昼伏夜出、以饮酒获取生命力的生物——酒鬼。我把这个概念扩展成了一篇文,把普通人类放到吸血鬼的位置上,演了一出善良吸血鬼和邪恶吸血鬼的对决。算是挺有意思的一次小尝试。
[[/div]]
[[div class="r"]]
**那么这篇的世界观一开始是怎么设定的?**
[[/div]]
[[div class="f"]]
一颗昼夜温差很大的星球上生活着一群铁皮人,靠种植有着粗壮茎系的巨大果实为生。他们吃下果实后,果实会在肚子里发酵成酒,酒流入血管驱动铁皮人的生命活动。某天一个人类酒鬼跑到这颗星球上,占据了一个古堡,在夜间捕捉铁皮人放血当酒喝。他还陆续豢养了一批渴望被转化的铁皮人,并且抓住其他路过的人类旅行者做换脑手术,把自己的忠犬们放进人类躯体,和他一起终日宴饮。主角也是个酒蒙子,某天醉酒后因为传送事故来到这颗星球上,和杀人放火的酒鬼小团体碰上了。
[[/div]]
[[div class="r"]]
草,所以其实是变种的吸血鬼故事(
**具体到故事的展开上来看,药哥又是怎么设计各个角色和场景的?**比如作为全文高潮之一的一群酒鬼开宴会喝酒的场景,感觉确实是设计得很有经典吸血鬼小说的感觉
[[/div]]
[[div class="f"]]
场景设计在哥特风和蒸汽朋克风格上都沾了一点儿吧,主舞台就是布满黄铜管道和酒渠的黑石堡垒,建筑风格上基本复刻了吸血鬼堡垒的那种昏暗阴森腐朽华丽风。里面也塞了一点小设计,比如酒渠可以近似为电线的作用,驱动一些诸如喷泉、火炬之类的东西。反派的人物刻画现在回头看看其实有点偏弱,基本都是脸谱化角色,疯癫大反派和他的邪恶鹰犬们,最后大反派死得也挺随意。正派主角醉酒时的状态参考了一点极乐迪斯科的哈里·杜博阿,在我的设定里他不喝酒的时候脑子还是好使的,但最后也没怎么写出来这一点,属于是轻轻松松就取胜了。我自己对这篇不太满意的地方也就在这里,高潮处的双方互斗没想出好的处理方式,就那么水过去了。
[[/div]]
[[div class="r"]]
其实我确实刚想问问药哥,**对最后高潮部分的互斗场面一开始的构想是什么样的**(笑
因为确实感觉这里在正文里是比较掠过了
[[/div]]
[[div class="f"]]
一开始想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后人(几天后的本人)的智慧,但事实证明如果一开始不想明白,等写到那里的时候再考虑怎么收场就很难了。所以这篇有点花了大力气搭戏台子,到开演的时候草草唱了两句就收场了的感觉)
只能说,以后想到了怎么写的话再重写吧
[[/div]]
[[div class="r"]]
原来是这样吗(
那么作为第一次写图书馆的尝试,**药哥是怎么理解图书馆的“渊妙感”的?**
[[/div]]
[[div class="f"]]
我个人的理解是跳出现实的设定以及风格化的语言,使得作品远离日常的鸡毛蒜皮和絮絮叨叨。更直球一点就是奇异并且让读者愿意读下去。毕竟图书馆的世界观不如基金会那么统一,也缺少基金会那边的吸引人的招牌,所以每篇作品都需要拿出点独属于自己的东西来招徕读者,我觉得把这些形态各异的吸引读者的点称为“渊妙感”也并无不可。
[[/div]]
@@@@
[[=]]
**翻译相关**
----
[[/=]]
@@@@
[[div class="r"]]
那么原创作品访谈的部分就正式结束了,接下来聊点别的吧!
关于翻译的问题之前也聊了一些,现在来问点更聚焦于翻译本身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药哥对翻译的作品有什么偏好吗?**aka会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来翻译?
[[/div]]
[[div class="f"]]
早期我翻译的作品以小短篇文档为主,因为我自己也写小短篇,所以想着可以靠翻译积累一点scp写作经验,比直接一篇篇读会更容易捕捉到写法的技巧。然后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类似填格子的早期冷门英站作品补完活动,当看着系列2和系列3在一众翻译者的工作下日渐填满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系列3填满之后我也追过一阵子热点,包括在5k竞赛期间,我抢到了个人第二看好的5999,最后这篇果然拿了第二。论到设定内容的话,我比较喜欢翻76级和观谬维基。
[[/div]]
[[div class="r"]]
**那么药哥在翻译上有没有自己偏好的“翻译风格”和翻译技巧?**
[[/div]]
[[div class="f"]]
没有,因为早期文档的翻译有不少都比较生硬,我之所以敢尝试翻译就是因为看到那些译文后产生了“我上我也行”的感觉。出于比下有余的放松心态,我在自己搞翻译的时候,对自己的翻译成品也没什么追求,不出错就行。硬要说技巧的话就是尽量少望文生义,多查查维基百科和urban dictionary。
[[/div]]
[[div class="r"]]
**那说到这个,药哥觉得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div]]
[[div class="f"]]
作为业余翻译者,不要为了刷成就而去硬翻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可以把这个网站上的翻译工作当成一场可以自由选择试卷的外语考试,胜利的关键在于明智地选择对手。因为大家的外语水平都各有参差,很难总结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要诀。但只要读某一篇原文的过程没有太费劲,最后的结果就基本不会太差。
[[/div]]
[[div class="r"]]
**那么药哥翻译过的作品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篇?**
[[/div]]
[[div class="f"]]
那还是5999,毕竟这篇文档经历的几次更新我是全程跟进的,投入的精力和工作量可以说是最多的一篇。而且作品本身确实是值得学习的优秀恐怖系文档,到最后看它拿到整k第二有种押宝押中了的感觉。排第二的是撒手michael,因为这篇真的很搞,翻的过程也有种丢掉大脑乱嗨的美。
[[/div]]
[[div class="r"]]
确实,5999的翻译工作量还是很恐怖的……
**那说到这个,药哥遇到过的最难的翻译是哪一篇?我记得药哥是不是参与合译了那篇著名的4098?**
[[/div]]
[[div class="f"]]
没有太难的,太难的我会直接选择跳过)
4098其实在我看来还好,这一篇的翻译有一部分工作量在于建立一套和原文中的文字游戏相对应的体系,后面顺着这套规则往下走其实是比较水到渠成的事情。当时我开了个帖子来说这个事,在里面给出了一个雏形方案,就是用空格隔开以s、c、p开头的短语,后来道哥把它改进成了以两字为一组,我们挑了一部分翻出来之后发现可行,接下来就通过合译沙盒把它翻完了,整个过程也没花太多时间。当然涉及到具体的句子还是有把我难住的地方,但是因为有万能的道哥所以就还好。而且原文里也有不少佶屈聱牙的词句,所以有些一眼怪的句子还可以说是保留了原文的风味,如果换一篇又玩很炫的文字游戏又有优美文笔的作品,我就直接不敢玩儿了。
刚刚说到明智地选择对手,诗歌就是其中一项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翻译的作品类型。
[[/div]]
[[div class="r"]]
所以接下来会有翻译诗歌的计划吗(思考
[[/div]]
[[div class="f"]]
大概率不会)
[[/div]]
[[div class="r"]]
笑死)
**那有没有什么想和刚入门的翻译菌们说的?**
[[/div]]
[[div class="f"]]
感觉刚才也说了不少了,话说回来其实我自己也可以算是刚入门的翻译菌吧?
认真起来的话……多查查维基百科和urban dictionary。如果你不靠着翻译软件也能看懂原文,那么你可以利用翻译软件偷点懒。待翻译的坑是填不完的,不要上瘾。
如果要我写一篇翻译相关的文章,以上大概会是我选择的三个分段标题)
[[/div]]
[[div class="r"]]
草,药哥还算刚入门吗(
[[/div]]
@@@@
[[=]]
**其他问题**
----
[[/=]]
@@@@
[[div class="r"]]
接下来问点其他问题~
说个最,呃……“根本”的问题吧。**药哥怎么看scp基金会这个设定集本身,以及scp文档这种格式体裁?**
[[/div]]
[[div class="f"]]
直到现在我还是得承认,scp基金会最初的版本是最吸引我的形态,但这种吸引基于新鲜感,不足以支撑起多年的热爱和投入。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目前的scp世界观看着有点臃肿,在各种设定、风格、理念的填充之下,它被扩充了无数倍,从一个收容着奇异物品的秘密组织拓展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幻想世界。但这个设定集最优秀的一点是,我们不用全盘接受所有东西,而是可以随意地挑选和组合各项内容,构成每一篇作品中的专属宇宙,这种恰到好处的自由度能很好地满足我作为作者和读者时的需求和期待。
[[/div]]
[[div class="r"]]
**那么,在刚开始阅读的阶段,药哥觉得有没有一些读过的文档对你的基金会写作风格有比较大的影响?**
[[/div]]
[[div class="f"]]
系列1整体上对我的影响都挺大的,虽然在这之后我作为读者也读了不少优秀的长篇作品,但我自己至今为止写出来的scp作品都没有脱离“类系列1”的范畴。
[[/div]]
[[div class="r"]]
是传统派作者呢(笑
那药哥觉得,**“系列1”类型作品的精髓是什么?**毕竟大家都喜欢写“类系列1”作品,但没有经验就很容易写成神风(
[[/div]]
[[div class="f"]]
由点子驱动,或者更具体地说,由一个鲜明且有记忆点的形象作为主体来构成scp文档。我自己的感受是,能拿高分的点子不会很频繁出现,但通过分析、借鉴和练习稳定产出过得去的点子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div]]
[[div class="r"]]
懂了,所以还是要天降灵感(什么
下一个问题,**药哥觉得萌新阶段有什么对你帮助比较大的作者吗?**
[[/div]]
[[div class="f"]]
萌新阶段给带来最多帮助的一位作者是阳明[[*user monitor-256]],我在网站上的处女作就是在他的一条条评论建议下逐渐修改成型的。后来我筹办竞赛的过程中,他也通过评论给我提出了一批有用的建议。遗憾的是他自己办竞赛时因为风波突然退坑,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div]]
[[div class="r"]]
**那药哥有什么喜欢的作者或者作品可以给读者们推荐一下的吗?CN和EN的都算(**
[[/div]]
[[div class="f"]]
如果只推荐一位作者我会推闪长岩[[*user Nitres]],他的不少作品都有非常细腻又非常真实的情感爆发力。他在文档、故事、goi格式都有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分别是[[[SCP-CN-2317]]]、[[[the-time-of-rivers|河流纪事]]]、[[[project-proposal-2014-926|项目计划书 2014-926:希望与罪恶之城]]]。
[[/div]]
[[div class="r"]]
**那如果可以推荐多个呢(笑)EN的也可以来点**
[[/div]]
[[div class="f"]]
我自己的口味还是很接近大众口味的,所以我喜欢的很多作者大多数其他读者也都耳熟能详,比如大R啦,花子[[*user Enflowerz]]啦,道格[[*user DouglasLiu]]啦,仙人掌[[*user djkaktus]]啦,波斯佬[[*user Tufto]]啦。说到EN我想到一个相对冷门的作者,[[*user weryllium]],他写过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短篇小甜品,想寻找中后期的系列1风格可以找他的作品看一看。
[[/div]]
[[div class="r"]]
**那么药哥接下来有什么写作计划吗?**
[[/div]]
[[div class="f"]]
没有(即答)
我属于守株待兔型的作者,比较擅长等着作品自己找上门。没有作品拜访大脑的时候,我也很适应读者的身份。印象里我基本没有因为写作这件事内耗过,因为在开始内耗之前,我已经放弃了,因此也堆了不少有缘无份没有写到底的草稿。虽然没有明确的计划,但是可以说有期待吧,希望我的草稿箱里我比较喜欢的那几篇能最终变成成品和大家见面。
[[/div]]
[[div class="r"]]
笑死,那就期待一下灵感砸中药哥(什么
**最后还有什么想和读者说的吗?**
[[/div]]
[[div class="f"]]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在这个网站上的生涯,我的答案是,找到最舒服的状态就好了。希望诸位也能在网站内外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div]]
@@@@
@@@@
@@@@
[[div class="footer-wikiwalk-nav"]]
[[=]]
<< [[[page-and-view-wlft|上一期:环天]]] | [[[page-and-view-hub|回到中心]]] | 下一期:敬请期待……>>
[[/=]]
[[/div]]